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数落当教育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期中考试,儿子没考好。班主任在微信群里@了我们几位退步学生的家长,让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监督。
  我的心里早已压不住火了。倒不是因为在班级群里被老师“光荣”点名,而是一提到孩子学习不好,我这当家长的就异常焦虑。
  儿子还没放学,要是他在跟前,我肯定又开始用数落炮轰他了。就这一个主题,怕是能数落他几十句不带重复的。
  我打定主意,等这小子回来,要狠狠批评他一番。我这段工作忙,在学习上盯得少了,他就放松了自己。人家是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我家孩子是三天不紧盯就成绩下降。
  可是左等右等,早过了平时回家的点,儿子还没有回来。难道今天他值日吗?在班级群里打听了一下,今天不是他们组值日。
  想着可能路上贪玩,回来晚了,就耐着性子继续等。半个小时后儿子依然没回来。我坐不住了,开始给他几个要好的同学妈妈联系,结果儿子没有去他们家。
  我急忙沿着去学校的路找他,甚至连路上的文具店都去了,结果也没见人影,这下我有些慌了。我回到小区,想着他是不是在小区里跟伙伴们一起玩呢。
  谢天谢地,当我找到小区的长廊时,看到了儿子的身影。我顿时又喜又气,一块石头落了地的同时,心火开始往上冒。
  远远地,我厉声喊了声儿子的名字,数落道:“你在干吗?放学了也不回家,知道我有多担心吗?期中考试没考好,老师都在群里点名批评你了,知道吗?你还好意思在这……”最后一个“玩”字还没说出口,我突然住了嘴。
  刚才只顾生气了,我这才发现儿子并不是跟小伙伴在玩,而是一个人趴在长椅上,面前摆着书本,在写作业。天都快黑了,他是借着暗淡的光亮在写。
  看到他在写作业,我才有了点欣慰。这孩子虽然身上毛病不少,但也不是完全不上进。虽然他学习成绩不拔尖儿,但是平时也能看得见他在用功。
  不过我的疑问又来了,但这次语气放缓了:“为什么放学不回家,在这写作业?”儿子抿嘴看着我,犹豫着没吭声。我追问:“给妈妈说,为什么?”
  儿子怯懦地说:“期中考试的卷子发了,我考得不好。老师说会告诉家长,我怕回家你说我,所以我不敢回家。”
  他的声音很小,我却听得很清。那一刻,我心里的火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心疼。
  这孩子,怕回家被我训,竟然天快黑了都不敢回家。在这寒冷的冬日,宁愿受着风寒,饿着肚子,还不忘写当天老师留的家庭作业。
  我对孩子的数落和发脾气,竟然让孩子这么害怕!
  二
  我突然想到儿子小时候,我给他讲过一个故事《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讲的是有一天早上,企鹅妈妈对小企鹅发脾气,大吼大叫地数落。结果,小企鹅吓坏了,吓得全身都散了架。
  小企鹅的脑袋走到了宇宙里,肚子落进大海,嘴巴落到了高山上,尾巴迷失在街头,只剩下一双脚还在奔跑。
  我不禁心疼地想:这仅剩的一双脚,难道也还在拼命逃离妈妈的吼叫和数落吗?
  好在故事最后,企鹅妈妈找回了小企鹅的身体各个部位,又用爱缝好。故事以温情结束,现实如我和儿子,我该如何温情收场呢?
  可能儿子跟那只小企鹅一样,也跟很多孩子一样,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而我也跟那只企鹅妈妈一样,面对孩子的不完美,总是脾气暴躁,大声数落。如果平静下来仔细想想,对孩子吼叫和数落,除了伤害孩子,真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其实是不可能的。数落和指责只会吓到孩子,并没有实质性地帮孩子一点忙。
  想到这,我突然生不起气了,眼眶一热,差点泪目。我平静地帮儿子收拾起书本。儿子呆呆地看着我,可能他还担心我会继续数落他吧。我牵起儿子的手,用疼爱的语气说:“走,咱们回家吃饭,吃了饭再好好写作业。”
  儿子很意外,乖乖地任我牵着手走。路上,他真诚地说:“对不起妈妈,期中考试没考好,是因为我太粗心大意了。有几道题不是不会,是因为粗心写错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再细心一点。”
  这下意外的是我。平日里,我排山倒海般地数落,儿子却不肯认错,不肯自省。没想到,我不数落不批评了,他反倒认真地自我反省,并真诚道歉。
  我心里一下子敞亮了。我也跟着自我批评:“该说对不起的是妈妈。平时总是不顾及你的感受,上来就数落你、指责你。以后,妈妈也得改改脾气。一次考不好没关系,知道原因了,咱们对症下药,以后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以往的数落逆反画风,突然变成了母子相互检讨和向好的约定。这令我非常欣慰。
  三
  数落,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数落,除了对孩子带来伤害,几乎没有多大的正面教育力量。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是台湾儿福联盟邀请成年志愿者充当孩子,体验一下被大人数落的感受。志愿者们坐在椅子上,轮流由“家长”过来数落他们——
  “什么都不会,只会玩!”“我们家没有你这样的孩子!”“你太让我丢脸了……”
  忍受一番数落之后,志愿者们发表感受——
  “很恐怖!很害怕!”
