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建筑施工工程取得了突出的进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取得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其特殊性,在应用阶段需要掌握浇筑方式和流程,结合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如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落实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以大体积混凝土特点作为基础,结合施工技术具体要求进行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高层建筑日益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要掌握水泥水热化温度变化,对承受拉力进行调整。以温度裂缝作为基础,为了对承受压力进行调整后,要采取合适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整。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握,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具有体积大、结构厚重,水泥使用量多等特点。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热的特征,因此,大量使用后建筑结构会出现温度差及收缩裂缝。为了改善水泥自身特点产生的这一现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粉煤灰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和选择主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一旦使用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此外,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很重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这也是浇筑技术中的重点内容,在规范混凝土浇筑配比的同时,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定期进行养护管理,一旦发现有裂缝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质量问题[1]。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中产生裂缝原因
2.1温度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出现裂缝,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
素。一方面是水泥水热化原因。水泥与水接触时会发生化合反应,化合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结构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出,随着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不断累积,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间出现温度差,混凝土的种类不同其释放热量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后3~5d能够达到内部的最高温度,这样的温度差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另一方面是环境温度的变化。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更大,加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2]。
2.2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后期的保养工作准备不足,混凝土在后期表面覆盖工作没有做好,导致混凝土表层温度流失,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同而收缩不均匀,产生一种混凝土表面拉应力,产生一定的裂缝结构。此外,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硬化所需要的水分比例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如果浇筑过程中剩下的水分过少,蒸发时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收缩时会因水泥配比、水泥种类等因素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裂缝[3]。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3.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前期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原材料要符合规范,混凝土的施工选择中粗砂,而泵送的混凝土一般选择中砂,相关人员要检查水泥的具体信息,如:水泥的包装、水泥的种类、水泥的日期、水泥的出厂报告等,还要对水泥进行取样调查,看各项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混凝土经反复检验合格,则可以作为建筑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按顺序投放水泥、混凝土骨料和添加剂,并严格控制它们的量,使比例合理化,把握搅拌和浇筑的时间,注意搅拌一定要均匀。处理过的工业废水,污水不可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可以是能够使用的饮用水,此外,还需注意,工程项目的用水不可以是海水。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也很重要,首先要在建筑施工地放一台托泵和移动泵,操作人员要熟悉它们的使用规则和性能,检查泵管是否安装妥当,是否还有混凝土的存在。相关人员要备齐托泵和移动泵的零部件,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及时维修,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塔吊进行短时间的运输。
3.2施工方案和施工方式的选择
①施工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的封层施工决定,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来避免施工中的振动现象,或者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情况下进而第二次振捣,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因振捣不均匀导致的裂缝问题。②为了避免因温度原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产生裂缝现象,可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开施工,通过分段施工能够减少大量混凝土水泥的操作产生更多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梯度温度差。在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一般来说应低于28℃。结合铺设冷水管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通过铺设冷水管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延长混凝土温度升高时间,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更好布置的条件。
3.3混凝土浇筑需停止的要点
混凝土的浇筑在有些时候需要停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如果混凝土浇筑的面积超过了施工面积应停止浇筑。②浇筑时的温度超过了允许值,并且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把温度调整到正常值时应停止浇筑。③在浇筑过程中突遇雷雨大风天气,此时,需要停止浇筑。
4、混凝土浇筑的养护
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派专人养护,使混凝土可以保持湿润的状态,根据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设置养护时间,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缓解内外温差的骤变情况,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其出现过大的波动。合理安排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要进行连续养护,并且时间不少于14h。浇筑完成之后,用湿润的麻片覆盖,并且洒水养护。
5、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完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有效的实施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工作,建立一定的惩罚制度和职责约束制度。此外还要加强施工技术的档案管理,有效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材料报告等记录工作。防止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严格挑选原材料,了解用量,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裂缝现象,必要时在混凝土材料表面进行二次压抹,混凝土浇筑完成一天内,只能做一些其他的施工工程的前期工作,避免对没有完成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冲击振动,一天以后可以分批次的吊运一些小型的建筑材料,可以把旧木模板和脚手板铺设在混凝土的浇筑材料上,这样可以避免楼板产生裂缝。
结语:
建筑问题,针对其特殊性,在施工阶段必须引起重视,以避免混凝土裂缝作为基础,预后施工过程中,做好每一道工序,采用合适的施工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术,进而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洪剑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7(04):109~110+47.
[2]李文琦.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06).
[3]王子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3).
