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研究与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电商物流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文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分层教学、师资培养、教材选用、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英语 教学 人才培养
引言
在物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大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需要掌握好物流专业英语,才能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才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物流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要围绕市场需求来开展,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中心。高职院校要想让本校物流相关专业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求职空间,就必须重视物流英语教学。虽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英语课程,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前期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现状研究结果为依据,针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物流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英语教学不能适应物流国际化的大趋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将主要问题简单归纳如下: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动机不明确。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英语基础薄弱。而物流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很强,它强调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不确定未来是否用得上物流英语、在哪些岗位可以用上物流专业英语;因此并不重视此科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2.师资力量较薄弱。由于目前人才市场中既具备丰富的物流行业工作经验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人才稀缺,且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很难吸引此类人才进校从教。因此,在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中具备英语与物流双重教学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在校任教物流英语的教师有的虽具备较强语言功底但却缺乏物流相关知识,有的物流专业知识丰富却语言功底较薄弱,以至于目前的物流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将语言与技能相结合。
3.课时安排欠合理。从物流英语课程开设至今,由于大多学校不够重视这门课程,因此在课时安排上会尽量缩减,而且因各种条件限制,忽略了物流英语实训教学,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要求较低,只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即可。据调查统计,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将物流英语课程安排在大二学年,学生完成基础英语课程学习之后。而由于大二学年课业繁重,通常只会安排32-48个课时来完成课程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语言技能。
4.教材难度不适宜,实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物流英語教材大多数内容以介绍与物流行业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虽涉及面广,但由于其阅读课文大多数摘自国外一些物流教材或期刊,通常句子结构复杂、难度较大。而且,很多教材没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一些听力或对话练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用性不强。
5.教学手段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物流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以课文的翻译和专业词汇的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实践运用的机会,因此参与度和积极性很低。
6.考核机制不科学。如今的物流英语课程考核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有的老师为了省事,甚至会直接以期末卷面分数为参考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准确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
二、改革措施
1.实行分层教学,细化培养目标,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考分数低或来自职高、技校和中专等学校,其整体英语成绩较差的同时个体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所有学生“吃大锅饭”是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的,有的会“吃不饱”,而有的更是“吃不了”。只有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接受能力,未来就业意向等因素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来进行分层次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该根据大一英语考试成绩、认知水平、就业方向等条件设定分层标准,将学生划分成数个类别,然后再按各类别重组小班进行教学。当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己选择学习班级。通过分班,既可以让学生初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而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也可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针对不同班级的水平和特点配备难易度、侧重点不同的教材,而不是所有班级都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其布置特定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不让某些基础过于薄弱的同学因为任务难度而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2.加强进修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教育水平,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能力。只有做好教师职业培训和进修工作,才能培养出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针对物流英语这门课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在校教师定期去合作企业实践学习的规章制度。通过此种方式,专业英语教师能够获得切身体会物流相关工作流程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专业知识;进而,在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致用。其次,给物流专业教师提供英语培训和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其英语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升其英语教学能力。此外,可聘请行内资深国际物流专家来校进行英语讲座,一方面能够让英语专业教师学习物流知识,物流专业教师提高英语听说水平;另一方面也给两类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 3.合理安排课程课时,强化教学效果。物流英语因其专业性强,涉及的词汇较为生僻,因此总体难度较大。而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要学好物流英语必须得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现实教学中,因为学习时间短,而课后也极少有学生会自觉进行复习或自学,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学习了物流英语的一些皮毛或者仅仅掌握了少量的专业词汇。因此,必须增加课程教学总课时量的同时增加实训课时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物流英语课程可以设置在大二学年,因为学生在大一学习了一年的基础英语,英语总体水平有所加强,到第二年学习专业英语时其接受能力会更强。但是,不能因为大二要学习的课程多而减少物流英语的课时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时。根据调查研究,需要安排80以上的总课时才能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可以每个学期安排48课时,分两学期完成教学。为较好地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衔接,让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每周最好安排4课时:2课时进行理论教学;2课时进行实训教学。
4.选用和开发优质的教材,合理补充实用的教学材料。教材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参照物,其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对于物流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充分对比和研究各类物流英语教材,分析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然后选择最合适本校学生的。除此之外,可以组织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物流英语教材。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学校也不能长时间使用某一特定教材,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材。
另外,大多数教材是根据大众需求来编写的,所以再优秀的教材其内容也不一定全部适合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并补充其他一些实用的教学材料,如:保函、提货单、托运单等英文原件材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完全无法适应当今的教学大环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可自己制作微课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派,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辅助平台发送给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在课堂中,针对微课学习情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巩固学习,并且开展相关讨论;完成理论教学后,应及时讓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将知识内化。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提问、讨论、检验等多种形式增加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课后,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后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同时,给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考核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激励、督促和检测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实施和安排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考核形式都比较单一,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结合专业特点,学习者需求和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实行多元化评价,物流英语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应该实行教师、学生与企业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教师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等主观情况,学生互评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企业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最终的学习效果。其次,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进行,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终结性评价能够总体反映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提供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行评判的依据。最后,考核评价手段和内容应该多样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而是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等多种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同时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才能对学习者进行更全面的考核,从而达到考核效果。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物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对物流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物流人才。虽然,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认识到物流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物流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三者共同努力,齐心协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苗红.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51-54.
[2]彭月慧,陈芳.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物流英语课程学习者评价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20-21.
[3]杨洋,刘阳,伍京华.关于物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40):28-29.
