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邓小平用"中国式的现代化"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相统一;坚持和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是邓小平关于这个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11-02
  2004年在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中,明确概括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概括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分解;从时间范围上来看,这一理想贯穿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从空间领域来看,这一理想是中国各民族应树立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蕴含着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
  1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相统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为这一目标奋斗的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依然强调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结合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诠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注重青少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邓小平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从五十年代贯穿至九十年代。不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始终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梳理这一思想发展的脉络,有着这样的发展变化:理想--革命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共同的理想,这里所提到约"共同的理想"实际上已经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基本思想,因为邓小平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总之,注重青少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中的显著特征。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相统一。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相关思想,邓小平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前提下,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首先,树立共同理想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特性,资本主义"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其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再次,现阶段的理想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经阶段;最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即"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坚持和相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人先天特性--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本保证,没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领导也就无从谈起。这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思想。
  2.1实现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离不开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才能实现。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这一切"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这一切"是我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因此,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相信党的领导,才能够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针对一些怀疑社会主义、怀疑无产阶级专政、怀疑党的领导、怀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指出这些"怀疑"就是不相信党的领导,其必然的结果就是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才能使人民群众相信党的领导,从而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2坚持和相信党的领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党的领导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和组织等多方面的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方向的指标,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终指向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条道路的近期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离开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将无法保证。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党员的基本的道德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思潮竞相涌入,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提出了挑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我们反击各种思潮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衡量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要保证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相信党的领导,需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同时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从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可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种始终存在的一致性,使得坚持和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要内容之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性质"这一基本属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就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成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又一表现。
  3.1"中国式的现代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性质
  邓小平多次强调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多次强调了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来讲,如果只讲现代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所要实现的现代化的目标来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所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避免两极分化,才能全面地实现人民的利益,这个过程只有和社会主义性质相统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是实现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基础。
  "中国式的现代化"也是实现全人类共同理想的一种主张。强调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在世界范围内,强调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不"称霸"。这种世界和平的思想与上述马、恩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一致的。在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在世界反对资本主义的"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信念,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实现全人类共同理想的一种主张。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方面,这一思想强调了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另一方面,指出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同时,这一过程的进行和目标的实现是始终和共产主义理想相统一的。
  3.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确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所要实现的阶段性的目标,这些目标的不断实现勾画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温饱-小康-共同富裕",这个过程是不断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目标相一致的过程,实践证明这一过程也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且已进入了总体小康的阶段,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需要经过"三步走"的过程来实现,"三步走"的过程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目标而进行的。
  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是其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中的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内容之一,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相统一;坚持和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共同理想信念的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走自己的道路"就是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彭续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德华(1977.11.--) 男,汉族,山东邹城市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师,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室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在倡导实施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当前特殊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来实施义务教育,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农村教育管理改革,乃是当前的农村中小学校长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校长官僚化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构建我国的校长职业化的基本要件,实现学校管理者由去官僚化到职业化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官僚化;职业化;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中国模式的崛起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探讨中国模式必然要从国际环境和视野下来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本文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模式与我们自己眼中的中国模式入手,分析中国要想在国际大环境中继续发展,就不能局限于某一模式,要张弛有度,要用多维的眼光,动态的分析国际环境与自身情况,在国际关系中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关键词:全球视野;中国模式;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复杂化的世界环境中,文化越来越反映国家综合实力, 文化软实力与 "硬实力"一起组成了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确保文化安全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全国以及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我们应该针对其在当前的各种研究和分析,结合我国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切实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来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国家战略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看到90后在逐渐的登上历史舞台,传统的情感教育已经无法适应这已经变化了的人群。90后的情感教育已经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在这方面,笔者集合资深的经验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90后;新生;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2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看到90后在逐渐的登上历史舞台,如今的高校已经是
期刊
摘要:家长会要主题明确;会前调查做铺垫;筛选目标,解决主要问题;把握谈话技巧,创建和谐融洽的会场气氛;创设情境,注重情感培养。  关键词:主题鲜明; 解决问题;注重谈话技巧;注重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18-01  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条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家长会则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
期刊
摘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管好用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档案,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05-01  人事档案是个人经历和实践的历史记录,是
期刊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国政府为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而实施的一种特殊商业贷款制度,它的顺利推行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1994年以来,经历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萌芽、初步探索、逐步调整、地方创新四个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助学贷款;代偿机制;河南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
期刊
摘要: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切实得以开展,才能确保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实施。本文从文物的作用出发,针对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文物保护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文物保护;作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21-01  1文物的作用  1.1文物的正史作用。  
期刊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高校体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因素加强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及终生体育意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今后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作出相应的措施提供了相应依据
期刊
摘要:对家庭教育影响的因素:父母"榜样力量"的影响;错把"疼爱"变成了"溺爱"; 外出打工给家庭教育留下一片空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孩子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025-02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这三方面的教育恰恰是孩子一生所接受的教育的结合。我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长期从事班主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