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一个并非打出来的文化符号。
武术和文化原本并不相及,一个是古代赤裸裸的生存格斗,一个是昭示人类进步的脚步。
不过,不是冤家不聚头,不知不觉中它们就跑到一起,直至不分彼此。儿时的我觉得武术就是武侠,就是行侠仗义,快意人生。那个时代娱乐的匮乏,成就了广播评书的颠峰时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单田芳先生的《三侠五义》,老先生的精彩演绎让 “御猫”展昭、“锦毛鼠 ”白玉堂、“钻天鼠”卢方、“入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等武侠人物呼之欲出,茶余饭后大家三三两两侃起“五鼠”闹东京、白玉堂三探冲霄楼等情节个个如身临其境。
不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影《少林寺》让我们进入了声色俱全的武侠娱乐新时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港台电视剧的加入,更让武术文化在当时一时无二。一位生于七十年代的朋友感言,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他还是一个孩子,记忆中只有一部名为《霍元甲》的香港电视连续剧能将调皮的他乖乖地吸引到家中。再后来,高科技争相与影视媾和,更让武术的娱乐性发展到极至,武侠剧中的武林高手们不仅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甚至发出的气场可以造成山崩地裂、季节变幻的壮观效果,在视觉效果上给观众很强的冲击力,虽然并不真实,但武侠剧使得中国武术变得好看起来,由此吸引更多的人喜欢上中国武术。武术热忽如一夜春风来,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产业,一是武术旅游景点如少林寺、武当山、陈家沟、在青城山、峨嵋山等等;二是武术学校;三是武术明星。很多外国人也因武术对中国趋之若骛,来到中国也一定不会错过到少林寺一游,为的是感受一下武术原产地的武者气息。武术热造就了不少的武术明星,其中当数李连杰为最。李连杰7岁习武,11岁获全能冠军。之后,五次蝉联全国冠军。主演电影《少林寺》一举成名,后连续拍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黄飞鸿》。后进港台拍摄《中华英雄》、《龙在天涯》等,去年由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更使其进入演艺生涯高峰期。听说近期要重拍电影《霍元甲》李连杰要重新饰演霍元甲一角,可见武侠的魅力依然锐不可挡。霍元甲本是历史中一个真实的人物,出生于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人称“津门大侠”,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生于一八六八年。其父霍恩弟,武艺超群,常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声望。霍元甲卒于一九零九年一月十四日,年仅四十二岁。其后代大部分在天津。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在影视传媒的影像作用下,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武侠偶像之一。中国的历史是崇尚个人的历史,治世是能臣,除恶是英雄。所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霍元甲便有了多重的身份、多重的标准、多重的含义,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英雄形象,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及至深入民族的灵魂。虽然作为武术符号的霍元甲、李小龙要无可挽回的退场了,但新的更年轻的、更激情的人物就要登场了。
武术从格斗到竞技,到文化。它的嬗变之路就是历史的缩影。历史将会记得,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那些超越了时间的一招一式,那些并非打出来的文化符号,如源源不断的宝贵血脉,指引我们梦回空灵,让动人的历史得以延续更生。
符号故事
人物:
陈真:前面留有刘海、后面长发及肩的“陈真”是20年前上海最流行的发型。李小龙版的陈真在《精武英雄》的成功更在于他的包容性,没有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吞没,仓田宝昭扮演的黑龙会总教头船越代表武者的最高境界,这个角色的出现使得影片的思想性及对武术的阐释彻底地超越了李小龙的版本。年轻的陈真坚持“技击的目的是要打倒对方”,而船越则告诉他“要打倒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枪”。两次论武,陈真对武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比武中可以看出,陈真的拳法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著名拳种的优点,拳击的跳步,跆拳道的踢法,泰拳的膝肘,中国武术的擒拿和小腿法,甚至有黑人武术中的倒钩踢,这正是截拳道的思想:包容万物,而不为万物所包容。最后船越用了同样的拳法和他对打。两人蒙眼之后的打斗,则出现了很多贴身格斗的场面,陈真用中国武术的擒摔对抗船越的日本柔术。 所以,有人说上海出了两个偶像一个是陈真,一个是姚明。
