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在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安全管理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病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2010年1至10月在我科住院行CABG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68例病人为对照组,总结和分析患者发生堵管、脱管、导管相关感染和护理不慎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管腔用药引起病人不适的发生率和发生以上不良事件的原因;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CABG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8例病人为实验组,对其实施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具体方法:(1)规范操作流程;(2)加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包干制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全面推行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包干制.内容包括:改革分工方式,实施责任护士包干病人制;改革工作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实行护士层级分类管理;量化绩效考核标准.结果 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后,病房护理质量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住院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x2=15.39,P<0.01).结论 在
目的 评价重离心后的白膜层静置0h、0.5 h、1h、2h后浓缩血小板回收率,提高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 通过对48袋全血随机分成4组,先重离心后分离出白膜层,再将白膜层静置0h(0h组)、0.5 h(0.5 h组)、1h(1h组)、2h(2h组)后再轻离心制成浓缩血小板,计算各组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结果 白膜层在室温静置0.5 h组(71.3±9.0)和0h组(68.5±8.4)浓缩血
目的 制定适合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表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患者满意度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早日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7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予优质整体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麻醉前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9.78,P<0.05).实验组麻醉前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5.13,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行股静脉抽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连线法、对照组采用触摸股动脉法作为股静脉穿刺点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cripheraily ine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 )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2009年4月至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孕症患者给予健康信息支持的有效性,分析其中注意事项.方法 以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信息支持,对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更低,抑郁程度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给予健康信息支持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病房住院患者的意外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组64例通过原因分析,采用有效沟通、妥善固定、合理镇静、适当约束、正确装置的护理对策;对照组5 1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强化有效沟通、妥善固定、合理镇静、适当约束、正确装置能有效降低患者意外拔管,达到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体检科集体体检人群中接受静脉采血者364例,按体检号码的单双数随机分为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通心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