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存在着“技能贫困”、“知识贫困”“精神贫困”等现象,但高校内部却存在对精准扶贫大学生关注不够,培养辅导力度不足,培养帮扶的协同能力不强的问题。应发挥余人共同体,包括辅导员的引领作用、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优秀贫困生的榜样作用、和谐校园育人作用、社团的陶冶作用、校内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作用,构建相互协同协作,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的机制,从而实现学生的精准脱贫,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关键词:育人共同体;应用型本科;“精准扶贫”;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源包括技能高考生与普通高考生,不同类型的考生在现有素质和未来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的“贫困”现象。如普通高考生的“技能贫困”、技能高考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贫困”及部分学生的“精神贫困”——体现为学习目标模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价值观念偏差等。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质量的建设。因此,“精准扶贫”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精准扶贫大学生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根据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现状和环节的梳理,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致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能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精准扶贫大学生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精准扶贫各个环节存在脱节,没有形成“育人共同体”的整体机制。辅导员、专任教师、学校党政教辅部门、学生社团等缺乏相互有机关联,存在针对精准扶贫学生的关心不够、培养力度不够,对精准扶贫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对精准扶贫学生的帮扶侧重点都在于对精准扶贫学生的经济方面的帮扶,“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的措施较少 。
3.绝大部分精准扶贫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但校内现有的就业教育、培训活动,不能满足精准扶贫学生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及具体措施欠缺。
总体来看,学校内部普遍存在对精准扶贫大学生关注不够,培养辅导力度不足,培养帮扶的协同能力不强。
三、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及在精准扶贫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一)育人共同体的概念
育人共同体是指育人主体 ( 包括辅导员、教师、专家、学生、企业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内部拥有共同的育人目的,期望、情感,内部成员经常在育人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育人经验,共同完成育人任务,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荣辱与共的人际联系。
(二)育人共同体在精准扶贫中的相互作用机理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处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两大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两支队伍,都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是育人共同体中重要的力量;心理及就业指导方面专家在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方面能帮助学生摆脱困境;优秀的学生和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榜样作用及锻炼自我的平台,企业能为提供就业岗位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支持在构建五者相互协同协作,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对于学生的精准脱贫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育人共同体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准扶贫的作用分析
(一)辅导员的引领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直接管理人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情况,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详细了解并建立书面档案,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同时,辅导员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要关注到学生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的深层次问题,履行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义务,引导贫困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培养贫困学生的自信意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谈心、班会等交流活动帮助贫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懂得,家庭的一时贫困,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是一个磨炼,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不被贫困压垮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
(2)培养贫困学生的自强意识。在精准扶贫的契机下,学校面向贫困生生提供了很多锻炼的平台和机会,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调动贫困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贫困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针对部分贫困生身上所存在的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等问题,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完成学业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并幫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报酬,在劳动中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培养贫困学生的自立意识。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少贫困生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学校各种减免、各项捐助是自己应该得的,要帮助他们坚决摒弃这种思想。真诚地为贫困生服务,循循善诱,真心关爱,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将贫困生对社会的关爱、对他人的关心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受助者助人”和“爱心传递”等实践活动,倡导贫困大学生带头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秩序、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等来表现自己的感恩意识,学会用自己的爱心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并让他们在各种助人活动中升华情感,提高素质,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应用型高校在专业教育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在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基于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设置专业方向和项目研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提高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的产品生产和技术服务场景,在生产实践中传授知识技能。专业课教师多走出校园,主动深入到行业中去,了解行业的趋势及发展变化,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尝试。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的实用性。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各类贫困生,对各类贫困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优秀贫困生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同龄的学生更有示范榜样作用,更能让学生信服!选择贫困生的优秀代表、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发掘贫困生特长,帮助其树立信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绩一般、无特长的贫困学生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而在学习成绩好或有某些特长的贫困学生中,则明显低于前者。而且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较高,与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让贫困生树立信心。应尽力创造机会发掘贫困学生自身的特长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强能力,创造条件让贫困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掘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适应与他人的沟通与调适。
