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面积720平方公里,以保护红豆杉、独叶草等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绿尾虹雉等野生动物为主。199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北京→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
地方特产:牦牛肉干、野生菌、野菜、青稞酒、酥油茶。
旅游资源:九寨沟以高山喀斯特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及藏族人文风情为一体。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九寨沟在“Y”字型结构的河谷地带,有大小湖泊114个、瀑布群17个、钙华滩流5处、泉水47眼、湍流11段;海拔高度从1996升至4764米,在12座雪峰之间穿林跨谷。湖泊宝石般镶嵌在山谷之间,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倒映湖中,美丽如画。保护区四季景色迥异,呈现不同色彩和风韵:春明媚、夏灿烂、秋绚丽、冬圣洁。翠海、叠瀑、雪峰、彩林、藏情、蓝冰被誉为“九寨六绝”。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岷山山脉,历经多少个世纪的冷暖变迁和陆地抬升。由于最终因秦岭遏制了西北高压寒流的侵袭,岷山山脉成了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九寨溝也因此成了一座聚集多种生物资源的宝库,它为不同类型的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同时,保存了不少地球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物种。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以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斑羚、岩羊、绿尾虹雉、雉鹑,藏雪鸡、血雉等为特色,以红豆杉、独叶草、兰花、领春木及以花楸和械树等组成原生态的植物群落。
保护区及周边的居民主要是安多藏族支系。据史书记载,吐蕃王朝东征时,军队驻守在今松潘、九寨沟(南坪)、平武一带,后来他们就定居下来,成为“安多”藏族的一部分。九寨沟藏族崇拜白色,人们视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是神山的宠物,对其极为喜爱。
挑战与建议: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的景区从1984年起开展旅游,近10年游客呈高速增长趋势,导致景区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表现在湖岸区受到人类旅游活动干扰而植被遭践踏、土壤结构改变、水体浊度变大,部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趋势,部分湖泊产生沼泽化,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独叶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如何解决景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保护区当前及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采取了时空分流导航管理模式,在扩大景区游客总量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重视游客满意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驾车路线:北京→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
地方特产:牦牛肉干、野生菌、野菜、青稞酒、酥油茶。
旅游资源:九寨沟以高山喀斯特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及藏族人文风情为一体。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美,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九寨沟在“Y”字型结构的河谷地带,有大小湖泊114个、瀑布群17个、钙华滩流5处、泉水47眼、湍流11段;海拔高度从1996升至4764米,在12座雪峰之间穿林跨谷。湖泊宝石般镶嵌在山谷之间,蓝天、白云、雪山、森林倒映湖中,美丽如画。保护区四季景色迥异,呈现不同色彩和风韵:春明媚、夏灿烂、秋绚丽、冬圣洁。翠海、叠瀑、雪峰、彩林、藏情、蓝冰被誉为“九寨六绝”。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岷山山脉,历经多少个世纪的冷暖变迁和陆地抬升。由于最终因秦岭遏制了西北高压寒流的侵袭,岷山山脉成了许多动植物的“避难所”,九寨溝也因此成了一座聚集多种生物资源的宝库,它为不同类型的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同时,保存了不少地球上其他地区早已灭绝的物种。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以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斑羚、岩羊、绿尾虹雉、雉鹑,藏雪鸡、血雉等为特色,以红豆杉、独叶草、兰花、领春木及以花楸和械树等组成原生态的植物群落。
保护区及周边的居民主要是安多藏族支系。据史书记载,吐蕃王朝东征时,军队驻守在今松潘、九寨沟(南坪)、平武一带,后来他们就定居下来,成为“安多”藏族的一部分。九寨沟藏族崇拜白色,人们视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是神山的宠物,对其极为喜爱。
挑战与建议: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的景区从1984年起开展旅游,近10年游客呈高速增长趋势,导致景区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表现在湖岸区受到人类旅游活动干扰而植被遭践踏、土壤结构改变、水体浊度变大,部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趋势,部分湖泊产生沼泽化,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独叶草等濒危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如何解决景区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保护区当前及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采取了时空分流导航管理模式,在扩大景区游客总量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重视游客满意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