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2年,英国动物学家托马斯·皮纳特在一本书中写道:“在一条大白鲨的腹中发现一具完整的人体骸体。”1975年,电影《大白鲨》的上映更是造成了许多人对大白鲨的巨大恐惧。然而,在专家眼里,大白鲨其实是一种聪明而温顺的海洋生灵。
大白鲨令人胆战的捕食能力,让人们认为这种鲨鱼无比残忍,甚至还会袭击人类。
黎明前的昏暗光线下,一艘快艇正驶向南非福尔斯湾。快艇上的乘客是海洋生物学家埃里森·库克等人,他们期望在这里与大白鲨再次面对面接触。自1999年以来,库克已经作过500多次这样的旅程,目的是解开关于大白鲨的很多未解之谜。
快艇靠近了海豹岛,这是一座约长400米的岩石小岛,生活着60000多只海豹。库克他们发现,虽然海豹因为惧怕大白鲨而不敢贸然下海寻找食物,但饥饿难耐之下它们最终还是会潜入水中去觅食。不过,它们必须警惕潜藏在附近的大白鲨时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果然,库克他们很快就观察到大白鲨对海豹发起的攻击。一只重约1300千克的大白鲨跃出水面,嘴里咬着一只海豹,随即落入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稍后,又有一只大白鲨跃出水面并袭击了一只海豹。当快艇加快速度赶到现场时,库克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一片血色的海面,有几只海鸥在空中兴奋地叫着,不时俯冲下来叼食漂浮在海面上残留的海豹遗骸。
在一个半小时中,库克等人共观察到10只大白鲨跃出水面捕食海豹的情形。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大白鲨停止了攻击。库克估计,或许是因为海豹这时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鲨鱼而逃生。
大白鲨所展示出的令人胆战的捕食能力,让人们认为这种鲨鱼无比残忍,甚至还会攻击人类。但是,库克和其他鲨鱼专家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鲨鱼很少攻击人类,而且它们喜欢交际,充满好奇心。库克说:“不同于大多数的鱼类,大白鲨是高智商、理解能力很强的动物。”
有时大白鲨袭人,其实只是出于好奇,也许它们觉得这样很好玩。
高培诺是南非博物馆的鲨鱼研究专家,自1984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南非开普敦西蒙斯敦海域进行大白鲨研究。他认为大白鲨有着令人惊讶的智慧。他说:“当我在船上时,它们就会把头伸出水面和我对视。有一次,船上有几个人,大白鲨与人对视,并逐一审视每一个人。它们能做到这一点,必定拥有高于一般鱼类的情商。”高培诺还认为大白鲨并不是孤独的捕猎者,而是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当大白鲨聚集在一起时,一些大白鲨显得比较有主见,另一些则显得很胆小。高培诺从渔民那里得知,鲨鱼在捕食时会相互合作,比如一只大白鲨会主动吸引海豹的注意力,而另一只则从后面偷袭海豹。
高培诺认为,鲨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说,有时鲨鱼捕捉海豹、企鹅等其实是出于好奇,而不是为了掠杀。他的一名学生曾经观察到一只大白鲨咬住一只海豹,随后将其抛向空中,如此反复。埃里森·库克本人则亲眼看到一只大白鲨偷偷地潜入一只漂浮在水面的海鸟的下方,将其“轻轻”地叼在嘴里,然后在船的周围游弋。几秒钟后,这只海鸟浮出水面,接着又沉了下去。高培诺还认为,一些大白鲨袭人只是因为它们觉得这样很好玩。曾经有两位被大白鲨咬过的潜水员对他说,大白鲨咬着他们的手在海里游了一段不长的距离,然后就放开了他们。他们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
自1876年以来,已有200多起关于大白鲨攻击人类的记录,但经调查证实属于大白鲨主动攻击人类的次数非常少。许多所谓“大白鲨袭人事件”,其实是大白鲨咬住人随后又放开。高培诺认为鲨鱼只是试图在充满各种动物的水域中寻求更好的自我保护。根据国际鲨鱼攻击档案记载,在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80%的人在遭到大白鲨袭击之后幸存了下来。如果大白鲨真的是故意攻击人的话,那么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机会活下来的。2007年,澳大利亚海滩发生了一起鲨鱼袭击人事件:一名女游客在一艘皮艇上遭到一只大白鲨的攻击,她用船桨将其击退。她被大白鲨咬伤的地方被缝了四针。高培诺说,“如果大白鲨真的要攻击她的话,她已经成为一团碎肉了。”
