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t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养不教,父之过 ”引出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必然性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家庭教育父性教育必然性特点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的文化教育典籍,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农耕文化“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母性的肩上。南宋至今流传了700多年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即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那是做父母的失职。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以女性为主的占50%,以男性为主的占20%,共同教育的占30%。问其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像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极易造成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现象。
  
  一、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父性教育的必然性
  
  父性教育指的是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母系氏族社会的出现远远早于父系,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父亲的角色才得以确立,然而尽管父亲角色被承认,但父亲却很少参与家庭事务,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为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金钱物质的支持;母亲才是生养、教育子女的主角。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意识的提升,社会分工乃至家庭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上拥有了更大的舞台,男性则开始将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向了家庭。家庭结构虽然越来越简单,但是家庭的功能并未随之减弱,尤其是家庭的情感、教育和休闲的功能更为突出,这就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投入到家庭生活中,父性教育登上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缺一不可,但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的特点与作用大不相同。男女之间的性格是不同的,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具有阳刚之气,母亲那种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好处,父亲那种豁达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家庭教育必须做到阴阳平衡。一般而言,母亲给孩子的通常是侧重衣食住行、保健礼仪等具体实用知识;而人格和意志上的影响,大多数来自于父亲。母亲担心孩子动手动脚会办错了事、办糟了事、办坏了事,而父亲则应当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尝试,这样,不仅可以涵养孩子的聪颖智慧,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精神。一个缺乏父性教育、父亲熏陶的孩子,是一个精神“缺钙”、意志薄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多半缺乏竞争意识。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十二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那种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缺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特点往往是大多数女性所不具备的,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维上女性形象思维比较好,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就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特点
  
  家庭中父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一)“懒”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教育孩子也要自立。他们往往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处理问题,对孩子溺爱的成分比较少。如果一个孩子摔倒没有哭,母亲的反应是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当父亲的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多半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给孩子以自信心。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他们的“懒”恰恰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依赖。原本会穿衣服的孩子之所以“懒”得自己动手,就是因为妈妈太勤快了,手太“长”了。
  
  (二)“粗”
  在家庭教育中,男性一般都是粗线条的。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细心周到,他们对孩子很多的问题、困难“熟视无睹”,他们的“粗”在于不会时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一个小女孩在公园骑小童车不小心碰到石头上摔倒了,一位母亲想马上伸手去拉,却被一旁的父亲制止了,父亲对女儿说:“好女儿,快起来,你是个勇敢的小战士。”说来奇怪,本来已经撇嘴想哭的女儿,竟然没有哭就爬起来了。这个事例说明,父性教育的“粗”是必要的。
  
  (三)“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慈母严父”正是二者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父亲不会像妈妈那样心慈手软,他们看到孩子有越轨行为,不会只在嘴上讲大道理而在行为上纵容,他们会用很刚性或者说是“暴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自觉遵守规则、懂得规矩。
  
  (四)“脏”
  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爱干净,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取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孩子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身体就缺乏抵抗力,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这里讲的“脏”并非不讲卫生习惯。
  
