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了。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是莫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进步,尤其是图书借阅和流通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改革。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工作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历史、面临的机遇和改进内容等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提高图书借阅流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借阅流通;进步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也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越发紧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也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良,例如,图书馆的书籍整合工作由传统的人工模式逐渐向大数据化自动化而转变,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工作也由纯粹的人工管理而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这种改变极大的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和运行的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优化了读者的借阅和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的智能化也对图书馆提出了一定的科技化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提高信息化程度。目前,如何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借阅和流通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通工作发展历史简介
图书借阅和流通服务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了多次变革,并且在如今的图书馆工作中这几种工作方式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接下来进行分别介绍。
1.人工处理。最传统的图书借阅流通处理工作是人工处理,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而言,其主要资料类型为纸质文献,工作人员进行借阅管理时也都是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类型的管理模式和借阅方式太过固定化和局限化,如果读者想要进行图书借阅必须亲自前往图书馆寻找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操作进行一对一确认,不仅效率非常低下,在处理时也很容易出问题,用户的归还和借阅信息只能通过人工来统计。目前只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借阅处理的图书馆很大情况下仅作为资料保存地点来使用,偏行政化,书籍的利用率非常低。
2.计算机处理。随着计算机性能、软件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借阅处理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由纯手工处理到计算机处理的转变,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了文献汇总型信息服务综合平台,通过全国信息联网技术对图书的借阅工作、归还工作以及流通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和监控,大大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和流通速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能统一查看图书的归还日期,对于没有及时归还到位的图书也可以自动分类进行查看,并通过网络提醒借阅人,直接解决了手工处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但是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和智能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在的计算机平台系统随着工作量的上升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文献汇总型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在图书分类记录方面存在不足,提供的信息数据也不够定量化,整个监控过程的效率也不能满足逐渐上升的工作量,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3.智能化处理。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智能化自动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主流,对图书借阅流通工作而言,智能化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之下要面对多元化的服务对象,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借阅处理工作效率以及智能化程度。将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化处理技术引入图书借阅工作中,可以实现服务的全天候性以及及时性,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并且能迎合读者的选择,对不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进入智能化时代的图书馆已经没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借阅规定,对书籍资料内容的查看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上进行数字化浏览,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
但是智能化图书馆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一旦网络加密信息被破解就很容易使得读者的个人信息出现泄露。
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工作优化方案
1.进一步增加服务种类,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是为读者提供书籍阅读服务和处理书籍的借阅流通工作,功能相對单一,书籍资料也只限于书面纸质资料,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读者的阅读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受众类型也越来越多,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要求,因此图书馆要结合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增加自身的服务种类。
首先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设置可选择的数字化阅读系统,在该系统中读者按照自身的需求和偏好可以自由对图书进行选择,并且借助信息记录技术,系统可以将读者的阅读以及搜索历史记录下来,在读者进行选择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帮助自己进行书籍的筛选,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次,图书馆的资料库存也要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扩充,扩充的对象不仅只限于书籍资料,还可以将媒体文件、网络信息等数据包括其中,例如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图书借阅系统浏览到新闻内容、媒体内容等,图书馆要尽可能多的搜集数据,建立专属数据库。