[4]钟意.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19-120.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英语 教学 人才培养
引言
在物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大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需要掌握好物流专业英语,才能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才能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物流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要围绕市场需求来开展,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中心。高职院校要想让本校物流相关专业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求职空间,就必须重视物流英语教学。虽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英语课程,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前期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现状研究结果为依据,针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物流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英语教学不能适应物流国际化的大趋势,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将主要问题简单归纳如下:
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动机不明确。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英语基础薄弱。而物流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很强,它强调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不确定未来是否用得上物流英语、在哪些岗位可以用上物流专业英语;因此并不重视此科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2.师资力量较薄弱。由于目前人才市场中既具备丰富的物流行业工作经验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人才稀缺,且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很难吸引此类人才进校从教。因此,在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中具备英语与物流双重教学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在校任教物流英语的教师有的虽具备较强语言功底但却缺乏物流相关知识,有的物流专业知识丰富却语言功底较薄弱,以至于目前的物流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将语言与技能相结合。
3.课时安排欠合理。从物流英语课程开设至今,由于大多学校不够重视这门课程,因此在课时安排上会尽量缩减,而且因各种条件限制,忽略了物流英语实训教学,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要求较低,只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即可。据调查统计,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将物流英语课程安排在大二学年,学生完成基础英语课程学习之后。而由于大二学年课业繁重,通常只会安排32-48个课时来完成课程教学,很难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语言技能。
4.教材难度不适宜,实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物流英語教材大多数内容以介绍与物流行业相关理论知识为主,虽涉及面广,但由于其阅读课文大多数摘自国外一些物流教材或期刊,通常句子结构复杂、难度较大。而且,很多教材没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一些听力或对话练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实用性不强。
5.教学手段单一。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物流英语教学。在课堂上,教师以课文的翻译和专业词汇的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实践运用的机会,因此参与度和积极性很低。
6.考核机制不科学。如今的物流英语课程考核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有的老师为了省事,甚至会直接以期末卷面分数为参考给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准确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
二、改革措施
1.实行分层教学,细化培养目标,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考分数低或来自职高、技校和中专等学校,其整体英语成绩较差的同时个体水平差距很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所有学生“吃大锅饭”是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的,有的会“吃不饱”,而有的更是“吃不了”。只有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接受能力,未来就业意向等因素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培养目标和计划来进行分层次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该根据大一英语考试成绩、认知水平、就业方向等条件设定分层标准,将学生划分成数个类别,然后再按各类别重组小班进行教学。当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自己选择学习班级。通过分班,既可以让学生初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而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也可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针对不同班级的水平和特点配备难易度、侧重点不同的教材,而不是所有班级都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对其布置特定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不让某些基础过于薄弱的同学因为任务难度而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2.加强进修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教育水平,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与能力。只有做好教师职业培训和进修工作,才能培养出既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针对物流英语这门课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在校教师定期去合作企业实践学习的规章制度。通过此种方式,专业英语教师能够获得切身体会物流相关工作流程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专业知识;进而,在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致用。其次,给物流专业教师提供英语培训和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其英语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升其英语教学能力。此外,可聘请行内资深国际物流专家来校进行英语讲座,一方面能够让英语专业教师学习物流知识,物流专业教师提高英语听说水平;另一方面也给两类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 3.合理安排课程课时,强化教学效果。物流英语因其专业性强,涉及的词汇较为生僻,因此总体难度较大。而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要学好物流英语必须得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在现实教学中,因为学习时间短,而课后也极少有学生会自觉进行复习或自学,大多数学生仅仅是学习了物流英语的一些皮毛或者仅仅掌握了少量的专业词汇。因此,必须增加课程教学总课时量的同时增加实训课时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物流英语课程可以设置在大二学年,因为学生在大一学习了一年的基础英语,英语总体水平有所加强,到第二年学习专业英语时其接受能力会更强。但是,不能因为大二要学习的课程多而减少物流英语的课时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时。根据调查研究,需要安排80以上的总课时才能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可以每个学期安排48课时,分两学期完成教学。为较好地在教学中对知识进行衔接,让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每周最好安排4课时:2课时进行理论教学;2课时进行实训教学。
4.选用和开发优质的教材,合理补充实用的教学材料。教材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参照物,其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对于物流英语教学至关重要。在选用教材时应该充分对比和研究各类物流英语教材,分析了解其特点和优缺点,然后选择最合适本校学生的。除此之外,可以组织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物流英语教材。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学校也不能长时间使用某一特定教材,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材。
另外,大多数教材是根据大众需求来编写的,所以再优秀的教材其内容也不一定全部适合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并补充其他一些实用的教学材料,如:保函、提货单、托运单等英文原件材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完全无法适应当今的教学大环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可自己制作微课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派,蓝墨云班课等教学辅助平台发送给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在课堂中,针对微课学习情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巩固学习,并且开展相关讨论;完成理论教学后,应及时讓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将知识内化。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启发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通过提问、讨论、检验等多种形式增加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课后,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课后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同时,给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6.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考核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激励、督促和检测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实施和安排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考核形式都比较单一,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结合专业特点,学习者需求和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实行多元化评价,物流英语课程的学习情况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应该实行教师、学生与企业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教师评价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等主观情况,学生互评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企业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最终的学习效果。其次,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形成性评价可以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进行,这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终结性评价能够总体反映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提供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行评判的依据。最后,考核评价手段和内容应该多样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而是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等多种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同时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才能对学习者进行更全面的考核,从而达到考核效果。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物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对物流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物流人才。虽然,目前已有许多高职院校认识到物流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物流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三者共同努力,齐心协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苗红.对高职院校《物流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51-54.
[2]彭月慧,陈芳.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物流英语课程学习者评价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20-21.
[3]杨洋,刘阳,伍京华.关于物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40):28-29.
[4]钟意.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构建[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