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意识的指导下,把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教材与情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往、知识对话、实践合作和人格培养的交流平台,师生共同演绎出乐学乐教的和谐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人与情境的互动是教学互动策略的主要形式。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是:
一、确立主体意识,制定“分层”目标,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精神,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关系到我国为应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性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教学的中心和出发点转移到打造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
其次,要制定可行实用的“分层”教学目标。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上百名学生,他们身心、个性各有特点,知识基础不一,在这样的条件下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必须得有一个周到具体的“分层”教学计划。这个计划要体现两点:一是要出发于全体学生,从满足所有学生求知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看教师讲了多少知识,是否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评判依据;二是落脚于“分层”施教,教学要求应处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超过或低于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是“分层”施教的主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不如人,有自卑心理,缺乏主动求知的动力,一般也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因此,教师要特别“关照”这部分学生,有意多向他们提问,多鼓励他们说话,多给他们“动”起来的机会,积极引导他们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一旦这部分学生发生好的变化,整个班级的学习面貌就会改观。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基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平等、尊重能使人轻松愉悦,在这种气氛下,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比较活跃,易主动接受外界信息;相反,在“不平等”被压抑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活跃度下降,行为处于不愿“动”状态,不利于对信息的主动接受。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的“权威”不容挑战,学生不能随便“动”,几无“平等”可言。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第一,教师要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宽容学生之“动”。中学生青春活泼无拘无束,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缺乏控制力,有时也会“动”得出“格”,超出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弄得教师不知所措,由此使得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太放开。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序而“动”,在老师的指挥下与教师互动,与同伴联动。但教师也不必顾忌学生的“乱动”,更不能责怪和批评他们,应当以宽容和赏识的情怀去引导他们。
第二,教师要特别善待和尊重“后进生”。“后进生”心理比较脆弱,往往与教师“互动”不起来。对此,教师对他们更要加倍呵护,努力创造互动的情境和良好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诱发其学习热情,切莫把他们看成“另类”。
第三,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和教师争论问题,这是激励学生愿意“动”起来很重要的一招。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观念转变。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倾听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觉得有“话”要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地去探索求知。
三、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是实现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条件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只要教学得法,都能够成才。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尽可能多地创设答问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1.重视教学中的提问。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的起点,是推动个体思维发展的动力。”问题也是教学的核心,是“互动”的基本前提或条件,没有提问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缺失的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是乏味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行的。
2.让学生做问题的主人。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马上作答,甚至也不一定就是教师回答,应尽量先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一起来探索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重过程,不要太计较结果怎样。评价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方面,除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外,还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既要积极纠正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偏差,又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问,但问题的设计要做些思考。比如:在教“增强综合国力”内容时,可以有两种问法,一种是直问:“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另一种是巧问:“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来决定的。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显然,前一种问法平淡、缺乏激励,后一种问法给了方向性提示但留下了想象空间,有思考,有激励,让人跃跃欲试欲罢不能,从而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教师提问应多选择后一种设计,因为这种提问体现了问题的提示性、规范性和激励性特点,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一、确立主体意识,制定“分层”目标,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精神,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关系到我国为应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性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教学的中心和出发点转移到打造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
其次,要制定可行实用的“分层”教学目标。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上百名学生,他们身心、个性各有特点,知识基础不一,在这样的条件下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必须得有一个周到具体的“分层”教学计划。这个计划要体现两点:一是要出发于全体学生,从满足所有学生求知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看教师讲了多少知识,是否完成教学进度为主要评判依据;二是落脚于“分层”施教,教学要求应处于各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超过或低于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让“学困生”也“动”起来,是“分层”施教的主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不如人,有自卑心理,缺乏主动求知的动力,一般也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因此,教师要特别“关照”这部分学生,有意多向他们提问,多鼓励他们说话,多给他们“动”起来的机会,积极引导他们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一旦这部分学生发生好的变化,整个班级的学习面貌就会改观。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是实施教学互动策略的基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平等、尊重能使人轻松愉悦,在这种气氛下,人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比较活跃,易主动接受外界信息;相反,在“不平等”被压抑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活跃度下降,行为处于不愿“动”状态,不利于对信息的主动接受。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默默地听,教师的“权威”不容挑战,学生不能随便“动”,几无“平等”可言。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第一,教师要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宽容学生之“动”。中学生青春活泼无拘无束,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缺乏控制力,有时也会“动”得出“格”,超出了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弄得教师不知所措,由此使得特别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不敢太放开。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序而“动”,在老师的指挥下与教师互动,与同伴联动。但教师也不必顾忌学生的“乱动”,更不能责怪和批评他们,应当以宽容和赏识的情怀去引导他们。
第二,教师要特别善待和尊重“后进生”。“后进生”心理比较脆弱,往往与教师“互动”不起来。对此,教师对他们更要加倍呵护,努力创造互动的情境和良好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诱发其学习热情,切莫把他们看成“另类”。
第三,教师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和教师争论问题,这是激励学生愿意“动”起来很重要的一招。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观念转变。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倾听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他们觉得有“话”要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地去探索求知。
三、巧设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是实现教学互动策略的基本条件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大,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只要教学得法,都能够成才。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给他们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以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尽可能多地创设答问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1.重视教学中的提问。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的起点,是推动个体思维发展的动力。”问题也是教学的核心,是“互动”的基本前提或条件,没有提问的课堂是学生主体缺失的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是乏味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进行的。
2.让学生做问题的主人。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马上作答,甚至也不一定就是教师回答,应尽量先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一起来探索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重过程,不要太计较结果怎样。评价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方面,除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外,还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既要积极纠正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偏差,又要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问,但问题的设计要做些思考。比如:在教“增强综合国力”内容时,可以有两种问法,一种是直问:“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另一种是巧问:“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是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来决定的。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显然,前一种问法平淡、缺乏激励,后一种问法给了方向性提示但留下了想象空间,有思考,有激励,让人跃跃欲试欲罢不能,从而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教师提问应多选择后一种设计,因为这种提问体现了问题的提示性、规范性和激励性特点,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