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之多,更迭之速,堪称史无前例,其中缘由,非只言片语所能道明,趋势走向,更无先例可为殷鉴。其中一重要特征却极为显见:文学批评日趋职业化(或学院化)。二十世纪之前,批评大家常为创作家,或为小说家,或为诗人,或为散文家,或为剧作家,身兼数任者也不乏其人。即以英国文学批评而论,上自文艺复兴时代的菲利普·锡德尼,中经十八世纪的塞缪尔·约翰逊,下至十九世纪末的马修·阿诺德,诸多名家作手,无不左手创作,右手评论,双管齐下。此辈人士多以创作为文学正道,以批评为业余遣性,更以批评家为寄生人物。二十世纪之后形势突变。雷内·韦勒克曾发出慨叹:“二十世纪初叶,批评在大学安家落户了。批评家是教授,或者不如说,教授纷纷成为批评家了,而且批评成为一门教学科门。”(雷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二○○二年版,37页)韦勒克本人即为典型的学院派批评家,对于这一趋向的利弊得失,难以畅怀明言,只能点到为止。二十世纪中叶后,大学数量剧增,教师队伍膨胀,许多公共知识分子为高校收编,由报章写手变为大学教授,由街头咖啡馆遁入大学食堂,学院派人士垄断批评的趋势愈见明显。美国批评家马尔柯姆·考利曾说,在新批评鼎盛之时,批评家比作家说话更有权威,更受文学青年的追捧。
平心而论,文学批评的学院化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文学批评由此渐趋谨严系统:论证说理,讲求严密,材料使用,强调依据,一改先前若干报刊评论散漫无章的积习,割舍了无关宏旨的名人逸闻,摈弃了大而无当的背景说明,批评家不再探讨歌德的第七个情妇与《浮士德》的隐秘联系,丁尼生的须髯与其诗行长短的关系。不过,学院化酿造的另一后果也是有目共睹:大量的批评文字为求客观和科学,舍弃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和感悟,认为那是“印象主义”谬误,而以客观中正为标榜,去抽象演绎,致使语言沉闷滞重,论证琐碎,苦吟推敲、酝酿佳句的论作已成罕见,轻盈舒展、娓娓道来的文风再难寻觅,学院派批评似乎成为一种秘教,只有内部人方能领略其家法,外来者很难窥其堂奥,庙堂高耸,令人望而却步,读者群不断萎缩,捧场者日趋寥落。在这剩水残山中留恋不返的,只有读学位的研究生,谋稻粱的教授,以学术会议为旅游机缘的学者,总之,大家都在自演自看、互相捧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尤其是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合流之后,此种状况愈演愈烈,就连当年追随后结构主义的爱德华·萨义德也忍受不住,在生前写就的最后一本书《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他大声疾呼,文学批评切不可变成玄虚的神学,而要回归世俗,回到历史主义的研究路数。然而,学术体制根深蒂固,陈年积习,非个人朝夕所能改变。现今时代,唯一的办法是尽量减少批评家与读者的隔阂,然而,有效途径似乎不多,比较现实一点的办法就是编撰辞书和术语汇编,去注疏解“经”,评述各家流派,进行理论稀释。此类著作应运而生,已有多种出版问世,其中声名卓著的有艾布拉姆斯(M.H. Abrams)的《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此书已出八版,是文学研究者的案头必备,在若干院校,还位列研究生考试指定书目。入选的概念词条,则因篇幅和体例原因,内容有些简略,缺少纵深的探讨。不过,此种缺憾,在弗兰克·兰特里夏(Frank Lentricchia)与人合编的《文学研究的批评术语》(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中得到了弥补,此书第二版厚达486页,但只收入二十八个术语词条,每一条都是当代西方文论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例如“话语”、“意识形态”、“再现”、“欲望”、“文化”等。作者阵容豪华,多为批评界当红人物,W.J.T.米切尔、芭芭拉·约翰逊、希利斯·米勒、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斯坦利·费什、朱迪斯·巴特勒等均为一时之选。对于每一条术语,撰写者都能追溯源流,辨章异同,深入展开,细致入微,是为此书最大优点。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话,那就是收入词条太少。不过,这一缺憾很快被另一部书克服,那就是美国西安大略大学英文教授麦克尔·格洛登(Michael Groden)与人合作编撰的《约翰·霍普金斯文学理论与批评指南》(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批评家、本书的撰稿人之一理查德·马克塞(Richard Macksey)在序言中写道,对于那种惹人生厌、毫无创建、生硬晦涩而又以批评话语自居的语言所制造的喧嚣之声(babel),这本书提供了有效的抵制之道。由此可见,本书志在重新修建一座通天塔,让素有“天书”恶名的诸派文论与读者沟通顺畅,避免众声喧哗,各说各话,误解丛生。