  “我会一直记得那样的话,然后,觉得自己真的不够好。”
  “感觉很负能量,很难过……”
  有一位志愿者说着说着居然哭了。
  这就是数落的负面影响。虽然志愿者明知这不是真的,只是在扮演被数落的孩子,但是,他们还是觉得受不了。就像一位志愿者说的,在被数落包围的环境中,他感到非常压抑,难以接受。
  更何况,我们数落孩子,并不是跟孩子玩扮演游戏,对孩子的伤害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很多父母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验,难免会出现教育不当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和总结,不断反思教育孩子的不当之处,做出正确的改变。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数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四
  当我意识到以往把数落当教育的错误行为之后,再面对孩子的过错时,就能提醒自己尽量减少无谓的数落,而是采取积极、正能量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比如前两天,儿子又弄丢了水杯,这已经是他丢的第三个水杯了。要是搁以前,我肯定逮着他一顿数落。可是数落完还得给他再买个新水杯,还落得他不高兴,我也不高兴。
  这次,我忍住没有数落他,而是平心静气地跟他探讨:“儿子,你为什么光丢水杯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有没有好办法防止水杯再丢失?”
  儿子见我没有大加批评,他放松地和我讨论起来。他说有时杯子会从兜里滑出来,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并且,他很快想到一个好办法:“妈妈,我同学有的用绳子拴住水杯,再系在书包带上。要不,你也帮我用绳子拴上吧!”
  这是个好办法。于是,我找来一截松紧带,帮他把新买的水杯绑在书包上。这样,还真就解决了丢水杯的问题。
  看,不数落,而是让孩子参与讨论,然后一起想办法,问题反而实质性地解决了。比起之前我空数落而不解决问题,不知要好多少倍。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想让家庭成为孩子的乐园,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成全。对孩子多点宽容,少点数落,多点耐心,少点焦虑,才能让家庭充溢着快乐和幸福。
  別把数落当教育,而应蹲下来跟孩子平等沟通,一起面对问题,一起想解决办法,帮孩子克服困难,共同成长。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及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成员也经历着心理上的各种危机.因此,研究和把握我国当前城市社区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探索并不断实践有效对策,
2005年9月28日,我们参观了日本爱知世博会,虽然只有一天时间,走马观花,但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5年5月~9月在日本爱知县举办的世博会,主题是爱地球.世博会突出强调了保护自然
在北京工作的东北女子黄雁几年前与北京男子许剑结婚,婆婆陈红英善待这个外地媳,婆媳俩像母女又似闺蜜。一次偶然,黄雁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婆婆与老知青的几张合影,无意中触碰了婆婆的陈年旧事。让人惊骇的是,这一举动竟让婆婆送命,并颠覆了黄雁与3个家庭的幸福……  婆婆重逢老知青,  4张照片引爆秘密  2013年10月的一天,陈红英向儿媳黄雁透露了一件烦心事:“当年建设兵团一位老知青从包头来北京旅游,约我见
2016年初,长春女大学生王晴晴,在热门直播平台上注册了个人直播间,从此迷上了玩直播。之后,她和男友吴勇直播约会过程,成了网上的“红人”。一名观看他们直播的“土豪粉丝”,与他们签下了10万元的“赌约”。该粉丝要求观看两人在澳门旅游塔的蹦极直播,如果两人成功了,即获他提供的10万元赌金;如完不成,则赔偿他10万元。  然而,澳门旅游塔上的直播结果出人意料,王晴晴和吴勇输了这场直播。噩梦就此开启,由此
提起黄轩,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仿佛就会走来一个穿着三件套老式西装、暖暖笑着的年轻男子。黄轩的身上有种淡淡的怀旧的儒雅与温润,被粉丝称为“国民初恋”。这样的一个当红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