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摘要:发展绿色建筑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意义,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策略以及绿色施工管理。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策略;绿色施工管理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给自己带来快乐和自豪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为建筑能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与自然共生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一、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一)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发展绿色建筑能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用经济原理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
按照经济学原理,假设自然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在不出现自然垄断,不出现经济外部性问题等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高效率。但是如果存在经济外部性问题,市场就不能保证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如果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绿色建筑推进策略
(一)注重建筑经济性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绿色建筑也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以前,大家多注意绿色建筑的先进性,很少考虑其经济性。绿色建筑要与经济相关联。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社会的指标太少,量化分析不够。我国在概念上并不落后,但在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存在着太多的缺陷,项目实施时定性的因素过多,定量的因素太少。
(二)加强绿色智能自律
目前,绿色建筑市场竞争很激烈,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与恶性竞争造成了不良影响,低价中标使绿色建筑系统工程质量下降。国家应尽快制定应对措施制止这种混乱局面。给承包商留出一定合理的利润,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绿色建筑能对各类建筑元元素的原始价格、运行消耗进行测算,把各专业专家、学生、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利益。
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应细化
绿色建筑的建造管理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建设单位、建筑单位、系统集成商、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的工作质量都会影响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理顺这些部门的关系,细分职责,使绿色建筑工程得到科学的管理。
在建筑业面向“绿色建筑”转型时,我们建筑经济面临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业主考虑的不仅仅是内部效果,而应该是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最好把它看作是一种预期净现值或者资产使用期的内部回报率,绿色建筑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经济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绿色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当然与传统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虽然相对增加了资金成本,但也降低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即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认为: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二)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2.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2.4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2.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三)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3.1施工扬尘的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3.2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l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3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4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3.5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土壤侵蚀。
3.6建筑垃圾控制(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绿色建筑是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从设计到施工技术将不断发展革新。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6
[2]喻李葵,张建国.建筑环境性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节能与环保,2003.7
[3]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上接第55页
(3)人员在施工现场时应多喝温开水,每日饮水3.5升为宜,但又要防止因口渴饮水过多;在驻地休息或者上班时,可用脸盆装水放置在房间内以便于加湿空气或采用空气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从而防止干燥空气对人体的伤害。
(4)天气预警:安全员时刻关注天气动向,一经发现恶劣天气,及时向领导汇报,出发前严禁极端恶劣天气上山作业;在上山途中,若遇极端恶劣天气,应及时返还分公司驻地;在作业过程中若遇到恶劣天气,应及时将人员和危险品有序撤离,若遇到人员患病,则应先到应急避险房呼吸氧气和避险,而后视天气情况做撤离或者继续作业的决定。 (5)融雪天气作业时,人员或设备应尽量远离边坡作业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护。
(6)严寒天气作业时,人员应多穿衣服、多喝热开水保暖,应为设备准备防冻液、覆盖棉被等保暖物资。
(7)高海拔环境下作业,应选择高原作业专用设备。
(8)融雪天气作业时,为车辆配铁锹,及时用铁锹或装载机或挖机填平泥泞、坑洼道路从而便于车辆或人员通过。在上山作业途中,人员及车辆应与边坡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山上碎石滚落伤人或设备。
(9)及时关注天气,防止冰雪天气条件下作业;若在作业中遇有冰雪天气,应为设备配置防滑链。
4、结论
高原钻爆挖运施工安全管理,其本质是与平原地区钻爆挖运施工安全管理是相同的。如何做好高原作业安全管理?大的方向来说,也就是对高原作业各环节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而后制定相应措施并严格执行,从而确保危险源受控。拿具体的安全管理要素人、机、环来说,在高原通过制定且落实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人、机、环三者和谐。由于高原安全管理具有针对性,应重点做好环的方面的管理,尤其是应急物资的配备和应急避险场所的建立,从而防止或减少高原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程杰.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2.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J].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2005.