“鲨鱼人”在水中与大白鲨亲密共舞,他还能靠近大白鲨为它们挠痒痒。
迈克·路特森住在开普敦东南约160千米的甘斯巴爱村,他自2001年以来开展了笼式潜水观看鲨鱼业务,也就是把游客装在防护笼里,然后放入海中与大白鲨近距离接触。迈克是当地出了名的可以不借助防护笼与大白鲨一起潜水的人。
提起与大白鲨的亲密接触,迈克说:“在第一次与大白鲨面对面时,我心里非常害怕。大白鲨向我游来,我紧张地拿起矛枪指着它,它就游走了。不一会儿,它又转过身来,激起水浪把我的船推开。接着,它猛地冲到我的面前,张开巨大的嘴向我展示它的利齿,然后游走,好像是在警告我:‘下次可别这样干了。’”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迈克与大白鲨亲密接触的决心。他通过观察发现,大白鲨并非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凶残和血腥,它们很聪明,而且非常敏感。迈克说,当它们觉察到你的善意并认为你既不是掠食者也不是被掠食者时,就会从内心接受你并与你嬉戏共舞,它们会允许你将手攀在它们的鳍上与它们一起游泳,你还能靠近它们并为它们挠痒痒。
迈克经常潜入水中与大白鲨嬉戏,甚至还与大白鲨成了好朋友。为了使自己更容易被大白鲨所接受,他一直都在模仿学习鲨鱼的肢体动作。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他与八只好奇的大白鲨一同在水中游玩。他撞击其中一只的鼻子,促使它在离他的脸几厘米的地方张开血盆大口。他并不害怕,因为他认为这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不是大白鲨在威胁他。
当然,迈克与大白鲨亲密共舞并非没有一点危险,他的身上至今留有30多处被鲨鱼攻击留下的伤疤。不过,这些意外并没有减少他对大白鲨的喜爱,反而使他更加频繁地与大白鲨接触。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我总是通过搅动海水来让鲨鱼们变得兴奋,这样它们就会大胆地向我游来。这场景看上去真的很危险,有人认为我是疯子。”
迈克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大白鲨的眼睛并非人们传说中的那样“有如黑色的珠子”,而是呈现出令人吃惊的蓝色。大白鲨的身体也并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的,背部则是暗灰色的,这有助于它们有效地隐藏自己。从上面往下看,它们暗灰色的背部很容易与深色的海面融为一体;从下面往上看,它们灰白色的腹部又与泛着光亮的水面相匹配。
对大白鲨的行为仍然不甚清楚,但人类的无情杀戮已将它们逼入生存绝境。
大白鲨常常来到海豹岛附近水域捕捉海豹,因此这里是给大白鲨安放电子跟踪器的好地方。埃里森·库克等人将快艇停下,放下锚,往水中抛入带有鱼钩的沙丁鱼和金枪鱼。大白鲨可以闻到1000米以外的气味,然后很快赶来。它们以为这里有猎物。
不一会儿,一只体长超过3米的雌性大白鲨就赶来了。库克将带有蓝色电子标签的矛枪向大白鲨的尾部射去,可惜没有射中,大白鲨离开了。过了一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这只大白鲨又游了过来。最终,库克抓住机会射中了它。它用身体猛地推开船身,然后带着标签摇摆着游走了。
稍远处,海面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影子,库克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只近5米长的大白鲨。库克他们驾船跟了上去,但它很快就游走了。后来,人们花了一个小时试图给这个大家伙做标记,但最终未能成功。
自2003年以来,库克已经用电子标签为75只大白鲨做了标记。在福尔斯湾,他潜入水中放置探测器。每当一只被标记的鲨鱼路过这套位于海底488米深处的仪器时,仪器就会自动记录下时间、日期和鲨鱼的身份。
尽管海洋生物学家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大白鲨,但他们对大白鲨的行为和迁徙模式至今仍然不甚清楚。2003年,研究人员将一个电子标签植入一只名叫“妮可”的大白鲨的体内,当时这只大白鲨正沿南非海岸游动。电子标签一共记录下这只鲨鱼在99天中的位置,直到标签与之分离。电子标签记录了这只鲨鱼约11000千米的行程,这是人类首次关于大白鲨迁徙的记录。
