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引路,让复述落地生根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i_w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在对学习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内化,调动思维并组织语言,才能流畅表达,实现复述。有序复述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筆者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搭建复述阶梯,使学生复述能力逐步发展,最终达成有序复述故事的目标。
  一、巧用支架,厘清复述顺序
  复述课文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听、读、思、记的训练,内化语言的过程。识记的基础是记忆,而复述的基础是思维。因此,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内容是走好复述的第一步。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故事情节出人意料。该课课后习题中的表格为学生搭建了支架:一是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二是帮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复述故事。但是表格只是简单地列出了“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如果让学生直接填写表格后复述,学生可能就会存在时间链不明确的问题。表格明确列出的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但是在课文里并没有明确的“第一天”这样的关键词,学生需要联系上下文来提取信息。此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找到“第二天”“第三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由此倒推出提示“第一天”的句子是“故事发生在冬天”,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故事的时间链,厘清复述顺序,为有序复述故事搭建支架。
  二、串联情节,完整复述故事
  学生借助表格复述一般只是讲出故事的梗概,要想让学生把故事复述完整、具体,教师可以把故事分成几个小故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复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的四个有趣的小故事,为了降低复述难度,可以让学生先复述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再串联其他小故事,以达到完整复述的目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讲好第一天的故事。
  1. 读流利,寻规律,厘脉络。任何一篇课文只有读通句子,读懂内容,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复述故事。本课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借助预习单,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能够流利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读懂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一篇故事类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讲述第一天发生的事。在讲述第一天的故事时,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转述。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刚才同学们把自己当成顾客来复述,现在我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我可以这样讲:“一年冬天,一家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他告诉裁缝,他想做一件棉袄。”有了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复述的需要,在合适的地方进行转述。
  2. 找关键,借支架,学复述。复述故事并不是完整地背诵课文,而是故事情节在学生内心的转化和重构。复述的核心是找到文中的关键词,流畅地讲述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作为复述单元的第一课,在之前根据课后习题的表格支架复述顾客和裁缝的各自要求的基础上,课文还有很多地方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现顾客的“急”和裁缝的“慢”,这些关键的语句是完整复述的素材,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品读,挖掘、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在学生借助关键信息,对表格搭好的支架进行补充,完整复述第一天发生的事后,教师可以把复述的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先分别复述四个小故事,然后再小组成员合作,一起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
  三、激活语言,生动复述故事
  要想让复述的故事精彩,就需要把复述的内容讲得具体、生动、形象、有趣,这也是复述的最高要求。如何让学生复述的故事生动有趣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复述的故事加以演绎。在故事的演绎准备中,学生需多次地对话文本,体会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 强化朗读。学生通过朗读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为故事的演绎做充分的准备。
  2. 角色语言模仿。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通过模仿人物语速的变化,来复述故事、演绎故事。如:在读急性子顾客说的话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快的语速读出急性子顾客的话,通过语速的变化将急性子顾客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在读慢性子裁缝的反应时,则要用平和、缓慢的语气读出他的不紧不慢,读出他的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性格特点。
  3. 角色神态模仿。学生在角色朗读时,并不仅仅是把人物的对话表述出来,而且要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动作和神态,并生动地再现。因此,学生在分角色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要抓住课文中有画面感的语言,如“又补充一句”“裁缝笑着问”“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等,这样,学生的复述就能从课文走向生活,从而更真实、更生动。
  4. 角色互换。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阅读故事:可以从读者的视角,结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体会、理解进行复述;可以从文本中的某一角色的视角切入,通过该角色的观察来复述故事;还可以从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冷静地再现故事情节。在故事的演绎准备和展示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阅读、分析、整合、表达,语言得到了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激发。
  四、想象创编,迁移实践复述
  创编故事,就是要记忆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层次结构,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模仿文本的语言,在原有基础上重组。结合课后习题:“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大胆创编故事,将习得的复述方法加以实践,并对自己创编的故事进行复述,让复述落地生根,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复述是一项综合能力,是学生对文本材料吸收、储存、内化的过程。复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促进语言表达,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高浦小学)
其他文献
人类进入了崭新的智能时代,教育也因此正发生深刻变革。近年来,一系列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和智慧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规划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步入了新时代。我校自2017年以来,以创建智慧校园为路径,直面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困惑,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漫步“云”端到贴“地”前行,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  一、 腾“云”驾雾,优化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
期刊
绘本,又叫图画书,用文字和图画共同讲述一个故事,呈现图文合奏的形态。教师要在绘本教学中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下面,以曹爱卫老师执教的《我的幸运一天》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观察:结合图画信息,丰满故事情节  读绘本不只是在读文字、欣赏图画,更要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即从图片中了解、发现、体味故事的内涵和意蕴的能力。  片段一:  师:(出示第2~3页
期刊
【编者按】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创新编排的重要内容,自统编教材广泛使用以来,语文要素教学引起一线教师和语文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教材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承担的语文要素的教学目的和方式是不一样的,如何基于语文要素落实统编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值得讨论。本刊对此刊发两篇文章,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统编教材采用精读、略读、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把一个个语文要素、一篇篇课文呈现在师生面前,略读课
期刊
董必武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生活即教育”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品读陶行知教育名言,品味陶行知教育艺术是为人师者毕生追求与实践的教育目标。  让批评成为美的语言  “我们一方面要求教育的普及,一方面还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个人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并且要革除体罚,放弃赶考,使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有
期刊
本文主要以2014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下文简称“北师大版教材”)、2014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简称“北师大版教参”)、2011年版美国纽约州数学课程标准《New York State P-12 Common Core Learning Standards for Mathematics》及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的2007年版Go Ma
期刊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我校探究“五彩水滴汇成海”的学生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全程成长、全要素评价,构建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评价体系。从“小水滴”到“江水”到“大海”,积少成多,大海银行评价引领学生奋进超越,奔腾不息。  一、大海银行学生评价体系的背景  当下的教育功利性问题依然突出,在大多数人眼中,有好的分数就有好的未来,以分数论成败。立德树人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安溪竹藤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我校处于德苑工艺产业园区域内,50%以上的家长从事家居工艺及其配套行业,学生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对工艺品都较为熟悉。基于地域实际,我们把传承竹藤编手工艺作为
期刊
在一般的认知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思维训练主要集中在数学科目,学生的思维培养好像跟语文教师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和思维训练。这种思维培养和思维训练既可以体现在作文和现代文的教学中,也可以落实到古诗词的教学
期刊
如何定义一堂好的语文课,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有一必备条件,就是教师要力求通过语文课堂这扇窗,让学生感悟语文之大,语文之美,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教学“浅显化”,就文本教文本,将本该辽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局限于区区几百字的课文之中,将语文课越上越“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陷入“套路化”,千课一面,将同样的教学模式套用在每一篇课文
期刊
“文以情动人”,语文学科是一门交流情感的人文学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从文章中领会到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的关键所在。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以來都存在着过分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而对情感教育及人文知识的关注度不足的问题,学生的情感体验、自主意识也因此受到压制。本文尝试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探索和分析,探究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