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来自美国的一则消息给人类试图通过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的努力,笼罩了一层阴影。科学家们连续7年的观测表明,依赖树林来储存人类过度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相当困难。项目负责人、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地球化学家施莱辛格,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我不会对此抱有任何希望。”
这个试验在北卡罗来那州郊外的一片松树林内进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自由CO2气体施肥试验(FACE)装置研究森林植物对模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他们将CO2浓度由几年前的350ppm(ppm是浓度单位,为百万分之一,现在大气的CO2浓度为380ppm),提高到700ppm(科学家预计2050年全球CO2浓度将达到的值),每天将数吨CO2从一圈竖立的钢管(钢管面向植物的一面有一排开口)向森林释放,并观察森林生长状况及对碳的固定能力。
FACE试验最早由亚历桑那州的凤凰城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实验室设计,开始是应用于棉花、小麦等农作物。1995~1996,年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从事合作研究时,曾经对该设施进行过考察。CO2浓度通过计算机控制,由一圈垂直的管道直接通入大田,形成一个直径约23米的高浓度CO2人工圆形场。其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保持不变。维持这个项目的费用很高,仅CO2一项每年约耗资100万美元。这是目前公认的研究植物对高CO2浓度响应的最理想手段。后来听说有人加高了FACE装置的高度,对较大面积的森林进行试验。
应当说,从试验手段的先进程度来看,施莱辛格他们对森林的试验结果是可信的。那么植物出现的反应说明了什么?其实,他们的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科学家们发现的不过是植物的一种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光合作用驯化、光合适应或者光合作用下调。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水分,产物是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因此,理论上说,空气中CO2的浓度升高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是个好消息,具体到农业上可以增产,在林业上可以获得更多的木材。换句话说,如果固定到木材、根系以及土壤中的碳增多,多栽森林就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为地球降温的目的。这正是《京都议定书》规定各缔约国采用植树造林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模拟长期(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空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一些短期的试验(笔者十年前也曾对森林植物、农作物做过大量的试验),时间尺度都局限在秒、天、月,或最多几个特定季节(包括美国人的试验)。短期试验中,植物给出的信号是生长迅速,验证了《京都议定书》的理论。然而,遗憾的是,科学家们后来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的光合增加开始减缓,后来甚至会下降。围绕着这一现象,科学家们从微观的分子结构到宏观的群落学做了大量分析,最终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虽然CO2浓度升高可以刺激光合生长,但是,光合作用驯化、适应或者光合作用下调最终难以避免。这好比一个饥饿的人,突然给他大量的食物,开始效果很好,一旦吃饱了,再多吃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生态因子包括CO2在内,不是单独对植物发生作用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也不仅局限在植物本身,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长远影响,并最终波及到人类,因为人类也是地球生物圈的成员之一。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光合作用提高后,土壤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的供应必须跟上来,这在农业上可以通过施肥解决,但在广阔的草原和森林区域就难以实现。即使解决了氮的供应问题,其他土壤营养元素磷、钾、铁、锌等,以及水、温度、光照也都会出现问题,这里还没有考虑到物种的复杂响应。可见,人类如果通过干预生态系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会手脚忙乱,徒于应付。更危险的是,生态平衡一旦打乱,就像当年澳大利亚引进兔子造成生态灾难一样,最终会事与愿违,令人类的美梦难以成真。
美国人对森林的FACE试验验证了上面的假设:试验林的树木在高浓度CO2环境下,持续了4年快速生长之后,其生长速度慢了下来,仅比对照树木的增长幅度高6%左右,这在统计学上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快速生长的树木很快就把土壤中的养分耗尽了,持续增长后劲不足。
