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省徐州市九里山的余脉上,有一座龟山,虽然海拔高度只有73.5米,但远远望去,却枕山卧水,起伏有状,藏风聚气,气象不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发现,这座外形似龟的石灰质小山,早在2000年前就被掏空,一座工程浩大、建筑精美的夫妻合葬墓,就深深地埋藏在山肚子里,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观的龟山汉墓。
徐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对这块卧龙宝地,汉朝历代统治者都异常重视。两汉四百多年间,这里共有过十三位楚王和五个彭城王,他们都是当时的封地诸侯。那么,规模浩大的龟山汉墓的墓主会是其中的一位吗?
1981年,龟山汉墓被当地群众在开山采石时发现,随后考古专家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发掘工作。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的损失以及盗墓的破坏,他们找遍了墓穴的各个角落,都没有发现能够直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直到五年后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一枚龟钮铜印,才正式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这是一枚银质的印章,印钮是一只四足挺立、昂首爬行的小龟,印章上面则以汉代印章中最常见的铭文隶书向人们昭示出墓主的姓名:刘注。
刘注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其曾祖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注在位十二年,于公元前117年去世,死后谥号为襄。龟山汉墓应该是刘注在位的十二年中建造的。
龟山汉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极为精巧的汉代墓葬。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龟山山体掏空。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进入墓道口后有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两条甬道相距19米,由东而西笔直延伸,基本上完全平行,它的误差在现代建筑里都是忽略不计的,如此精确的开凿,堪称神功。
南面的甬道直通楚王刘注的地宮,共有10间墓室,包括车马室、马厩、庖厨室、武库、礼乐器具室、厕间、楚王刘注棺室、前殿等;北面的甬道直通楚王刘注夫人的地宫,共有5间墓室,虽然规模较小,但是仍然有夫人礼乐器具室、前殿、棺室、庖厨室、车马室等,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仿佛是楚王刘注生前和夫人居住的地方,俨然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规模庞大的龟山汉墓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谜。其千古之谜始于墓道口,那里有长条的巨石叫做塞石,用来堵塞入口、防止盗墓,一共有26块,每块有六七吨重,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在如此狭小、严密的空间里,古人是如何将沉重的塞石依序塞入的?在最外端刻有“第百上石”字样的塞石上,还刻着讲述墓内并无金银玉器,并哀劝后人不要毁墓盗物的文字。由于墓藏早已被盗,我们已无法印证这位楚王是否诚信了。
在楚王棺材室的北墙上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令人费解的是,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是北墙的岩石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断层现象,而且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也许这些只能归于千古之谜,留给后人去揭示了吧。
徐州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对这块卧龙宝地,汉朝历代统治者都异常重视。两汉四百多年间,这里共有过十三位楚王和五个彭城王,他们都是当时的封地诸侯。那么,规模浩大的龟山汉墓的墓主会是其中的一位吗?
1981年,龟山汉墓被当地群众在开山采石时发现,随后考古专家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发掘工作。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的损失以及盗墓的破坏,他们找遍了墓穴的各个角落,都没有发现能够直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直到五年后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一枚龟钮铜印,才正式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这是一枚银质的印章,印钮是一只四足挺立、昂首爬行的小龟,印章上面则以汉代印章中最常见的铭文隶书向人们昭示出墓主的姓名:刘注。
刘注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其曾祖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注在位十二年,于公元前117年去世,死后谥号为襄。龟山汉墓应该是刘注在位的十二年中建造的。
龟山汉墓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极为精巧的汉代墓葬。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龟山山体掏空。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进入墓道口后有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两条甬道相距19米,由东而西笔直延伸,基本上完全平行,它的误差在现代建筑里都是忽略不计的,如此精确的开凿,堪称神功。
南面的甬道直通楚王刘注的地宮,共有10间墓室,包括车马室、马厩、庖厨室、武库、礼乐器具室、厕间、楚王刘注棺室、前殿等;北面的甬道直通楚王刘注夫人的地宫,共有5间墓室,虽然规模较小,但是仍然有夫人礼乐器具室、前殿、棺室、庖厨室、车马室等,一应俱全,井然有序,仿佛是楚王刘注生前和夫人居住的地方,俨然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规模庞大的龟山汉墓留下了一些未解之谜。其千古之谜始于墓道口,那里有长条的巨石叫做塞石,用来堵塞入口、防止盗墓,一共有26块,每块有六七吨重,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在如此狭小、严密的空间里,古人是如何将沉重的塞石依序塞入的?在最外端刻有“第百上石”字样的塞石上,还刻着讲述墓内并无金银玉器,并哀劝后人不要毁墓盗物的文字。由于墓藏早已被盗,我们已无法印证这位楚王是否诚信了。
在楚王棺材室的北墙上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令人费解的是,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是北墙的岩石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断层现象,而且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也许这些只能归于千古之谜,留给后人去揭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