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国大学教育堪称产业化,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套教育流程严谨有序有效,尽管各个高校各个专业都有其各自的特征,但总体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正日益朝向国际化发展,那么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人才,学校该采用哪些方式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呢?本文将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借鉴他国经验,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辅助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提供可取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英语课堂目的化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跟读课程听课,参与各个讲座培训,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体会了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特点。曼大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其学生背景非常国际化,其博士毕业生纳入欧洲各国引进人才之列,各个学科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具有可借鉴之处。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正日益朝向国际化发展,那么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人才,学校该采用哪些方式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呢?本文将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借鉴他国经验,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辅助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提供可取的建议。
1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及特点
英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类型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层次。另一种是研究类型的,以实际研究为主要方式,主要面向博士生层次。博士生不用上课,主要是自主研究学习。硕士学制一般是一至两年,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而博士基本是自主研究,但与导师见面频繁,多次与导师讨论课题内容。本文主要以曼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为中心来进行分析探讨。
1.1 曼大课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由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大都是授课式教育,下面具体就曼大授课型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曼大研究生教学无统一或规定的教材。课程的授课方式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以教师为主的讨论学习、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讨论、学生互助小组讨论、专题报告、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授课式教育主要包含讲授课(lecture)+讨论课(tutorial)两种模式,Lecture大课讲授,由主讲教授主讲,除了研讨类课程,每门课程都会设置大课讲授,讨论课(tutorial)有主讲该课程的教师辅助学生讨论,主要是对大课的补充。同一门课,教师的讲授时间(lecture)从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而与学生的讨论时间(tutorial)教师也需花三四个小时。因为讨论课的时间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或者项目选题而被拆分成不同小组与老师在不同时间段见面讨论,每次为一个小时左右。因而教师教授的同一门课程,教师可能需要与学生碰面的时间有四个时间段。在讲授课堂上(lecture)教授会就某专题做个简单全面的指引,内容扼要概括,属于引导式,然后就这一专题列出许多的参考书目,这就需要学生课前课后做大量阅读来配合教师讲课,因此教师会根据进度将所授课程的参考书籍、讲授内容、与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课后作业和以往考试试题等资料粘贴于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曼大校园网注册选择研修课程,并从网上获得所选课程的各种配套资料,包括上课课件,参考阅读文章等,课下学生需要做大量的阅读与摘要记录,以便之后的小组讨论。学生在上课之前可通过网络获得教师提供的参考书、参考文献和教师课件,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学生会就课程不断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或学生间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组讨论课(tutorial)是由教师指导的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就阅读材料发表看法见解。由教师决定所带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进度。 除课堂教学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的多种形式的专题讨论,了解自己所关注的科学领域的研究状态。如曼大语言学院翻译中心在学期初安排了整学年的专题讲座内容(seminar),具体到讲座人及讲座内容摘要,主讲人来自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不同大学。
1.2 授课学时短,学术研讨会丰富多样。
曼大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授课安排10周,第一学期第六周为阅读周(reading week),学生集中一周时间段阅读,教师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提供给学生的参考文献每年更新,代表着该领域当前最新研究动态,学生在上课期间就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并获知了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使学生与教师同步站在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第二学期连续上课十周,4月复活节放假近20天,课程在5月初结束,学生开始复习考试或撰写论文。 6月份可以说是学术会议月(conference season)。由硕士生、博士生自己组织的跨学科的不同主题的研讨会频繁召开。曼大社会学院集中在这个月举办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培训与讲座,研究方法涉及社会调查方法,具体到访谈细节的设计等等。
2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
2.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形式。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国际化培养策略。有许多学校采取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3+2的教育培养模式,或者联合培养博士生。这一模式将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在学习阶段最后一年或两年送到国外大学培养,在国外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这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仅仅是把研究生送到国外去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在国内进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也有很多:如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国内研究生的教材,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国内做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沈以赴,夏品奇,2010)
