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马云的方式说句开场白: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行业重构将有一大批企业消失;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每个行业都重做一遍将诞生一批新企业。
中国大多数产品都可以重做一遍,换个角度讲,中国大多数产品都具有创新空间。
现在讲产品升级,讲互联网和电商的比较多,这些都是在谈单项因素。如果把这些因素汇总起来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行业重构,彻底的重构。
比如说5年前,我们绝对想象不到手机行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包括产品、品牌、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如果能想到,诺基亚手机也不会消失;同样,我们也很难想象5年后的手机行业是什么样子,但重构是必然的。
前不久在一个企业内部培训会上,有几个人问我什么行业受互联网影响最小。我说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想法是有害的。现在很难找到一个不受影响的“世外桃源”。连我现在研究的农业也在重构,而且是脱胎换骨式的重构,还有哪些行业不会被重构?
重构之后的行业,将不再是原来行业的简单延伸,是工业文明时代的行业在信息文明时代的重生。
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管原来取得多大的成功,在行业重构后都没有自己的位置。所以,现在很少听到“做大做强”的说法了,行业重构时,过去的“规模优势”可能变成“规模包袱”。行业重构,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在不确定中寻找自己的新位置。
所有行业都可以重做一遍,那么,谁来重构?重构的节奏如何?
在这个转型时期,多数传统企业都被存量绑架了,它们觉得越来越难做。它们中的少数企业在重构,比如海尔。现在唱衰海尔的人很多,但海尔坚持向平台化转化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有些企业在自己领域没有重构,却在重构其他行业,比如联想。联想在自己的领域无所作为,但柳传志却热心于投资,投资的领域往往是重构其他行业。
联想的做法非常有意思,它被自己的存量绑架,却热衷于“打动他人”。这可能是目前传统企业矛盾心态的一个独特表现。
还有一类就是创业企业,它们没有重构的概念,一开始就是全新的。比如特斯拉对汽车行业的颠覆,谷歌对汽车行业的颠覆。
那些传统企业的老大,以往是行业的风向标。只要老大不动,别人动也没用。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
即使行业被颠覆,也是慢慢颠覆的,所以针对重构这件事,我有五个字应对:积极,不着急。这讲的是节奏问题。比如O2O就有点着急了,逻辑没搞明白就害怕落后,不顾一切地干起来了。
像海尔那样运营模式彻底转型,我虽然钦佩,但风险是极大的,我倒是比较赞同华为,骨子里在转型,但形态上却很有节奏。
中国大多数产品都可以重做一遍,换个角度讲,中国大多数产品都具有创新空间。
现在讲产品升级,讲互联网和电商的比较多,这些都是在谈单项因素。如果把这些因素汇总起来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行业重构,彻底的重构。
比如说5年前,我们绝对想象不到手机行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包括产品、品牌、销售渠道和推广方式。如果能想到,诺基亚手机也不会消失;同样,我们也很难想象5年后的手机行业是什么样子,但重构是必然的。
前不久在一个企业内部培训会上,有几个人问我什么行业受互联网影响最小。我说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想法是有害的。现在很难找到一个不受影响的“世外桃源”。连我现在研究的农业也在重构,而且是脱胎换骨式的重构,还有哪些行业不会被重构?
重构之后的行业,将不再是原来行业的简单延伸,是工业文明时代的行业在信息文明时代的重生。
传统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管原来取得多大的成功,在行业重构后都没有自己的位置。所以,现在很少听到“做大做强”的说法了,行业重构时,过去的“规模优势”可能变成“规模包袱”。行业重构,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在不确定中寻找自己的新位置。
所有行业都可以重做一遍,那么,谁来重构?重构的节奏如何?
在这个转型时期,多数传统企业都被存量绑架了,它们觉得越来越难做。它们中的少数企业在重构,比如海尔。现在唱衰海尔的人很多,但海尔坚持向平台化转化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有些企业在自己领域没有重构,却在重构其他行业,比如联想。联想在自己的领域无所作为,但柳传志却热心于投资,投资的领域往往是重构其他行业。
联想的做法非常有意思,它被自己的存量绑架,却热衷于“打动他人”。这可能是目前传统企业矛盾心态的一个独特表现。
还有一类就是创业企业,它们没有重构的概念,一开始就是全新的。比如特斯拉对汽车行业的颠覆,谷歌对汽车行业的颠覆。
那些传统企业的老大,以往是行业的风向标。只要老大不动,别人动也没用。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
即使行业被颠覆,也是慢慢颠覆的,所以针对重构这件事,我有五个字应对:积极,不着急。这讲的是节奏问题。比如O2O就有点着急了,逻辑没搞明白就害怕落后,不顾一切地干起来了。
像海尔那样运营模式彻底转型,我虽然钦佩,但风险是极大的,我倒是比较赞同华为,骨子里在转型,但形态上却很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