此书初版于一九九四年,反响甚佳,第二版于二○○五年问世,扩充之后,由原书的775页增至现今的985页,所收词条也增至二百四十一条。词条篇幅亦因重要性不同而长短不一,短的有三四页,长的达三四十页。此书的编写颇显国际视野,为各国学者群策齐力的结果,撰写者多达二百七十多位。撰稿人不限欧美学者,遍布世界各地,例如,中国大陆的周小仪和香港的童庆生也参与其中。词条内容以欧美为主,兼顾亚非,体现出编者文化多元论的观点和立场。此书既是一部大型的理论工具书,也可被视为一部比较翔实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其涵盖范围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至当代的文化研究、生态批评等时新流派。全书词条约略分为四类:批评名家小传,理论流派简况,术语汇释,国别批评史概貌。
全书收入了从柏拉图到霍米·巴巴一百多位批评名家的小传,这些小传相当于学行录,主要着眼于传主的生平行迹、师承传统、论著梗概、当代地位和后续影响。在内容选择方面则体现了“厚今薄古”的倾向,入选者多为现当代人物,即俄国形式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精神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和批评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一些非职业批评家,或相关学科的人物,因其著述泽惠文论甚多,也予以青睐,例如语言学家诺曼·乔姆斯基,一般文论史论著很少提及,但也厕身其中,编者学术视野之宽阔,由此可见一斑。每篇评传之后,附有比较详尽的参考文献,虽说未能做到全无遗漏,但主要的研究著述已罗列其中,有兴趣的读者可按图索骥,深入研读。有些批评家,名气极大,例如欧洲首屈一指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他的研究材料非常少见,虽说他的自传《看门人》(The Gatekeeper:A Memoir)已经问世,可是,这本书很少提及自己的思想发展和学术历程。伊格尔顿任教曼彻斯特大学时的同事戴维·奥德森(David Alderson)为他撰写了一部评传《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但这本小书未免让人失望,它只是就事论事,着力于阐述伊格尔顿的著作本身,没有从学术史和社会史的大背景下加以研讨,以这样一种经验主义的细读方式,去对待一位关注历史和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显然并不合适。相比之下,这部《指南》所提供的伊格尔顿小传,内容反倒显得很全面,尺幅之中,其生平学宜、思想源流、著作简况、当代论争,均有再现。
理论流派部分为全书的核心,涉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所有流派,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近年走红的生态批评,一网打尽,就连同类辞书很少收入的圣经文学理论和批评,也被列为专条,详加介绍和论述。对于一些存在既久、支脉繁复的文论派别,则分时段加以评介,例如,“阐释学”即被分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个阶段;对于那些分布广泛的流派,则以国别为分野,例如,“文化研究”分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部分,藉以突出其地域特征和由此而产生的实践差别。在每一条目内部,重在论述该流派所源自的思想背景、理论主张、后续影响以及同时代论争,并不是单单罗列代表人物而已,显然,作者把词条当成了思想交锋的战场,而非供奉亡灵的庙堂。
国别文学批评部分覆盖了世界各个文学大国的理论和批评,成为本书另一核心内容。就形式而言,这一部分的词条所占篇幅不小,而且内容完备,首尾贯通。如果把这些条目汇集一起,单独装订成册,就是一本世界文学理论和批评史。各词条以各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路径为线索,分历史时段夹叙夹议,对于各个文学时期的重要思潮、理论流派、代表批评家,均有交代,例如,本书并没有单列“新古典主义”这一词条,可是,这一重要流派的基本状况可分别见于“法国批评与理论”和“英国批评与理论”。这样做不但避免了没有必要的重复,而且更能凸显新古典主义的跨国特征。
于读者最有助益的、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文论术语,只有少数以词条形式出现,大多数融汇于其余三部分当中,读者根据书后的“论题索引”一查可知,异常便捷。由这份长长的索引清单可以看出,本书所收入的术语相当丰富,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被搜罗殆尽,就像“政治无意识”这样不大惹人注目的术语也能查阅到。这种编排方式有两个好处:一、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在评述批评家或批评流派之时,必然涉及他所创造的或经常使用的术语;二、“论题索引”采取了交叉索引的形式,可以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某条术语在各个文论流派和批评家那里的具体使用情况,例如,如果读者想了解“镜像阶段”,就可以按照索引的提示,去查阅“拉康”、“克里斯蒂娃”、“文化研究I”和“电影”等词条。
