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经济价值高,产业增值潜力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很难找到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的合理途径,这极大地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如何找到合适的转化途径,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有效转化,实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值得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Bourdieu Pierer)从象征支配角度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1]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文化资本可以像经济资本一样用来生产或经营并获取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顺利转化是文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巨大的产业和经济潜力。但是,由于地域隔绝、交通不便、缺少资金等因素,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资源进行资本转化的基础条件和途径,致使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守着金碗讨饭吃”,民族文化资源强大的经济潜力难以展现。事实证明,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是必行之路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到资本的有效转化,其中转化路径是关键。以下四方面的实践是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资本转化路径的思考。
一、转化路径一:文化资源基础普查和测评体系的建立
进行资本转化前的资源条件和基础评估是实现转化的基础。首先是进行文化资源的丰度和转化类型评估。丰度指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并分类,转化类型的评估就是对可进行资本转化,可投资可营利的文化资源类型进行鉴别。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资源是指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保留下来的文化物质和产品。包括:民族村落景观(建筑和生产、生活器具等)、服饰、手工艺品、餐饮、交通工具等等。物质文化中包括众多的生产资料,是资本转化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指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显现的少数民族族群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质情操、民族性格、宗教精神等。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能进行资本转化。只有最优秀、最先进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并能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可盈利的文化类型才具备转化的条件。比如,民族服饰、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餐饮。
其次,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详细成熟的评估和测量体系。要分别对价值可测性文化和价值不可测性文化进行分别的资源评估。需要从资源丰度、存量、品相、价值、效用、发展潜力等多角度进行。在资源描述的基础上更可引入其他学科进行量化测评,使之更具科学性。从而降低转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转化路径二:优势产业开发条件的创造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可用的民族文化资源按需求加工成商品投入市场赚取利润的过程。此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优势的产业条件作为支撑,二是依靠优势产业条件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必须进行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条件进行评估。在转化过程当中,除了优势文化资源的准备外,政策的制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集聚,龙头企业的带动,文化项目的优选,营销模式的制定,市场需求的调研等生产要素更是缺一不可。以上要素的完美组合直接关系到资源资本化的效率和资本的最大盈利,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各地大肆兴建文化影视城,最后弄的不伦不类,铩羽而归就是不进行产业条件预先评估导致项目失败的最好证明。而云南大理周城扎染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又说明了只有产业条件具备,才能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在转化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再则,必须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持有阶层的参与度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文化持有者是资源资本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活态”的产业条件。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真实传承和展示功能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比如丽江东巴古乐在旅游市场的火爆情形和《云南映象》受人热捧已然说明了问题。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资源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民族习俗,杜绝文化持有人的“被参与”,最大限度提升参与面和利益分配面。
三、转化路径三:文化中间人的优选
“文化中间人”[2]是指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和体系最为熟悉的群体,他们肩负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上下传承和向社会推介的重任。这个群体是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来自最基层的文化持有者,不同的是他们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掌握核心技术、懂得积累和创新、注重环保、既懂少数民族文化又懂产业策略,逐渐成为连接市场和文化资源的中间人,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有话语权的阶层,这一阶层构成了特定文化文本的主要的新受众群,[2]可称作“文化产业化的精英”。比如大理白族扎染的个体销售商群体,就是从最基本的扎染制作者通过资金技术的积累发展而来,如果没有他们,扎染技艺根本无法实现产业化运作。他们是链接各种生产要素的关键点,所以,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文化中间人(商)的培养和优选。
四、转化途径四:市场调研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消费群体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的调查。没有市场就没有供给,民族文化资本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购买力,市场规模和容量要取决于人口基数、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个因素。[3]所以,有必要进行购买人群所处的经济环境的调查,比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商业信用、消费偏好等。文化中间商必须做好其经营环境、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及时发现商机,不断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最后一个环节是必须搞好售后服务,中间商以及文化生产者应该主动去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资源的反复优选,不断改进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4.
