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美国女护士麦文果庇护数千南通百姓免遭日军残害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人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数万难民的故事一直被感恩的中国人传颂,他的日记被视作中国版“辛德勒名单”,他的名字也被无数国人知晓。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那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在中国、在江苏南通,有过一位堪称“女拉贝”的美国女子。她在南通沦陷后的两年内,为数千百姓搭建了疗伤、避难场所。她的名字叫麦文果。
  她在日军的轰炸中飞奔救人
  朱江告诉记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时麦文果到南通才不久,旋即8月13日凇沪会战打响。“四天之后的8月17日南通基督医院就遭遇日机轰炸。麦文果是当时在现场的仅有的两个美籍医护人员之一,他们立即组织了员工抢救伤员和受困人员,40余人被从大火中救出。”
  1937年11月,麦文果在美国杂志上发表《轰炸南通州》一文,这样描述当日的场景:突然听到飞机再次来了,几乎同时听到爆炸声,破碎的窗户玻璃从头顶掠过。我向外看浓烟四起,分辨不出炸弹落下的具体位置……
  医院的西北角处于熊熊的火焰之中。我穿过树篱来到医院南边,许多人都聚集在门房那里。有一位脊柱结核的病人躺在病房楼附近的地上,我用双手将他托起,艰难地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我将一个背部受伤的实习护士扶了出来。一个男病人从二楼跳下来,周牧师和其他一些人冒着危险帮助我一起将他接住,避免他受伤。
  在二楼的屋顶,眼看着火焰离自己越来越近,一个无助的绑着石膏的小男孩蜷缩在楼顶绝望地啼哭,我让他跳下来,但他受了惊吓,根本就不能动弹了。一位工友拿来梯子试图爬上去救他,但梯子和男孩之间的墙体摇摇欲坠让他却步。此时我义无反顾地爬了上去,救下了小男孩……
  “轰炸之后,南通的局势非常紧张,许多护士和工作人员离开了,外籍人士中只有麦文果一人留了下来。这才有了其后两年,一段充满爱心和勇气的‘女拉贝’故事。”朱江说。
  伤病员太多,她把卧室腾了出来
  与南通第一人民医院一街之隔的,是如今的南通市一中。当年,美国教会开办的崇英女中便设在这里。而现在的一中校史馆,那时正是麦文果在南通的家。这栋三层小楼基本上被完整保存下来。
  朱江告诉记者,那时对于麦文果这位美国传道士,占领南通的日军还是有所顾忌的,也没敢对教会财产轻举妄动。也因此,基督医院和崇英女中成了不少南通人躲开战火的避难所。
  在1938年3月的一篇日记中麦文果这样记载,“第二天,就有一位腿部受伤、疑是骨折的伤员找到了我请求救治……很快,为躲避战火免遭屠杀和强奸,200名左右南通城内外的老百姓(绝大部分是妇女)涌进了崇英女中,一个难民营形成了。”
  形势一天比一天糟糕,日军的烧杀使受伤的平民越来越多,4月间,麦文果收治了400多名伤病员。日军在医院附近的大码头烧毁仓库和周围民房,被打伤以及无家可归者纷纷到医院和祟英女中避难,学校教室和走廊全被住满,麦文果所住的二层小楼所有房间都已经挤满了伤员,连她自己的卧室也让了出来,搬到门廊暂住。
  艰难时刻,南通人默默相助
  在4月30日的一封信中,麦文果描述她的近况:“南通就像地狱一样。我每天早上6点穿上白大褂,一直忙到晚上10点或11点,然后倒头就睡。”
  信里还提到了经济上的窘迫:“我仅有40美元,厨师跟我说燃煤只够3个星期……”
  在最艰难的时刻,南通地方士绅和国内外爱心人士向麦文果和她的避难所伸出援助之手。麦文果1938年12月20日在给朋友的信里回忆道:“病员与难民所需的食物、药品器械所剩无几,我也无力去购买。就在我们用完最后一块纱布时,一位邻居捐赠了一批纱布,有人还运来了两大车米。随后又有更多的纱布和米送来。”
