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到本论文完成之际,正值2014年的6月28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首度以官方的身份访台,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效应,重拾台湾和大陆加强交流的信心。7月3日,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与韩国正式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从即日起,中韩合作拍摄的影片将在中国市场享有国片待遇,不再受进口片条件限制。这一协定对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无疑是继CEPA,ECFA之后的又一重磅炸弹,直接引发了中国电影何去何从的争议。
而经过了四年的ECFA合作框架下的台湾电影实践切实地推动了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融合。当然仅有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台湾电影要想真正在政策的引导下融入华语电影的大河流中来,并且在与大陆电影产业的合作中保持自身的特色,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从制片模式来说,台湾电影不仅要利用“辅导金”来发展和维护台湾电影的自身文化形态,更要借助整个华人文化圈的发展契机,如ECFA,CEPA,甚至未来的“中韩”合拍的机遇,最终要形成一个规范和可持续的融资通道、更加成熟高效的生产体系,来实现其文化产业的升级和输出。另一方面,台湾电影也要深刻的意识到大陆和台湾尽管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隔阂,在文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两地文化从核心层面上来看,实际上是同文同源,更容易产生文化共鸣。正如电影《观音山》制片人方励认为:“台湾电影比起香港电影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从文化内涵来看,香港电影是远远不如它的。因此从根子上,台湾电影可能未来跟内地电影走得更近。好莱坞的大片、数字、3D,都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未来中国电影的主流一定是讲中国人的文化、伦理、家庭、爱情。这就是台湾电影应该走的路。”
尽管有着历史原因的隔膜,两岸在政治历史背景、电影发行制作、受众文化审美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与大陆还是香港的合作拍片,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如制片方式、类型整合、明星角色的转换等等方面需要磨合。但是,两岸电影人己经很清晰地看到,在华语电影市场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华语电影人的合作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台湾和大陆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