2.2 国际化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问题。
然而,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过程中,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国外的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关。国内访学学者以及交流学生在英国曼大课堂上遇到主要问题是:一,学术阅读能力欠缺,二,口头表达能力不够。非英语专业的来自中国的国内访问学者以及留学生普遍反映,听课能力随着渐渐适应教授的讲课特色会逐渐提高,基本上听懂课程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除了教授的讲座课之外,一般另有小组讨论(tutorial),这时,有时教授会发下来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材料当场阅读然后给出自己的评价想法,这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有明显的差距,一是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远远跟不上,其他学生已经一目十行迅速浏览完毕,而许多中国学生仍然一句一句地细读;二是表达能力严重欠缺,其他国际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短时间内表达很多思想,但许多中国留学生却比较吃力。
由于教师有了新的材料,会当场发些材料阅读要求三五分钟内读完一篇材料。来自其他国家背景的国际学生善于表达,中国学生,无论硕士还是博士生,在阅读方面与其他学生有很大差距,阅读速度慢,总结文章主旨不够集中切中要害。口头表达极度欠缺,不能流畅表达,思考时间长,在相同时间内所传达的信息量很少。
3 曼大研究生教育模式对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启示与思考
3.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模式-- 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思想交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创新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整个教育的关键。而国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的多,而主动思考讨论的少,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国内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课堂互动讨论非常欠缺。而英国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除了课堂讲授外,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的参与方式还包括课堂讨论、课后阅读、课后作业、就某一问题由学生讲解、课堂互动提问等等,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潜能。而国内即使也有同样要求,但学生普遍课堂参与度不够,课下阅读其他相关材料远远不足,一般满足于课本的课前预习与复习。
学生学习的最大收获不在于听课听了多少,而在于课堂对他启发了多少,课下自己自主学习思考了多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是最主要的。正如哈佛大学Sandel教授(公平与正义)在“公正”(Justice:哈佛大学网络公开课)一课的结束语中说的: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因此,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废除以老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演讲会议报告等任务式的教学方式。
3.2 加强学术讨论与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曼大学期虽短,只有十周的课时,但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之间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的机会非常多,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老师在课堂给学生就相关专题相关领域做个比较简要的但前沿的介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参与的形式逼迫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述出来,在批判性阅读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提问,并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形成清晰的想法。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这种“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探究性学习”与一般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曼大翻译中心几乎每星期都有学术研讨会(Seminar), 在学期初就已经将研讨会的所有信息包括主讲人、主题等列出发给学生,演讲者有来自英国各所高校也有欧洲其他高校的知名教授或欧盟从业人员。 话题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并不拘泥于某一专题系列,而是予以学生充分的机会接触各方面的研究领域。因此,国内高校也应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加大国内外或校内外学者来校讲座的力度频率,并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这对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4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指导下的研究生英语教学
4.1 研究生英语教学目的与意义。
为了适应国际化需求,这部分学生群体在国内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目的主要应为:其一,能利用英语作为工具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在信息来源方面与国际接轨。其二,能运用英语与国外同行进行口笔头跨文化交流,包括日常会话与必要的学术交流。其三,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随着当今世界跨文化、跨国别的交流日益加强,大学生提高自身英语运用能力,提高与外界交流,与国际接轨的语言基本能力变成为当务之急。而其中,拥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成为重中之重。作为教育领域中最精英部分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对话、走向国际舞台并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重任。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就提出,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在教学中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研究生英语的教育应该顺应这一国际化趋势,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强调语言的使用,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减少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输入,强调与学生有效的双向交流,重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加工梳理过程。让他们有意识地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肯定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英语基础教学应该以培养研究生,增强英语学术写作能力,加强国际交往能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为专业教学目标。所以说研究生英语教育应与本科英语教育有很大区别,应该体现专业特点,突出实用价值,凸显国际会议专业交流特征与国际会议专业英语论文撰写特点。