黄飞鸿:他所生活的时代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其个人复杂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曾经在佛山和广州两地随父亲卖艺为生,也曾经在台湾参加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更曾担任过广东民团总教练。不过,黄飞鸿最喜欢也是他最后的职业是广州仁安街宝芝林医馆的“老板”。
黄飞鸿真正被人们所认识,还得感谢其第四任夫人莫桂兰和他的那些徒弟在老人过世后仍然继续着他未竟的武术事业。当然,让黄飞鸿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最关键的还是要感谢粤剧大师关德兴,如果没有关德兴那70多部关于黄飞鸿的电影,黄飞鸿现在可能依旧保持着他神秘的色彩。而褪去了神秘色彩的黄飞鸿,因为其一生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济世为怀,成为一代武林宗师和跌打名医,深受世人尊敬。
据说,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至今已经拍摄了110多部,而这个数字现在仍然在增长中,并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正是靠着这些电影,人们认识了黄飞鸿、梁宽、“猪肉荣”这些武林英雄,甚至就连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十三姨和“牙擦苏”现在也都已家喻户晓。因为黄飞鸿出生广东佛山,以及近代以来涌现无数武术名人,佛山被视为中国武林的“圣地”之一,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个地级市“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金庸小说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宁海人。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封笔之后,查良镛把近20年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字逐句地修改。经过10年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终于出版完毕。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镛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有人甚至说他是武侠小说创作的“真命天子”!中国武侠小说百年发展的壮丽风景,由“十大宗师”的作品构成;而当中最为辉煌的当是查良镛、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的新派作品;而其中又以查良镛的武侠小说为巅峰。
拳脚之中的后现代影像
文/焦虎三
据说在海外教授中国功夫的“师傅们”,开课的第一天,几乎都会遇到徒弟们开门见山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你会飞吗?”
“你会飞吗?”,也许在被李小龙国际空手道大赛上表演蒙目拦截攻击、寸劲拳等绝技搞得目瞪口呆;被李安《卧虎藏龙》中李慕白那空中那飞来飞去轻盈的打斗场景弄得神魂颠倒的西方人看来,中国的武术,人终是要练得飞起来的:飞檐走壁,凌波微步,其势如飞燕惊龙;形如神龙在天。大嘴巴王朔当年就抓住了这一点,对“武坛盟主”金庸下起了蒙汗药:“我认为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这就是中国人本来的面目。……会些拳脚,有意见就把人往死里打,这不是热血男儿,也与浩然正气无关,这是野生动物。”
抛开王朔“乌鸦批判”中的“药理”成分不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几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功夫的文化想像构成了西方认知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今天也概莫能外。当李连杰与李安;《英雄》与《十面埋伏》在西方世界火爆异常时,武术与中国功夫,今天,也明确无误成为了全球化过程中一个非常时尚与前卫的文化符号。不单如此,就是在武术的故乡中国,武术,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符号性图景,从小说到电影;从行文术语到学术评论,武术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文化与思想层面上,也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被金庸极有涵养的自定为“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读物”的武侠小说,被教育部编选入高中语文教辅材料时,人们再回头来看武术二字,便会发现它正在渐渐脱去自己身上那层市井粗俗的外衣。这种文学与思想的蜕变过程,直接指向了后现代存在的边缘化与多样性,也许费尔巴哈“存在便是合理”的名言,用在后现代的今天,贴在东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文化图景之中,是最为至理与妥当的标签。
