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王淑珍老人是除夕的前一天,老人精神矍铄,满脸喜庆,刚刚贴完窗花,正在和老伴一起准备年三十儿的饺子。听说记者要来,王淑珍老人早早准备好了全部“家当”。桌子上、火炕上摆满了老人这些年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俨然一个小型民俗展览。隔壁的老姐妹听说有记者来采访,也急忙赶来家里,嘴里还兴奋地念叨着,“做邻居十几年了,好多手艺活儿今天还是第一次见!”
三十把剪刀剪出一个五彩的人生
1937年,王淑珍老人出生在山西大同倍加皂镇一个名叫尉洲疃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给予了王淑珍老人丰富的艺术灵感。抛开一切外物的缠绕与干扰,寻找到一种“有难度的乐趣”。因为外祖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手工艺行家,因此王淑珍老人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外祖母的手艺,没有师傅领进门的繁琐,只有学艺靠个人的勤奋。老人说,打小儿就在外祖母身边,一边看一边记,时间久了,那些剪纸、窗花、布艺的图案和技法便烂熟于心了,这都是源于骨子里的热爱。世外天地、朴实人情、开阔心胸都投射在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手工艺作品里,用什么动物、什么景致都是十分讲究的。老人说,喜鹊代表吉祥如意,龙风象征祥和之气,鸳鸯代指恩爱夫妻,石榴喻意多子多福,五毒讲究驱灾辟邪,鲤鱼代表年年有佘,梅花暗示高洁坚强,荷花意为百年好合……老百姓心目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都轻盈灵动地蕴藏在其中。如今老人的30把剪刀大多光荣下岗,躲在桌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诉说着那辛劳、辛酸的尘封记忆。
手里攥着五彩的节庆
对于这些手工艺品的执着,王淑珍老人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淑珍老人一家进了城,生活比较清苦。王淑珍老人不仅剪纸、画窗花,还在端午节前编福字、马、端午绳和香袋,手编的饰物近20种。为了维持一家九口的生计,老人带着这些“作品”走遍了大同城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老人还隐隐记得那些把自己看作游商小贩的白眼,那些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横眉冷对的表情。“那会儿谁拿这些东西当成手工制作的工艺啊。”王淑珍老人说,“其实,在旧时的农村里,人们常常把剪纸技艺的高低作为品评媳妇灵巧或笨拙的标志。”民俗手工艺延续至王淑珍老人已经传了三代人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图案、花纹都是祖辈自雕自创积累下来的。王淑珍老人在没有图样的情境下,还自创了十几种图样作为剪纸、手工的素材。举凡红白喜事、岁时节令、寿筵、迁居,老人都能剪出红火喜庆的窗花、编出象征祥和的手工艺品来。春节讲究贴福字、喜鹊,五月五端午节讲究贴马贴公鸡、缝福马、挂艾草、戴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棉花、香料的香囊,都是老人在端午节前就开始准备的民间手工艺品,成百上千的手工编制工艺品集结在老人的木箱子里,等待端午节的到来。
往事若能下酒 回忆便是一场宿醉
节庆过后的闲暇,王淑珍老人偶尔小酌几杯,然后在热炕头上盘膝而坐,有时回忆过去流逝的时光,信手描画几幅色彩斑斓的窗花,有时拣起大小不等的剪子和刻刀抠几幅剪纸。老人提及过去十分感慨,上世纪80年代就一起上街卖剪纸的老姐妹至今大多故去,在世的几位也大多风烛残年,体弱多病,残存的手艺无人托付。眼睁睁看着这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就要付之东流,老人表示很无奈,“现在的年轻人哪有耐心和时间关注这些磨性子的东西。”
老人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别看大家都曾在街头售卖过自己的手工艺品,其实同行之间也有暗暗的竞争。各家的手艺不同,因此她卖出去的这些手工艺品有一些是独一无二、特别珍贵的。其中之一便是端午节前水桶和窗户上贴的蟾蜍。2007年,一起结伴编织手工艺品并且相处甚好的老姐妹把蟾蜍的编法告诉了王淑珍老人,没过多久,她的这位老姐妹便去世了。老人遗憾地说,她的儿女中没有人对她的手艺有继承。
