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施工管理在城市道路项目工程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而技术管理则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的技术管理,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展开了详细介绍,并且阐述要怎样去运用方法,从而达到按时保质保量的目的中国。
[关键词]城市道路 施工技术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103-01
1 引言
目前,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很多,诸如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而施工方面又与技术水平、工艺及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2 路面施工
混凝土入模后存在很多空隙,因此要认真振捣,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并使表面光滑平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时间应视气候情况严格控制,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由于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很强,振捣工作应连续作业,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首式”振捣,移动距离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一半,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如果存在漏振或者振捣不实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产生蜂窝、麻面和孔洞等质量缺陷。振捣棒完成后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cm~20 cm,然后用振动梁拖平。如果振动梁不把混凝土初步振平,单靠滚筒难以把混凝土面层整平。如果不及时压光,超过初凝时间,就会起砂,产生不规则的裂纹。振捣时要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防止下沉、变形、松动。
3 栓桩的设置
在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个~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4 施工控制网测设
施工控制网采用勘测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勘测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布设控制网。由于勘测设计到施工要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点位可能被破坏或丢失,因此需对其进行复测,以检验点位是否移动。对于已破坏或丢失的点位应进行恢复。此外,由于勘测设计布设的控制网点点位太少,往往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因而必须增设一些控制点,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可同时进行,以节省施测时间。
4.1 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附和导线形式布设。复测目的是检验导线点坐标的正确性。复测方法是测角和量距,并计算角度闭合差及边长相对中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点增设可采用内分点法、外分点法、导线法、边角网法。在复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增设相关定位元素(距离与角度)测量,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复测成果计算时,增设点的数据不参与计算。待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后,独立计算增设点坐标。
4.2 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施工高程控制点增设,可在水准路线上适当位置埋设水准点或利用平面控制点复测时将增设点同时测定,成果计算时参与平差计算,这样一次可获得复测数据与增设高程点。
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5.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与管理
5.1.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各相应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
5.1.2 根据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特点,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并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5.1.3 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文件、水源、电源等原始资料,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齐全。
5.2 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与管理
设计单位是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实施者,其质量行为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质量。
5.2.1设计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和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
5.2.2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设计业务。从事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
5.3.3设计单位应对本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质量负责。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建立设计技术负责人审查制度,并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复核后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6 工程施工实体质量控制与管理
(1)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桩基础、重要部位质量验收。查看以下资料是否完备,技术指标是否达标。主要包括:①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记录;②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③桩基础施工质量验孔记录;④桩承载力试验,无损检测资料;
(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重要部位质量记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包括:①桩基础混凝土工程灌注桩混凝土浇注查看验收。承台混凝土浇注查看验收;②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墩柱混凝土浇注查看;箱梁预应力钢绞线隐蔽过程或查看;支座安装隐蔽过程或查看;梁柱节点钢筋、混凝土隐蔽过程或查看验收资料。预应力张拉过程或查看;装配式结构安装或查看;③混凝土、钢筋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检查混凝土强度、受力钢筋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或查看检测资料。
(3)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详细查看钢结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及隐蔽验收质量。包括:①结构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②钢箱梁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
(4)道路基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路基、基层等重要部位质量控制:①路基、路基处理的施工;②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③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④道路基层厚度;
(5)道路面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质量。①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②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是否铺匀,平整。检查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下序,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对工程首段沥青混凝土施工进行马歇尔试验。③检查工程首段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面层厚度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到经常学习交流,在借鉴其他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本身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推广实践和学习吸收。施工技术组织实施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合理节约施工资源,降低施工直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变更管理,争取最大工程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 郝俊芳.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2] 郑强.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
[关键词]城市道路 施工技术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103-01
1 引言
目前,道路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水平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重视,影响道路质量的原因很多,诸如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而施工方面又与技术水平、工艺及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有关。
2 路面施工
混凝土入模后存在很多空隙,因此要认真振捣,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并使表面光滑平整。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完毕的时间应视气候情况严格控制,一般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由于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很强,振捣工作应连续作业,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首式”振捣,移动距离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一半,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如果存在漏振或者振捣不实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不密实,产生蜂窝、麻面和孔洞等质量缺陷。振捣棒完成后再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cm~20 cm,然后用振动梁拖平。如果振动梁不把混凝土初步振平,单靠滚筒难以把混凝土面层整平。如果不及时压光,超过初凝时间,就会起砂,产生不规则的裂纹。振捣时要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防止下沉、变形、松动。
3 栓桩的设置
在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个~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4 施工控制网测设
施工控制网采用勘测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勘测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布设控制网。由于勘测设计到施工要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点位可能被破坏或丢失,因此需对其进行复测,以检验点位是否移动。对于已破坏或丢失的点位应进行恢复。此外,由于勘测设计布设的控制网点点位太少,往往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因而必须增设一些控制点,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可同时进行,以节省施测时间。
4.1 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附和导线形式布设。复测目的是检验导线点坐标的正确性。复测方法是测角和量距,并计算角度闭合差及边长相对中误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平面控制点增设可采用内分点法、外分点法、导线法、边角网法。在复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增设相关定位元素(距离与角度)测量,使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在复测成果计算时,增设点的数据不参与计算。待复测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后,独立计算增设点坐标。
4.2 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施工高程控制点增设,可在水准路线上适当位置埋设水准点或利用平面控制点复测时将增设点同时测定,成果计算时参与平差计算,这样一次可获得复测数据与增设高程点。
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5.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与管理
5.1.1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工程发包给持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具各相应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
5.1.2 根据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特点,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并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5.1.3 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图纸、文件、水源、电源等原始资料,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齐全。
5.2 对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控制与管理
设计单位是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实施者,其质量行为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质量。
5.2.1设计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标准和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设计。同时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
5.2.2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设计业务。从事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设计。
5.3.3设计单位应对本单位编制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质量负责。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工程设计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建立设计技术负责人审查制度,并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复核后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6 工程施工实体质量控制与管理
(1)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桩基础、重要部位质量验收。查看以下资料是否完备,技术指标是否达标。主要包括:①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记录;②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③桩基础施工质量验孔记录;④桩承载力试验,无损检测资料;
(2)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重要部位质量记隐蔽工程验收。主要包括:①桩基础混凝土工程灌注桩混凝土浇注查看验收。承台混凝土浇注查看验收;②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墩柱混凝土浇注查看;箱梁预应力钢绞线隐蔽过程或查看;支座安装隐蔽过程或查看;梁柱节点钢筋、混凝土隐蔽过程或查看验收资料。预应力张拉过程或查看;装配式结构安装或查看;③混凝土、钢筋工程重要部位、关键工序,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检查混凝土强度、受力钢筋位置、数量及保护层厚度或查看检测资料。
(3)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详细查看钢结构重要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及隐蔽验收质量。包括:①结构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②钢箱梁安装或查看验收资料。
(4)道路基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路基、基层等重要部位质量控制:①路基、路基处理的施工;②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③道路基层施工质量;④道路基层厚度;
(5)道路面层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质量。①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②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是否铺匀,平整。检查道路面层重要部位、关键下序,必要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测。对工程首段沥青混凝土施工进行马歇尔试验。③检查工程首段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面层厚度是否合理。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到经常学习交流,在借鉴其他先进技术和有效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本身需求和实际情况,不断推广实践和学习吸收。施工技术组织实施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合理节约施工资源,降低施工直接成本;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变更管理,争取最大工程施工效益。
参考文献
[1] 郝俊芳.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2] 郑强.浅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