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人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从小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思考德育教育的开展策略,如何有效融合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落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是重要的母语学习科目,语言类的学习科目具有情感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小学语文也蕴含着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影响着小学生文学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呈现出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当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优化,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教学课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判能力,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来塑造他们良好的价值理念,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不能短时间内良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加入一些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出语文科目的人文精神,通过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德育教育渗透,突出情感教育的价值,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了内涵,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每一个学习科目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而在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面对非常多的语言文字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良好地掌握,就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感觉到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难以提起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学习情境来强化教学效果,德育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构建相应的情景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时,文中主要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秀美景色,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过这座城市,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威尼斯城市的图片或视频,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进行场景渲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索欲望,使德育教育提高渗透效果,帮助学生提升了认知能力。
(二)开展国学阅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理念,使他们未来能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凸显自身的价值。语文阅读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够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积极正能量的因素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教师应为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教学活动,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国学阅读资源。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国学阅读课堂,推荐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著作。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而国学文章通常具有一定深度,他们在理解过程中可能效率不高或出现一些困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国学教育的深层意义,使他们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开展国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和组织者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国学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有效实现德育教育。
(三)挖掘课文德育因素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也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能够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提高德育教学的渗透效果。开展德育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制订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案,帮助小学生获得德育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进行编排的,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知识积累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现阶段语文教材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了生活真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学习过程中,这篇文章通过故事叙述的手段揭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破坏和无限索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动画片,这样的动画影片在网络上非常容易搜索到,借助这样的影片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果教师一味地将环保知识灌输给学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缓慢的渗透和引导,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语文课堂有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明确德育引导方向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对生活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利用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题目入手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对他们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探究,通过在文中寻找答案来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学习。当遇到不懂的学习内容时,也可以在文章中做上标记,向教师寻求帮助或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让自己变得强大,也能让祖国变得强大。由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非常曲折,如果能够强大国家,就能够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这让学生提高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爱国情感,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表现。
(五)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参与兴趣,同时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检验了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他们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抵御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到图书馆借阅文学书籍,与同学一起参加阅读学习活动,参加校园组织的演讲比赛等,并让他们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写下自身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社会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形成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六)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作文是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和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也会增强他们的表达水平,使他们能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保障他们的思想发展不陷入狭隘的道路中,小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往往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单刀直入来描写事情发展,可以感觉到他们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比较单纯。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审美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一些内涵思想来完成一篇优质的作文,使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平时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都进行记录,语文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随笔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作文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应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语文教师应整合多种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对传统的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小学阶段就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玲.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79):45-46.
[2]潘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探究[J].科幻画报,2020(9):130.
[3]王大金.淺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27-28.
[4]毕翠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62.
[5]段敬德.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J].文学教育,2020(7):74-75.
[6]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7]刘芳.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58.
作者简介:
黄敏娜,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策略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是重要的母语学习科目,语言类的学习科目具有情感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小学语文也蕴含着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影响着小学生文学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呈现出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当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课堂优化,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
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教学课程中,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评判能力,他们面对事情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明辨是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来塑造他们良好的价值理念,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生不能短时间内良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加入一些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内容,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出语文科目的人文精神,通过在教学各个环节的德育教育渗透,突出情感教育的价值,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了内涵,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每一个学习科目都有自身的教学特点,而在语文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面对非常多的语言文字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将这些内容良好地掌握,就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感觉到语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枯燥,难以提起兴趣,这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德育教育的滲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学习情境来强化教学效果,德育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构建相应的情景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发展,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实现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时,文中主要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秀美景色,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去过这座城市,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威尼斯城市的图片或视频,通过优美的音乐来进行场景渲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有效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索欲望,使德育教育提高渗透效果,帮助学生提升了认知能力。
(二)开展国学阅读
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理念,使他们未来能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凸显自身的价值。语文阅读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够获得别样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学习学生也能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积极正能量的因素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教师应为学生开展一些阅读教学活动,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国学阅读资源。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设国学阅读课堂,推荐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著作。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而国学文章通常具有一定深度,他们在理解过程中可能效率不高或出现一些困惑,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国学教育的深层意义,使他们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开展国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和组织者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国学经典著作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有效实现德育教育。
(三)挖掘课文德育因素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也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能够将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提高德育教学的渗透效果。开展德育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制订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方案,帮助小学生获得德育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进行编排的,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知识积累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现阶段语文教材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了生活真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学习过程中,这篇文章通过故事叙述的手段揭示了人类对大自然无情破坏和无限索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动画片,这样的动画影片在网络上非常容易搜索到,借助这样的影片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如果教师一味地将环保知识灌输给学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缓慢的渗透和引导,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语文课堂有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四)明确德育引导方向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对生活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利用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题目入手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对他们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探究,通过在文中寻找答案来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学习。当遇到不懂的学习内容时,也可以在文章中做上标记,向教师寻求帮助或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阅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让自己变得强大,也能让祖国变得强大。由于中国的近代史发展非常曲折,如果能够强大国家,就能够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这让学生提高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爱国情感,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表现。
(五)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内部,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参与兴趣,同时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检验了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发展,在语文课堂中实现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他们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抵御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到图书馆借阅文学书籍,与同学一起参加阅读学习活动,参加校园组织的演讲比赛等,并让他们在完成实践活动后写下自身的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社会事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形成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六)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作文是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和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也会增强他们的表达水平,使他们能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保障他们的思想发展不陷入狭隘的道路中,小学生在作文创作过程中往往思维方式比较单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单刀直入来描写事情发展,可以感觉到他们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比较单纯。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审美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一些内涵思想来完成一篇优质的作文,使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平时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都进行记录,语文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随笔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作文教学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应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在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语文教师应整合多种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对传统的语文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小学阶段就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玲.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79):45-46.
[2]潘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探究[J].科幻画报,2020(9):130.
[3]王大金.淺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27-28.
[4]毕翠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62.
[5]段敬德.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J].文学教育,2020(7):74-75.
[6]杨文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24):80-81.
[7]刘芳.让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58.
作者简介:
黄敏娜,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