另外,令科学家们始料未及的是,由于树木将更多的碳通过根系转移到土壤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不是将碳蓄积在土壤中,而是把植物吸收的碳再以CO2的形式排回到大气中,致使树木好不容易“俘虏”的碳又让微生物给“释放”了。除了微生物,笔者在美国生物圈二号的试验还证实,植物的呼吸也释放大量的碳,前者可将植物固定的碳(比例为30%~50%)重新返回大气。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以前科学家们担心它的浓度过低会影响作物产量,现在则是惧怕它的快速增加会使地球增温。这一认识过程的变化,前后不到30年的时间。那么,CO2为什么会使地球变暖呢?原来,CO2、CH4、NOx以及大气中的其他一些痕量气体,科学家们称它们为温室气体,它们就像一层塑料膜罩在地球表面,当太阳光中的红光或者红外光穿透了这层“罩”后,就不容易返回太空了。热的光线只进不出,打乱了热量平衡,就使得地球增温。我们常说全球变化,或者全球变暖,指的都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诱发的人类气候灾难。这个过程可以简要总结为:生物进化—人类出现—工业革命—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化—生物圈改变—人类灭亡—生物再进化。
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我们知道CO2是使地球增温的主要元凶,就要千方百计减少它在大气中的含量。CO2增加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主要原因是人类将地下沉睡了几亿年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很短的时间内挖出来烧掉,其中以火力发电厂的“贡献”最大。因此,减少CO2排放最明智做法是,集中精力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陆地植物能够固定CO2,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由于区域经济的严重不平衡,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砍伐严重,使其固定碳的作用下降;中国的北部、西北部荒漠化严重,大量土壤以及土壤中的碳被释放,这都会造成空气中的CO2增加。尽管如此,地球上碳的最大储藏库在海洋而不是陆地,即使将陆地都用绿色植物覆盖,固碳作用也不如海洋,况且陆地上许多地方根本不能生长林木,甚至连草都不能长。所以,依靠造林固碳为地球降温是下策。
那么,人类是否在全球变暖面前束手无策呢?显然不是。当务之急是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在能源利用上发展小水电,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发电,发展有安全保障的核电,各地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另一方面,人类要节约能源。富裕国家、富裕人群对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节能甚至比造林固碳更加重要。第三是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人类活动对陆地的干扰,保护海洋。
此外,植树造林要选择适合的物种和地点,恢复天然植被,尽量避免单一物种造成的“绿色荒漠”。转变土地使用功能,想尽各种办法固定土壤,有了土才能有植被,才能固定空气中的碳。有人说,沙尘暴可以为海洋带来养料,中和酸雨危害,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沙尘暴损失的是宝贵的土壤,土壤的大量损失只能加剧全球变暖灾难。
[实习编辑] 赵菲
这个试验在北卡罗来那州郊外的一片松树林内进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自由CO2气体施肥试验(FACE)装置研究森林植物对模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他们将CO2浓度由几年前的350ppm(ppm是浓度单位,为百万分之一,现在大气的CO2浓度为380ppm),提高到700ppm(科学家预计2050年全球CO2浓度将达到的值),每天将数吨CO2从一圈竖立的钢管(钢管面向植物的一面有一排开口)向森林释放,并观察森林生长状况及对碳的固定能力。
FACE试验最早由亚历桑那州的凤凰城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实验室设计,开始是应用于棉花、小麦等农作物。1995~1996,年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从事合作研究时,曾经对该设施进行过考察。CO2浓度通过计算机控制,由一圈垂直的管道直接通入大田,形成一个直径约23米的高浓度CO2人工圆形场。其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保持不变。维持这个项目的费用很高,仅CO2一项每年约耗资100万美元。这是目前公认的研究植物对高CO2浓度响应的最理想手段。后来听说有人加高了FACE装置的高度,对较大面积的森林进行试验。
应当说,从试验手段的先进程度来看,施莱辛格他们对森林的试验结果是可信的。那么植物出现的反应说明了什么?其实,他们的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科学家们发现的不过是植物的一种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光合作用驯化、光合适应或者光合作用下调。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水分,产物是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因此,理论上说,空气中CO2的浓度升高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是个好消息,具体到农业上可以增产,在林业上可以获得更多的木材。换句话说,如果固定到木材、根系以及土壤中的碳增多,多栽森林就可以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为地球降温的目的。