4.2 国内研究生英语教育现状与问题。
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动力,也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利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交流的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多数研究生应试能力较强,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课程设置重复,沿袭了大学英语开设模式, 主要为“精读”与“听力”;教材内容严重与学生需求及兴趣脱节,课本选材没有顾及专业需求,因而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滞后,大部分高校依旧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应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英语的, 将语言的基础训练放在首位,沿袭了“填鸭式”教学方法, 多采取单词讲解一语言点练习— 习题处理的“三段式” 教学, 课堂内容主要是对语言知识点与语法规则的讲解与灌输, 忽略了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 研究生英语学习主要应该是基于科研与就业需要的,而目前的教学无法为其专业研究与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 直接表现在,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研究生在国外发表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意识不强,学术虽然在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英文篇数不少,甚至总数超过中文文献篇数,但在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很少,甚至没有一篇。(国际化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
4.3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英语课堂教学对策。
根据国际化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英语课堂应主要就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因此,研究生英语课学时可以大幅度削减,取消原有高学时的英语精读泛读课,在英语课堂上强化英语课堂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阅读写作与口头交际能力,改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英语论文写作两门实用性英语课程。而阅读材料也应该与专业相关,补充阅读材料必须考虑专业特点,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需要,为以后的专业英语教学奠定基础。写作主要围绕学术论文写作会议写作等。
4.3.1 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模拟国际会议专题报告。
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以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能力为目的,可以第一步训练学生做Presentation,即,演示演讲,就是指学生在演讲之前要把演讲大纲书写到适合投影的幻灯胶片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演讲主题可以包括介绍事物,用英语表达普通事物的特征或历史由来,以英语为工具,把在本科阶段或工作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英汉语言转化能力。比如:商学院学生就某个产品推广展示其营销策略;旅游专业学生展示旅游线路或旅游产品;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产品; 机械专业学生推广自己开发的新机器或新技术;社会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介绍社会存在的问题或新的管理理念;资环专业学生介绍某种环保能源的利用等等。第二步可以进行国际会议听说训练。要求学生模拟国际会议宣读会议论文并与外国同行专家交流。在课堂演示演讲训练基础上,继续开设国际会议英语课程,运用演示演讲的技巧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学以致用”,迅速强化学生在公众场合用英语进行连续发言的能力。课堂上首先通过实例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国际会议英语论文写作特点、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通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及学术报告个案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学术英语演讲技巧。经过关于演讲、写作和阅读等综合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用英文写一篇4千字左右的学术论文。它可以是已经发表作品或以前手稿的翻译,但更提倡直接用英语来写。在此基础上,用英语做一个学术报告,演讲时间可以延长到15分钟,以便使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论文。论文陈述后要求其他同学就论文内容提问,模拟同行专家就同一主题的交流,训练学生应答能力。
4.3.2 研究生英语写作课堂—规范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英语写作课堂可以借鉴曼大各课程教学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成大班讲授,就基本的写作要领进行讲解,而之后可以按照专业选题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课。学生之间讨论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主要具体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相关文献查询,主要训练学生学术文献检索能力;在图书馆或网上检索查阅钻研专业文献,训练学生阅读专业文献能力;撰写摘要并记录信息,训练学生摘要写作,并最终有助于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写作。最后进行论文撰写,严格按照国际学术论文规范修改论文格式及形式,力求论文学术规范与国际接轨。
4 结语
曼大的教育培养模式给予了研究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其研究生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如今国内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已成为趋势,在各种国际化培养方式下,学校一方面应该加大研究生学术讨论交流的频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同时也应加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改革,使其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生英语课堂的学术英语写作以及国际会议英语演讲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国内学生以及联合培养交流学生能够自信地与同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晓敏,王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英语运用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1
[2] 郭强,论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2