在汉语辞典中,所谓“武术”是指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而据史学家考证: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武舞”,用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但与绝大多数人(包括“武夫盖世”的金庸)的看法相反,中国古代的武术,作为一门特殊的技能最早被社会确定下来,却充满着彬彬有礼与温厚敦让的君子之气,《周官·大司徒》中曰:“以乡三物教万民。”其中的六艺,便包括射与御二种与武术有关的活动,在乐之“大武”一节中,《周礼》更明确指出:“周武王平定天下,止戈为武,因以为乐”。这武术的始祖,其中的方寸之间,是断然找不到我们后面在小说与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刀光剑影与血流成河的。
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武术随金戈铁马时起时伏,其中是非曲直,早有公论。与当今武术在中国成为一种热门的大众文化符号关联更大的,我个人认为应归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影视圈编导中流行的一句经典语录:“拳头加枕头”。这话的原义是说,一部能吸引住观众眼球的作品,必须是“二头”的结合体,这“枕头”属于花边左道;而“拳头”,就非武术莫属了。在传媒大师麦克卢汉看来,后现代的传媒,如电视、电影之流,与武术曾经漫长发展史中的小道传媒相比,其公众影响力不啻于原子弹与土地雷的区别。当后现代的传媒航空母舰都在一个劲的铺开“月夜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场景;在此场景中你一拳我一腿的卖力展示中华武夫时,武术符号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一个非常时尚与前卫的文化现象与暴力图景,一切事实上都只是时间早与迟、进程快与慢的事情了。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认为:“西方在对中国功夫的想像过程中,现代影像的力量和作用无可替代。”
也有学者更进一步,从后现代人的生存景况出发,阐述了如《卧虎藏龙》之流的中国武功之所以在全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认为这种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命题和符号学场景,与当前全球化命题中的“离根性”与“权利的无重力状态”密切相关。
在这些学者看来,今天,文化商品加入资本与货币的快速流通,电讯传媒使得人们能够脱离“在地性”的地域限制,而能身轻如燕地进入全球漫游,这是“轻功”有今天流行的美学基础,尤其是在西方发达社会,这种虚幻的美学体验更为剧烈。坐在电影院里,他们欣赏《卧虎藏龙》杨紫琼飞檐走壁的那种凌空绝技,就是包含着这一美学症候。
学者们还把关于武术从一种技能演化进为文化符号的经历,与最具后现代气质的网络相互参照,认为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的发展,从电动游戏、电脑动画特技、虚拟实景到角色扮演,高新科技所推崇的后现代认识论,把人的无所局限的自主性与移动性推向另一个高度,更以“去物质化”、“去身体化”、“去地域化归属”的超级移动速度,让生活于当今的“空间”从“地点”中脱离,让“虚拟”从“真实”中解放。在这一切的感受中,他们将受众的心理体验对应于武术中 “拔地而起,腾云驾雾” 的“轻功”。换句话说,后现代人们的心理图景,就是一副中国的“武打全绣像”;而中国的武术符号,就是一场后现代的“好莱坞大片”。
学者与专家们这一切充满后现代味道的后现代批判与释义,起码,在我个人看来,对于武术为何能全球大红大紫并终成正果,修成一种文化符号,点穴之术还远未“打到七寸”。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在一篇评及海德格尔的文章中曾有如下的话语:“这是一个连哲学语言也充满暴力的时代”。武术为何能全球大红大紫并终成正果,修成一种文化符号,也许,它的原意只是告诉人们:所谓的后现代,就是一个生产拳头产品的时代,武术中的一拳一腿,最为形象地代表了后现代的无序与争斗。
武侠和武术
是武侠批判,而不是武术批判。
有个禅宗的小公案,一个已经觉悟的大禅师耳传心授地教导他的一个弟子,绝对禁止他看一部著名的经典。这个弟子就依师傅的教诲不看这部经典。但是,有一天,他看见师傅在看,于是就问,师傅,你不让我看,你自己干吗要看。师傅说,咱俩的眼不一样。弟子问,我们的眼怎么不一样。师傅说,你的眼厉害,连牛皮都能看穿。
这个公案很能点拨我们目前关于武侠上的心智。
有一点要做个区别,武侠小说和经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里只是做一个比喻。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用来娱乐的,不是用来开启心智的。遇到心智本来就差的,反而会障蔽心智。
金庸在我眼里是一个小说家,一个报人,很能写,有才华,文字功底很深,阅读量很大。和中国大地上那些多如牛毛的作家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作家。他不是大侠,也犯不上称他为金大侠,如果生活一定需要我做一个实验的话,我愿意做一个实验,找一个体院一年级的学生与金庸先生当街斗殴。
我,包括我们所有深陷武侠梦幻的人们都应该亲眼看到结果。
这篇文字里有对金庸先生不敬的地方,实属无奈,也请求老人家的谅解。文至于此,是希望公众能有一个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前些日子,金庸去四川,一个普通作家的旅游,竟然被演绎成如此的闹剧,什么“华山论剑”,什么当地组织武术机构与之切磋,还提出什么峨眉派经常在金庸的小说里被写成反派,现在的掌门人表示了异议。
最近我还在报纸上和网站上见到有习武者声称打狗棍和降龙十八掌还存在。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习武者的梦话,还是一个记者成心的调侃。或者我们这个民族就应该沉浸在这些子乌虚有,胡编乱造的技能中去呢。