  朱江说,根据麦文果在信件中提到的数字,“1938年3月到1939年初的近一年间,她收治住院病人89个,门诊病人3471个,并提供医疗服务总计17050人次。”在另一篇文章《一艘搁浅的船重新起航》里,麦文果写道,“难民营经常有500余人在避难,8个月间平均每月376人,平均每月赈济2607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叫做“南通基督医院”。1906年出生于美国的麦文果(VincoeMushrush),1937年便在这所医院内担任护士。在南通期间,麦文果为当地躲避战火的数千民众提供了疗伤和避难救助。
  1939年8月,麦文果去了芜湖工作,不久返回美国并加入美国军队从事医务工作。1944年,麦文果作为医护员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后经历不详。1997年,麦文果逝世,享年92岁。
  对于麦文果,没有人比南通市档案局资源建设开发处处长朱江知之更详。他最近正在写一本相关著作,所参考的档案资料大多来自麦文果信件日记。“几年前,南通第一人民医院派人专程到美国复印了麦文果的大批日记和信件,然后翻译整理。这些档案对还原麦文果那段可歌可泣的事迹,意义重大。”
  朱江说,“作为一个南通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感激麦文果女士。她的故事,不应该被历史湮没;她的名字,应当不朽。”
  写信和读信是麦文果留守南通期间,除工作之外最乐意做的事情。若干年后,这些信件勾勒出当年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美国女子在中国南通的生活:她度过了平生第一个没有取暖炉的冬天,用意志力忍受食物的缺乏和单调。常常因为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而窘迫不已,手上不超过5美元是家常便饭。夜晚独自居住,四下清寂,乃至憎恨自己上楼时的脚步声。
  尽管如此,记者却能从麦文果的信件和日记中看到她无处不在的乐观。1938年3月4日的一封信中她说,“上个月因为南通的学校依然停课,学生无所事事,我开班教授英语。开始时有百余人注册。学校复课后,还有35名学生下课后过来继续学。我的汉语能力在提高,已经能够读《圣经》了。我多么希望我的汉语早日达到流利程度,而南通话不那么难懂就好了。我爱南通的一切,除了南通那拗口的方言。”她充满激情地告诉友人,“我的状态非常好。这个春天我还打了几场网球,不时地骑骑我的自行车。”
  朱江说,麦文果向远方的同事和亲朋述说着南通发生的一切,她的文笔清新隽永,信中看不到任何失落和颓唐,她敏锐地观察到南通社会和民众的丝丝进步并为此高兴,她为自己能融入南通并为之作贡献而欣慰。
  邢大军据《扬州晚报》整理
其他文献
姐姐上大学学的是艺术,她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节,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商场并无什么时尚的好时装,更少品牌名品之类。正在上大学的姐姐,本来就生得心灵手巧,就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件连衣裙,并在回家的空闲用妈妈的缝纫机,连夜缝上了。当我见到回家的姐姐赶做了一件连衣裙又如此新颖漂亮,我的心为之一动。我与姐姐只差两岁,她上了大学又是电视电影类的艺术专业,我时常暗暗羡慕她,而自己只有忧伤落寞地躲在角落偷偷地自卑
期刊
两人的爱情像杨魏玲花在歌里所唱的那样“如鱼得水,如凤求凰”。当年,《月亮之上》因争议太大,这首歌被拿下了,玲花当时心里很难过。这件事一度打击了玲花的自信,她很长一段时间里闷闷不乐。此时,徐明朝说:“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能被其击垮,你说对吗?”为了彻底解开玲花的心结,徐明朝带着她“远走高飞”……  杨魏玲花是著名歌唱组合“凤凰传奇”的主唱,来自大草原的她声音高亢激昂,穿透力极强,在内地歌坛掀
期刊
杭州戏班出来的孩子,大都爱喝龙井茶;论鉴别好茶次茶,那人人都称得是个中高手……其实细想起来,功夫茶的整个冲泡过程很像是写字前的研墨,意不在研而在乎静心。  第一次见到邢岷山是在中央电视台(电影版)《红楼梦》主创人员大聚会时,他是陪他姐姐邢金沙(演“袭人”)来参加此次活动的。他们姐弟两个多才多艺,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7岁时,他第一次在杭州体育馆表演京剧清唱——《智取威虎山》。三年级的时候,他已经
