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有关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众说纷纭,电脑、电视、手机乃至传统的空调电冰箱都在进行着数字化网络化的革新,当然要说变革发展最快的当属手机的普及了,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具,人们拿它在通话的同时,对其延伸功能的应用也不断地提高,其中手机摄影就是当今时代人们对其赋予的一种新的功能意义,依托网络的应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分享拍摄的图片,而本文则主要分析论述的是手机摄影带来便利的同时所造成的一些弊端及如何去解决这些影响。
关键词:手机;手机摄影;解决方式
近年来,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手机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电脑的一个上网的工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谓智能手机就是指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地去安装软件工具,从而来不断扩充手机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的接入的这样一类的手机。
一、手机摄影的发展
(一)手机摄影的诞生及发展。尽管我们所使用手机拍摄照片是近几年才流行发展起来的,但实际上世界上第一款装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机是在2000年由日本夏普公司发明的装有10万像素摄像头,07年诺基亚公司更是推出搭配500万摄像头的N95,并支持3G网络和GPRS。至此,以诺基亚为主的手机拍照的第一次革命算是推向高潮。而拍照手机的第二次革命可以推溯到以苹果公司的iPhone4所搭配的500万摄像头为起点,原因是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井喷式增长和各类手机软件应用的发展。而苹果公司在2014年所发布的最新款iPhone6手机,尽管它的设计追求达到了使智能手机更轻薄更便利,不断地进行主板面积的压缩速度的提升,为了实现更高的拍摄质量,其并没有使得摄像头的厚度得以压缩,使手机的背部摄像头位置上有所凸起,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一个不完美之处,但为了达到更高的拍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使用目的,不得以而为之。所以可以看出手机摄影正逐渐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一项主要的功能,而手机生产厂家也已注意到这点,从而将重心有所转移。
(二)当今时代下手机摄影的应用。与手机摄影刚刚诞生不同的是由于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相对成熟,所生活的时代也已由传统的文字时代逐渐转变为一个读图时代,各类社交平台都提供了人们进行上传手机拍图的功能,手机摄影出现了即拍即传的特点,这也便于了人们去分享自己身边的奇闻异事。而伴随着网络上传分享图片的发展,人们也已不满足于手机拍摄后的直接上传,有时为了达到一些目的,通过智能手机的拓展性去下载一些类似于电脑Photoshop的后期修图软件来进行二次创作,由此也带来了一大批手机摄影的修图处理软件的诞生,它们的研发也是伴随着手机摄影的发展而出现的。除去拍摄图片进行网络上传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各大摄影比赛都开始接受来自手机拍摄的照片,并单独设立手机摄影单元。
二、弊端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缺乏自律和监管机制。如今有些人拍摄后为了使自己的照片可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利用手机在多平台不同方式进行上传发布,这样就做很容易侵犯到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虽说此类事情在之前的摄影作品中就已不是鲜有之事,但在便利性更高的手机摄影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则更多。为了增加点击量,扩大影响编写制造危言耸听的图片描述,观众首先会看到标题然后点开图片,由于之前的文字已在脑海中形成印象,因此这样势必会对图片的真实程度造成影响。对此无论是拍摄者还是作为图片发布的网络平台,都应该树立一个求真的态度,国家也应该建立健全图片审核的机制,尽管如今以微博为首的网络平台开设了敏感词汇图片审核制度,但除去传统的暴力色情极端图片外,一些对人们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危害社会安定的图片依旧存在,因此,作为首先拍摄照片的动作发出者,拍摄者在利用手机摄影的便利性的同时要设身处地地去考虑拍摄的图片在网络上所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何种影响,而作为网络平台或国家监管部门也应该真正地去认真审核发布的图片,尤其是手机所拍摄的图片,完善健全一个手机即拍即发的上传标准。