刀枪不入都被历史验证过,何况这些更加离谱的技能。
京剧中有一个情节,一个大花脸,将一只花哨的马鞭放在裤裆下面,然后转几圈,做几个造型。舞台上表现的是一个将军在骑马。
京剧作为国粹,她是一门舞台上的艺术。和生活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也学着这样把一个笤帚放在裤裆下做骑马状,那是可爱,要是一个成年人如此的话。就不合适了。
舞台是舞台,生活是生活。
这也是武侠和武术的区别。
武侠是一个艺术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供我们娱乐,而武术是祖先留传给我们的用于强身健体,搏击,观赏(与现代体操的功能相当)的一门技艺。这门技艺在民间都可以看到本来面目。至于武术能够练习到什么样的境界,这就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了,我不排除个人的刻苦和长期的练习可以获得超出常人很多的特殊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个人的修为,现实中对整个大众群体没有太直接的意义。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从塘沽打进天津,过杨村,进紫禁城。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每次八国联军打进中国的人数,区区只有几万人。
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逻辑,几万人,当时的天津人口和北京人口,广大军民团结起来别说大刀长矛了,一人一板砖就将他们砸死在渤海湾的滩涂上了。何况,中华民族还有那么多的武林高手,他们踏雪无痕迹,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来无影,去无踪……
艺术是艺术。现实是现实。
现实早就告诉我们,科学精神,团结精神是获得胜利的最好武器。一百多年来这个民族所面对的所有苦难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幻想和梦话,哪怕是具有超常想象力的感染力的艺术也拯救不了自己。
那武侠对我们具备积极的意义吗。当然,武侠的积极意义在于她的精神。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等这些中国人心目中真实的武术高手,他们对社会的真正积极的意义不是他们本人的身手,而是他们在戏剧里所传递给我们的那个精神,坚强,勇敢,善良,正义。
这些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理解成武侠是中国的国粹,那就糟糕透顶了。我不觉得目前的那些关于武侠的种种传奇说法是调侃,是公众的娱乐。我认为这是一次颠倒的集体梦语。
关于霍元甲的故事,我看过那个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电视剧,也生活在这个中国武士的家乡天津。我有幸看过一个天津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木偶剧《少年霍元甲》,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如何不畏强暴,勇敢、善良和正义的故事。和成年后的霍元甲精神一致。
舞台和文学必然要对一个技能进行夸张和渲染,那是艺术和需要。如果还原一个真实的霍元甲,他作为天津郊区一个普通的少年,勇敢,坚强,并且刻苦练习了体能、搏击的技能。走向社会,正遇到一个动乱的社会,霍先生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自己自幼刻苦学习的搏击技能在一次著名的搏击对抗中,击败了一个俄罗斯的搏击选手。令当时低迷的中国人的士气为之一振。
至于我们看到的舞台上眼花缭乱的武术搏击姿势和漂亮的身手,那是舞台而已。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散打比赛和我小时候在街头看到的斗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个裁判而已。有了很多规则而已。
对于中国武术,我是充满敬意的,小时候曾经跟随一个传统武师学习武术,他教会我一些拉韧带,蹲马步之类的常识,还教了一些套路,确实也有不少实战的手法,但这些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比如猛踢别人睾丸而能迅速制服别人的手法,在我少年时期,没有一次敢用过。和一个没有学过武术的普通少年斗殴时,就显不出什么长处来。
但是,武术的学习使我自幼接受了一个传统教育,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否则师傅是不会放过你的。
师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因为他没什么文化,他的意思我总结是,学武术,就是学做人。
后来在报社里那些识文断字的老师们也这样总结,说做文,就是做人。
《少林寺》在公众的心目中,由于武侠的无知演绎,已经把他演绎成了一个专门培养斗殴人才的场所,那些老僧们全都参与社会上的勾心斗角,哪里是修身养性,参禅悟道、普度众生的佛门清净地了呀。
面壁的大修士达摩是一个有着极高证悟和修为的从印度来的高僧,一个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的禅宗祖师。
只是,我们的下一代对此知道的越来越少。
他们都以为,那是一个武林高手。
天龙八部是佛经里的一个词,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中的一部分的描述,最先是梵语,后来被精通梵语和汉语的高僧翻译成古代汉语。一个词而已,与武侠没有关系,与武术没有关系。
