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尽管各院校普遍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对新时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认识不足,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不强。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制约因素,最后就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提出优化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44-02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各院校尽管普遍给予了重视,而且也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使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相对较高,但按照较高标准和要求来看,特别是从培养学生就业、创业、創新意识和能力来看,就业指导工作还缺乏系统性、融合性和创新性,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因而,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价值,并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着眼于解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制约因素,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拓展就业指导工作领域和范围,持续优化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取得更高成效。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双创”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更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以及广大教师对此应当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才能使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更强,进而使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显著提升,如有的高职院校将“双创”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有效结合,切实加大对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找出制约因素,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方法,进而持续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大力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特别是能够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融合性和渗透性,如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还要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大力度,这对于推动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特别是形成健全和完善的运行体系至关重要;大力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还有利于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特色化,如将就业指导工作与贫困大学生求助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既解决了贫困大学生学费问题,也能够使他们对就业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而且对于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都具有重要价值,高职院校以及广大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以人为本
   从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尽管普遍都给予重视,而且也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但仍然缺乏以人为本,直接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不强,而且也无法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有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落实“核心素质观”方面不够到位,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特色化不强,如不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马克思主义就业观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以人为本,还表现为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人性化设计,如不注重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识不强,制约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纵深开展。
   (二)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落后
   健全和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对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化和效能化水平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制约因素也包括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薄弱,最主要的就是不注重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以创业促就业”方面还不够到位,在找准“结合点”方面比较薄弱。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人文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样不利于学生未来就业。有的高职院校则不注重将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育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很多专业课程教师在这方面缺乏重视。
   (三)就业指导工作载体建设薄弱
   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一定要打造更多的工作载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实效。从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在构建就业指导工作载体方面还不到位,直接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特色化和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不强。有的高职院校不注重通过“活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就业、创业、创新相关的座谈会、研讨会、演讲等活动相对较少,学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思路、就业渠道、就业模式不科学。有的高职院校则没有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校企合作”当中,在强化企业人才作用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和完善的运行机制,企业人才在教育、引导、推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业指导工作载体建设薄弱,也表现为不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如就业指导平台建设相对较少,再比如不注重运用“虚拟平台”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能力,等等。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优化路径
   (一)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要想做好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在创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面狠下工夫,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落实“核心素质观”为重要方向和目标,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特色化和实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就业观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大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思想,也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提升就业能力。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就业方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并针对学生就业意识、就业方向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要正确处理好引导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已经有就业意识的学生应当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要当好“把关人”,避免学生出现问题和矛盾。
   (二)建立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
   高职院校要把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拓展就业指导工作领域,强化就业指导工作成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以及广大教师应当抓好融合工作,特别是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要找准就业指导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结合点”,强化就业指导工作的融合性、互动性和渗透性,如将“双创”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倾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積极引导学生“以创业促就业”。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效互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工匠精神”、责任意识、人文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要将就业指导工作与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加强与专业课堂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帮助专业课程教师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三)打造就业指导工作载体平台
   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把打造多元化载体平台作为重要的创新性举措,努力使就业指导工作步入创新发展轨道,并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吸引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倾力打造具有较强引导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平台,如多开展一些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以及演讲、社会实践等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相互之间多启发、多支持、多合作。打造就业指导工作载体平台,还要大力加强资源整合工作,如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校企合作”当中,不断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切实发挥企业人才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拓展自己的就业渠道。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大力践行“互联网+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受到重视,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也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但仍然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直接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效能化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价值,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重点在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创新、建立就业指导工作融合机制、打造就业指导工作载体平台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就业指导工作实现更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王中磊,高馨.职教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职业精神教育实践融合研究[J].辽宁教育,2021(4):48-52.
   [2]郭政华,汪琦,张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93-194.
   [3]卢秋菊.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冶金管理,2021(1):181-183.
   [4]孙军辉.以“微管理”模式为导向探析高职就业指导[J].就业与保障,2020(24):51-52.
  ◎编辑 王亚青
其他文献
[摘 要]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合肥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合肥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基于此,分析合肥红色文化资源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及融合路径。  [关 键 词] 合肥;红色文化资源;高校;立德树人;意义;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新世纪以来,余华在随笔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都鲜明地体现了对“中国”的想象性构建.在浸润了个体经验的随笔中,余华在文革历史与改革开放的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一方面借助词汇内
[摘 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教师教学能力仍需提升、教学方法遭遇困境、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程度受限、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从路径看,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丰富教学方法,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育人为本,增加“所得”;联动考核,增强“所感”。  [关 键 词] 思政课;获得感;路径选择  
[摘 要]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工匠精神”主要是指执着专注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其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和有机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强化他们的整体素质,也赋予了高职思政教育新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需要在明确学生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制约因素和路径进行客观和有针对性的分析。
[摘 要]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不仅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从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思路、推动校企合作体系创新等诸多方面提出改革措施,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志码]
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大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又因受地域、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的影响有其特殊性.他们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及对未来的焦虑,却无力应对这
[摘 要] 立足于探索生长型课堂,践行师生互动。在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课堂的观察与反思以及对一线思政教师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探索提升课堂活力和有效性的策略。  [关 键 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思政;互动式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008-02   众所周知,学校、教师都在
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急需大量技能人才,为适应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中,加强行校企协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核心内容之一,实施1+X证书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1+X制度的两种证书将互为补充,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及高水平职业技术能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试系统自成体系,且成熟完善,把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嵌入专业课程内容,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与课程考核相互融合,是目前铁路运输相关专业推行1+X证书制
[摘 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导意见,基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实践,分析思考了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内涵与主题。认为,时代背景下立足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事业是其主题;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思想指引行动的基本规律,努力培养有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的劳动意志品质和严谨执着的工匠精神,能够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