[2] 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 中国高等教育,2010,01
[2] 程永波,巴素英,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3
[2] 赖铮, 英语演示演讲-研究生高级口语课新模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英语课堂目的化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方式自身的创新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各具特色,研究各国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征及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对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及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跟读课程听课,参与各个讲座培训,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体会了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特点。曼大作为一所国际知名大学,其学生背景非常国际化,其博士毕业生纳入欧洲各国引进人才之列,各个学科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具有可借鉴之处。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正日益朝向国际化发展,那么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人才,学校该采用哪些方式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呢?本文将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并比较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借鉴他国经验,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辅助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提供可取的建议。
1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及特点
英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授课类型的,以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多为硕士研究生层次。另一种是研究类型的,以实际研究为主要方式,主要面向博士生层次。博士生不用上课,主要是自主研究学习。硕士学制一般是一至两年,学习方式可以是选读硕士学位课程,也可以是进行科研工作。考试合格,或提供论文,亦或两者兼有,皆可授予硕士学位。而博士基本是自主研究,但与导师见面频繁,多次与导师讨论课题内容。本文主要以曼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为中心来进行分析探讨。
1.1 曼大课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由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大都是授课式教育,下面具体就曼大授课型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简单介绍与分析。曼大研究生教学无统一或规定的教材。课程的授课方式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以教师为主的讨论学习、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讨论、学生互助小组讨论、专题报告、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授课式教育主要包含讲授课(lecture)+讨论课(tutorial)两种模式,Lecture大课讲授,由主讲教授主讲,除了研讨类课程,每门课程都会设置大课讲授,讨论课(tutorial)有主讲该课程的教师辅助学生讨论,主要是对大课的补充。同一门课,教师的讲授时间(lecture)从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或三个小时,而与学生的讨论时间(tutorial)教师也需花三四个小时。因为讨论课的时间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兴趣或者项目选题而被拆分成不同小组与老师在不同时间段见面讨论,每次为一个小时左右。因而教师教授的同一门课程,教师可能需要与学生碰面的时间有四个时间段。在讲授课堂上(lecture)教授会就某专题做个简单全面的指引,内容扼要概括,属于引导式,然后就这一专题列出许多的参考书目,这就需要学生课前课后做大量阅读来配合教师讲课,因此教师会根据进度将所授课程的参考书籍、讲授内容、与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课后作业和以往考试试题等资料粘贴于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曼大校园网注册选择研修课程,并从网上获得所选课程的各种配套资料,包括上课课件,参考阅读文章等,课下学生需要做大量的阅读与摘要记录,以便之后的小组讨论。学生在上课之前可通过网络获得教师提供的参考书、参考文献和教师课件,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学生会就课程不断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或学生间进行讨论,这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小组讨论课(tutorial)是由教师指导的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就阅读材料发表看法见解。由教师决定所带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授课进度。 除课堂教学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的多种形式的专题讨论,了解自己所关注的科学领域的研究状态。如曼大语言学院翻译中心在学期初安排了整学年的专题讲座内容(seminar),具体到讲座人及讲座内容摘要,主讲人来自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不同大学。
1.2 授课学时短,学术研讨会丰富多样。
曼大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授课安排10周,第一学期第六周为阅读周(reading week),学生集中一周时间段阅读,教师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提供给学生的参考文献每年更新,代表着该领域当前最新研究动态,学生在上课期间就接触到最新研究成果,并获知了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使学生与教师同步站在该学科领域的前沿。第二学期连续上课十周,4月复活节放假近20天,课程在5月初结束,学生开始复习考试或撰写论文。 6月份可以说是学术会议月(conference season)。由硕士生、博士生自己组织的跨学科的不同主题的研讨会频繁召开。曼大社会学院集中在这个月举办人文学科研究方法的培训与讲座,研究方法涉及社会调查方法,具体到访谈细节的设计等等。
2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
2.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形式。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全球化的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国际化培养策略。有许多学校采取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3+2的教育培养模式,或者联合培养博士生。这一模式将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在学习阶段最后一年或两年送到国外大学培养,在国外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这种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不仅仅是把研究生送到国外去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在国内进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也有很多:如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国内研究生的教材,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国内做学术报告,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沈以赴,夏品奇,2010)