2.提供阅读之外的开放服务。就如今的网络信息环境来看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大众的信息需求量上升,需求量上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信息筛选以及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读者能够从数量较多的信息群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第二是需求信息的种类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不能仅将自己的任务局限于提供图书阅读服务上,要扩展自己的工作覆盖面,为用户提供阅读之外的开放式服务,因为并非只有阅读才能获得信息,在如今的网络背景下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会涉及到信息摄入,图书馆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服务基础,在基本的书籍借阅服务之外还可以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其它类型的综合检索服务,例如录音带和珍贵录像带的在线浏览、古籍孤本3D立体查看服务、信息下载服务等,还可以定期组织有兴趣的读者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3.对热点借阅内容开展专题,以吸引读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读者的阅读选择会出现不同的趋向,例如经济政策或者市场发生变动的时期内,经济类书籍的在线以及线下借阅量会显著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相应的专题服务环节,以吸引读者。 在进行专题开展之前,图书馆要首先对借阅大数据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借阅的主要趋向,依此来确定专题的主体种类,在确定好专题之后要对其内容做好全方位调查,确定好专题开展的形式,例如书籍推荐与讲解活动、书籍阅读在线知识问答活动等、网络讲座活动等,并在存书数据库内将相关类型的书籍进行筛选和特别归类,在读者进行网上借阅时会获得相应种类书籍的优先推荐。在进行专题活动开展时要注意专题书籍资源的精炼性和重点性,通过对这部分书籍进行重点推荐来实现专题的开展目的。还要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献也要分开处理,例如数字化阅读资料要尽量多的开展线上活动,组织读者进行参加,而对于纸质化文献要将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结合起来,既要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专题活动也要在实体图书馆内强调这一专题。
4.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特色。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要认真考虑属于自身的特色内容,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使得图书馆的传统特色即书籍借阅功能大幅度削弱,人们可以从网络上自由寻找所需书籍,另一方面,圖书馆尤其是小型图书馆在技术可能存在劣势的前提下更加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图书馆不应再以扩充书籍存量或者扩建规模为主要目的,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内容以吸引读者。例如,拥有地缘优势的图书馆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建设自己的品牌,将地方历史、地缘特色等书籍作为图书馆的主打书籍,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鼓励读者来参观并进行书籍借阅;处于学校密集区的图书馆也可以引入学习相关书籍和辅导书等书籍,以学生为切入点来优化自身的阅读量;高校附近的图书馆可以积极扩充学术期刊的内容,在学术方面打出自己的招牌,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性。
5.扩大图书馆职能。以简单的借书和还书为职能点的普通图书馆的作用大幅下降,现代化的图书馆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方面,例如,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创立影音综合体验室,让读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来感受影视作品的内涵,还可以安放打印设备,为读者提供便利,还可以设置电子阅览室等,专门开辟一块区域设置电子设备,让读者能够通过网络来进行电子化信息浏览,电子阅览室已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投放实践,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受欢迎且有成效的。
互联网技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了质的飞跃,图书馆也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籍借阅和浏览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要针对自身的图书借阅和流通工作进行改善,首先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网络书籍数据库,对自己的存书情况做好全面分类和筛选,其次要结合网络技术进行工作优化。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式服务和专题式服务,并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特色,还要结合互联网进行针对性宣传,不仅要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借阅流通工作,还要做精。
参考文献:
[1]杜 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借阅新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03):70-73.
[2]师 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8):121-122.
[3]马云飞.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与企业,2016(10):70.
作者简介:付克顶(1975-),男,汉,河南永城人,现在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工作,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借阅流通;进步与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也与互联网技术的联系越发紧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也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改良,例如,图书馆的书籍整合工作由传统的人工模式逐渐向大数据化自动化而转变,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工作也由纯粹的人工管理而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一方面,这种改变极大的提高了图书馆管理和运行的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优化了读者的借阅和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的智能化也对图书馆提出了一定的科技化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和提高信息化程度。目前,如何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借阅和流通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图书馆图书借阅流通工作发展历史简介
图书借阅和流通服务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了多次变革,并且在如今的图书馆工作中这几种工作方式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接下来进行分别介绍。
1.人工处理。最传统的图书借阅流通处理工作是人工处理,对于传统的图书馆而言,其主要资料类型为纸质文献,工作人员进行借阅管理时也都是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来进行。这种类型的管理模式和借阅方式太过固定化和局限化,如果读者想要进行图书借阅必须亲自前往图书馆寻找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操作进行一对一确认,不仅效率非常低下,在处理时也很容易出问题,用户的归还和借阅信息只能通过人工来统计。目前只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借阅处理的图书馆很大情况下仅作为资料保存地点来使用,偏行政化,书籍的利用率非常低。
2.计算机处理。随着计算机性能、软件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借阅处理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由纯手工处理到计算机处理的转变,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构建了文献汇总型信息服务综合平台,通过全国信息联网技术对图书的借阅工作、归还工作以及流通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覆盖和监控,大大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和流通速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能统一查看图书的归还日期,对于没有及时归还到位的图书也可以自动分类进行查看,并通过网络提醒借阅人,直接解决了手工处理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但是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和智能也在不断地发展,现在的计算机平台系统随着工作量的上升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文献汇总型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在图书分类记录方面存在不足,提供的信息数据也不够定量化,整个监控过程的效率也不能满足逐渐上升的工作量,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3.智能化处理。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智能化自动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主流,对图书借阅流通工作而言,智能化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之下要面对多元化的服务对象,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借阅处理工作效率以及智能化程度。将大数据技术与智能化处理技术引入图书借阅工作中,可以实现服务的全天候性以及及时性,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并且能迎合读者的选择,对不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进入智能化时代的图书馆已经没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借阅规定,对书籍资料内容的查看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上进行数字化浏览,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
