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是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它反映在科学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空间,揭示教学内容的美;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依托学科特点,揭示科学科学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审美因素 画面美 知识美 创造美的能力 科学的真善美 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准则和敏锐的辨美能力。审美素质教育是通过对人们的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美学基本原理》一书中写道: “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 审美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就对美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述,他认为培养“完全人物”——体育、心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必须重视并实施美育,因为“美育者一面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手段”。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离开了学科教学谈渗透审美教育的途径,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审美教育的渗透要与学科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挖掘教材的审美空间,揭示教学内容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科学课作为一门技能性、常识性学科,其丰富的内在美,往往不是用旋律、节奏、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美的可感形象,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感受、理解的过程中获得清晰、深刻的美的体验。
  1、教材的画面美
  我们看到科学课的教材都有着色彩斑斓的画面,令学生爱不释手,这就是教材中美的因素对他们的吸引。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向学生展示了整株植物及植物的各部分,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抓住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植物植物的美:如绿树、红花等植物斑斓的色彩美;黄山的迎客松、榕树、柳树、梧桐等各种不同植株的形状美;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形状、各种各样颜色的树叶的图片,课堂上集中一起来欣赏,使学生认识了针形叶、圆形叶、披针形叶、方形叶、手形叶等这些叶的形状,知道植物叶的作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植物叶的形状美;通过各种图片来了解植物各种各样的根,如直根、须根,储藏根、支持根、气生根、攀掾根、水生根和寄生根,了解植物根的作用,使学生在认识根的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感受植物的生命美。
  2、教材的知识美
  科学课的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而广,有动物类、植物类、生命世界类、物理、化学、矿物矿藏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知识美,并把这些美在教学中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在教学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时,如果只让学生知道地形有:高原、平原、丘陵、峡谷、湖泊等,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不容易把握这些地形的本质,在这里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美,让学生欣赏书中有关的地形图片,边欣赏边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祖国河山的美,在具体的描述和欣赏中了解了地形地貌的不同特征,也体会了教材中图片的美和不同地形所展示的不同的美,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识的美的因素给挖掘出来,把一节抽象知识课变成了感受美、欣赏美、描述美的课。
  二、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创造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经过亲自探究、实践过的知识,其内心体验往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解来的更加丰富和深刻,对知识本身的美感也有独到的领悟,甚至会产生“劳动创造了了世界” 、“劳动创造了美”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如在教学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制作的实验材料、画一画设计图、动手进行制作、到阳光下检验制作的热水器性能等,并给学生介绍人们现在使用的热水器发明创造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乐趣,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可以激发学生崇高的美感。
  审美教学不光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创造美的能力。破旧立新,大胆进行创造美的尝试,创造美的活动,需要有独特、新颖、不同寻常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环情境。如在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的眼中自然界中的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在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又是怎样得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标本,并把自己观察到的用笔画下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微小生命它们美吗?美在哪里?接着再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的过程中观察的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越的,那么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都有哪些成果呢?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观察工具为人类服务?通过分组、集中等不同形式的交流讨论,使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小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学生在这样的不断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了解了微小世界的秘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诱导、培养和开发,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充分調动学生创造美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充分品尝了创造美的愉悦和快感。
  三、揭示科学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真善美的统一,充分挖掘纷繁复杂的科学知识内在蕴含着的结构
   美、层次美、和谐美等丰富的美学要素,利用这些具有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科学世界中的美表现出无限多样性,如自然界中大到无垠宇宙、浩瀚海洋,小到奇妙的微生物、晶莹剔透的水滴,远到闪烁的恒星,近到碧绿的草地、芬芳的花朵,都各有着其美的特色。又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所表现出来的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美,DNA双螺旋结构的对称美,金刚石、水晶、金属晶体外在和内在结构的统一美,物质世界质量和能量稳定、均衡的比例美等等。当然在让学生感知美的事物和现象的同时,教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新奇巧妙的实验,给学生另一种美的意境。通过揭示科学的真善美,使学生获得科学美的感受和体验,不断提高境界、陶冶心灵、增强情趣,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 《大力提升素质教育 培养科学审美观》.秦雨棠.2006.
  [4] 《艺术教育论》.郭声健.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对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新的课程标准要靠体育教师去贯彻落实,课程资源要靠体育教师去开发和利用,学校领导对新课改的支持也要靠体育教师去争取,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关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自身的端庄的举止、规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催生学生的进取意识,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会成长,放飞梦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方法灵活施教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使用,而当下,许多老师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硬性的语法和句式,忽略了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严重的违背了英语学习的最初目的。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语言使用英语教育能力培养    1、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使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
【摘 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大学数学教学目标,从必要性、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角度谈论了如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 数学模型 大学数学教学 数学建模思想  0、引言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在求解实际问题中产生,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对问题的本质联系研究,抽象出他们的规律和逻辑所形成的。反过来,这些形成体系的数学知识又被我们用来指导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而对教师来说,尤其是对小学老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
20世纪70年代教育叙事研究在西方教育领域内率先兴起,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是西方教师职业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提倡向“解释学转向”、“语言学转向”、“叙事研究转向”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对职业生活的研究存在交又之处,由此产生了整合各方面的研究以推动职业研究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科学研究中关注实践的叙事研究方式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读农村小学作文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而《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豐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
摘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经济数学是高等院校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它不仅能让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经济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物流经济和管理领域内的实际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专业经济数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