谈到祭祀丧葬习俗,老人说以前的老大同人还是很讲究的。在老人的手工艺作品里,记者注意到红蓝相间的桃形饰物,王淑珍老人说这是长辈作古时,孙子、孙女披麻戴孝时帽子上的装饰。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提倡火葬,如今这样的风俗已经十分少见了。
一种痴迷 一种人生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从1970年到2010年这40年来,老人手里手工艺品大多没怎么增值,收入与物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谈到这儿,老人笑着说,手里的这点手艺传下来已不易,没有指着它发大财。有人喜欢,有人用得着,挣几个成本费也就罢了,有的人对这些“老古董”喜欢,也算是给老人莫大的安慰了。记者来之前的一天,老人刚刚为一对新婚夫妇绣完了两双鞋垫,颇见其苦心。老伴儿看到她熬夜伤神费眼睛,免不了因为心疼叨叨几句。大女儿也常常劝母亲,上了年纪针线活儿就放下别再做了。王淑珍老人却执拗地说:“这些零碎陪我过了快一辈子,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几十年都习惯了,一下子闲下来还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老人还开玩笑说,前几年她总是担心这些“老古董”在她百年之后就被一把火烧了。如今,老人看出9岁的小孙女有绘画的天赋,于是让她假期中没事来奶奶家鼓捣鼓捣窗花和剪纸,也算是给老人的一种安慰。记者注意到在满满当当的针线匣子里掩藏着一个破旧不堪的针线包,老人说这是她的母亲留给她的,这一晃60年过去了,尽管物是人非,但是还能依稀看到细密的针脚和精巧的绣艺。
有人称赞过老人的手巧心细,有人担心过老人费力不讨好,还有人不在意这些时常出现在各种喜庆场合的一针一线、一丝一缕、一剪一刻。岁月带不走指中细沙,记忆载不动偶生白发。王淑珍老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都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她笑言,手里只要拿起来这些纸和线,就合不得放下了。人这一辈子,想做好什么事都得靠着那么一股子拧劲儿。老人还特意为我们的杂志剪了一对兔年窗花,她说红红火火,讨个好兆头。老人相信,这些流传下来的物件总有一天会大放光彩,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是否有后人会传承这些手艺。也许这些象征美好的作品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动人的。
三十把剪刀剪出一个五彩的人生
1937年,王淑珍老人出生在山西大同倍加皂镇一个名叫尉洲疃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给予了王淑珍老人丰富的艺术灵感。抛开一切外物的缠绕与干扰,寻找到一种“有难度的乐趣”。因为外祖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手工艺行家,因此王淑珍老人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外祖母的手艺,没有师傅领进门的繁琐,只有学艺靠个人的勤奋。老人说,打小儿就在外祖母身边,一边看一边记,时间久了,那些剪纸、窗花、布艺的图案和技法便烂熟于心了,这都是源于骨子里的热爱。世外天地、朴实人情、开阔心胸都投射在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手工艺作品里,用什么动物、什么景致都是十分讲究的。老人说,喜鹊代表吉祥如意,龙风象征祥和之气,鸳鸯代指恩爱夫妻,石榴喻意多子多福,五毒讲究驱灾辟邪,鲤鱼代表年年有佘,梅花暗示高洁坚强,荷花意为百年好合……老百姓心目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与向往都轻盈灵动地蕴藏在其中。如今老人的30把剪刀大多光荣下岗,躲在桌橱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诉说着那辛劳、辛酸的尘封记忆。
手里攥着五彩的节庆