[2]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
[3]社会购买力的作用[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37190.htm
作者简介:刘文颖,女,硕士,讲师,从事旅游区域经济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导游教研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Bourdieu Pierer)从象征支配角度对马克思资本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1]文化产业发展的事实证明,文化资本可以像经济资本一样用来生产或经营并获取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实现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顺利转化是文化产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具有巨大的产业和经济潜力。但是,由于地域隔绝、交通不便、缺少资金等因素,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资源进行资本转化的基础条件和途径,致使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守着金碗讨饭吃”,民族文化资源强大的经济潜力难以展现。事实证明,实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化是必行之路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到资本的有效转化,其中转化路径是关键。以下四方面的实践是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资本转化路径的思考。
一、转化路径一:文化资源基础普查和测评体系的建立
进行资本转化前的资源条件和基础评估是实现转化的基础。首先是进行文化资源的丰度和转化类型评估。丰度指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并分类,转化类型的评估就是对可进行资本转化,可投资可营利的文化资源类型进行鉴别。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资源是指民族群体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保留下来的文化物质和产品。包括:民族村落景观(建筑和生产、生活器具等)、服饰、手工艺品、餐饮、交通工具等等。物质文化中包括众多的生产资料,是资本转化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指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显现的少数民族族群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质情操、民族性格、宗教精神等。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资源都能进行资本转化。只有最优秀、最先进的、符合人们需求的,并能够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可盈利的文化类型才具备转化的条件。比如,民族服饰、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餐饮。
其次,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详细成熟的评估和测量体系。要分别对价值可测性文化和价值不可测性文化进行分别的资源评估。需要从资源丰度、存量、品相、价值、效用、发展潜力等多角度进行。在资源描述的基础上更可引入其他学科进行量化测评,使之更具科学性。从而降低转化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转化路径二:优势产业开发条件的创造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将可用的民族文化资源按需求加工成商品投入市场赚取利润的过程。此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优势的产业条件作为支撑,二是依靠优势产业条件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必须进行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条件进行评估。在转化过程当中,除了优势文化资源的准备外,政策的制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集聚,龙头企业的带动,文化项目的优选,营销模式的制定,市场需求的调研等生产要素更是缺一不可。以上要素的完美组合直接关系到资源资本化的效率和资本的最大盈利,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各地大肆兴建文化影视城,最后弄的不伦不类,铩羽而归就是不进行产业条件预先评估导致项目失败的最好证明。而云南大理周城扎染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又说明了只有产业条件具备,才能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在转化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再则,必须关注少数民族文化持有阶层的参与度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文化持有者是资源资本化的主要参与者和“活态”的产业条件。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真实传承和展示功能越来越受市场欢迎。比如丽江东巴古乐在旅游市场的火爆情形和《云南映象》受人热捧已然说明了问题。所以,在民族文化的资源向资本转化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民族习俗,杜绝文化持有人的“被参与”,最大限度提升参与面和利益分配面。
三、转化路径三:文化中间人的优选
“文化中间人”[2]是指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和体系最为熟悉的群体,他们肩负将本民族文化进行上下传承和向社会推介的重任。这个群体是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来自最基层的文化持有者,不同的是他们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掌握核心技术、懂得积累和创新、注重环保、既懂少数民族文化又懂产业策略,逐渐成为连接市场和文化资源的中间人,也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有话语权的阶层,这一阶层构成了特定文化文本的主要的新受众群,[2]可称作“文化产业化的精英”。比如大理白族扎染的个体销售商群体,就是从最基本的扎染制作者通过资金技术的积累发展而来,如果没有他们,扎染技艺根本无法实现产业化运作。他们是链接各种生产要素的关键点,所以,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强文化中间人(商)的培养和优选。
四、转化途径四:市场调研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消费群体购买能力和消费需求的调查。没有市场就没有供给,民族文化资本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购买力,市场规模和容量要取决于人口基数、购买力和购买欲望三个因素。[3]所以,有必要进行购买人群所处的经济环境的调查,比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商业信用、消费偏好等。文化中间商必须做好其经营环境、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及时发现商机,不断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最后一个环节是必须搞好售后服务,中间商以及文化生产者应该主动去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行资源的反复优选,不断改进文化产品,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4.
[2]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2.
[3]社会购买力的作用[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37190.htm
作者简介:刘文颖,女,硕士,讲师,从事旅游区域经济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导游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