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抑郁症作为现代情感障碍型疾病,备受关注。本文总结近5年从中医和现代医学机理、临床治疗等多方面对抑郁症的研究,并对尚未明确的发病机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探寻更好的针灸治疗方案。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和现代医学机理;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23-01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1% ,在发达国家接近6%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患 [1]。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对化学药物治疗而言,有一定疗效,经济安全,便于接受。本文总结近五年关于抑郁症在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学的机理研究及针灸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让医者、患者、大众人群对针灸治疗抑郁症有更全面深入了解,便于医者针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
1 中医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郁证是以气机失调为核心的病理变化所产生的情志疾病。脑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器官。 “脑为元神之府”,通过治理督脉为主来调节脑神,是古人利用督脉经穴治疗郁证和癫证的理论依据。针灸对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①督脉与脑的关系。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对精神情志具有治疗作用。因而, 督脉经穴可用于治疗脑部疾患, 具有补益脑髓、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②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足厥阴肝脉多血少气, 主升, 可以将血运至头面, 脑受血以养神, 目受血能视, 耳受血能听; 如果肝血上行不足, 则元神不满、五官受蒙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3]。
故根据以上资料可得出,郁证与肝的作用密不可分。但更注重强调与脑的联系,这种认识与现代医学有相通之处。脑通过督脉,联系到五脏六腑,而且肝经通于脑府,因此针刺督脉及脑部腧穴,可以调整机体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脑与督脉的交互作用是理论重中之重。
2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机理的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神经介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障碍疾患。研究表明, 脑中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 E) 和5-羟色胺(5-HT) 功能不足,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 ) 轴功能亢进和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HPT ) 轴功能障碍, 可致抑郁症的产生。电针三阴交、百会可降低抑郁动物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 并可减少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壓素阳性神经元数目, 降低甲状腺水平, 说明电针在多个层次对HPA 轴及HPT功能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同样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类递质5-HT 1 受体和5-HT 2 受体的数量及结合活性 [3]。另有研究报道,针刺可提高多巴胺含量,并通过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而起到抗抑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5--羟色胺系统与情绪抑郁有重要关系。通过研究证明,针刺可调节5--HT分泌,增加外周血5--HT含量,并指出调整5--HT受体数量和功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4]。研究提示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pERK1 /2 的表达, 使海马CA1、CA3 区及齿状回( DG) 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提示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通过激活ERK 通路, 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5]。有研究结果发现应激抑郁大鼠海马5 - HT1AR 特异性结合明显下降。提示海马5 - HT1AR 与慢性应激所致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6]。实验研究发现,采用电针“百会”和“三阴交”穴,可逆转应激对大鼠大脑顶皮质nNOS表达下调的现象,使得TRN 内nNOS的表达降低,进一步提示NO参与了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一些基础形态学依据[7]。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可使海马内单胺类递质含量和利用均升高,改善了动物的抑郁状态[8]。实验研究电针“百会”穴,电针可能是通过对海马SS 和其mRNA 表达的调控达到治疗目的[9]。
分析上述实验对现代机制的研究的资料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海马区5-羟色胺、生长抑制素及调控其分泌的mRNA、大脑皮质nNOS表达等密切相关。从海马区的分泌物到基因信息调控及大脑皮质nNOS的表达的研究,可见该病发病机理的复杂性。
3 临床针灸治疗选穴及方法
针灸治疗抑郁症不同疗法:采用腹针疗法,取引气归元、气旁、气穴、滑肉门穴,其中引气归元均深刺,气穴、气旁及滑肉门均中刺,每次留针30分钟 [10]。利用埋针法源源不断的刺激信息。在初步取效后,继续对经脉及病变部位进行调整。且埋针长时间留于皮下, 随机体活动而自行刺激, 从而提高疗效[11]。选用温针灸夹脊穴,夹脊穴与督脉经穴异穴同功, 针感放射更强, 其疗效与针刺安全性优于背俞穴。研究结果表明, 温针灸夹脊穴有效降低HAMD总分均数, 明显改善抑郁伴随焦虑、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同时研究发现, 温针灸夹脊穴显著升高抑郁症患者降低的脑电A波的频率和波幅, 使患者的脑电活动趋于正常。温针灸夹脊穴对脑电A波的调整作用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12]。刘公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治以针灸处方:在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的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排针透刺,配以直刺神门和太冲等心、肝经穴位,再加上足少阳、足太阳经的交会穴环跳穴,经临床验证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3]。针刺三阴交、内关、百会、风池治疗抑郁症。其中,三阴交滋补肝、肾、三阴,与百会配伍具有调节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 轴的功能作用[14]。针刺治疗,取太冲(双)、合谷(双)、神门(双)、百会、印堂穴。先针太冲、合谷、神门穴,垂直进针,行均匀提捻转手法至得气为止。