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一些大白鲨每年都会游往夏威夷群岛,然后返回原来生活的海域。奇怪的是,每当它们游到距离夏威夷一半行程的某个地点,它们就会暂停下来并在那里聚集。它们为什么会在中途聚会?为了进食、交配,还是其他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大白鲨交配。人们只知道,在其他一些种类的鲨鱼中,最强的幼鲨会在子宫中吃掉较弱的兄弟姐妹,没有人知道大白鲨是否也这样做。海洋生物学家还发现,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的大白鲨并不与那些从南非和澳大利亚来的大白鲨混杂在一起。这是为什么?目前也没有答案。关于大白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去破解。
监测发现,美国大西洋沿海的大白鲨数量在过去20年中减少了75%以上,其主要“元凶”是商业捕杀。鲨鱼肉非常廉价,但鱼翅却能卖上好价钱,鱼翅的售价大约为每500克300英镑,因此人们捕杀大白鲨的目的是获得鱼翅。捕鲨的渔民通常会将用于制作鱼翅的鲨鱼的背鳍、尾鳍和胸鳍割下来,然后把浑身血淋淋的鲨鱼重新扔回海里。没有了鳍的鲨鱼在海里很难生存,这些受伤鲨鱼最后通常会溺死或者因失血过多而死去。在非法贸易中还包括大白鲨牙齿交易。一个带有所有牙齿的大白鲨颌骨在美国黑市的市值大约为25000美元。由于遭遇人类捕杀,大白鲨现在已被列为“频危动物”。
这只大白鲨身长约4米,看起来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惊醒激怒并用尖利的牙齿对人发起攻击。迈克·路特森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它亲密共处了15分钟。
迈克·路特森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大白鲨的身体并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的,背部则是暗灰色的,这有助于它们有效地隐藏自己。
“转动鲨鱼的头,按摩它们的嘴巴,接近它们的眼睛,如果你能保持这样的状态15分钟,你就赢得了鲨鱼的信任而且可以给它们挠痒痒。”迈克·路特森正在给大白鲨挠痒痒。
迈克·路特森正在按摩大白鲨的嘴巴。
大白鲨令人胆战的捕食能力,让人们认为这种鲨鱼无比残忍,甚至还会袭击人类。
黎明前的昏暗光线下,一艘快艇正驶向南非福尔斯湾。快艇上的乘客是海洋生物学家埃里森·库克等人,他们期望在这里与大白鲨再次面对面接触。自1999年以来,库克已经作过500多次这样的旅程,目的是解开关于大白鲨的很多未解之谜。
快艇靠近了海豹岛,这是一座约长400米的岩石小岛,生活着60000多只海豹。库克他们发现,虽然海豹因为惧怕大白鲨而不敢贸然下海寻找食物,但饥饿难耐之下它们最终还是会潜入水中去觅食。不过,它们必须警惕潜藏在附近的大白鲨时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果然,库克他们很快就观察到大白鲨对海豹发起的攻击。一只重约1300千克的大白鲨跃出水面,嘴里咬着一只海豹,随即落入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稍后,又有一只大白鲨跃出水面并袭击了一只海豹。当快艇加快速度赶到现场时,库克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一片血色的海面,有几只海鸥在空中兴奋地叫着,不时俯冲下来叼食漂浮在海面上残留的海豹遗骸。
在一个半小时中,库克等人共观察到10只大白鲨跃出水面捕食海豹的情形。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大白鲨停止了攻击。库克估计,或许是因为海豹这时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鲨鱼而逃生。
大白鲨所展示出的令人胆战的捕食能力,让人们认为这种鲨鱼无比残忍,甚至还会攻击人类。但是,库克和其他鲨鱼专家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鲨鱼很少攻击人类,而且它们喜欢交际,充满好奇心。库克说:“不同于大多数的鱼类,大白鲨是高智商、理解能力很强的动物。”