  (五)“破坏”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们一顿,而父亲往往置之不理,甚至会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再教孩子把玩具装好。父亲往往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孩子一般都爱和父亲一起玩游戏机、玩电脑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都是很好的。
  上面介绍了父性教育的几个特点,这些看似“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粗暴”、“不爱干净”的做法,恰恰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从教育方式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而母亲喜欢越俎代庖。父母若能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差别,在教育上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相信孩子在和谐、刚柔并济的家庭教育中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莱格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既有男性特质,又有女性特质,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健全的人格。而人格表现在个体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折射什么样的人格。比如,碰一碰就哭的孩子,人格是脆弱的,长大后在挫折面前怎能坚强?什么都要“我说了算”的孩子,人格是自我中心的,如果不走出来,以后怎能与人交往?而人格是可塑的,父亲——男性,是孩子男性特质发展的榜样,也是孩子认识男性的窗口的纽带,在这一点上是母亲——女性所不能代替的。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丈夫应在家庭中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如果孩子的培养教育完全由母亲承担的局面不改变,肯定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柔弱。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李一凡.父性教育不可缺.学前教育(家教版),2004.5.8.
  [4]徐浙宁.父亲带孩子的好处.启蒙(京),2004.6.
  [5]林漫亚.父爱,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儿童与健康2004.4.
其他文献
摘 要:村改居社区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村改居社区较一般社区有其特殊之处,存在着社区排斥、文化冲突、集体行动困境等融合难题,原住村民与外来居民之间的融合成为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瓶颈,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社区治理困境:关系网络缺失、信任关系难以建立、共识性规范无法达成等。论文提出促进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再生产,以纾解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  关键词: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
2008年江苏省高考改革给所有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最大亮点就是取消了“对话填空”,新增了“任务型阅读”题。这种题型是对文章的理解与在归纳概括文中信息基础上综合知识的考查。它的设置完全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理念,是对阅读考试题型的革命性的改革。    一、“任务型阅读”(Task-based reading)的基本理据    在读的过程中,信息的获取不仅取决于文本本身的难易度,还取决于
湖南是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气候宜人,水秀山青,是我国古人类重要的发源地和繁衍地。自古就有钟灵毓秀之说,雕塑艺术家罗泽仁,就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块厚土上,自古就多才俊人杰。湖南域内四十一个民族,多元的文化形态,异彩纷呈。“傩”系文化十分兴盛。即便是现代生活中,仍然保存并延续着。在祭祀、庆典、节假风俗、风土人情中,巫文明所衍生的“傩”系文化,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傩”系文化而产生的许
摘 要: 教学语言是体现教学功能的渠道之一,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高低的重要因素。要上好一堂生物课,教师应当集中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科学的生动的课堂语言、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启迪思维的课堂提问和“画龙点睛”的结课等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 生物课 教学语言 课堂导入 课堂提问    前几个月,赣州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全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这次公开课。经过两三天的认真备课,我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被置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到“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文化上升到引领文明进步的高度。  文艺座谈会,当首推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一次座谈会,开启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
落魄编剧找到恐怖灵感  迈克尔·罗斯是美国北卡莱罗那州的恐怖片编剧,2006年的《游客止步》上映后票房惨淡,从此沉寂萎靡。他每天都在酒吧买醉,接触三教九流,希望能找到灵感,创作一部惊世名作,一举成名。  这天,他在酒吧邀约金发美女,共度良宵,刚告成功,突然看见她垫酒杯的报纸露出一个标题,立即被吸引,他给美女重买了杯酒,顺手将报纸拿在手里。  那是3月24日的《华尔街日报》,纽约长岛一栋因谋杀案而成
赵灵均[东北师范大学] 《E小调的随想》 综合材料40×180cm 导师:李东江  作品点评:作品以拉长的人体四肢。增强了舞蹈动作“支条”般的运动感。在简洁的几何式造型语言中,使这组作品的主题表达得富有节奏,体现出作者在当下造型语言趋于某种雷同化状态下的独到视觉思考。  赵文[湖北美术学院] 《潮》 木85cm×24cm×20cm 导师:项金国作品点评:作品造型简洁,概括,作者以大的块
编者按:  2020对于每一位中国人都是刻骨铭心的。一进人年初就与新型冠状病毒遭遇,随即,一场人类针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总体战全面打响:成千上万身着白衣的英雄儿女,奔赴救治战场,迎面而上;背对着他们,则是干家万户中每一位中国人的疫情防控战。在这场总体战中,没有前后方的界限,前方的行动是战斗,后方“呆着别动”同样是战斗!所有的中国人背靠着背,肩并着肩,正共渡难关。  自从防控总体战打响以来,我们的广
内容摘要:本文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形神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中国雕塑家在塑造城市雕塑人物形体时从“形似”向“神似”转变,用中国文化概括的“写意”手法表现高度的意象之美。无论是“以形塑神”还是“重意略形”均没有重神轻形之意,雕塑家的目的是让人物雕塑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间,既能显现时代文化气息,又能引发公众的互动与共鸣。  关键词:以形塑神、重意略形、人物雕塑、城市空间  雕塑在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
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开启了中国雕塑发展的新世代。  全国各大美术学院通过高考, 年中招收了77.78两级近百名雕塑专业新生。这批入校年龄跨度15岁到30岁的雕塑新军,40年来,伴随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大潮,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事业的代中坚!  2017年在青岛的雕塑展上,与广美的吴雅琳教授等同道聊到18年是我们高考入校四十年,可以此契机筹办从雕塑角度呈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雕塑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