有人觉得有关系,那是因为眼睛太厉害,心也很厉害,厉害到牛皮都能看穿,厉害到连这都能妄想胡扯到一起去。
武术和文化原本并不相及,一个是古代赤裸裸的生存格斗,一个是昭示人类进步的脚步。
不过,不是冤家不聚头,不知不觉中它们就跑到一起,直至不分彼此。儿时的我觉得武术就是武侠,就是行侠仗义,快意人生。那个时代娱乐的匮乏,成就了广播评书的颠峰时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单田芳先生的《三侠五义》,老先生的精彩演绎让 “御猫”展昭、“锦毛鼠 ”白玉堂、“钻天鼠”卢方、“入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等武侠人物呼之欲出,茶余饭后大家三三两两侃起“五鼠”闹东京、白玉堂三探冲霄楼等情节个个如身临其境。
不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电影《少林寺》让我们进入了声色俱全的武侠娱乐新时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港台电视剧的加入,更让武术文化在当时一时无二。一位生于七十年代的朋友感言,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他还是一个孩子,记忆中只有一部名为《霍元甲》的香港电视连续剧能将调皮的他乖乖地吸引到家中。再后来,高科技争相与影视媾和,更让武术的娱乐性发展到极至,武侠剧中的武林高手们不仅可以像鸟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甚至发出的气场可以造成山崩地裂、季节变幻的壮观效果,在视觉效果上给观众很强的冲击力,虽然并不真实,但武侠剧使得中国武术变得好看起来,由此吸引更多的人喜欢上中国武术。武术热忽如一夜春风来,并由此催生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产业,一是武术旅游景点如少林寺、武当山、陈家沟、在青城山、峨嵋山等等;二是武术学校;三是武术明星。很多外国人也因武术对中国趋之若骛,来到中国也一定不会错过到少林寺一游,为的是感受一下武术原产地的武者气息。武术热造就了不少的武术明星,其中当数李连杰为最。李连杰7岁习武,11岁获全能冠军。之后,五次蝉联全国冠军。主演电影《少林寺》一举成名,后连续拍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黄飞鸿》。后进港台拍摄《中华英雄》、《龙在天涯》等,去年由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更使其进入演艺生涯高峰期。听说近期要重拍电影《霍元甲》李连杰要重新饰演霍元甲一角,可见武侠的魅力依然锐不可挡。霍元甲本是历史中一个真实的人物,出生于静海县小南河村(现天津西郊),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人称“津门大侠”,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生于一八六八年。其父霍恩弟,武艺超群,常出入关东,为客商保镖,在武林中颇有声望。霍元甲卒于一九零九年一月十四日,年仅四十二岁。其后代大部分在天津。就是这样一位人物在影视传媒的影像作用下,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武侠偶像之一。中国的历史是崇尚个人的历史,治世是能臣,除恶是英雄。所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霍元甲便有了多重的身份、多重的标准、多重的含义,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英雄形象,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及至深入民族的灵魂。虽然作为武术符号的霍元甲、李小龙要无可挽回的退场了,但新的更年轻的、更激情的人物就要登场了。
武术从格斗到竞技,到文化。它的嬗变之路就是历史的缩影。历史将会记得,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那些超越了时间的一招一式,那些并非打出来的文化符号,如源源不断的宝贵血脉,指引我们梦回空灵,让动人的历史得以延续更生。
符号故事
人物:
陈真:前面留有刘海、后面长发及肩的“陈真”是20年前上海最流行的发型。李小龙版的陈真在《精武英雄》的成功更在于他的包容性,没有被狭隘的民族主义吞没,仓田宝昭扮演的黑龙会总教头船越代表武者的最高境界,这个角色的出现使得影片的思想性及对武术的阐释彻底地超越了李小龙的版本。年轻的陈真坚持“技击的目的是要打倒对方”,而船越则告诉他“要打倒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枪”。两次论武,陈真对武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从比武中可以看出,陈真的拳法几乎涵盖了世界所有著名拳种的优点,拳击的跳步,跆拳道的踢法,泰拳的膝肘,中国武术的擒拿和小腿法,甚至有黑人武术中的倒钩踢,这正是截拳道的思想:包容万物,而不为万物所包容。最后船越用了同样的拳法和他对打。两人蒙眼之后的打斗,则出现了很多贴身格斗的场面,陈真用中国武术的擒摔对抗船越的日本柔术。 所以,有人说上海出了两个偶像一个是陈真,一个是姚明。
黄飞鸿:他所生活的时代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年代。其个人复杂的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他曾经在佛山和广州两地随父亲卖艺为生,也曾经在台湾参加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更曾担任过广东民团总教练。不过,黄飞鸿最喜欢也是他最后的职业是广州仁安街宝芝林医馆的“老板”。