[4]赵云胜.安全生产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2002.06.29
作者简介:
魏清河(1987-),男,江西景德镇人,葛洲坝易普力新疆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塔什库尔干分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科负责人,主要从事高原地区钻孔、爆破、挖运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上接第56页
墩身模板每翻模一层完成时必须对该层的刚模板用螺栓固定,并调整好平面位置、垂直度。然后才能翻升上一层模板,四层模板全部翻升完成后对钢模板的接缝、螺栓连接情况、钢筋保护层、模板标高、模板的平面位置、垂直度等全部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墩身混凝土。
3.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到现场,车载泵泵送入模。混凝土输送管采用125mm管径,沿塔吊向上伸展,一直伸到混凝土浇筑作业面,甩出弯管。水平管和立管之比要满足规范要求:泵管水平管长度不得小于垂直管路长度的15%,且不易小于15m,防止砼在停止泵送时倒流造成堵管。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先泵送水,再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材料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下层混凝土,使上下层之前不产生施工缝;振捣操作时,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及以振动棒拔出后形成孔洞;
4 施工时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前,模板板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2)模板安装前,检查预留洞是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并将杂物清理干净。
(3)模板安装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应严密,模板最大拼缝宽度应控制在1.5mm以内,模板拼缝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水。
(4)上翻模板操作前,需通过计算,准确找到每块模板的重心,翻升时,在模板重心位置挂钩起吊,以避免塔吊起吊模板时碰撞上层模板而翻转倾斜,造成危险,同时给顶部落模、立模造成不便。
(5)由于高墩施工均在高空中进行,立模和校模均没有可靠的持力点,因此,模板的校立比较困难。对此,在每层模板就位时,应及时处理模板接缝,调整垂直度,做到层层控制,避免多种偏差积累,同时,应加大模板刚度,避免翻模过程中模板的扭曲和变形。
5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翻模法来进行大桥高桥墩的施工,施工步骤简单,容易操作,显著地降低了高墩柱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便于施工管理的实施,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桥墩的施工质量,没有发生不良的现象,节约了施工成本,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游元明.浅谈翻模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 吴建松.圆端形薄壁空心高墩轻型爬架配合翻模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2.
摘要:发展绿色建筑顺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与特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意义,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策略以及绿色施工管理。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策略;绿色施工管理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给自己带来快乐和自豪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为建筑能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实现与自然共生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一、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一)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发展绿色建筑能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用经济原理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
按照经济学原理,假设自然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在不出现自然垄断,不出现经济外部性问题等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高效率。但是如果存在经济外部性问题,市场就不能保证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然而,如果通过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绿色建筑推进策略
(一)注重建筑经济性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绿色建筑也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以前,大家多注意绿色建筑的先进性,很少考虑其经济性。绿色建筑要与经济相关联。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社会的指标太少,量化分析不够。我国在概念上并不落后,但在项目管理、技术实施上存在着太多的缺陷,项目实施时定性的因素过多,定量的因素太少。
(二)加强绿色智能自律
目前,绿色建筑市场竞争很激烈,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与恶性竞争造成了不良影响,低价中标使绿色建筑系统工程质量下降。国家应尽快制定应对措施制止这种混乱局面。给承包商留出一定合理的利润,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绿色建筑能对各类建筑元元素的原始价格、运行消耗进行测算,把各专业专家、学生、使用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共同利益。
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应细化
绿色建筑的建造管理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建设单位、建筑单位、系统集成商、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的工作质量都会影响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理顺这些部门的关系,细分职责,使绿色建筑工程得到科学的管理。
在建筑业面向“绿色建筑”转型时,我们建筑经济面临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业主考虑的不仅仅是内部效果,而应该是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最好把它看作是一种预期净现值或者资产使用期的内部回报率,绿色建筑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经济责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优势绿色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推进“绿色施工”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绿色施工”要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修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能源和资源(土地、水、材料)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绿色施工”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具体的说,就是在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的条件下,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所以“,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的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当然与传统施工相比“,绿色施工”的建造成本更高,但其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更低。