再针百会,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再针印堂穴,提捏局部皮肤,百会、印堂均匀捻转,得气即止,留针30 min。肝郁气滞加膻中、内关穴;肝郁化火加行间、内庭穴;痰湿阻滞加丰隆、脾俞穴;心脾两亏加心俞、脾俞穴;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穴。每日1次,4星期为1个疗程[15]。临床上治疗不同处方及疗法对抑郁症均有较好治疗。 综上所述,近五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发现,抑郁症正在成为高危疾病,不断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发展,所以对这一课题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其发病机制确实与海马区分泌单胺类物质相关,但其明确的发病机制可进一步寻求基因信息调控,及不同脑区的多方向综合研究,依赖实验手段进一步证明,并指导相应的临床立方,从而更好提高针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艺.抑郁症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2月第24卷2期
[2] 刘兰英,王玲玲(指导).“脑为元神之府”理论在针灸治疗抑郁症中的指导意义[J] .JCAM.Aug. ,2003 ,Vol. 19 ,NO. 8
[3] 虎力.针灸治疗抑郁症理论基础初探[J].国医论坛 ,2007 年9 月 第22 卷 第5 期
[4] 谷忠悦.针刺疗法心理干预的基本特征及应用[J].中国针灸,2009年6月第29卷第6期
[5] 罗文舒,皮敏,饶晓丹,于海波,杨卓欣.针刺督脉和膀胱经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8 年8 月第31 卷第4 期
[6] 许晶 , 刘效巍,左萍萍2, 杨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 - HT1A受体的变化[J]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Jun. 2002.Vol . 24 , No. 2
[7] 赵健,熊克仁,丁艳霞.电针对慢性应激大鼠顶皮质和丘脑网状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J of Wan 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28 (3)
[8] 刘江杰,田玉娥,陈莉,李敏.电针对慢性复合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对海马内单胺類递质含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年4月第15卷第12期总第167期
[9] 朱艺,白春艳,卓廉士,冯雯琪.电针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生长抑素及其mRNA 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 年6 月 第34 卷 第3 期
[10] 叶家盛.腹针治疗抑郁症失眠临床研究[M].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年5月
[11] 王天俊,王玲玲,陈理,陶文剑.埋针对抑郁症患者HAMD 量表因子分值影响的动态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 年总第40 卷第6 期
[12] 刘运珠1,刘布谷,罗有年,刘俊贤,罗继红.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患者30 例疗效观察及对其脑电a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 年第49 卷第11 期
[13] 郭章华,刘公望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5月第27卷第5期
[14] 张莉君,赵 红.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 年6 月第14 卷第6 期
[15] 罗仁瀚,徐凯,黄云声.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 年2 月第28 卷第2 期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和现代医学机理;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023-01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1% ,在发达国家接近6% ,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患 [1]。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对化学药物治疗而言,有一定疗效,经济安全,便于接受。本文总结近五年关于抑郁症在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医学的机理研究及针灸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让医者、患者、大众人群对针灸治疗抑郁症有更全面深入了解,便于医者针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
1 中医对郁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郁证是以气机失调为核心的病理变化所产生的情志疾病。脑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器官。 “脑为元神之府”,通过治理督脉为主来调节脑神,是古人利用督脉经穴治疗郁证和癫证的理论依据。针灸对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①督脉与脑的关系。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从而对精神情志具有治疗作用。因而, 督脉经穴可用于治疗脑部疾患, 具有补益脑髓、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②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足厥阴肝脉多血少气, 主升, 可以将血运至头面, 脑受血以养神, 目受血能视, 耳受血能听; 如果肝血上行不足, 则元神不满、五官受蒙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3]。
故根据以上资料可得出,郁证与肝的作用密不可分。但更注重强调与脑的联系,这种认识与现代医学有相通之处。脑通过督脉,联系到五脏六腑,而且肝经通于脑府,因此针刺督脉及脑部腧穴,可以调整机体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脑与督脉的交互作用是理论重中之重。
2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机理的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神经介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障碍疾患。研究表明, 脑中单胺类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 E) 和5-羟色胺(5-HT) 功能不足,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 ) 轴功能亢进和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HPT ) 轴功能障碍, 可致抑郁症的产生。电针三阴交、百会可降低抑郁动物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 并可减少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壓素阳性神经元数目, 降低甲状腺水平, 说明电针在多个层次对HPA 轴及HPT功能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同样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类递质5-HT 1 受体和5-HT 2 受体的数量及结合活性 [3]。