黄飞鸿真正被人们所认识,还得感谢其第四任夫人莫桂兰和他的那些徒弟在老人过世后仍然继续着他未竟的武术事业。当然,让黄飞鸿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最关键的还是要感谢粤剧大师关德兴,如果没有关德兴那70多部关于黄飞鸿的电影,黄飞鸿现在可能依旧保持着他神秘的色彩。而褪去了神秘色彩的黄飞鸿,因为其一生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济世为怀,成为一代武林宗师和跌打名医,深受世人尊敬。
据说,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至今已经拍摄了110多部,而这个数字现在仍然在增长中,并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正是靠着这些电影,人们认识了黄飞鸿、梁宽、“猪肉荣”这些武林英雄,甚至就连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十三姨和“牙擦苏”现在也都已家喻户晓。因为黄飞鸿出生广东佛山,以及近代以来涌现无数武术名人,佛山被视为中国武林的“圣地”之一,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个地级市“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金庸小说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宁海人。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封笔之后,查良镛把近20年来所写的武侠小说逐字逐句地修改。经过10年的修订,一套15种共36册《金庸武侠小说全集》终于出版完毕。从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到贩夫走卒,从黄土高原到美利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到处都有“金庸迷”。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镛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有人甚至说他是武侠小说创作的“真命天子”!中国武侠小说百年发展的壮丽风景,由“十大宗师”的作品构成;而当中最为辉煌的当是查良镛、古龙、梁羽生、三位大师的新派作品;而其中又以查良镛的武侠小说为巅峰。
拳脚之中的后现代影像
文/焦虎三
据说在海外教授中国功夫的“师傅们”,开课的第一天,几乎都会遇到徒弟们开门见山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你会飞吗?”
“你会飞吗?”,也许在被李小龙国际空手道大赛上表演蒙目拦截攻击、寸劲拳等绝技搞得目瞪口呆;被李安《卧虎藏龙》中李慕白那空中那飞来飞去轻盈的打斗场景弄得神魂颠倒的西方人看来,中国的武术,人终是要练得飞起来的:飞檐走壁,凌波微步,其势如飞燕惊龙;形如神龙在天。大嘴巴王朔当年就抓住了这一点,对“武坛盟主”金庸下起了蒙汗药:“我认为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泛播映,于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以为这就是中国人本来的面目。……会些拳脚,有意见就把人往死里打,这不是热血男儿,也与浩然正气无关,这是野生动物。”
抛开王朔“乌鸦批判”中的“药理”成分不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几个世纪以来,对中国功夫的文化想像构成了西方认知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今天也概莫能外。当李连杰与李安;《英雄》与《十面埋伏》在西方世界火爆异常时,武术与中国功夫,今天,也明确无误成为了全球化过程中一个非常时尚与前卫的文化符号。不单如此,就是在武术的故乡中国,武术,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符号性图景,从小说到电影;从行文术语到学术评论,武术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文化与思想层面上,也愈来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被金庸极有涵养的自定为“虽然也有一点点文学的意味,基本上还是娱乐性读物”的武侠小说,被教育部编选入高中语文教辅材料时,人们再回头来看武术二字,便会发现它正在渐渐脱去自己身上那层市井粗俗的外衣。这种文学与思想的蜕变过程,直接指向了后现代存在的边缘化与多样性,也许费尔巴哈“存在便是合理”的名言,用在后现代的今天,贴在东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文化图景之中,是最为至理与妥当的标签。
在汉语辞典中,所谓“武术”是指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而据史学家考证:武术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同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同步的。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武舞”,用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但与绝大多数人(包括“武夫盖世”的金庸)的看法相反,中国古代的武术,作为一门特殊的技能最早被社会确定下来,却充满着彬彬有礼与温厚敦让的君子之气,《周官·大司徒》中曰:“以乡三物教万民。”其中的六艺,便包括射与御二种与武术有关的活动,在乐之“大武”一节中,《周礼》更明确指出:“周武王平定天下,止戈为武,因以为乐”。这武术的始祖,其中的方寸之间,是断然找不到我们后面在小说与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刀光剑影与血流成河的。
