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朝鲜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入侵朝鲜。唇亡齿寒,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出兵援助朝鲜?当时政治局会议上,绝大多数委员都不赞成出兵,毛主席后來说:“当时在政治局,只有两个人支持抗美援朝,一个是我毛泽东,另一个是周恩来。”
  当然,大家理由很充分:1.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急需医治战争创伤。2.跟世界头号强国开战,心里没底。3.我军解放台湾的大计也要耽误。而原本信誓旦旦的苏联也一再出尔反尔,到后来干脆说——“苏军飞机只能布防于中国境内,确保东北不会遭到美军轰炸,但苏军飞机绝不越过鸭     绿江!”
  怎么办?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最终不但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更带来如下红利:
  朝鲜战争后,美国妄想染指越南半岛。对此,中国赫然画下一条红线:不许越过北纬17度线!美国竟不敢越雷池一步,北越由此立于不败之地。珍宝岛事件后,苏方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甚至动辄以核武器讹诈。但我方沉着以对,冷静备战,来势汹汹的苏军最终偃旗息鼓,未敢造次。80年代,刚打赢马岛战争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来华谈判,想要延续晚清关于香港的不平等条约。邓小平对此直言,“如果中国不在1997年收回香港,将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赫赫有名、携余威而来的铁娘子,刚出人民大会堂就摔了个趔趄,让全世界为之惊愕……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由此说了一段话:“1949年你们的毛泽东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周围一个相信的都没有,看看你们那个糟糕透顶的历史,毛泽东一句话就站起来了?1950年你们竟然对美国出兵,而且不但出兵,还把美国人从北部压到了南部去了,我这才觉得中国人跟过去真的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赢下朝鲜战争,我国又怎会让美、苏、英等强国知难而退,又怎会有之后数十年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威,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心理支撑点!而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高瞻远瞩,力排众议支持出   兵!
其他文献
水从车窗几乎是一帘帘挂下来,透过车窗向外看,窗外景象,只能见模糊的轮廓。风雨抓住能抓住的一切,肆虐摔打。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但还是忍不住问儿子,前面的路会不会被大水浸漫而中断?他思忖了一下,说不可能,并很快又百度找到了令我信服的理由,高铁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包括防范洪灾在内的诸多因素,因而通过低洼地都架起高架桥。  车内舒适,安逸,可以悠闲地看车窗外的大雨,看相向而来的列车,呼啸着,穿过暴雨,在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学生线上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当前疫情背景下,研究中学生线上英语教学意义更加深远。该文通过研究当前中学生线上英语教学现状,从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线上英语教学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封建王朝从秦朝建立以来,一直到清代,终于再无力延续。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急存亡之际,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仁人志士,开始举起“革命”的大旗,志在以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在革命党的不懈努力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宣告着辛亥革命的成功,终于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之路并不顺利,军阀盗取了权力。孙中山先生后来又在广东建立根据地,在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军队,力图北伐统一
期刊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外向的男生。平日爱和同学们嬉戏玩耍,也有着不下十个外号。喜欢篮球、阅读,除了读一些国内外名著,也喜爱阅读科幻小说,长短篇皆读,如《三体》系列、《基地》系列、《鲸歌》、《地球大炮》等。从科幻中,我体会到了乐趣,更感悟到哲思。  中午,李太黑坐在咖啡厅里面,戴着口罩,眼神里透露出一股悲凉。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蜚声海外的高级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斜杠天才”,不光是地球联盟“地科院”的院士,同
期刊
我的乡愁似乎来得早了一些。上大学时,教授现当代文学的老师为我们请来了作家李锐做讲座。在他的讲座上,李锐老师介绍了他的写作,还帶来了他的书《太平风物》。书里介绍了中国的农具,也讲述了作家对当下时代农具命运的悲叹。  这样的一本书,天然地让我亲近。书里写到的农具,很多都是我不熟悉的,有些甚至叫不上名字。但一看到这些农具的图片,我就能想到小时候每天都能见到的画面:清晨,我揉着眼睛来到院子里,爷爷正好背着
期刊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创“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奠定了北大一流名校的地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我们这些青年男女,住在学校里,就可以算作现代学生么?或者能读点外文书,说几句外国语;或者能够“信口开河”地谈什么什么主义和什么什么文学,就配称作现代
期刊
小时候在村子里住,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三代人住在一起。父亲在我上一年级那年复员回来,其实细细想,我在乡村生活的有记忆的童年,就是小学五年。每当我想起小时候放学回家,父亲爷爷会问一些学校的情况,然后母亲奶奶做饭,在夏夜的院子里,一家人支起桌子摆上几个简单的菜,熬一锅稀饭边吃边闲聊的场景时,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这样的场景再也不会发生了。  我希望依然有机会能这样祖孙三代生活在这院子里,我也希望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