但是智能化图书馆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一旦网络加密信息被破解就很容易使得读者的个人信息出现泄露。
二、互联网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工作优化方案
1.进一步增加服务种类,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是为读者提供书籍阅读服务和处理书籍的借阅流通工作,功能相對单一,书籍资料也只限于书面纸质资料,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读者的阅读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受众类型也越来越多,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要求,因此图书馆要结合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增加自身的服务种类。
首先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设置可选择的数字化阅读系统,在该系统中读者按照自身的需求和偏好可以自由对图书进行选择,并且借助信息记录技术,系统可以将读者的阅读以及搜索历史记录下来,在读者进行选择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帮助自己进行书籍的筛选,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次,图书馆的资料库存也要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扩充,扩充的对象不仅只限于书籍资料,还可以将媒体文件、网络信息等数据包括其中,例如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图书借阅系统浏览到新闻内容、媒体内容等,图书馆要尽可能多的搜集数据,建立专属数据库。
2.提供阅读之外的开放服务。就如今的网络信息环境来看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大众的信息需求量上升,需求量上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信息筛选以及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读者能够从数量较多的信息群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第二是需求信息的种类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不能仅将自己的任务局限于提供图书阅读服务上,要扩展自己的工作覆盖面,为用户提供阅读之外的开放式服务,因为并非只有阅读才能获得信息,在如今的网络背景下人们的任何活动都会涉及到信息摄入,图书馆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服务基础,在基本的书籍借阅服务之外还可以依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其它类型的综合检索服务,例如录音带和珍贵录像带的在线浏览、古籍孤本3D立体查看服务、信息下载服务等,还可以定期组织有兴趣的读者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3.对热点借阅内容开展专题,以吸引读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读者的阅读选择会出现不同的趋向,例如经济政策或者市场发生变动的时期内,经济类书籍的在线以及线下借阅量会显著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相应的专题服务环节,以吸引读者。 在进行专题开展之前,图书馆要首先对借阅大数据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目前借阅的主要趋向,依此来确定专题的主体种类,在确定好专题之后要对其内容做好全方位调查,确定好专题开展的形式,例如书籍推荐与讲解活动、书籍阅读在线知识问答活动等、网络讲座活动等,并在存书数据库内将相关类型的书籍进行筛选和特别归类,在读者进行网上借阅时会获得相应种类书籍的优先推荐。在进行专题活动开展时要注意专题书籍资源的精炼性和重点性,通过对这部分书籍进行重点推荐来实现专题的开展目的。还要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献也要分开处理,例如数字化阅读资料要尽量多的开展线上活动,组织读者进行参加,而对于纸质化文献要将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结合起来,既要在网络平台上展开专题活动也要在实体图书馆内强调这一专题。
4.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特色。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要认真考虑属于自身的特色内容,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使得图书馆的传统特色即书籍借阅功能大幅度削弱,人们可以从网络上自由寻找所需书籍,另一方面,圖书馆尤其是小型图书馆在技术可能存在劣势的前提下更加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图书馆不应再以扩充书籍存量或者扩建规模为主要目的,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内容以吸引读者。例如,拥有地缘优势的图书馆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建设自己的品牌,将地方历史、地缘特色等书籍作为图书馆的主打书籍,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鼓励读者来参观并进行书籍借阅;处于学校密集区的图书馆也可以引入学习相关书籍和辅导书等书籍,以学生为切入点来优化自身的阅读量;高校附近的图书馆可以积极扩充学术期刊的内容,在学术方面打出自己的招牌,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性。
5.扩大图书馆职能。以简单的借书和还书为职能点的普通图书馆的作用大幅下降,现代化的图书馆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图书方面,例如,图书馆可以为读者创立影音综合体验室,让读者能够通过视觉听觉来感受影视作品的内涵,还可以安放打印设备,为读者提供便利,还可以设置电子阅览室等,专门开辟一块区域设置电子设备,让读者能够通过网络来进行电子化信息浏览,电子阅览室已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投放实践,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受欢迎且有成效的。
互联网技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了质的飞跃,图书馆也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纸质书籍借阅和浏览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要针对自身的图书借阅和流通工作进行改善,首先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网络书籍数据库,对自己的存书情况做好全面分类和筛选,其次要结合网络技术进行工作优化。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式服务和专题式服务,并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特色,还要结合互联网进行针对性宣传,不仅要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借阅流通工作,还要做精。
参考文献:
[1]杜 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图书借阅新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0(03):70-73.
[2]师 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借阅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8):121-122.
[3]马云飞.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的挑战与机遇[J].科技与企业,2016(10):70.
作者简介:付克顶(1975-),男,汉,河南永城人,现在中原工学院图书馆工作,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