2.2 国际化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问题。
然而,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过程中,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国外的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关。国内访学学者以及交流学生在英国曼大课堂上遇到主要问题是:一,学术阅读能力欠缺,二,口头表达能力不够。非英语专业的来自中国的国内访问学者以及留学生普遍反映,听课能力随着渐渐适应教授的讲课特色会逐渐提高,基本上听懂课程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除了教授的讲座课之外,一般另有小组讨论(tutorial),这时,有时教授会发下来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材料当场阅读然后给出自己的评价想法,这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相比,中国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有明显的差距,一是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远远跟不上,其他学生已经一目十行迅速浏览完毕,而许多中国学生仍然一句一句地细读;二是表达能力严重欠缺,其他国际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短时间内表达很多思想,但许多中国留学生却比较吃力。
由于教师有了新的材料,会当场发些材料阅读要求三五分钟内读完一篇材料。来自其他国家背景的国际学生善于表达,中国学生,无论硕士还是博士生,在阅读方面与其他学生有很大差距,阅读速度慢,总结文章主旨不够集中切中要害。口头表达极度欠缺,不能流畅表达,思考时间长,在相同时间内所传达的信息量很少。
3 曼大研究生教育模式对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启示与思考
3.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模式-- 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思想交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创新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整个教育的关键。而国内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的多,而主动思考讨论的少,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国内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都采取课堂讲授的形式,课堂互动讨论非常欠缺。而英国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除了课堂讲授外,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的参与方式还包括课堂讨论、课后阅读、课后作业、就某一问题由学生讲解、课堂互动提问等等,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潜能。而国内即使也有同样要求,但学生普遍课堂参与度不够,课下阅读其他相关材料远远不足,一般满足于课本的课前预习与复习。
学生学习的最大收获不在于听课听了多少,而在于课堂对他启发了多少,课下自己自主学习思考了多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往往是最主要的。正如哈佛大学Sandel教授(公平与正义)在“公正”(Justice:哈佛大学网络公开课)一课的结束语中说的: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因此,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在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废除以老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演讲会议报告等任务式的教学方式。
3.2 加强学术讨论与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曼大学期虽短,只有十周的课时,但学生与老师或学生之间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的机会非常多,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老师在课堂给学生就相关专题相关领域做个比较简要的但前沿的介绍,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参与的形式逼迫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观点表述出来,在批判性阅读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提问,并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形成清晰的想法。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建构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这种“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探究性学习”与一般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曼大翻译中心几乎每星期都有学术研讨会(Seminar), 在学期初就已经将研讨会的所有信息包括主讲人、主题等列出发给学生,演讲者有来自英国各所高校也有欧洲其他高校的知名教授或欧盟从业人员。 话题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并不拘泥于某一专题系列,而是予以学生充分的机会接触各方面的研究领域。因此,国内高校也应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加大国内外或校内外学者来校讲座的力度频率,并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这对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4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指导下的研究生英语教学
4.1 研究生英语教学目的与意义。
为了适应国际化需求,这部分学生群体在国内研究生阶段英语学习目的主要应为:其一,能利用英语作为工具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在信息来源方面与国际接轨。其二,能运用英语与国外同行进行口笔头跨文化交流,包括日常会话与必要的学术交流。其三,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随着当今世界跨文化、跨国别的交流日益加强,大学生提高自身英语运用能力,提高与外界交流,与国际接轨的语言基本能力变成为当务之急。而其中,拥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更成为重中之重。作为教育领域中最精英部分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对话、走向国际舞台并向世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重任。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就提出,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在教学中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研究生英语的教育应该顺应这一国际化趋势,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突出强调语言的使用,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减少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输入,强调与学生有效的双向交流,重视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加工梳理过程。让他们有意识地将外语作为交际工具。肯定专业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英语基础教学应该以培养研究生,增强英语学术写作能力,加强国际交往能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为专业教学目标。所以说研究生英语教育应与本科英语教育有很大区别,应该体现专业特点,突出实用价值,凸显国际会议专业交流特征与国际会议专业英语论文撰写特点。
