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开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智慧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最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傳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枯燥,老师教得吃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智慧高效的学习法,对提高文言文課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04-02
  为了解决传统文言文课堂中出现的“高能低效”问题,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我大胆地从思维导图学习法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翻转式设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教学课堂的设计:
  一、按小组分配课前任务
  把全班同学分成6-8人不等的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借助辅导材料的基础上先自我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A4纸上简单地画出自己的解读思路。
  二、小组内课堂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先让小组成员内部交流,组员们互相取长补短,并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紧接着在组内选出完善后的最优秀作品,向全班进行展示汇报。老师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对各个小组的作品点评指导。
  三、小组间课堂展示汇报
  小组间的课堂展示汇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让学生在A4纸上画出这个故事(为了节省时间,文本中的人物可以用火柴人代替)。课内绘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有差异,课堂绘画不以美观为原则,要求准确、清晰的展现故事即可。其次,画完后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组员相互听取彼此的汇报,并不断提出修正意见,然后在小组内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在其汇报完后可以提出疑问。被提问小组的同学要对别人的疑问给出相应的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最后把各小组最优秀的作品贴到白板上展示一周。
  四、看图记诵
  由于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理解,此时在班上展示出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选出的最优秀作品。全班同学看着展示作品,并结合自己手中的思维导图,诵读文本。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多数同学都能很轻松地完成文本的理解性记诵。这样一堂课下来,整个课堂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完全实现了翻转,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并没有像传统文言文课堂那样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对文本的解读都是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所以需要落实的文言知识都能较好地得到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作业巩固
  和传统的抄写作业有所不同,本课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在A4纸上“画”出本课所学,并对整理出来的知识进行发散,以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运用一些美术绘画技巧,让自己的思维导图实现知识与美的完美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老师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在班级张贴展示一周。以下分享两份课堂作品展示和两份课后作业展示: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对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真正实现了智慧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用多元化评价对待每一个个体。”另外新课标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方面提出了要求。这样一节以思维导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下来,学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并且实现了在“做种学”,小组内以及小组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预习导图、课内导图、课后导图三位一体,层层深入又一脉相承。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而这一切都是以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涂鸦”绘画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改善。特别是课后的巩固作业,学生在课堂上众多优秀作品激发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散式的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链接,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真是一举多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导图引进初中文言文教学,彻底打破了沉闷的讲解教学模式。同时思维导图非常顺利的解决了课堂翻转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讨论时往往带来了“头脑风暴”。如学生的作业分享,学生以“英雄”为导图中心,很好地把“共工”与“夸父”甚至“木兰”形象完美地建构起来,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融合。
  教学本来就应该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初中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对传统的文言文课堂进行智慧的转变,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高效,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本的的教学。思维导图作为这一智慧课堂的重要媒介,给我们枯燥烦闷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清风。学生运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按照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的记住率达到了最高。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快乐中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知识时掌握方法把握主线。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智慧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研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弱势群体转化问题,著力实施“四多四心”(即多尽一点心帮助一个学困生,多给一点爱培养一个优秀生,多聚一点善救助一个贫困生,多出一点力转化一个问题生)的转化策略。寻求提高弱势群体子女身心素质、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实施“爱心、关心、耐心、诚心、”的尚技四心教育。倾注心力,勉励自强,使学生的多元潜能得以发现和培育,激励引领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应用移动微课堂是与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本文从基础医学教育着手,分析移动微课堂的特点,探索微课堂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育 微课堂 传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46-01  基础医学是每一位医学生最先接触的医
期刊
【摘要】微课具有微型化、视频化、网络化的特点。在急诊医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使其更易于学习和掌握,为急救知识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以心肺复苏术为例,讲述如何制作微课,为探求急诊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急诊医学的普及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微课 急诊医学 心肺复苏术  【Abstract】Micro?鄄le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39-02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均实行“先基础后临床”教育模式,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缺乏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性,对传统的LBL( Lecture - Based Learning) 医学教育模式具有一定依赖性。近年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为核心思想的多元化理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研究生课程为例,提出教学案例选取准则,以具体科研实践项目为基础凝练加工提取理论案例和实操案例建成课程教学案例库,结合本课程教学需求,就案例教学提出教学设计,深化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专业课程 案例教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基金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选研究课题(2016-ZX-379);长安大学中央高校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从课堂教學、实验教学、创新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传感器 实践学习 应用能力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dvance experience and excellent achi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以赛代考的考核模式,并探讨了以赛代考的可行性和优势以及以赛代考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物业管理专业 以赛代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7-02  物业管理作为新兴而又蓬勃发展的行业,其发展变化尤为迅速。这种发展和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教
期刊
【摘要】为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医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注重医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从“三个一”入手,即:1.临床实习第一步培养其准医生角色的自信心。2.临床实习第一课基本功训练是从病历书写开始。3.进一步加强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从而不断提高临床实习教学中医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儿科 实习 医学生 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功能基因组的重要学科,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近年来深受广大学生欢迎。2015年,随着蛋白质组学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我校将生物信息学专业该门课程改为专业课。蛋白质组学教学组适应形势的变化,結合近几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对蛋白质组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 课程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要摆脱偏重理论教学的局限。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有效响应“互联网+”软件工程人才需求。通过分析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模式,积极实现人才培养与“互联网+”软件工程人才需求互动,提升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