期刊
法国前总理梅斯梅尔曾向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记者透露,1964年,苏联人随时都有可能向西方发动进攻,这种进攻可以使他们在8天之内就打到法国里昂。当时,戴高乐将军想到的对策就是轰炸苏联的城市。  记者亨利·阿穆鲁问:我们从最近解密的一些前苏联文件中了解到,1964年,华约国的军队都已做好了随时向西方发动进攻的准备,并声称他们可以在8天之内,就打到法国的里昂。你当时是戴高乐将军的国防部长,你了解这种威
期刊
张艺谋开始玩摄影时,还是一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启蒙老师是他的表哥。那是有一次他跟着表哥拍了一夜照片,使他一下子对摄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就特别想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当时,他还是西安国棉八厂的一个青工,每月工资36元。他硬是省吃俭用,积攒了三年,再加上卖血的钱,才终于凑够了买相机的186元,如愿买回一台相机。为拍出佳作,只读过初中的他又开始恶补摄影理论,薛子江的《风景摄影构图》被他背得滚瓜烂
期刊
在一般人眼里,“星二代”渐渐成了一个骄横跋扈、挥霍无度、不求上进的代名词。而著名演员李琦的独生子高岱却阳光健康、自立自强、宽容感恩,唯其如此,这对父子才能携手笑傲江湖。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高岱身上也曾有过“里二代”这样那样的缺点,那么李琦又是用了什么方法,才使儿子改掉了那些缺点,走向成熟的呢?他们父子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父子冲突迭起,儿子逃离明星老爸  2008年6月,李琦与妻子高立的独生儿
期刊
刘德华出道三十多年,努力、勤奋,业绩斐然,被称为娱乐圈的“劳模”。其个人生活也十分检点,鲜有绯闻。孰料,2009年,刘德华却被媒体踢爆隐婚真相,其妻朱丽倩被雪藏了24年。隐婚丑闻让刘德华的事业、形象一落千丈。危难之时,那个隐忍而爱的女人,伸出了温暖的手……  ■选美季军爱上落魄仔,雪藏的爱情好辛苦  刘德华和朱丽倩相识时,正处于人生低谷。因合约问题,他被香港无线台取消了所有工作,人气大受影响,经济
期刊
自打他踏上非洲的土地之后,生活中就不乏惊险与刺激的事情发生:失去联络的3天、悬崖上的村庄、三毛看到的蓝皮人、神秘部落的盛会、不明的审判……  2009年,著名探险家金飞豹和地质专家费宣用80天时间成功完成穿越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壮举。全程6700公里,穿越6个异域国度,用独木舟和骆驼徒步走过蛮荒沙漠,留下6万字真情记录和150张高清图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撒哈拉。飞豹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你还
期刊
陈再道是沙场上的一员宿将。他曾多次用计诱敌上钩,而自己却中了战友设下的美丽的“圈套”,缔结了一桩浪漫而多情的婚姻。  1938年初,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组成八路军东进纵队,年近而立之年的陈再道任司令员,卜盛光任参谋长。参谋长的职责是为司令员出谋划策,可卜盛光的职责似乎并不仅限于此。  陈再道作战十分勇敢,是一位英雄,很多人都很敬佩他,姑娘们更是对他青睐有加。然而,快到30岁的陈再道仍然是个光棍。为
期刊
1960年5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家中,热情地接待了溥仪和他的七叔载涛、二妹韫和、二妹夫郑广元、三妹韫颖、三妹夫润麒、五妹韫馨、五妹夫万嘉熙、四弟溥任、四弟媳张茂莹、六妹韫娱、六妹夫王爱兰及七妹韫欢。他们一大家子只有四妹韫娴因为生病、四妹夫赵琪瑶因为当时孤身隔绝在台湾、七妹夫乔洪志因为不幸在一个月前病逝,而来到。  谁都没有料到,周恩来开宗明义会提出一个日本女性的名字。当然,这名字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