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性因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其队伍建设的如何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到学校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都呈现出不稳定性、高流动性的特点。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为加强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辅导员;稳定性;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及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如何保持高等学校高校辅导员稳定性建设。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对维护校园的稳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成败。因此,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是国家、社会和学校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就影响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性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认可度不高,缺乏荣誉感、尊重感
  辅导员认可度不高,缺乏荣誉感和尊重感是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1],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现在辅导员平时做的工作比较杂,比较琐碎(如宿舍卫生、安排学生听报告、迟到早退、催缴书费、迎新毕业典礼等),故大家对高校辅导员认可度非常低,认为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没有技术含量,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做辅导员。在这种环境影响下,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缺乏荣誉感和尊重感,缺乏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
  二、辅导员学历结构不合理,晋升空间不明确
  学历结构不合理、晉升空间不明确也是影响辅导员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许多高校,很多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从事辅导员岗位,而大家都不舍得放弃自己多年寒窗苦读的专业。唐城等[2]研究发现,学历对辅导员是否愿意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有显著影响且呈负相关,即学历越高,越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大學同期毕业的同学有的从事教师岗,有的在科研单位从事科研,他们有的评定了职称,有的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很难评定职称。与他们相比,落差大,心理不平衡,导致有工作无热情,有转岗想法。
  长期以来,辅导员岗位是高校学生管理中一个阶段性的岗位,介于高校机关人员和教师之间,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3],其出路较窄。表面看起来,辅导员晋升的途径比较广泛,既可以走教师系列,也可以走行政干部系列但现实中辅导员常常沦为两头落空的“编外人员”[4]。
  三、工作量大,职业风险高,待遇低
  高校辅导员的本质工作应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然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将课堂外的领域交给辅导员负责。正如大家形容辅导员工作“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当前社会的稳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高等学校的安全问题决定的[5]。高校辅导员身担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任务,时刻担心各类突发紧急事件。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心理脆弱、自律意识弱,因恋爱问题等随时引发校园危机。面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辅导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其长期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难免产生怠倦。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管理的现象,对辅导员队伍缺乏奖励政策。目前即使有一些激励措施,也是照顾了方方面面的感情,激励效应没有发挥出来。辅导员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相差甚远。即使在同一所学校,与同等条件同部门的同事相比,待遇差距也非常大。目前对辅导员队伍往往使用多,培养少;要求多,关心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有工作只管往下派,很少关心辅导员身心健康及承受能力。辅导员一方面任务中,压力大,一方面待遇低,工作与待遇的发差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四、辅导员数量配备不足,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的数量表现出相对不足,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增大。按教育部规定,学校要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但目前很多高校不能满足该配比。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面对几百个生活习性、性格、偏好各不相同,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工作时需要身心的极大投入。此外,还要承担许多与学生切实相关但非职责范围之内且不可量化的工作,教育难度大,精神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常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疲于应付,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总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高校应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完善辅导员结构、辅导员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吸引力,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福利待遇,维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令第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7(4).
  [2] 唐城,何临春,杨锦秀.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对四川省高校辅导员的调查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86-89.
  [3] 黄志坚.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10):71-72.
  [4] 江丽媚.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 俞梦菲儿.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5(15).
其他文献
作物模型是辅助温室作物生产环境优化调控的有力工具。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是世界主要温室盆栽花卉之一,也是我国深受大众喜爱的节日用花。光温控制是一品红
本文以一品红“天鹅绒”(Euphorbia pulcherrima‘Red Velvet’)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在合肥地区温室条件下一品红的无土·促成栽培,并研究了其生理生化、观赏指标的变化。旨在
本文研究了弗吉尼亚栎(简称弗栎)引种后的虫害情况并对其害虫星天牛的防治提出建议,同时探讨了弗栎的耐盐机制。确定星天牛为严重危害栎树混交林的虫种之一,对四种栎树混交林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别名蒙自桤木、水冬瓜、冬瓜树、尼泊尔桤木⑴,系桦木科桤木属的一种阔叶落叶乔木,是一种速生树种。其根具有固氮菌,叶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对山地土壤的改良
学位
土地盐渍化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植物耐盐性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主要手段,培育和选择抗盐碱植物种质是林草育种的重要目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是适应性较强的禾本科草坪植物。本研究以苜蓿转BADH(betaine aldehyde dehydr
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规律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地处我国寒温带地区,其地带性植被是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优势建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