4.2 国内研究生英语教育现状与问题。
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动力,也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非英语专业博士生利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交流的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多数研究生应试能力较强,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课程设置重复,沿袭了大学英语开设模式, 主要为“精读”与“听力”;教材内容严重与学生需求及兴趣脱节,课本选材没有顾及专业需求,因而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滞后,大部分高校依旧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应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英语的, 将语言的基础训练放在首位,沿袭了“填鸭式”教学方法, 多采取单词讲解一语言点练习— 习题处理的“三段式” 教学, 课堂内容主要是对语言知识点与语法规则的讲解与灌输, 忽略了研究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 研究生英语学习主要应该是基于科研与就业需要的,而目前的教学无法为其专业研究与发展提供直接的支持, 直接表现在,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研究生在国外发表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意识不强,学术虽然在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中引用英文篇数不少,甚至总数超过中文文献篇数,但在外文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很少,甚至没有一篇。(国际化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
4.3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英语课堂教学对策。
根据国际化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英语课堂应主要就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因此,研究生英语课学时可以大幅度削减,取消原有高学时的英语精读泛读课,在英语课堂上强化英语课堂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阅读写作与口头交际能力,改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英语论文写作两门实用性英语课程。而阅读材料也应该与专业相关,补充阅读材料必须考虑专业特点,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需要,为以后的专业英语教学奠定基础。写作主要围绕学术论文写作会议写作等。
4.3.1 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模拟国际会议专题报告。
研究生英语口语课堂以培养学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能力为目的,可以第一步训练学生做Presentation,即,演示演讲,就是指学生在演讲之前要把演讲大纲书写到适合投影的幻灯胶片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课件,投影到大屏幕上。演讲主题可以包括介绍事物,用英语表达普通事物的特征或历史由来,以英语为工具,把在本科阶段或工作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英汉语言转化能力。比如:商学院学生就某个产品推广展示其营销策略;旅游专业学生展示旅游线路或旅游产品;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产品; 机械专业学生推广自己开发的新机器或新技术;社会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介绍社会存在的问题或新的管理理念;资环专业学生介绍某种环保能源的利用等等。第二步可以进行国际会议听说训练。要求学生模拟国际会议宣读会议论文并与外国同行专家交流。在课堂演示演讲训练基础上,继续开设国际会议英语课程,运用演示演讲的技巧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学以致用”,迅速强化学生在公众场合用英语进行连续发言的能力。课堂上首先通过实例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白国际会议英语论文写作特点、写作要求和写作规范,通过国际会议宣读论文及学术报告个案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学术英语演讲技巧。经过关于演讲、写作和阅读等综合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用英文写一篇4千字左右的学术论文。它可以是已经发表作品或以前手稿的翻译,但更提倡直接用英语来写。在此基础上,用英语做一个学术报告,演讲时间可以延长到15分钟,以便使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论文。论文陈述后要求其他同学就论文内容提问,模拟同行专家就同一主题的交流,训练学生应答能力。
4.3.2 研究生英语写作课堂—规范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
英语写作课堂可以借鉴曼大各课程教学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成大班讲授,就基本的写作要领进行讲解,而之后可以按照专业选题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课。学生之间讨论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国际学术论文写作主要具体可以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相关文献查询,主要训练学生学术文献检索能力;在图书馆或网上检索查阅钻研专业文献,训练学生阅读专业文献能力;撰写摘要并记录信息,训练学生摘要写作,并最终有助于论文文献综述部分写作。最后进行论文撰写,严格按照国际学术论文规范修改论文格式及形式,力求论文学术规范与国际接轨。
4 结语
曼大的教育培养模式给予了研究生很大的自主空间,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其研究生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竞争力。如今国内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已成为趋势,在各种国际化培养方式下,学校一方面应该加大研究生学术讨论交流的频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同时也应加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改革,使其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生英语课堂的学术英语写作以及国际会议英语演讲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国内学生以及联合培养交流学生能够自信地与同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晓敏,王军,创新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英语运用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9,21
[2] 郭强,论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2
[2] 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J]. 中国高等教育,2010,01
[2] 程永波,巴素英,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3
[2] 赖铮, 英语演示演讲-研究生高级口语课新模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