实施绿色施工,进行总体方案优化虽然相对增加了资金成本,但也降低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即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认为: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二)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2.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2.4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2.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三)绿色施工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3.1施工扬尘的控制(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6)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选择风力小的天气进行爆破作业。(7)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
3.2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l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3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4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3.5土壤保护(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土壤侵蚀。
3.6建筑垃圾控制(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绿色建筑是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从设计到施工技术将不断发展革新。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6
[2]喻李葵,张建国.建筑环境性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节能与环保,2003.7
[3]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上接第55页
(3)人员在施工现场时应多喝温开水,每日饮水3.5升为宜,但又要防止因口渴饮水过多;在驻地休息或者上班时,可用脸盆装水放置在房间内以便于加湿空气或采用空气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加湿,从而防止干燥空气对人体的伤害。
(4)天气预警:安全员时刻关注天气动向,一经发现恶劣天气,及时向领导汇报,出发前严禁极端恶劣天气上山作业;在上山途中,若遇极端恶劣天气,应及时返还分公司驻地;在作业过程中若遇到恶劣天气,应及时将人员和危险品有序撤离,若遇到人员患病,则应先到应急避险房呼吸氧气和避险,而后视天气情况做撤离或者继续作业的决定。 (5)融雪天气作业时,人员或设备应尽量远离边坡作业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护。
(6)严寒天气作业时,人员应多穿衣服、多喝热开水保暖,应为设备准备防冻液、覆盖棉被等保暖物资。
(7)高海拔环境下作业,应选择高原作业专用设备。
(8)融雪天气作业时,为车辆配铁锹,及时用铁锹或装载机或挖机填平泥泞、坑洼道路从而便于车辆或人员通过。在上山作业途中,人员及车辆应与边坡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山上碎石滚落伤人或设备。
(9)及时关注天气,防止冰雪天气条件下作业;若在作业中遇有冰雪天气,应为设备配置防滑链。
4、结论
高原钻爆挖运施工安全管理,其本质是与平原地区钻爆挖运施工安全管理是相同的。如何做好高原作业安全管理?大的方向来说,也就是对高原作业各环节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而后制定相应措施并严格执行,从而确保危险源受控。拿具体的安全管理要素人、机、环来说,在高原通过制定且落实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人、机、环三者和谐。由于高原安全管理具有针对性,应重点做好环的方面的管理,尤其是应急物资的配备和应急避险场所的建立,从而防止或减少高原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华山.安全生产风险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程杰.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2.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J].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2005.
[4]赵云胜.安全生产导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S],2002.06.29
作者简介:
魏清河(1987-),男,江西景德镇人,葛洲坝易普力新疆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塔什库尔干分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科负责人,主要从事高原地区钻孔、爆破、挖运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
上接第56页
墩身模板每翻模一层完成时必须对该层的刚模板用螺栓固定,并调整好平面位置、垂直度。然后才能翻升上一层模板,四层模板全部翻升完成后对钢模板的接缝、螺栓连接情况、钢筋保护层、模板标高、模板的平面位置、垂直度等全部检查合格后开始浇筑墩身混凝土。
3.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到现场,车载泵泵送入模。混凝土输送管采用125mm管径,沿塔吊向上伸展,一直伸到混凝土浇筑作业面,甩出弯管。水平管和立管之比要满足规范要求:泵管水平管长度不得小于垂直管路长度的15%,且不易小于15m,防止砼在停止泵送时倒流造成堵管。
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先泵送水,再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材料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下层混凝土,使上下层之前不产生施工缝;振捣操作时,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及以振动棒拔出后形成孔洞;
4 施工时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前,模板板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2)模板安装前,检查预留洞是否遗漏,位置是否正确,并将杂物清理干净。
(3)模板安装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拼缝应严密,模板最大拼缝宽度应控制在1.5mm以内,模板拼缝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水。
(4)上翻模板操作前,需通过计算,准确找到每块模板的重心,翻升时,在模板重心位置挂钩起吊,以避免塔吊起吊模板时碰撞上层模板而翻转倾斜,造成危险,同时给顶部落模、立模造成不便。
(5)由于高墩施工均在高空中进行,立模和校模均没有可靠的持力点,因此,模板的校立比较困难。对此,在每层模板就位时,应及时处理模板接缝,调整垂直度,做到层层控制,避免多种偏差积累,同时,应加大模板刚度,避免翻模过程中模板的扭曲和变形。
5 结语
综上所述,使用翻模法来进行大桥高桥墩的施工,施工步骤简单,容易操作,显著地降低了高墩柱的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便于施工管理的实施,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桥墩的施工质量,没有发生不良的现象,节约了施工成本,创造了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游元明.浅谈翻模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变截面空心薄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 吴建松.圆端形薄壁空心高墩轻型爬架配合翻模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