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技术对37例不典型尖锐湿疣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华夏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形态学不典型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37例形态学不典型尖锐湿疣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地高辛标记HPV6/11型探针对其进行检测,发现HPV6/11(+)即确诊为尖锐湿疣.结果:其中免疫组化检测HPV-CAg(+)18例,HPV-CAg(-)19例.两种方法比较,原位杂交技术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免疫组化技术.结论:HPV DNA原位杂交技术在不典型的尖锐湿疣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纵向分化、横向联系的发展趋势,教育改革的浪潮向临床医学人才的高分低能提出了质疑,对医学人才的临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医学科学的发展,使
在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的推动下,青海中小企业发展的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法治社会的更高目标来看,还需要从务实法治社会的思想基础、构建更加完善的法
以增强紫外线B(UV-B)处理的小麦幼苗叶肉细胞核为材料,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鬼笔环肽(FITC-Ph)荧光标记后,利用流式细胞仪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核内肌动蛋白丝(F-actin)进
研究一类时滞积分微分型互惠系统,得到了系统存在唯一概周期解的一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