作为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本书涉及的论题极为繁复,更兼执笔者众多,在题材的取舍和内容编排方面难免有思虑不周、轻重不均之处。这种缺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批评”的编撰上体现得相当明显。该词条将马克思主义文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一九八九年及其后,各个阶段由不同的撰写者来执笔。“经典马克思主义”部分勾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轨迹,分别交代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托洛茨基等人的文学艺术见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基本特征的总结相当全面,论述非常到位,可谓切中肯綮,这是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特征最完整的说明。作者为美国学者哈比伯(M.A.R.Habib),此人曾以一人之力完成了长达八百多页的大部头著作《西方文学批评史》(A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实际发展状况来说,以下部分就应该沿着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吕西安·戈德曼、路易·阿尔都塞、雷蒙·威廉斯、詹明信、特里·伊格尔顿这条线索来进行,虽说未能面面俱到,但这种思路至少符合西方马克斯主义文论发展的主流趋向。如果更为细致周全一点的话,在上述西马文论之外,还应述略三十年代以后苏联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批评,这样一来,内容就显得相对完整和平衡。如果这部分仍由哈比伯执笔,很可能会按照这条明晰的线索来进行。可是,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却是,“第二部分”越过卢卡奇等数人,直接跳到阿尔都塞,而且主要论述的还是阿尔都塞及其弟子巴利巴尔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人物有詹明信、斯皮瓦克、巴利巴尔以及安东尼奥·奈格里。此种编排方式很不合理,阿尔都塞的入围无可争议,但论述的中心应当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他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影响,绝不应就其哲学进行繁琐论证,巴利巴尔是地道的哲学家,他之所以与文论发生一点关系,还是因为他与阿尔都塞的学术合作,他对于文论的发展,谈不上重要影响。至于近年因《帝国》(Empire)一书而走红的安东尼奥·奈格里,其专业领域是政治学,把他归入文学理论与批评家之列,实属强人所难。斯皮瓦克身份多重,游走于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之间,总的来看,后殖民主义批评家应当是对她最准确的定位。正因为对上述几位人物定位不准,所以作者在行文中总得费力证明他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立意创新”去论证背书,可是,这不是一本论辩式专著,读者希望清楚地看到文中人物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与方法,至于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应不证自明,无须论证。这两部分的撰写还有一处败笔,那就是语言晦涩,读来令人头痛,有违本书编撰之初衷。
另外,个别词条的撰写体例有异其他,严格说来,实属违例,“瓦特·佩特”即是其一,虽说执笔者为解构主义批评名家希利斯·米勒。其他同类词条的撰述总是要统照全局,先对传主做全景式鸟瞰,再由面及点,条分缕析,这一条则不然,它专事解说佩特的名著《文艺复兴研究》的结论,至于传主的生平、思想渊源、对于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几乎不予置评。如是观之,它不像工具书的词条,更像一篇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或是对米勒著作的摘抄或截取。如果读者对瓦特·佩特没有精深的了解,很难读懂全文,有所收益,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读者对佩特知之甚详,也就没有必要去查阅此书,希冀从中管中窥豹了。
