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開学初,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话说新学期新气象,我期待着。第一天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旁边的班级整整齐齐,我的孩子们窃窃私语;仪式结束,我转身的那一刹那,孩子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进教室,孩子们习惯地把垃圾一扔,漫天飞舞……
几天后的教师节,有个孩子悄悄送来一张卡片:“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我只是个平凡的孩子,我愿意做沙子,要知道是沙子也会发光的!”那娟秀的小字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为之震撼,我决定:我要做一名淘沙者,我要学会等待。
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开始多方面了解他们,从老师那里咨询,与家长交流沟通,私底下与孩子们聊天。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个性张扬,多才多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放在独立的空间他们如颗颗星星闪闪发光。放在一个沙盘里就产生了冲突,更需要边缘的束缚。随着他们独立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深刻,思维活动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他们对于:“你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如果……”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就愿意做我自己……”,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我学会尊重他们,不再使用哄骗方法。让孩子对事物谈自己的打算和看法,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对于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我开始督促和引导,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二、心灵碰撞,打开心扉:在第一次的班队课上,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都是有个性的人。”接着,我一一介绍了孩子的优点,孩子们很兴奋,我知道孩子们的心扉打开了。接下来我提出:“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不要求你们马上做到最好,只要求你们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更有收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主动地跟孩子靠近,我陪他们看书,自己主动捡拾垃圾,处处以身作则。每天下午放学督促孩子们在规定时间里整理书包,我们聊天,我们游戏,我们比赛......我用照片、图画等记录了他们的精彩瞬间,及时发到班级网或者用于活动图片,孩子们幸福地说:“老师,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心一次一次靠近。
三、让活动凝聚爱的力量:活动是载体,精心组织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孩子们是班级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每一次活动,我都交予他们自己去筹划、去设计。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自身或班级最需要的精神,去发现班级与众不同的风格。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去经历,去体验,去生成,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孩子们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约束力和竞争意识。那么,实现“我在集体中,集体在我心中”的理想境界就不远了。
四、合理目标,收获硕果:班集体是学生们心灵碰撞的火花,唯有“用灵魂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对优秀学生,由于他们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勇于拼搏,敢于克服困难,个体素质较好,班主任应从严要求;对暂时后进的学生,班主任应赋予他们满满的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一片真诚,从而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既然选择了方向,就要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班主任,我就会平凡而努力地工作,在实践中去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经过一年风雨的洗礼,孩子们成长起来了,虽然对比他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已经超越了自我,不断地成长。我依旧在等待,等待再一次的惊喜。
反思:班主任工作是艺术,一门爱的艺术。我们爱孩子,就要学会淘沙,学会等待。
爱是理解,是宽容……让孩子打心底明白,你懂她,心扉的打开是改变人兴趣的开始,让孩子一点一点同你靠近,最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爱也是技巧,寻找恰当的时机和抓手,从细节入手,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放大放大再放大,星星得以燎原;爱也是一门智慧,良好的沟通,班干部的任用、培训、提高,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及紧密性,合理运用教育机制进行正能量的传递……班主任工作繁琐而枯燥,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艺术,把自己当成草根,加上坚持,用上智慧,爱的艺术将开花结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
几天后的教师节,有个孩子悄悄送来一张卡片:“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我只是个平凡的孩子,我愿意做沙子,要知道是沙子也会发光的!”那娟秀的小字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为之震撼,我决定:我要做一名淘沙者,我要学会等待。
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开始多方面了解他们,从老师那里咨询,与家长交流沟通,私底下与孩子们聊天。我发现班里的孩子个性张扬,多才多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放在独立的空间他们如颗颗星星闪闪发光。放在一个沙盘里就产生了冲突,更需要边缘的束缚。随着他们独立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深刻,思维活动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色彩,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他们对于:“你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如果……”这样的话,他会马上反驳:“我就愿意做我自己……”,并且会马上避开。所以,我学会尊重他们,不再使用哄骗方法。让孩子对事物谈自己的打算和看法,学会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对于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够,我开始督促和引导,使他们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作为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依据。让孩子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先进与落后,避免把羡慕变成嫉妒,还要注意不能因为一时的落后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一时的优秀就骄傲自满。
二、心灵碰撞,打开心扉:在第一次的班队课上,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都是有个性的人。”接着,我一一介绍了孩子的优点,孩子们很兴奋,我知道孩子们的心扉打开了。接下来我提出:“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不要求你们马上做到最好,只要求你们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更有收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主动地跟孩子靠近,我陪他们看书,自己主动捡拾垃圾,处处以身作则。每天下午放学督促孩子们在规定时间里整理书包,我们聊天,我们游戏,我们比赛......我用照片、图画等记录了他们的精彩瞬间,及时发到班级网或者用于活动图片,孩子们幸福地说:“老师,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心一次一次靠近。
三、让活动凝聚爱的力量:活动是载体,精心组织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孩子们是班级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每一次活动,我都交予他们自己去筹划、去设计。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自身或班级最需要的精神,去发现班级与众不同的风格。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去经历,去体验,去生成,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孩子们渐渐有了集体荣誉感、约束力和竞争意识。那么,实现“我在集体中,集体在我心中”的理想境界就不远了。
四、合理目标,收获硕果:班集体是学生们心灵碰撞的火花,唯有“用灵魂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机会,“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对优秀学生,由于他们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勇于拼搏,敢于克服困难,个体素质较好,班主任应从严要求;对暂时后进的学生,班主任应赋予他们满满的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一片真诚,从而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闪光点”。既然选择了方向,就要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班主任,我就会平凡而努力地工作,在实践中去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经过一年风雨的洗礼,孩子们成长起来了,虽然对比他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已经超越了自我,不断地成长。我依旧在等待,等待再一次的惊喜。
反思:班主任工作是艺术,一门爱的艺术。我们爱孩子,就要学会淘沙,学会等待。
爱是理解,是宽容……让孩子打心底明白,你懂她,心扉的打开是改变人兴趣的开始,让孩子一点一点同你靠近,最终碰撞出心灵的火花;爱也是技巧,寻找恰当的时机和抓手,从细节入手,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放大放大再放大,星星得以燎原;爱也是一门智慧,良好的沟通,班干部的任用、培训、提高,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及紧密性,合理运用教育机制进行正能量的传递……班主任工作繁琐而枯燥,如果我们把工作当做一种艺术,把自己当成草根,加上坚持,用上智慧,爱的艺术将开花结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人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