另有研究报道,针刺可提高多巴胺含量,并通过提高单胺类物质在体内的含量,而起到抗抑郁作用。现代医学认为5--羟色胺系统与情绪抑郁有重要关系。通过研究证明,针刺可调节5--HT分泌,增加外周血5--HT含量,并指出调整5--HT受体数量和功能是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4]。研究提示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pERK1 /2 的表达, 使海马CA1、CA3 区及齿状回( DG) 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提示电针督脉加膀胱经穴可能通过激活ERK 通路, 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从而促进大鼠抑郁的改善[5]。有研究结果发现应激抑郁大鼠海马5 - HT1AR 特异性结合明显下降。提示海马5 - HT1AR 与慢性应激所致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6]。实验研究发现,采用电针“百会”和“三阴交”穴,可逆转应激对大鼠大脑顶皮质nNOS表达下调的现象,使得TRN 内nNOS的表达降低,进一步提示NO参与了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一些基础形态学依据[7]。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可使海马内单胺类递质含量和利用均升高,改善了动物的抑郁状态[8]。实验研究电针“百会”穴,电针可能是通过对海马SS 和其mRNA 表达的调控达到治疗目的[9]。
分析上述实验对现代机制的研究的资料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海马区5-羟色胺、生长抑制素及调控其分泌的mRNA、大脑皮质nNOS表达等密切相关。从海马区的分泌物到基因信息调控及大脑皮质nNOS的表达的研究,可见该病发病机理的复杂性。
3 临床针灸治疗选穴及方法
针灸治疗抑郁症不同疗法:采用腹针疗法,取引气归元、气旁、气穴、滑肉门穴,其中引气归元均深刺,气穴、气旁及滑肉门均中刺,每次留针30分钟 [10]。利用埋针法源源不断的刺激信息。在初步取效后,继续对经脉及病变部位进行调整。且埋针长时间留于皮下, 随机体活动而自行刺激, 从而提高疗效[11]。选用温针灸夹脊穴,夹脊穴与督脉经穴异穴同功, 针感放射更强, 其疗效与针刺安全性优于背俞穴。研究结果表明, 温针灸夹脊穴有效降低HAMD总分均数, 明显改善抑郁伴随焦虑、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同时研究发现, 温针灸夹脊穴显著升高抑郁症患者降低的脑电A波的频率和波幅, 使患者的脑电活动趋于正常。温针灸夹脊穴对脑电A波的调整作用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12]。刘公望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治以针灸处方:在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的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排针透刺,配以直刺神门和太冲等心、肝经穴位,再加上足少阳、足太阳经的交会穴环跳穴,经临床验证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13]。针刺三阴交、内关、百会、风池治疗抑郁症。其中,三阴交滋补肝、肾、三阴,与百会配伍具有调节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 轴的功能作用[14]。针刺治疗,取太冲(双)、合谷(双)、神门(双)、百会、印堂穴。先针太冲、合谷、神门穴,垂直进针,行均匀提捻转手法至得气为止。再针百会,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再针印堂穴,提捏局部皮肤,百会、印堂均匀捻转,得气即止,留针30 min。肝郁气滞加膻中、内关穴;肝郁化火加行间、内庭穴;痰湿阻滞加丰隆、脾俞穴;心脾两亏加心俞、脾俞穴;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穴。每日1次,4星期为1个疗程[15]。临床上治疗不同处方及疗法对抑郁症均有较好治疗。 综上所述,近五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发现,抑郁症正在成为高危疾病,不断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发展,所以对这一课题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其发病机制确实与海马区分泌单胺类物质相关,但其明确的发病机制可进一步寻求基因信息调控,及不同脑区的多方向综合研究,依赖实验手段进一步证明,并指导相应的临床立方,从而更好提高针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艺.抑郁症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2月第24卷2期
[2] 刘兰英,王玲玲(指导).“脑为元神之府”理论在针灸治疗抑郁症中的指导意义[J] .JCAM.Aug. ,2003 ,Vol. 19 ,NO. 8
[3] 虎力.针灸治疗抑郁症理论基础初探[J].国医论坛 ,2007 年9 月 第22 卷 第5 期
[4] 谷忠悦.针刺疗法心理干预的基本特征及应用[J].中国针灸,2009年6月第29卷第6期
[5] 罗文舒,皮敏,饶晓丹,于海波,杨卓欣.针刺督脉和膀胱经促进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8 年8 月第31 卷第4 期
[6] 许晶 , 刘效巍,左萍萍2, 杨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5 - HT1A受体的变化[J] .Journ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Jun. 2002.Vol . 24 , No. 2
[7] 赵健,熊克仁,丁艳霞.电针对慢性应激大鼠顶皮质和丘脑网状核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J].J of Wan 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09; 28 (3)
[8] 刘江杰,田玉娥,陈莉,李敏.电针对慢性复合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对海马内单胺類递质含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年4月第15卷第12期总第167期
[9] 朱艺,白春艳,卓廉士,冯雯琪.电针对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生长抑素及其mRNA 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 年6 月 第34 卷 第3 期
[10] 叶家盛.腹针治疗抑郁症失眠临床研究[M].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年5月
[11] 王天俊,王玲玲,陈理,陶文剑.埋针对抑郁症患者HAMD 量表因子分值影响的动态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 年总第40 卷第6 期
[12] 刘运珠1,刘布谷,罗有年,刘俊贤,罗继红.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患者30 例疗效观察及对其脑电a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 年第49 卷第11 期
[13] 郭章华,刘公望教授.针灸治疗抑郁症经验[J].上海针灸杂志,2008年5月第27卷第5期
[14] 张莉君,赵 红.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 年6 月第14 卷第6 期
[15] 罗仁瀚,徐凯,黄云声.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 年2 月第28 卷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