(五)和谐校园育人作用。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沃土,有助于学生缓解个人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该注重建设和谐、平等的人际交往环境,为大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首先,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观念。高校要督促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转变教师观念,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贫困学生更多关怀。其次,要引导培育良好的同学关系。大学生有大部分时间在与同学接触,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会影响个人情绪和生活,陷入痛苦之中。因此,高校要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时疏通同学之间的交流障碍,教会学生理解和感恩,给予人温暖和关怀。对于贫困学生,更可以发挥班干部等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学生干部与贫困同学一对一帮扶制,多渠道关心贫困生。很多贫困生缺少的正是一个倾诉的渠道,同龄人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沟通。各班由学生干部担任心理委员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異常心理和行为,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其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六)社团的陶冶作用。
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贫困生应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一是可以开阔视野,多和周围的人交往,让自己逐渐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二是,在社团组织中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能力。三是,在社团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美好的重要渠道。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同时,学校还应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协作中提升沟通能力,改变他们封闭、内向、孤独的个性。
(七)校内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作用。
校内行政机构要发挥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作用,尽可能为贫困生提供帮忙。这些帮助可以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如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校内行政部门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以锻炼学生沟通协作、筹备策划、传达执行等方面具体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和外界交流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申报中可以向贫困大学生倾斜或在力度上加强,为培养贫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让贫困学生有机会将自身擅长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并产生实际效益,增强学生不断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
总之,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转型化发展的表现,这种发展正是要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构成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业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之家庭、文化背景的等不同,导致他们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精神生活等方面也大相径庭,为了适应这些差异,特别是实现教育扶贫的目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发挥“育人共同体”的作用为贫困生的精准脱贫、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佳莲,罗禧.精准扶贫大学生的精准培养途径初探农村社会保障[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95-196
[2]卢先群.构建“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的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73-175
[3]史娜.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深化产教融合初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91-92
[4]杨 潇.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2):277-278
[5]蒋文海.浅析精准扶贫思想指导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教育教育论坛2019(4):5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精准扶贫”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相关成果,项目编号:2016KY027。
关键词:育人共同体;应用型本科;“精准扶贫”;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源包括技能高考生与普通高考生,不同类型的考生在现有素质和未来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的“贫困”现象。如普通高考生的“技能贫困”、技能高考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贫困”及部分学生的“精神贫困”——体现为学习目标模糊、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价值观念偏差等。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质量的建设。因此,“精准扶贫”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精准扶贫大学生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根据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现状和环节的梳理,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致富”,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能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精准扶贫大学生的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精准扶贫各个环节存在脱节,没有形成“育人共同体”的整体机制。辅导员、专任教师、学校党政教辅部门、学生社团等缺乏相互有机关联,存在针对精准扶贫学生的关心不够、培养力度不够,对精准扶贫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对精准扶贫学生的帮扶侧重点都在于对精准扶贫学生的经济方面的帮扶,“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的措施较少 。
3.绝大部分精准扶贫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但校内现有的就业教育、培训活动,不能满足精准扶贫学生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及具体措施欠缺。
总体来看,学校内部普遍存在对精准扶贫大学生关注不够,培养辅导力度不足,培养帮扶的协同能力不强。
三、育人共同体的概念及在精准扶贫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一)育人共同体的概念
育人共同体是指育人主体 ( 包括辅导员、教师、专家、学生、企业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内部拥有共同的育人目的,期望、情感,内部成员经常在育人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育人经验,共同完成育人任务,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荣辱与共的人际联系。
(二)育人共同体在精准扶贫中的相互作用机理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处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是高等教育实施的两大生力军,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两支队伍,都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是育人共同体中重要的力量;心理及就业指导方面专家在心理健康、就业指导职业规划方面能帮助学生摆脱困境;优秀的学生和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榜样作用及锻炼自我的平台,企业能为提供就业岗位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支持在构建五者相互协同协作,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对于学生的精准脱贫有着极大的作用。
四、育人共同体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准扶贫的作用分析
(一)辅导员的引领作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的直接管理人员,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情况,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对学生的情况详细了解并建立书面档案,采取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同时,辅导员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要关注到学生精神贫困和心理贫困的深层次问题,履行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义务,引导贫困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衡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培养贫困学生的自信意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谈心、班会等交流活动帮助贫困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让学生懂得,家庭的一时贫困,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是一个磨炼,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不被贫困压垮的精神,在逆境中奋起。