(二)图片版权归属不一。一提到版权问题,无论是对出版单位还是发行的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很棘手的困扰方面。无论是早期网络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还是如今的微博微信,用户在注册后便可使用手机拍摄后直接上传,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分享平台要求的是实名制注册,人们大都在网络上使用的也都是网名,虽然这是互联网交际圈的一大特点,但对于拍摄者而言,上传的照片经过多次转载便很容易造成拍摄作者身份不清的现象,就造成了由于作者不详无法刊登或过分利用图片争夺版权的的现象。针对此情况,虽说无实名化是如今网络时代下交际圈的特点,但针对于优秀的好的手机摄影图片的传播,研发单位却可以按照摄影的分类,建立一个手机拍摄上传的实名分享平台,这样对于手机图片的拍摄者或者新闻出版单位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手机摄影的爱好者可以在这平台上通过分享照片从而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出版单位则可以通过此平台发掘优秀的新闻图片。
(三)对传统新闻记者造成影响。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发布的新闻点都是人们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经过多次转载传阅涌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传统的纸质平面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许多新闻图片的拍摄者往往都是普通民众,由于其可能当时就身处在新闻的发生点,便利用手机摄影这一即拍即发的特性进行了发布从而录用刊登,尤其是突发性的新闻。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对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造成了影响。对此,并不是要去反驳人们拿手机拍照片的行为,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大家可以变成草根记者,专业的记者必定是经历过专业性培养的,无论是图片拍摄功底还是文字功底都要比普通百姓技高一筹,而报社可以形成一种签约机制,发掘优秀的手机摄影民众成为草根记者,完成新闻图片的前期拍摄工作,从而不错过每一个好的新闻点。
三、结语
因此,对于伴随着科技进步而逐渐提高逐渐发展起来的手机摄影,在享受其所给人们带来体验生活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利用手机摄影在互联网平台分享照片虽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我们要从一个正确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享受方便的同时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不好的,需要人们去警惕注意的。
【参考文献】
[1]盛希贵.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D].国际新闻界,2006
[2]朴新章.用网络图片库促进媒体对图片的应用[J].新闻知识,2005(11):67-69
[3]吴长伟,陈芳.新媒体价值链透视[J].中国记者,2006
关键词:手机;手机摄影;解决方式
近年来,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手机已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电脑的一个上网的工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谓智能手机就是指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地去安装软件工具,从而来不断扩充手机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的接入的这样一类的手机。
一、手机摄影的发展
(一)手机摄影的诞生及发展。尽管我们所使用手机拍摄照片是近几年才流行发展起来的,但实际上世界上第一款装有内置摄像头的手机是在2000年由日本夏普公司发明的装有10万像素摄像头,07年诺基亚公司更是推出搭配500万摄像头的N95,并支持3G网络和GPRS。至此,以诺基亚为主的手机拍照的第一次革命算是推向高潮。而拍照手机的第二次革命可以推溯到以苹果公司的iPhone4所搭配的500万摄像头为起点,原因是IOS系统和安卓系统的井喷式增长和各类手机软件应用的发展。而苹果公司在2014年所发布的最新款iPhone6手机,尽管它的设计追求达到了使智能手机更轻薄更便利,不断地进行主板面积的压缩速度的提升,为了实现更高的拍摄质量,其并没有使得摄像头的厚度得以压缩,使手机的背部摄像头位置上有所凸起,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或许是一个不完美之处,但为了达到更高的拍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使用目的,不得以而为之。所以可以看出手机摄影正逐渐成为人们使用手机的一项主要的功能,而手机生产厂家也已注意到这点,从而将重心有所转移。