有时大白鲨袭人,其实只是出于好奇,也许它们觉得这样很好玩。
高培诺是南非博物馆的鲨鱼研究专家,自1984年以来,他一直都在南非开普敦西蒙斯敦海域进行大白鲨研究。他认为大白鲨有着令人惊讶的智慧。他说:“当我在船上时,它们就会把头伸出水面和我对视。有一次,船上有几个人,大白鲨与人对视,并逐一审视每一个人。它们能做到这一点,必定拥有高于一般鱼类的情商。”高培诺还认为大白鲨并不是孤独的捕猎者,而是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当大白鲨聚集在一起时,一些大白鲨显得比较有主见,另一些则显得很胆小。高培诺从渔民那里得知,鲨鱼在捕食时会相互合作,比如一只大白鲨会主动吸引海豹的注意力,而另一只则从后面偷袭海豹。
高培诺认为,鲨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说,有时鲨鱼捕捉海豹、企鹅等其实是出于好奇,而不是为了掠杀。他的一名学生曾经观察到一只大白鲨咬住一只海豹,随后将其抛向空中,如此反复。埃里森·库克本人则亲眼看到一只大白鲨偷偷地潜入一只漂浮在水面的海鸟的下方,将其“轻轻”地叼在嘴里,然后在船的周围游弋。几秒钟后,这只海鸟浮出水面,接着又沉了下去。高培诺还认为,一些大白鲨袭人只是因为它们觉得这样很好玩。曾经有两位被大白鲨咬过的潜水员对他说,大白鲨咬着他们的手在海里游了一段不长的距离,然后就放开了他们。他们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
自1876年以来,已有200多起关于大白鲨攻击人类的记录,但经调查证实属于大白鲨主动攻击人类的次数非常少。许多所谓“大白鲨袭人事件”,其实是大白鲨咬住人随后又放开。高培诺认为鲨鱼只是试图在充满各种动物的水域中寻求更好的自我保护。根据国际鲨鱼攻击档案记载,在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80%的人在遭到大白鲨袭击之后幸存了下来。如果大白鲨真的是故意攻击人的话,那么大多数人是不会有机会活下来的。2007年,澳大利亚海滩发生了一起鲨鱼袭击人事件:一名女游客在一艘皮艇上遭到一只大白鲨的攻击,她用船桨将其击退。她被大白鲨咬伤的地方被缝了四针。高培诺说,“如果大白鲨真的要攻击她的话,她已经成为一团碎肉了。”
“鲨鱼人”在水中与大白鲨亲密共舞,他还能靠近大白鲨为它们挠痒痒。
迈克·路特森住在开普敦东南约160千米的甘斯巴爱村,他自2001年以来开展了笼式潜水观看鲨鱼业务,也就是把游客装在防护笼里,然后放入海中与大白鲨近距离接触。迈克是当地出了名的可以不借助防护笼与大白鲨一起潜水的人。
提起与大白鲨的亲密接触,迈克说:“在第一次与大白鲨面对面时,我心里非常害怕。大白鲨向我游来,我紧张地拿起矛枪指着它,它就游走了。不一会儿,它又转过身来,激起水浪把我的船推开。接着,它猛地冲到我的面前,张开巨大的嘴向我展示它的利齿,然后游走,好像是在警告我:‘下次可别这样干了。’”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迈克与大白鲨亲密接触的决心。他通过观察发现,大白鲨并非人们传说中的那样凶残和血腥,它们很聪明,而且非常敏感。迈克说,当它们觉察到你的善意并认为你既不是掠食者也不是被掠食者时,就会从内心接受你并与你嬉戏共舞,它们会允许你将手攀在它们的鳍上与它们一起游泳,你还能靠近它们并为它们挠痒痒。
迈克经常潜入水中与大白鲨嬉戏,甚至还与大白鲨成了好朋友。为了使自己更容易被大白鲨所接受,他一直都在模仿学习鲨鱼的肢体动作。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他与八只好奇的大白鲨一同在水中游玩。他撞击其中一只的鼻子,促使它在离他的脸几厘米的地方张开血盆大口。他并不害怕,因为他认为这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而不是大白鲨在威胁他。
当然,迈克与大白鲨亲密共舞并非没有一点危险,他的身上至今留有30多处被鲨鱼攻击留下的伤疤。不过,这些意外并没有减少他对大白鲨的喜爱,反而使他更加频繁地与大白鲨接触。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我总是通过搅动海水来让鲨鱼们变得兴奋,这样它们就会大胆地向我游来。这场景看上去真的很危险,有人认为我是疯子。”
