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从“养不教,父之过 ”引出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必然性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家庭教育父性教育必然性特点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的文化教育典籍,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农耕文化“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母性的肩上。南宋至今流传了700多年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即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那是做父母的失职。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以女性为主的占50%,以男性为主的占20%,共同教育的占30%。问其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像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极易造成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现象。
一、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父性教育的必然性
父性教育指的是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母系氏族社会的出现远远早于父系,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父亲的角色才得以确立,然而尽管父亲角色被承认,但父亲却很少参与家庭事务,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为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金钱物质的支持;母亲才是生养、教育子女的主角。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意识的提升,社会分工乃至家庭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上拥有了更大的舞台,男性则开始将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向了家庭。家庭结构虽然越来越简单,但是家庭的功能并未随之减弱,尤其是家庭的情感、教育和休闲的功能更为突出,这就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投入到家庭生活中,父性教育登上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缺一不可,但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的特点与作用大不相同。男女之间的性格是不同的,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具有阳刚之气,母亲那种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好处,父亲那种豁达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家庭教育必须做到阴阳平衡。一般而言,母亲给孩子的通常是侧重衣食住行、保健礼仪等具体实用知识;而人格和意志上的影响,大多数来自于父亲。母亲担心孩子动手动脚会办错了事、办糟了事、办坏了事,而父亲则应当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尝试,这样,不仅可以涵养孩子的聪颖智慧,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精神。一个缺乏父性教育、父亲熏陶的孩子,是一个精神“缺钙”、意志薄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多半缺乏竞争意识。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十二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那种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缺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特点往往是大多数女性所不具备的,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维上女性形象思维比较好,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就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特点
家庭中父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一)“懒”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教育孩子也要自立。他们往往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处理问题,对孩子溺爱的成分比较少。如果一个孩子摔倒没有哭,母亲的反应是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当父亲的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多半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给孩子以自信心。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他们的“懒”恰恰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依赖。原本会穿衣服的孩子之所以“懒”得自己动手,就是因为妈妈太勤快了,手太“长”了。
(二)“粗”
在家庭教育中,男性一般都是粗线条的。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细心周到,他们对孩子很多的问题、困难“熟视无睹”,他们的“粗”在于不会时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一个小女孩在公园骑小童车不小心碰到石头上摔倒了,一位母亲想马上伸手去拉,却被一旁的父亲制止了,父亲对女儿说:“好女儿,快起来,你是个勇敢的小战士。”说来奇怪,本来已经撇嘴想哭的女儿,竟然没有哭就爬起来了。这个事例说明,父性教育的“粗”是必要的。
(三)“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慈母严父”正是二者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父亲不会像妈妈那样心慈手软,他们看到孩子有越轨行为,不会只在嘴上讲大道理而在行为上纵容,他们会用很刚性或者说是“暴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自觉遵守规则、懂得规矩。
(四)“脏”
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爱干净,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取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孩子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身体就缺乏抵抗力,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这里讲的“脏”并非不讲卫生习惯。
(五)“破坏”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们一顿,而父亲往往置之不理,甚至会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再教孩子把玩具装好。父亲往往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孩子一般都爱和父亲一起玩游戏机、玩电脑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都是很好的。
上面介绍了父性教育的几个特点,这些看似“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粗暴”、“不爱干净”的做法,恰恰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从教育方式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而母亲喜欢越俎代庖。父母若能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差别,在教育上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相信孩子在和谐、刚柔并济的家庭教育中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莱格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既有男性特质,又有女性特质,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健全的人格。而人格表现在个体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折射什么样的人格。比如,碰一碰就哭的孩子,人格是脆弱的,长大后在挫折面前怎能坚强?什么都要“我说了算”的孩子,人格是自我中心的,如果不走出来,以后怎能与人交往?而人格是可塑的,父亲——男性,是孩子男性特质发展的榜样,也是孩子认识男性的窗口的纽带,在这一点上是母亲——女性所不能代替的。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丈夫应在家庭中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如果孩子的培养教育完全由母亲承担的局面不改变,肯定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柔弱。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李一凡.父性教育不可缺.学前教育(家教版),2004.5.8.
[4]徐浙宁.父亲带孩子的好处.启蒙(京),2004.6.
[5]林漫亚.父爱,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儿童与健康2004.4.
