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诊治的55例家用燃气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冬春季节发病占87.20%,有明确中毒史者占57.72%。通过分析提示家用燃气中毒严重时可造成多脏器损害。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高压氧及综合治疗是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家用燃气中毒多脏器损害高压氧治疗
中图分类号:R1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03-03
随着家用燃气的普及应用,其中毒病例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危害,但有关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55例急性燃气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家用燃气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所裨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中毒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79岁。冬春季节发病者48例,占87.2%;夏秋季节7例,占12.8%。来院时有明确中毒史者29例,占57.72%;原因不明或以其他病因就医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酮症)16例,占29.09%;以其他生活中毒来诊(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者就医者10例,占18.9%。
1.2中毒燃气种类及使用方式煤气25例,占45.45%;液化石油气27例占49.01%;天然气3例,占5.4%;管道输送23例,占40.18%;液化气罐32例,占61.81%。
1.3中毒原因
1.3.1使用不当者18例,占32.32%。主要为阀门关闭不严、忘关闭、及有意开放(自杀)。
1.3.2燃气泄露者25例,占45.45%。主要为胶管老化、接触不良、垫圈损坏等。
1.3.3局部聚集增多者12例,占28.81%。如通风不良时用燃气取暖、吃火锅、洗澡等。
1.4临床表现,见下表:
55例家用燃气中毒临床表现
受累系统 临床表现 例数 所占百分比(%)
神经系统 昏迷
头晕
头痛
抽搐
晕厥
脑电图异常 4
35
48
2
23
16 7.27
61.36
87.27
3.63
40.18
20.92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50
18 90.9
32.72
循环系统 血压改变
心悸
心律失常
心电图异常 29
29
34
23 52.92
52.92
61.81
40.18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胸闷、气短
口唇发绀 12
38
2 21.81
69.99
3.63
实验室检查:全组病人均做全血常规,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血COHb测定,23例增高,占40.18%。心肌酶谱改变37例,占67.27%。主要以CKMB及TnT增高为主。
1.5诊断及中毒程度分级
病史明确者诊断不难。部分病人中毒病史不详或来院时已脱离现场,COHb检出率降低。而且,中毒燃气所含成分不同,表现不一,故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参照一氧化碳中毒国家诊断标准[1]及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分级办法[2],55例中轻度中毒30例,占54.54%;中度中毒22例,占38.82%;重度中毒4例,占7.27%。
1.6治疗与转归
轻度中毒病例经脱离现场,保持通风良好、吸氧或静脉维生素C、能量合剂、清开灵等治疗1-2天均治愈。
中度中毒病例,除上述治疗根据病情用脱水剂、镇静剂、大部分采用高压氧治疗3-5天均治愈,个别病例头痛、失眠持续1-2周。
重度中毒病例,积极治疗同时转上级医院治疗。回访:1例死亡,1例轻度智障,2例痊愈。
2讨论
2.1家用燃气、燃烧废气的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我市常用的家用燃气有三种:燃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烷烃、烯烃、芳烃等。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丁烷、丙烷、丁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认真的说,家用燃气本身对人体无害,所谓燃气中毒实际上指燃气在燃烧时需要大量氧气助燃,如果氧气不足,则燃烧不全,从而产生大量燃烧废气,或燃气在空气中浓度过高,人体吸入过多所致。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有微臭的气体、空气中CO浓度不得大于0.0024%,CO对人体危害极大,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力大于氧的结合力时,会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使人发生窒息,严重时引起内脏出血,水肿及坏死,以致死亡。
二氧化碳(CO2):是无臭略带酸味的无色气体,是天然气燃烧产物,具有麻醉作用,CO2在空气中含量为0.04%,当空气中CO2含量增高,氧含量减少,可使人窒息。
甲烷(CH4):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对人的生理无害,但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浓度达到10%,可使人窒息死亡,当浓度大于5-15%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2.2燃气中毒的防治体会:
家用燃气中毒往往不像过去生火炉所至一氧化碳中毒那样易被重视及发现,故预防中毒十分重要,本文报告的中毒原因生活中如能加强防范意识是可避免的,故对用户进行有关中毒防治宣传指导与管理部门的对燃气管道器具的定期检查,维修相结合,对防止及减少中毒发生有重要意义。
家用燃气的治疗是以氧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而高压氧治疗是中、重度燃气中毒的最佳选择。高压氧能极大提高血氧张力和氧在组织中的弥散力[3],改善乏氧状态,防止脑水肿发生,同时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分离。高压氧使呼吸道通畅,有利于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出,高压氧仓升压时,外界气压增高可阻止肺泡毛细血管渗漏并迅速纠正心肾脑缺氧而改善功能,减少肺淤血和增加水纳排出,防止脑水肿,因此,认为中度以上中毒病人伴神经系统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者均应尽早采取高压氧治疗,对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及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 8781-88.
[2] 秦桂玺.内科学第6版,972.