迈克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大白鲨的眼睛并非人们传说中的那样“有如黑色的珠子”,而是呈现出令人吃惊的蓝色。大白鲨的身体也并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的,背部则是暗灰色的,这有助于它们有效地隐藏自己。从上面往下看,它们暗灰色的背部很容易与深色的海面融为一体;从下面往上看,它们灰白色的腹部又与泛着光亮的水面相匹配。
对大白鲨的行为仍然不甚清楚,但人类的无情杀戮已将它们逼入生存绝境。
大白鲨常常来到海豹岛附近水域捕捉海豹,因此这里是给大白鲨安放电子跟踪器的好地方。埃里森·库克等人将快艇停下,放下锚,往水中抛入带有鱼钩的沙丁鱼和金枪鱼。大白鲨可以闻到1000米以外的气味,然后很快赶来。它们以为这里有猎物。
不一会儿,一只体长超过3米的雌性大白鲨就赶来了。库克将带有蓝色电子标签的矛枪向大白鲨的尾部射去,可惜没有射中,大白鲨离开了。过了一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这只大白鲨又游了过来。最终,库克抓住机会射中了它。它用身体猛地推开船身,然后带着标签摇摆着游走了。
稍远处,海面上出现一个巨大的影子,库克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只近5米长的大白鲨。库克他们驾船跟了上去,但它很快就游走了。后来,人们花了一个小时试图给这个大家伙做标记,但最终未能成功。
自2003年以来,库克已经用电子标签为75只大白鲨做了标记。在福尔斯湾,他潜入水中放置探测器。每当一只被标记的鲨鱼路过这套位于海底488米深处的仪器时,仪器就会自动记录下时间、日期和鲨鱼的身份。
尽管海洋生物学家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大白鲨,但他们对大白鲨的行为和迁徙模式至今仍然不甚清楚。2003年,研究人员将一个电子标签植入一只名叫“妮可”的大白鲨的体内,当时这只大白鲨正沿南非海岸游动。电子标签一共记录下这只鲨鱼在99天中的位置,直到标签与之分离。电子标签记录了这只鲨鱼约11000千米的行程,这是人类首次关于大白鲨迁徙的记录。
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一些大白鲨每年都会游往夏威夷群岛,然后返回原来生活的海域。奇怪的是,每当它们游到距离夏威夷一半行程的某个地点,它们就会暂停下来并在那里聚集。它们为什么会在中途聚会?为了进食、交配,还是其他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大白鲨交配。人们只知道,在其他一些种类的鲨鱼中,最强的幼鲨会在子宫中吃掉较弱的兄弟姐妹,没有人知道大白鲨是否也这样做。海洋生物学家还发现,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的大白鲨并不与那些从南非和澳大利亚来的大白鲨混杂在一起。这是为什么?目前也没有答案。关于大白鲨,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科学家们去破解。
监测发现,美国大西洋沿海的大白鲨数量在过去20年中减少了75%以上,其主要“元凶”是商业捕杀。鲨鱼肉非常廉价,但鱼翅却能卖上好价钱,鱼翅的售价大约为每500克300英镑,因此人们捕杀大白鲨的目的是获得鱼翅。捕鲨的渔民通常会将用于制作鱼翅的鲨鱼的背鳍、尾鳍和胸鳍割下来,然后把浑身血淋淋的鲨鱼重新扔回海里。没有了鳍的鲨鱼在海里很难生存,这些受伤鲨鱼最后通常会溺死或者因失血过多而死去。在非法贸易中还包括大白鲨牙齿交易。一个带有所有牙齿的大白鲨颌骨在美国黑市的市值大约为25000美元。由于遭遇人类捕杀,大白鲨现在已被列为“频危动物”。
这只大白鲨身长约4米,看起来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惊醒激怒并用尖利的牙齿对人发起攻击。迈克·路特森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它亲密共处了15分钟。
迈克·路特森通过近距离观察发现,大白鲨的身体并不全都是白色的,其腹部是灰白色的,背部则是暗灰色的,这有助于它们有效地隐藏自己。
“转动鲨鱼的头,按摩它们的嘴巴,接近它们的眼睛,如果你能保持这样的状态15分钟,你就赢得了鲨鱼的信任而且可以给它们挠痒痒。”迈克·路特森正在给大白鲨挠痒痒。
迈克·路特森正在按摩大白鲨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