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武术随金戈铁马时起时伏,其中是非曲直,早有公论。与当今武术在中国成为一种热门的大众文化符号关联更大的,我个人认为应归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影视圈编导中流行的一句经典语录:“拳头加枕头”。这话的原义是说,一部能吸引住观众眼球的作品,必须是“二头”的结合体,这“枕头”属于花边左道;而“拳头”,就非武术莫属了。在传媒大师麦克卢汉看来,后现代的传媒,如电视、电影之流,与武术曾经漫长发展史中的小道传媒相比,其公众影响力不啻于原子弹与土地雷的区别。当后现代的传媒航空母舰都在一个劲的铺开“月夜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的场景;在此场景中你一拳我一腿的卖力展示中华武夫时,武术符号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一个非常时尚与前卫的文化现象与暴力图景,一切事实上都只是时间早与迟、进程快与慢的事情了。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认为:“西方在对中国功夫的想像过程中,现代影像的力量和作用无可替代。”
也有学者更进一步,从后现代人的生存景况出发,阐述了如《卧虎藏龙》之流的中国武功之所以在全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认为这种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命题和符号学场景,与当前全球化命题中的“离根性”与“权利的无重力状态”密切相关。
在这些学者看来,今天,文化商品加入资本与货币的快速流通,电讯传媒使得人们能够脱离“在地性”的地域限制,而能身轻如燕地进入全球漫游,这是“轻功”有今天流行的美学基础,尤其是在西方发达社会,这种虚幻的美学体验更为剧烈。坐在电影院里,他们欣赏《卧虎藏龙》杨紫琼飞檐走壁的那种凌空绝技,就是包含着这一美学症候。
学者们还把关于武术从一种技能演化进为文化符号的经历,与最具后现代气质的网络相互参照,认为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的发展,从电动游戏、电脑动画特技、虚拟实景到角色扮演,高新科技所推崇的后现代认识论,把人的无所局限的自主性与移动性推向另一个高度,更以“去物质化”、“去身体化”、“去地域化归属”的超级移动速度,让生活于当今的“空间”从“地点”中脱离,让“虚拟”从“真实”中解放。在这一切的感受中,他们将受众的心理体验对应于武术中 “拔地而起,腾云驾雾” 的“轻功”。换句话说,后现代人们的心理图景,就是一副中国的“武打全绣像”;而中国的武术符号,就是一场后现代的“好莱坞大片”。
学者与专家们这一切充满后现代味道的后现代批判与释义,起码,在我个人看来,对于武术为何能全球大红大紫并终成正果,修成一种文化符号,点穴之术还远未“打到七寸”。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在一篇评及海德格尔的文章中曾有如下的话语:“这是一个连哲学语言也充满暴力的时代”。武术为何能全球大红大紫并终成正果,修成一种文化符号,也许,它的原意只是告诉人们:所谓的后现代,就是一个生产拳头产品的时代,武术中的一拳一腿,最为形象地代表了后现代的无序与争斗。
武侠和武术
是武侠批判,而不是武术批判。
有个禅宗的小公案,一个已经觉悟的大禅师耳传心授地教导他的一个弟子,绝对禁止他看一部著名的经典。这个弟子就依师傅的教诲不看这部经典。但是,有一天,他看见师傅在看,于是就问,师傅,你不让我看,你自己干吗要看。师傅说,咱俩的眼不一样。弟子问,我们的眼怎么不一样。师傅说,你的眼厉害,连牛皮都能看穿。
这个公案很能点拨我们目前关于武侠上的心智。
有一点要做个区别,武侠小说和经典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里只是做一个比喻。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用来娱乐的,不是用来开启心智的。遇到心智本来就差的,反而会障蔽心智。
金庸在我眼里是一个小说家,一个报人,很能写,有才华,文字功底很深,阅读量很大。和中国大地上那些多如牛毛的作家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作家。他不是大侠,也犯不上称他为金大侠,如果生活一定需要我做一个实验的话,我愿意做一个实验,找一个体院一年级的学生与金庸先生当街斗殴。
我,包括我们所有深陷武侠梦幻的人们都应该亲眼看到结果。
这篇文字里有对金庸先生不敬的地方,实属无奈,也请求老人家的谅解。文至于此,是希望公众能有一个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前些日子,金庸去四川,一个普通作家的旅游,竟然被演绎成如此的闹剧,什么“华山论剑”,什么当地组织武术机构与之切磋,还提出什么峨眉派经常在金庸的小说里被写成反派,现在的掌门人表示了异议。
最近我还在报纸上和网站上见到有习武者声称打狗棍和降龙十八掌还存在。我不知道这是一个习武者的梦话,还是一个记者成心的调侃。或者我们这个民族就应该沉浸在这些子乌虚有,胡编乱造的技能中去呢。
刀枪不入都被历史验证过,何况这些更加离谱的技能。