(二)当今时代下手机摄影的应用。与手机摄影刚刚诞生不同的是由于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相对成熟,所生活的时代也已由传统的文字时代逐渐转变为一个读图时代,各类社交平台都提供了人们进行上传手机拍图的功能,手机摄影出现了即拍即传的特点,这也便于了人们去分享自己身边的奇闻异事。而伴随着网络上传分享图片的发展,人们也已不满足于手机拍摄后的直接上传,有时为了达到一些目的,通过智能手机的拓展性去下载一些类似于电脑Photoshop的后期修图软件来进行二次创作,由此也带来了一大批手机摄影的修图处理软件的诞生,它们的研发也是伴随着手机摄影的发展而出现的。除去拍摄图片进行网络上传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各大摄影比赛都开始接受来自手机拍摄的照片,并单独设立手机摄影单元。
二、弊端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缺乏自律和监管机制。如今有些人拍摄后为了使自己的照片可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利用手机在多平台不同方式进行上传发布,这样就做很容易侵犯到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虽说此类事情在之前的摄影作品中就已不是鲜有之事,但在便利性更高的手机摄影中出现的类似问题则更多。为了增加点击量,扩大影响编写制造危言耸听的图片描述,观众首先会看到标题然后点开图片,由于之前的文字已在脑海中形成印象,因此这样势必会对图片的真实程度造成影响。对此无论是拍摄者还是作为图片发布的网络平台,都应该树立一个求真的态度,国家也应该建立健全图片审核的机制,尽管如今以微博为首的网络平台开设了敏感词汇图片审核制度,但除去传统的暴力色情极端图片外,一些对人们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危害社会安定的图片依旧存在,因此,作为首先拍摄照片的动作发出者,拍摄者在利用手机摄影的便利性的同时要设身处地地去考虑拍摄的图片在网络上所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何种影响,而作为网络平台或国家监管部门也应该真正地去认真审核发布的图片,尤其是手机所拍摄的图片,完善健全一个手机即拍即发的上传标准。
(二)图片版权归属不一。一提到版权问题,无论是对出版单位还是发行的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很棘手的困扰方面。无论是早期网络图片分享平台Instagram还是如今的微博微信,用户在注册后便可使用手机拍摄后直接上传,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分享平台要求的是实名制注册,人们大都在网络上使用的也都是网名,虽然这是互联网交际圈的一大特点,但对于拍摄者而言,上传的照片经过多次转载便很容易造成拍摄作者身份不清的现象,就造成了由于作者不详无法刊登或过分利用图片争夺版权的的现象。针对此情况,虽说无实名化是如今网络时代下交际圈的特点,但针对于优秀的好的手机摄影图片的传播,研发单位却可以按照摄影的分类,建立一个手机拍摄上传的实名分享平台,这样对于手机图片的拍摄者或者新闻出版单位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手机摄影的爱好者可以在这平台上通过分享照片从而结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出版单位则可以通过此平台发掘优秀的新闻图片。
(三)对传统新闻记者造成影响。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发布的新闻点都是人们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经过多次转载传阅涌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传统的纸质平面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大。许多新闻图片的拍摄者往往都是普通民众,由于其可能当时就身处在新闻的发生点,便利用手机摄影这一即拍即发的特性进行了发布从而录用刊登,尤其是突发性的新闻。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对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造成了影响。对此,并不是要去反驳人们拿手机拍照片的行为,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使大家可以变成草根记者,专业的记者必定是经历过专业性培养的,无论是图片拍摄功底还是文字功底都要比普通百姓技高一筹,而报社可以形成一种签约机制,发掘优秀的手机摄影民众成为草根记者,完成新闻图片的前期拍摄工作,从而不错过每一个好的新闻点。
三、结语
因此,对于伴随着科技进步而逐渐提高逐渐发展起来的手机摄影,在享受其所给人们带来体验生活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关注,利用手机摄影在互联网平台分享照片虽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我们要从一个正确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享受方便的同时所造成的影响,尤其是不好的,需要人们去警惕注意的。
【参考文献】
[1]盛希贵.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D].国际新闻界,2006
[2]朴新章.用网络图片库促进媒体对图片的应用[J].新闻知识,2005(11):67-69
[3]吴长伟,陈芳.新媒体价值链透视[J].中国记者,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