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形势下,如何使学生的学业指导个性化,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将教学管理与学业指导相结合,促进教与学之间高效衔接,是解决教學管理问题和满足学生培养差异化需求的必然取向,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教学导”一体化理念,以学校B-S架构方式建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学业智慧指导平台的对接应用为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校教学管理探索获取极大的推广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形势下,如何使学生的学业指导个性化,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将教学管理与学业指导相结合,促进教与学之间高效衔接,是解决教學管理问题和满足学生培养差异化需求的必然取向,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教学导”一体化理念,以学校B-S架构方式建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学业智慧指导平台的对接应用为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校教学管理探索获取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教学导;教学管理;学业指导;一体化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基于B-S架构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对接应用研究”(2017Z012)
[作者简介] 祖海珍(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务运行科科长,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李海锋(1985—),男,广西玉林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务运行科科员,研究实习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胡 燕(1972—),女,安徽安庆人,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和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57
其他文献
[摘 要]校企共建工作室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有很高的契合性。针对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借鉴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真实任务导向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任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场所学习 [基金项目]2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要实践“价值塑造 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是工科类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知识点丰富,应用性强,育人要素多样化。通过分析概率统计课程特点,从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两方面阐述了概率统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期为相关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理念;立德树人
[摘 要]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形成和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精神引领的重要价值。在红色资源的宝库中,湖南三师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不可替代,具有地方特色。湖南三师是衡阳师范学院的前身,通过考察和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对湖南三师红色资源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从而对未来如何以红色资源引领师范教育进行展望。 [关键词] 湖南三师;红色资源;转化;师范教育 [基金项目
[摘 要]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新时代召唤良好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队伍的基地,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育机制至关重要。着眼于新时代下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结合忻州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具体情况,对“三位一体”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对高师院校实施和完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摘要:在广泛走访企事业单位、收集已毕业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遇到的问题与建议、参考国内知名高校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教育平台、专业特色教育平台等4个教育平台,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完成了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既结合新疆生物产业和传统农业产业升
[摘 要]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教育部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地方经管类高校起步晚、底子薄,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质量。以地方经管类高校虚拟仿真项目内容选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研,从学校、二级学院和教师三维层次分析了项目选型的困境。结合建设目标,设置了“真实与虚拟”“水课与金课”“独享与共享”“仿真与虚拟”的四平衡科学选型原则。运用竞争战略思想,提出了项目选型的三大策略,包括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高校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思辨能力、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价值辨识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以及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新媒介技术赋能下,充分利用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内容优势,通过课程设置的内涵主题化、授课方式的叙事故事化、素材应用的内容
摘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职业性。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以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重点介绍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思路方法,可推广至其他专业课程,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摘 要] 为适应新时代下坚持的人才战略,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轻化工程专业背景下的制浆造纸工程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基于对新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总结,提出以科研助力人才培养的实践方案。方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指导,进行科研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丰富专业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摘 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从机制改革、健全服务、加强教育、优化环境、发展产业等方面加强建设,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改善健康公平,其中建立高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为健康教育从普及性教育向规范化、专门化教育发展,以及进一步丰富健康教育新内涵、新内容和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