这正是《京都议定书》规定各缔约国采用植树造林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模拟长期(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空气中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一些短期的试验(笔者十年前也曾对森林植物、农作物做过大量的试验),时间尺度都局限在秒、天、月,或最多几个特定季节(包括美国人的试验)。短期试验中,植物给出的信号是生长迅速,验证了《京都议定书》的理论。然而,遗憾的是,科学家们后来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的光合增加开始减缓,后来甚至会下降。围绕着这一现象,科学家们从微观的分子结构到宏观的群落学做了大量分析,最终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虽然CO2浓度升高可以刺激光合生长,但是,光合作用驯化、适应或者光合作用下调最终难以避免。这好比一个饥饿的人,突然给他大量的食物,开始效果很好,一旦吃饱了,再多吃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了。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生态因子包括CO2在内,不是单独对植物发生作用的,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也不仅局限在植物本身,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长远影响,并最终波及到人类,因为人类也是地球生物圈的成员之一。科学家们早就注意到,光合作用提高后,土壤营养元素尤其是氮的供应必须跟上来,这在农业上可以通过施肥解决,但在广阔的草原和森林区域就难以实现。即使解决了氮的供应问题,其他土壤营养元素磷、钾、铁、锌等,以及水、温度、光照也都会出现问题,这里还没有考虑到物种的复杂响应。可见,人类如果通过干预生态系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会手脚忙乱,徒于应付。更危险的是,生态平衡一旦打乱,就像当年澳大利亚引进兔子造成生态灾难一样,最终会事与愿违,令人类的美梦难以成真。
美国人对森林的FACE试验验证了上面的假设:试验林的树木在高浓度CO2环境下,持续了4年快速生长之后,其生长速度慢了下来,仅比对照树木的增长幅度高6%左右,这在统计学上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快速生长的树木很快就把土壤中的养分耗尽了,持续增长后劲不足。
另外,令科学家们始料未及的是,由于树木将更多的碳通过根系转移到土壤中,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不是将碳蓄积在土壤中,而是把植物吸收的碳再以CO2的形式排回到大气中,致使树木好不容易“俘虏”的碳又让微生物给“释放”了。除了微生物,笔者在美国生物圈二号的试验还证实,植物的呼吸也释放大量的碳,前者可将植物固定的碳(比例为30%~50%)重新返回大气。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以前科学家们担心它的浓度过低会影响作物产量,现在则是惧怕它的快速增加会使地球增温。这一认识过程的变化,前后不到30年的时间。那么,CO2为什么会使地球变暖呢?原来,CO2、CH4、NOx以及大气中的其他一些痕量气体,科学家们称它们为温室气体,它们就像一层塑料膜罩在地球表面,当太阳光中的红光或者红外光穿透了这层“罩”后,就不容易返回太空了。热的光线只进不出,打乱了热量平衡,就使得地球增温。我们常说全球变化,或者全球变暖,指的都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加所诱发的人类气候灾难。这个过程可以简要总结为:生物进化—人类出现—工业革命—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变化—生物圈改变—人类灭亡—生物再进化。
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我们知道CO2是使地球增温的主要元凶,就要千方百计减少它在大气中的含量。CO2增加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主要原因是人类将地下沉睡了几亿年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很短的时间内挖出来烧掉,其中以火力发电厂的“贡献”最大。因此,减少CO2排放最明智做法是,集中精力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陆地植物能够固定CO2,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由于区域经济的严重不平衡,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砍伐严重,使其固定碳的作用下降;中国的北部、西北部荒漠化严重,大量土壤以及土壤中的碳被释放,这都会造成空气中的CO2增加。尽管如此,地球上碳的最大储藏库在海洋而不是陆地,即使将陆地都用绿色植物覆盖,固碳作用也不如海洋,况且陆地上许多地方根本不能生长林木,甚至连草都不能长。所以,依靠造林固碳为地球降温是下策。
那么,人类是否在全球变暖面前束手无策呢?显然不是。当务之急是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在能源利用上发展小水电,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发电,发展有安全保障的核电,各地解决自己的能源问题。另一方面,人类要节约能源。富裕国家、富裕人群对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节能甚至比造林固碳更加重要。第三是维护生态平衡,减少人类活动对陆地的干扰,保护海洋。
此外,植树造林要选择适合的物种和地点,恢复天然植被,尽量避免单一物种造成的“绿色荒漠”。转变土地使用功能,想尽各种办法固定土壤,有了土才能有植被,才能固定空气中的碳。有人说,沙尘暴可以为海洋带来养料,中和酸雨危害,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沙尘暴损失的是宝贵的土壤,土壤的大量损失只能加剧全球变暖灾难。
[实习编辑] 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