对于这些手工艺品的执着,王淑珍老人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淑珍老人一家进了城,生活比较清苦。王淑珍老人不仅剪纸、画窗花,还在端午节前编福字、马、端午绳和香袋,手编的饰物近20种。为了维持一家九口的生计,老人带着这些“作品”走遍了大同城的“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老人还隐隐记得那些把自己看作游商小贩的白眼,那些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横眉冷对的表情。“那会儿谁拿这些东西当成手工制作的工艺啊。”王淑珍老人说,“其实,在旧时的农村里,人们常常把剪纸技艺的高低作为品评媳妇灵巧或笨拙的标志。”民俗手工艺延续至王淑珍老人已经传了三代人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图案、花纹都是祖辈自雕自创积累下来的。王淑珍老人在没有图样的情境下,还自创了十几种图样作为剪纸、手工的素材。举凡红白喜事、岁时节令、寿筵、迁居,老人都能剪出红火喜庆的窗花、编出象征祥和的手工艺品来。春节讲究贴福字、喜鹊,五月五端午节讲究贴马贴公鸡、缝福马、挂艾草、戴香包。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棉花、香料的香囊,都是老人在端午节前就开始准备的民间手工艺品,成百上千的手工编制工艺品集结在老人的木箱子里,等待端午节的到来。
往事若能下酒 回忆便是一场宿醉
节庆过后的闲暇,王淑珍老人偶尔小酌几杯,然后在热炕头上盘膝而坐,有时回忆过去流逝的时光,信手描画几幅色彩斑斓的窗花,有时拣起大小不等的剪子和刻刀抠几幅剪纸。老人提及过去十分感慨,上世纪80年代就一起上街卖剪纸的老姐妹至今大多故去,在世的几位也大多风烛残年,体弱多病,残存的手艺无人托付。眼睁睁看着这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就要付之东流,老人表示很无奈,“现在的年轻人哪有耐心和时间关注这些磨性子的东西。”
老人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别看大家都曾在街头售卖过自己的手工艺品,其实同行之间也有暗暗的竞争。各家的手艺不同,因此她卖出去的这些手工艺品有一些是独一无二、特别珍贵的。其中之一便是端午节前水桶和窗户上贴的蟾蜍。2007年,一起结伴编织手工艺品并且相处甚好的老姐妹把蟾蜍的编法告诉了王淑珍老人,没过多久,她的这位老姐妹便去世了。老人遗憾地说,她的儿女中没有人对她的手艺有继承。
谈到祭祀丧葬习俗,老人说以前的老大同人还是很讲究的。在老人的手工艺作品里,记者注意到红蓝相间的桃形饰物,王淑珍老人说这是长辈作古时,孙子、孙女披麻戴孝时帽子上的装饰。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提倡火葬,如今这样的风俗已经十分少见了。
一种痴迷 一种人生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从1970年到2010年这40年来,老人手里手工艺品大多没怎么增值,收入与物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谈到这儿,老人笑着说,手里的这点手艺传下来已不易,没有指着它发大财。有人喜欢,有人用得着,挣几个成本费也就罢了,有的人对这些“老古董”喜欢,也算是给老人莫大的安慰了。记者来之前的一天,老人刚刚为一对新婚夫妇绣完了两双鞋垫,颇见其苦心。老伴儿看到她熬夜伤神费眼睛,免不了因为心疼叨叨几句。大女儿也常常劝母亲,上了年纪针线活儿就放下别再做了。王淑珍老人却执拗地说:“这些零碎陪我过了快一辈子,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几十年都习惯了,一下子闲下来还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老人还开玩笑说,前几年她总是担心这些“老古董”在她百年之后就被一把火烧了。如今,老人看出9岁的小孙女有绘画的天赋,于是让她假期中没事来奶奶家鼓捣鼓捣窗花和剪纸,也算是给老人的一种安慰。记者注意到在满满当当的针线匣子里掩藏着一个破旧不堪的针线包,老人说这是她的母亲留给她的,这一晃60年过去了,尽管物是人非,但是还能依稀看到细密的针脚和精巧的绣艺。
有人称赞过老人的手巧心细,有人担心过老人费力不讨好,还有人不在意这些时常出现在各种喜庆场合的一针一线、一丝一缕、一剪一刻。岁月带不走指中细沙,记忆载不动偶生白发。王淑珍老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都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她笑言,手里只要拿起来这些纸和线,就合不得放下了。人这一辈子,想做好什么事都得靠着那么一股子拧劲儿。老人还特意为我们的杂志剪了一对兔年窗花,她说红红火火,讨个好兆头。老人相信,这些流传下来的物件总有一天会大放光彩,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是否有后人会传承这些手艺。也许这些象征美好的作品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