京剧中有一个情节,一个大花脸,将一只花哨的马鞭放在裤裆下面,然后转几圈,做几个造型。舞台上表现的是一个将军在骑马。
京剧作为国粹,她是一门舞台上的艺术。和生活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一个小孩子也学着这样把一个笤帚放在裤裆下做骑马状,那是可爱,要是一个成年人如此的话。就不合适了。
舞台是舞台,生活是生活。
这也是武侠和武术的区别。
武侠是一个艺术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供我们娱乐,而武术是祖先留传给我们的用于强身健体,搏击,观赏(与现代体操的功能相当)的一门技艺。这门技艺在民间都可以看到本来面目。至于武术能够练习到什么样的境界,这就上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了,我不排除个人的刻苦和长期的练习可以获得超出常人很多的特殊能力。
但这种能力是个人的修为,现实中对整个大众群体没有太直接的意义。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从塘沽打进天津,过杨村,进紫禁城。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每次八国联军打进中国的人数,区区只有几万人。
按照我们现在的思维逻辑,几万人,当时的天津人口和北京人口,广大军民团结起来别说大刀长矛了,一人一板砖就将他们砸死在渤海湾的滩涂上了。何况,中华民族还有那么多的武林高手,他们踏雪无痕迹,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来无影,去无踪……
艺术是艺术。现实是现实。
现实早就告诉我们,科学精神,团结精神是获得胜利的最好武器。一百多年来这个民族所面对的所有苦难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任何幻想和梦话,哪怕是具有超常想象力的感染力的艺术也拯救不了自己。
那武侠对我们具备积极的意义吗。当然,武侠的积极意义在于她的精神。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等这些中国人心目中真实的武术高手,他们对社会的真正积极的意义不是他们本人的身手,而是他们在戏剧里所传递给我们的那个精神,坚强,勇敢,善良,正义。
这些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所需要的。
如果我们一定要理解成武侠是中国的国粹,那就糟糕透顶了。我不觉得目前的那些关于武侠的种种传奇说法是调侃,是公众的娱乐。我认为这是一次颠倒的集体梦语。
关于霍元甲的故事,我看过那个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电视剧,也生活在这个中国武士的家乡天津。我有幸看过一个天津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木偶剧《少年霍元甲》,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如何不畏强暴,勇敢、善良和正义的故事。和成年后的霍元甲精神一致。
舞台和文学必然要对一个技能进行夸张和渲染,那是艺术和需要。如果还原一个真实的霍元甲,他作为天津郊区一个普通的少年,勇敢,坚强,并且刻苦练习了体能、搏击的技能。走向社会,正遇到一个动乱的社会,霍先生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自己自幼刻苦学习的搏击技能在一次著名的搏击对抗中,击败了一个俄罗斯的搏击选手。令当时低迷的中国人的士气为之一振。
至于我们看到的舞台上眼花缭乱的武术搏击姿势和漂亮的身手,那是舞台而已。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散打比赛和我小时候在街头看到的斗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个裁判而已。有了很多规则而已。
对于中国武术,我是充满敬意的,小时候曾经跟随一个传统武师学习武术,他教会我一些拉韧带,蹲马步之类的常识,还教了一些套路,确实也有不少实战的手法,但这些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比如猛踢别人睾丸而能迅速制服别人的手法,在我少年时期,没有一次敢用过。和一个没有学过武术的普通少年斗殴时,就显不出什么长处来。
但是,武术的学习使我自幼接受了一个传统教育,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否则师傅是不会放过你的。
师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因为他没什么文化,他的意思我总结是,学武术,就是学做人。
后来在报社里那些识文断字的老师们也这样总结,说做文,就是做人。
《少林寺》在公众的心目中,由于武侠的无知演绎,已经把他演绎成了一个专门培养斗殴人才的场所,那些老僧们全都参与社会上的勾心斗角,哪里是修身养性,参禅悟道、普度众生的佛门清净地了呀。
面壁的大修士达摩是一个有着极高证悟和修为的从印度来的高僧,一个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思想的禅宗祖师。
只是,我们的下一代对此知道的越来越少。
他们都以为,那是一个武林高手。
天龙八部是佛经里的一个词,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中的一部分的描述,最先是梵语,后来被精通梵语和汉语的高僧翻译成古代汉语。一个词而已,与武侠没有关系,与武术没有关系。
有人觉得有关系,那是因为眼睛太厉害,心也很厉害,厉害到牛皮都能看穿,厉害到连这都能妄想胡扯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