虽说未能做到白璧无瑕,但就总体而言,本书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它在选材取舍、涵盖范围和阐说明晰等方面的综合成就,优于同类常见著作。至于这座新的通天塔能否成为抵达彼岸的通途,恐怕要因人而异了;它只是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若想登堂入室,读者还需学养与体悟的辅助。
(《约翰斯·霍普金斯文学理论与批评指南》 [第二版],迈克尔·格洛登、马丁·克雷斯沃思、伊莫瑞·济曼主编,多人合译,王逢振、张中载、蔡新乐主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九年版)
平心而论,文学批评的学院化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文学批评由此渐趋谨严系统:论证说理,讲求严密,材料使用,强调依据,一改先前若干报刊评论散漫无章的积习,割舍了无关宏旨的名人逸闻,摈弃了大而无当的背景说明,批评家不再探讨歌德的第七个情妇与《浮士德》的隐秘联系,丁尼生的须髯与其诗行长短的关系。不过,学院化酿造的另一后果也是有目共睹:大量的批评文字为求客观和科学,舍弃对作品的主观体验和感悟,认为那是“印象主义”谬误,而以客观中正为标榜,去抽象演绎,致使语言沉闷滞重,论证琐碎,苦吟推敲、酝酿佳句的论作已成罕见,轻盈舒展、娓娓道来的文风再难寻觅,学院派批评似乎成为一种秘教,只有内部人方能领略其家法,外来者很难窥其堂奥,庙堂高耸,令人望而却步,读者群不断萎缩,捧场者日趋寥落。在这剩水残山中留恋不返的,只有读学位的研究生,谋稻粱的教授,以学术会议为旅游机缘的学者,总之,大家都在自演自看、互相捧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尤其是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合流之后,此种状况愈演愈烈,就连当年追随后结构主义的爱德华·萨义德也忍受不住,在生前写就的最后一本书《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中,他大声疾呼,文学批评切不可变成玄虚的神学,而要回归世俗,回到历史主义的研究路数。然而,学术体制根深蒂固,陈年积习,非个人朝夕所能改变。现今时代,唯一的办法是尽量减少批评家与读者的隔阂,然而,有效途径似乎不多,比较现实一点的办法就是编撰辞书和术语汇编,去注疏解“经”,评述各家流派,进行理论稀释。此类著作应运而生,已有多种出版问世,其中声名卓著的有艾布拉姆斯(M.H. Abrams)的《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此书已出八版,是文学研究者的案头必备,在若干院校,还位列研究生考试指定书目。入选的概念词条,则因篇幅和体例原因,内容有些简略,缺少纵深的探讨。不过,此种缺憾,在弗兰克·兰特里夏(Frank Lentricchia)与人合编的《文学研究的批评术语》(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中得到了弥补,此书第二版厚达486页,但只收入二十八个术语词条,每一条都是当代西方文论中最为常见,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例如“话语”、“意识形态”、“再现”、“欲望”、“文化”等。作者阵容豪华,多为批评界当红人物,W.J.T.米切尔、芭芭拉·约翰逊、希利斯·米勒、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斯坦利·费什、朱迪斯·巴特勒等均为一时之选。对于每一条术语,撰写者都能追溯源流,辨章异同,深入展开,细致入微,是为此书最大优点。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话,那就是收入词条太少。不过,这一缺憾很快被另一部书克服,那就是美国西安大略大学英文教授麦克尔·格洛登(Michael Groden)与人合作编撰的《约翰·霍普金斯文学理论与批评指南》(The Johns Hopkins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批评家、本书的撰稿人之一理查德·马克塞(Richard Macksey)在序言中写道,对于那种惹人生厌、毫无创建、生硬晦涩而又以批评话语自居的语言所制造的喧嚣之声(babel),这本书提供了有效的抵制之道。由此可见,本书志在重新修建一座通天塔,让素有“天书”恶名的诸派文论与读者沟通顺畅,避免众声喧哗,各说各话,误解丛生。
此书初版于一九九四年,反响甚佳,第二版于二○○五年问世,扩充之后,由原书的775页增至现今的985页,所收词条也增至二百四十一条。词条篇幅亦因重要性不同而长短不一,短的有三四页,长的达三四十页。此书的编写颇显国际视野,为各国学者群策齐力的结果,撰写者多达二百七十多位。撰稿人不限欧美学者,遍布世界各地,例如,中国大陆的周小仪和香港的童庆生也参与其中。词条内容以欧美为主,兼顾亚非,体现出编者文化多元论的观点和立场。此书既是一部大型的理论工具书,也可被视为一部比较翔实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其涵盖范围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至当代的文化研究、生态批评等时新流派。全书词条约略分为四类:批评名家小传,理论流派简况,术语汇释,国别批评史概貌。