(2)培养贫困学生的自强意识。在精准扶贫的契机下,学校面向贫困生生提供了很多锻炼的平台和机会,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调动贫困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贫困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针对部分贫困生身上所存在的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等问题,通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完成学业的勤工助学活动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并幫助他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报酬,在劳动中解决经济贫困问题,同时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培养贫困学生的自立意识。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少贫困生认为自己是贫困生,学校各种减免、各项捐助是自己应该得的,要帮助他们坚决摒弃这种思想。真诚地为贫困生服务,循循善诱,真心关爱,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培养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将贫困生对社会的关爱、对他人的关心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受助者助人”和“爱心传递”等实践活动,倡导贫困大学生带头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如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秩序、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活动等来表现自己的感恩意识,学会用自己的爱心来回报社会、回报他人,并让他们在各种助人活动中升华情感,提高素质,体验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
应用型高校在专业教育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依靠行业、企业在教育教学指导中的作用。学校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基于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设置专业方向和项目研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提高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的产品生产和技术服务场景,在生产实践中传授知识技能。专业课教师多走出校园,主动深入到行业中去,了解行业的趋势及发展变化,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尝试。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技能的实用性。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各类贫困生,对各类贫困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优秀贫困生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同龄的学生更有示范榜样作用,更能让学生信服!选择贫困生的优秀代表、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发掘贫困生特长,帮助其树立信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成绩一般、无特长的贫困学生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而在学习成绩好或有某些特长的贫困学生中,则明显低于前者。而且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较高,与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让贫困生树立信心。应尽力创造机会发掘贫困学生自身的特长与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强能力,创造条件让贫困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掘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适应与他人的沟通与调适。
(五)和谐校园育人作用。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沃土,有助于学生缓解个人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该注重建设和谐、平等的人际交往环境,为大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首先,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观念。高校要督促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转变教师观念,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贫困学生更多关怀。其次,要引导培育良好的同学关系。大学生有大部分时间在与同学接触,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会影响个人情绪和生活,陷入痛苦之中。因此,高校要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时疏通同学之间的交流障碍,教会学生理解和感恩,给予人温暖和关怀。对于贫困学生,更可以发挥班干部等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学生干部与贫困同学一对一帮扶制,多渠道关心贫困生。很多贫困生缺少的正是一个倾诉的渠道,同龄人之间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沟通。各班由学生干部担任心理委员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異常心理和行为,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贫困生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其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六)社团的陶冶作用。
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贫困生应多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一是可以开阔视野,多和周围的人交往,让自己逐渐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二是,在社团组织中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表达等能力。三是,在社团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美好的重要渠道。提高贫困生的能力和素质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同时,学校还应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在协作中提升沟通能力,改变他们封闭、内向、孤独的个性。
(七)校内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作用。
校内行政机构要发挥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作用,尽可能为贫困生提供帮忙。这些帮助可以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如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校内行政部门的勤工助学岗位可以锻炼学生沟通协作、筹备策划、传达执行等方面具体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和外界交流的机会,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申报中可以向贫困大学生倾斜或在力度上加强,为培养贫困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让贫困学生有机会将自身擅长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并产生实际效益,增强学生不断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
总之,教育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转型化发展的表现,这种发展正是要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构成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业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之家庭、文化背景的等不同,导致他们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精神生活等方面也大相径庭,为了适应这些差异,特别是实现教育扶贫的目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发挥“育人共同体”的作用为贫困生的精准脱贫、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佳莲,罗禧.精准扶贫大学生的精准培养途径初探农村社会保障[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95-196
[2]卢先群.构建“全面育人、全体育人、全程育人”的贫困大学生“精神扶贫”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73-175
[3]史娜.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深化产教融合初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91-92
[4]杨 潇.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2):277-278
[5]蒋文海.浅析精准扶贫思想指导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J],教育教育论坛2019(4):5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精准扶贫”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相关成果,项目编号:2016KY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