[3] 魏进学.高压氧对氯气中毒肺水肿的治疗价值[J].职业医学,1993.20(135):91.
关键词:家用燃气中毒多脏器损害高压氧治疗
中图分类号:R1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03-03
随着家用燃气的普及应用,其中毒病例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危害,但有关报道不多。现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55例急性燃气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家用燃气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所裨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中毒病例中男性21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79岁。冬春季节发病者48例,占87.2%;夏秋季节7例,占12.8%。来院时有明确中毒史者29例,占57.72%;原因不明或以其他病因就医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酮症)16例,占29.09%;以其他生活中毒来诊(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者就医者10例,占18.9%。
1.2中毒燃气种类及使用方式煤气25例,占45.45%;液化石油气27例占49.01%;天然气3例,占5.4%;管道输送23例,占40.18%;液化气罐32例,占61.81%。
1.3中毒原因
1.3.1使用不当者18例,占32.32%。主要为阀门关闭不严、忘关闭、及有意开放(自杀)。
1.3.2燃气泄露者25例,占45.45%。主要为胶管老化、接触不良、垫圈损坏等。
1.3.3局部聚集增多者12例,占28.81%。如通风不良时用燃气取暖、吃火锅、洗澡等。
1.4临床表现,见下表:
55例家用燃气中毒临床表现
受累系统 临床表现 例数 所占百分比(%)
神经系统 昏迷
头晕
头痛
抽搐
晕厥
脑电图异常 4
35
48
2
23
16 7.27
61.36
87.27
3.63
40.18
20.92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50
18 90.9
32.72
循环系统 血压改变
心悸
心律失常
心电图异常 29
29
34
23 52.92
52.92
61.81
40.18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
胸闷、气短
口唇发绀 12
38
2 21.81
69.99
3.63
实验室检查:全组病人均做全血常规,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血COHb测定,23例增高,占40.18%。心肌酶谱改变37例,占67.27%。主要以CKMB及TnT增高为主。
1.5诊断及中毒程度分级
病史明确者诊断不难。部分病人中毒病史不详或来院时已脱离现场,COHb检出率降低。而且,中毒燃气所含成分不同,表现不一,故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参照一氧化碳中毒国家诊断标准[1]及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分级办法[2],55例中轻度中毒30例,占54.54%;中度中毒22例,占38.82%;重度中毒4例,占7.27%。
1.6治疗与转归
轻度中毒病例经脱离现场,保持通风良好、吸氧或静脉维生素C、能量合剂、清开灵等治疗1-2天均治愈。
中度中毒病例,除上述治疗根据病情用脱水剂、镇静剂、大部分采用高压氧治疗3-5天均治愈,个别病例头痛、失眠持续1-2周。
重度中毒病例,积极治疗同时转上级医院治疗。回访:1例死亡,1例轻度智障,2例痊愈。
2讨论
2.1家用燃气、燃烧废气的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我市常用的家用燃气有三种:燃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烷烃、烯烃、芳烃等。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丁烷、丙烷、丁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认真的说,家用燃气本身对人体无害,所谓燃气中毒实际上指燃气在燃烧时需要大量氧气助燃,如果氧气不足,则燃烧不全,从而产生大量燃烧废气,或燃气在空气中浓度过高,人体吸入过多所致。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有微臭的气体、空气中CO浓度不得大于0.0024%,CO对人体危害极大,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力大于氧的结合力时,会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使人发生窒息,严重时引起内脏出血,水肿及坏死,以致死亡。
二氧化碳(CO2):是无臭略带酸味的无色气体,是天然气燃烧产物,具有麻醉作用,CO2在空气中含量为0.04%,当空气中CO2含量增高,氧含量减少,可使人窒息。
甲烷(CH4):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对人的生理无害,但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浓度达到10%,可使人窒息死亡,当浓度大于5-15%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2.2燃气中毒的防治体会:
家用燃气中毒往往不像过去生火炉所至一氧化碳中毒那样易被重视及发现,故预防中毒十分重要,本文报告的中毒原因生活中如能加强防范意识是可避免的,故对用户进行有关中毒防治宣传指导与管理部门的对燃气管道器具的定期检查,维修相结合,对防止及减少中毒发生有重要意义。
家用燃气的治疗是以氧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而高压氧治疗是中、重度燃气中毒的最佳选择。高压氧能极大提高血氧张力和氧在组织中的弥散力[3],改善乏氧状态,防止脑水肿发生,同时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分离。高压氧使呼吸道通畅,有利于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出,高压氧仓升压时,外界气压增高可阻止肺泡毛细血管渗漏并迅速纠正心肾脑缺氧而改善功能,减少肺淤血和增加水纳排出,防止脑水肿,因此,认为中度以上中毒病人伴神经系统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者均应尽早采取高压氧治疗,对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及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 8781-88.
[2] 秦桂玺.内科学第6版,972.
[3] 魏进学.高压氧对氯气中毒肺水肿的治疗价值[J].职业医学,1993.20(1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