全书收入了从柏拉图到霍米·巴巴一百多位批评名家的小传,这些小传相当于学行录,主要着眼于传主的生平行迹、师承传统、论著梗概、当代地位和后续影响。在内容选择方面则体现了“厚今薄古”的倾向,入选者多为现当代人物,即俄国形式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接受美学、精神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理论和批评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一些非职业批评家,或相关学科的人物,因其著述泽惠文论甚多,也予以青睐,例如语言学家诺曼·乔姆斯基,一般文论史论著很少提及,但也厕身其中,编者学术视野之宽阔,由此可见一斑。每篇评传之后,附有比较详尽的参考文献,虽说未能做到全无遗漏,但主要的研究著述已罗列其中,有兴趣的读者可按图索骥,深入研读。有些批评家,名气极大,例如欧洲首屈一指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他的研究材料非常少见,虽说他的自传《看门人》(The Gatekeeper:A Memoir)已经问世,可是,这本书很少提及自己的思想发展和学术历程。伊格尔顿任教曼彻斯特大学时的同事戴维·奥德森(David Alderson)为他撰写了一部评传《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但这本小书未免让人失望,它只是就事论事,着力于阐述伊格尔顿的著作本身,没有从学术史和社会史的大背景下加以研讨,以这样一种经验主义的细读方式,去对待一位关注历史和社会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显然并不合适。相比之下,这部《指南》所提供的伊格尔顿小传,内容反倒显得很全面,尺幅之中,其生平学宜、思想源流、著作简况、当代论争,均有再现。
理论流派部分为全书的核心,涉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所有流派,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近年走红的生态批评,一网打尽,就连同类辞书很少收入的圣经文学理论和批评,也被列为专条,详加介绍和论述。对于一些存在既久、支脉繁复的文论派别,则分时段加以评介,例如,“阐释学”即被分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两个阶段;对于那些分布广泛的流派,则以国别为分野,例如,“文化研究”分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三部分,藉以突出其地域特征和由此而产生的实践差别。在每一条目内部,重在论述该流派所源自的思想背景、理论主张、后续影响以及同时代论争,并不是单单罗列代表人物而已,显然,作者把词条当成了思想交锋的战场,而非供奉亡灵的庙堂。
国别文学批评部分覆盖了世界各个文学大国的理论和批评,成为本书另一核心内容。就形式而言,这一部分的词条所占篇幅不小,而且内容完备,首尾贯通。如果把这些条目汇集一起,单独装订成册,就是一本世界文学理论和批评史。各词条以各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路径为线索,分历史时段夹叙夹议,对于各个文学时期的重要思潮、理论流派、代表批评家,均有交代,例如,本书并没有单列“新古典主义”这一词条,可是,这一重要流派的基本状况可分别见于“法国批评与理论”和“英国批评与理论”。这样做不但避免了没有必要的重复,而且更能凸显新古典主义的跨国特征。
于读者最有助益的、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文论术语,只有少数以词条形式出现,大多数融汇于其余三部分当中,读者根据书后的“论题索引”一查可知,异常便捷。由这份长长的索引清单可以看出,本书所收入的术语相当丰富,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术语被搜罗殆尽,就像“政治无意识”这样不大惹人注目的术语也能查阅到。这种编排方式有两个好处:一、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在评述批评家或批评流派之时,必然涉及他所创造的或经常使用的术语;二、“论题索引”采取了交叉索引的形式,可以让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某条术语在各个文论流派和批评家那里的具体使用情况,例如,如果读者想了解“镜像阶段”,就可以按照索引的提示,去查阅“拉康”、“克里斯蒂娃”、“文化研究I”和“电影”等词条。