[4]刘涛.大體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2):330.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工程质量
高层建筑日益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要掌握水泥水热化温度变化,对承受拉力进行调整。以温度裂缝作为基础,为了对承受压力进行调整后,要采取合适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整。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握,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其具有体积大、结构厚重,水泥使用量多等特点。水泥材料具有水化热的特征,因此,大量使用后建筑结构会出现温度差及收缩裂缝。为了改善水泥自身特点产生的这一现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粉煤灰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和选择主要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来确定,一旦使用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此外,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很重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这也是浇筑技术中的重点内容,在规范混凝土浇筑配比的同时,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定期进行养护管理,一旦发现有裂缝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质量问题[1]。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中产生裂缝原因
2.1温度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中出现裂缝,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
素。一方面是水泥水热化原因。水泥与水接触时会发生化合反应,化合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结构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出,随着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不断累积,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间出现温度差,混凝土的种类不同其释放热量的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后3~5d能够达到内部的最高温度,这样的温度差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另一方面是环境温度的变化。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更大,加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2]。
2.2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后期的保养工作准备不足,混凝土在后期表面覆盖工作没有做好,导致混凝土表层温度流失,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度不同而收缩不均匀,产生一种混凝土表面拉应力,产生一定的裂缝结构。此外,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硬化所需要的水分比例也会影响裂缝的产生。如果浇筑过程中剩下的水分过少,蒸发时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收缩时会因水泥配比、水泥种类等因素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裂缝[3]。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3.1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前期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原材料要符合规范,混凝土的施工选择中粗砂,而泵送的混凝土一般选择中砂,相关人员要检查水泥的具体信息,如:水泥的包装、水泥的种类、水泥的日期、水泥的出厂报告等,还要对水泥进行取样调查,看各项性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混凝土经反复检验合格,则可以作为建筑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按顺序投放水泥、混凝土骨料和添加剂,并严格控制它们的量,使比例合理化,把握搅拌和浇筑的时间,注意搅拌一定要均匀。处理过的工业废水,污水不可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可以是能够使用的饮用水,此外,还需注意,工程项目的用水不可以是海水。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也很重要,首先要在建筑施工地放一台托泵和移动泵,操作人员要熟悉它们的使用规则和性能,检查泵管是否安装妥当,是否还有混凝土的存在。相关人员要备齐托泵和移动泵的零部件,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及时维修,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塔吊进行短时间的运输。
3.2施工方案和施工方式的选择
①施工方案的选择要根据工程的封层施工决定,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二次振捣施工工艺来避免施工中的振动现象,或者在混凝土没有凝固情况下进而第二次振捣,这样能有效的减少因振捣不均匀导致的裂缝问题。②为了避免因温度原因导致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产生裂缝现象,可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开施工,通过分段施工能够减少大量混凝土水泥的操作产生更多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梯度温度差。在施工过程中可选择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一般来说应低于28℃。结合铺设冷水管的方式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通过铺设冷水管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延长混凝土温度升高时间,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更好布置的条件。
3.3混凝土浇筑需停止的要点
混凝土的浇筑在有些时候需要停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如果混凝土浇筑的面积超过了施工面积应停止浇筑。②浇筑时的温度超过了允许值,并且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把温度调整到正常值时应停止浇筑。③在浇筑过程中突遇雷雨大风天气,此时,需要停止浇筑。
4、混凝土浇筑的养护
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应派专人养护,使混凝土可以保持湿润的状态,根据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设置养护时间,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缓解内外温差的骤变情况,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其出现过大的波动。合理安排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要进行连续养护,并且时间不少于14h。浇筑完成之后,用湿润的麻片覆盖,并且洒水养护。
5、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管理
完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有效的实施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工作,建立一定的惩罚制度和职责约束制度。此外还要加强施工技术的档案管理,有效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材料报告等记录工作。防止在浇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应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严格挑选原材料,了解用量,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裂缝现象,必要时在混凝土材料表面进行二次压抹,混凝土浇筑完成一天内,只能做一些其他的施工工程的前期工作,避免对没有完成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带来冲击振动,一天以后可以分批次的吊运一些小型的建筑材料,可以把旧木模板和脚手板铺设在混凝土的浇筑材料上,这样可以避免楼板产生裂缝。
结语:
建筑问题,针对其特殊性,在施工阶段必须引起重视,以避免混凝土裂缝作为基础,预后施工过程中,做好每一道工序,采用合适的施工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术,进而提升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洪剑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福建建材,2017(04):109~110+47.
[2]李文琦.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06).
[3]王子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3).
[4]刘涛.大體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