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最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傳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枯燥,老师教得吃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智慧高效的学习法,对提高文言文課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4-02
为了解决传统文言文课堂中出现的“高能低效”问题,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我大胆地从思维导图学习法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翻转式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教学课堂的设计:
一、按小组分配课前任务
把全班同学分成6-8人不等的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借助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先自我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A4纸上简单地画出自己的解读思路。
二、小组内课堂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先让小组成员内部交流,组员们互相取长补短,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紧接着在组内选出完善后的最优秀作品,向全班进行展示汇报。老师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对各个小组的作品点评指导。
三、小组间课堂展示汇报
小组间的课堂展示汇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让学生在A4纸上画出这个故事(为了节省时间,文本中的人物可以用火柴人代替)。课内绘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有差异,课堂绘画不以美观为原则,要求准确、清晰的展现故事即可。其次,画完后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组员相互听取彼此的汇报,并不断提出修正意见,然后在小组内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在其汇报完后可以提出疑问。被提问小组的同学要对别人的疑问给出相应的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最后把各小组最优秀的作品贴到白板上展示一周。
四、看图记诵
由于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理解,此时在班上展示出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选出的最优秀作品。全班同学看着展示作品,并结合自己手中的思维导图,诵读文本。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多数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完成文本的理解性记诵。这样一堂课下来,整个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完全实现了翻转,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并没有像传统文言文课堂那样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所以需要落实的文言知识都能较好地得到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作业巩固
和传统的抄写作业有所不同,本课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在A4纸上“画”出本课所学,并对整理出来的知识进行发散,以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运用一些美术绘画技巧,让自己的思维导图实现知识与美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老师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在班级张贴展示一周。以下分享两份课堂作品展示和两份课后作业展示: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对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智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用多元化评价对待每一个个体。”另外新课标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样一节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下来,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了在“做种学”,小组内以及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预习导图、课内导图、课后导图三位一体,层层深入又一脉相承。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而这一切都是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涂鸦”绘画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改善。特别是课后的巩固作业,学生在课堂上众多优秀作品激发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散式的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链接,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是一举多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导图引进初中文言文教学,彻底打破了沉闷的讲解教学模式。同时思维导图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课堂翻转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带来了“头脑风暴”。如学生的作业分享,学生以“英雄”为导图中心,很好地把“共工”与“夸父”甚至“木兰”形象完美地建构起来,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教学本来就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初中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对传统的文言文课堂进行智慧的转变,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高效,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本的的教学。思维导图作为这一智慧课堂的重要媒介,给我们枯燥烦闷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清风。学生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的记住率达到了最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快乐中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知识时掌握方法把握主线。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智慧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思维导图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4-02
为了解决传统文言文课堂中出现的“高能低效”问题,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我大胆地从思维导图学习法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翻转式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教学课堂的设计:
一、按小组分配课前任务
把全班同学分成6-8人不等的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借助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先自我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A4纸上简单地画出自己的解读思路。
二、小组内课堂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先让小组成员内部交流,组员们互相取长补短,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紧接着在组内选出完善后的最优秀作品,向全班进行展示汇报。老师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对各个小组的作品点评指导。
三、小组间课堂展示汇报
小组间的课堂展示汇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让学生在A4纸上画出这个故事(为了节省时间,文本中的人物可以用火柴人代替)。课内绘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有差异,课堂绘画不以美观为原则,要求准确、清晰的展现故事即可。其次,画完后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组员相互听取彼此的汇报,并不断提出修正意见,然后在小组内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在其汇报完后可以提出疑问。被提问小组的同学要对别人的疑问给出相应的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最后把各小组最优秀的作品贴到白板上展示一周。
四、看图记诵
由于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理解,此时在班上展示出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选出的最优秀作品。全班同学看着展示作品,并结合自己手中的思维导图,诵读文本。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多数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完成文本的理解性记诵。这样一堂课下来,整个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完全实现了翻转,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并没有像传统文言文课堂那样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所以需要落实的文言知识都能较好地得到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作业巩固
和传统的抄写作业有所不同,本课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在A4纸上“画”出本课所学,并对整理出来的知识进行发散,以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运用一些美术绘画技巧,让自己的思维导图实现知识与美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老师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在班级张贴展示一周。以下分享两份课堂作品展示和两份课后作业展示: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对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智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用多元化评价对待每一个个体。”另外新课标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样一节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下来,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了在“做种学”,小组内以及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预习导图、课内导图、课后导图三位一体,层层深入又一脉相承。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而这一切都是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涂鸦”绘画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改善。特别是课后的巩固作业,学生在课堂上众多优秀作品激发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散式的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链接,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是一举多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导图引进初中文言文教学,彻底打破了沉闷的讲解教学模式。同时思维导图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课堂翻转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带来了“头脑风暴”。如学生的作业分享,学生以“英雄”为导图中心,很好地把“共工”与“夸父”甚至“木兰”形象完美地建构起来,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教学本来就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初中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对传统的文言文课堂进行智慧的转变,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高效,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本的的教学。思维导图作为这一智慧课堂的重要媒介,给我们枯燥烦闷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清风。学生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的记住率达到了最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快乐中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知识时掌握方法把握主线。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智慧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