关键词: 家庭教育父性教育必然性特点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无数的文化教育典籍,有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农耕文化“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的重任完全落在了母性的肩上。南宋至今流传了700多年的《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即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那是做父母的失职。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家庭教育中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以女性为主的占50%,以男性为主的占20%,共同教育的占30%。问其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像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当父亲的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极易造成家庭教育中“阴盛阳衰”的现象。
一、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父性教育的必然性
父性教育指的是对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从人类漫长的历史来看,母系氏族社会的出现远远早于父系,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父亲的角色才得以确立,然而尽管父亲角色被承认,但父亲却很少参与家庭事务,这就是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父亲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为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金钱物质的支持;母亲才是生养、教育子女的主角。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观念、意识的提升,社会分工乃至家庭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上拥有了更大的舞台,男性则开始将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向了家庭。家庭结构虽然越来越简单,但是家庭的功能并未随之减弱,尤其是家庭的情感、教育和休闲的功能更为突出,这就意味着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投入到家庭生活中,父性教育登上舞台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缺一不可,但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的特点与作用大不相同。男女之间的性格是不同的,从总体上来说母亲比较温柔,父亲具有阳刚之气,母亲那种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好处,父亲那种豁达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家庭教育必须做到阴阳平衡。一般而言,母亲给孩子的通常是侧重衣食住行、保健礼仪等具体实用知识;而人格和意志上的影响,大多数来自于父亲。母亲担心孩子动手动脚会办错了事、办糟了事、办坏了事,而父亲则应当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尝试,这样,不仅可以涵养孩子的聪颖智慧,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大胆创新的精神。一个缺乏父性教育、父亲熏陶的孩子,是一个精神“缺钙”、意志薄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多半缺乏竞争意识。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这项调查是他们持续了十二年,从婴儿到十几岁的孩子各个年龄段进行跟踪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亲以女性那种感情细腻、做事认真仔细、性格温柔去影响孩子,通过讲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给孩子很多的关怀与呵护,这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会使孩子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性格孤僻、自卑等缺点。男性教育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男性的特点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特点往往是大多数女性所不具备的,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思维上女性形象思维比较好,男性逻辑思维比较强,就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二、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特点
家庭中父性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以下特点:
(一)“懒”
男性倾向于自立,因此教育孩子也要自立。他们往往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处理问题,对孩子溺爱的成分比较少。如果一个孩子摔倒没有哭,母亲的反应是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泪揉出来了。而当父亲的往往不是这样,他们会说:“走路怎么不注意,站起来,往前走,我相信这次一定会走好。”孩子多半没有哭,而是站起来就往前走,父亲在后面拍手说:“真勇敢!真勇敢!”给孩子以自信心。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他们的“懒”恰恰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依赖。原本会穿衣服的孩子之所以“懒”得自己动手,就是因为妈妈太勤快了,手太“长”了。
(二)“粗”
在家庭教育中,男性一般都是粗线条的。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细心周到,他们对孩子很多的问题、困难“熟视无睹”,他们的“粗”在于不会时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一个小女孩在公园骑小童车不小心碰到石头上摔倒了,一位母亲想马上伸手去拉,却被一旁的父亲制止了,父亲对女儿说:“好女儿,快起来,你是个勇敢的小战士。”说来奇怪,本来已经撇嘴想哭的女儿,竟然没有哭就爬起来了。这个事例说明,父性教育的“粗”是必要的。
(三)“狠”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慈母严父”正是二者的真实写照。一般而言,父亲不会像妈妈那样心慈手软,他们看到孩子有越轨行为,不会只在嘴上讲大道理而在行为上纵容,他们会用很刚性或者说是“暴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自觉遵守规则、懂得规矩。
(四)“脏”
父亲不像母亲那样爱干净,因此对孩子玩泥土、挖沙子往往取支持态度。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孩子太干净,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身体就缺乏抵抗力,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这样看来男性对孩子卫生问题的宽松态度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这里讲的“脏”并非不讲卫生习惯。
(五)“破坏”
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较强,父亲和孩子在一起往往会搞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如果孩子把玩具拆开,母亲往往会骂他们一顿,而父亲往往置之不理,甚至会和孩子一起去拆玩具,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再教孩子把玩具装好。父亲往往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也会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孩子一般都爱和父亲一起玩游戏机、玩电脑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都是很好的。
上面介绍了父性教育的几个特点,这些看似“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粗暴”、“不爱干净”的做法,恰恰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从教育方式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而母亲喜欢越俎代庖。父母若能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差别,在教育上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相信孩子在和谐、刚柔并济的家庭教育中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莱格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既有男性特质,又有女性特质,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健全的人格。而人格表现在个体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折射什么样的人格。比如,碰一碰就哭的孩子,人格是脆弱的,长大后在挫折面前怎能坚强?什么都要“我说了算”的孩子,人格是自我中心的,如果不走出来,以后怎能与人交往?而人格是可塑的,父亲——男性,是孩子男性特质发展的榜样,也是孩子认识男性的窗口的纽带,在这一点上是母亲——女性所不能代替的。
教育子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丈夫应在家庭中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如果孩子的培养教育完全由母亲承担的局面不改变,肯定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柔弱。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李一凡.父性教育不可缺.学前教育(家教版),2004.5.8.
[4]徐浙宁.父亲带孩子的好处.启蒙(京),2004.6.
[5]林漫亚.父爱,有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儿童与健康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