作为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本书涉及的论题极为繁复,更兼执笔者众多,在题材的取舍和内容编排方面难免有思虑不周、轻重不均之处。这种缺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批评”的编撰上体现得相当明显。该词条将马克思主义文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结构马克思主义、一九八九年及其后,各个阶段由不同的撰写者来执笔。“经典马克思主义”部分勾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轨迹,分别交代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托洛茨基等人的文学艺术见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基本特征的总结相当全面,论述非常到位,可谓切中肯綮,这是迄今为止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特征最完整的说明。作者为美国学者哈比伯(M.A.R.Habib),此人曾以一人之力完成了长达八百多页的大部头著作《西方文学批评史》(A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实际发展状况来说,以下部分就应该沿着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吕西安·戈德曼、路易·阿尔都塞、雷蒙·威廉斯、詹明信、特里·伊格尔顿这条线索来进行,虽说未能面面俱到,但这种思路至少符合西方马克斯主义文论发展的主流趋向。如果更为细致周全一点的话,在上述西马文论之外,还应述略三十年代以后苏联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批评,这样一来,内容就显得相对完整和平衡。如果这部分仍由哈比伯执笔,很可能会按照这条明晰的线索来进行。可是,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却是,“第二部分”越过卢卡奇等数人,直接跳到阿尔都塞,而且主要论述的还是阿尔都塞及其弟子巴利巴尔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人物有詹明信、斯皮瓦克、巴利巴尔以及安东尼奥·奈格里。此种编排方式很不合理,阿尔都塞的入围无可争议,但论述的中心应当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他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影响,绝不应就其哲学进行繁琐论证,巴利巴尔是地道的哲学家,他之所以与文论发生一点关系,还是因为他与阿尔都塞的学术合作,他对于文论的发展,谈不上重要影响。至于近年因《帝国》(Empire)一书而走红的安东尼奥·奈格里,其专业领域是政治学,把他归入文学理论与批评家之列,实属强人所难。斯皮瓦克身份多重,游走于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之间,总的来看,后殖民主义批评家应当是对她最准确的定位。正因为对上述几位人物定位不准,所以作者在行文中总得费力证明他们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立意创新”去论证背书,可是,这不是一本论辩式专著,读者希望清楚地看到文中人物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与方法,至于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本应不证自明,无须论证。这两部分的撰写还有一处败笔,那就是语言晦涩,读来令人头痛,有违本书编撰之初衷。
另外,个别词条的撰写体例有异其他,严格说来,实属违例,“瓦特·佩特”即是其一,虽说执笔者为解构主义批评名家希利斯·米勒。其他同类词条的撰述总是要统照全局,先对传主做全景式鸟瞰,再由面及点,条分缕析,这一条则不然,它专事解说佩特的名著《文艺复兴研究》的结论,至于传主的生平、思想渊源、对于唯美主义运动的影响,几乎不予置评。如是观之,它不像工具书的词条,更像一篇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或是对米勒著作的摘抄或截取。如果读者对瓦特·佩特没有精深的了解,很难读懂全文,有所收益,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读者对佩特知之甚详,也就没有必要去查阅此书,希冀从中管中窥豹了。
虽说未能做到白璧无瑕,但就总体而言,本书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它在选材取舍、涵盖范围和阐说明晰等方面的综合成就,优于同类常见著作。至于这座新的通天塔能否成为抵达彼岸的通途,恐怕要因人而异了;它只是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若想登堂入室,读者还需学养与体悟的辅助。
(《约翰斯·霍普金斯文学理论与批评指南》 [第二版],迈克尔·格洛登、马丁·克雷斯沃思、伊莫瑞·济曼主编,多人合译,王逢振、张中载、蔡新乐主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九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