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涛与他的“车新模式”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dfafs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秋天,刘立涛带着行李来到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他充分发挥扶贫视野广、把握政策准、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与村“两委”一班人埋头苦干,把车新村打造成为“东北冷棚葡萄第一村”,推动形成了阜新精准脱贫的“车新模式”。
  “葡萄成熟之日,贫困户摘帽之时”的喜人景象在村里随处可见。2016年年底,全村34户贫困户、100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车新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刘书记是咱的自家人
  2015年8月,按照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车新村冷棚葡萄发展专题会议要求,同时应车新村请求,阜新市扶贫办党组选派综合调研科科长刘立涛挂任大巴镇政府副镇长,兼任车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40岁的刘立涛虽然年龄不大,资历却很丰富。他曾到国家扶贫办挂职锻炼,还被借调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文件起草组、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指导意见起草组和辽宁省“十三五”扶贫规划编制小组参与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先后规划了阜新“集团帮村”工程、“政银保”金融扶贫等多项改革创新工作,有30多篇调查报告或论文在 《中国扶贫》《扶贫开发》等杂志发表。
  刘立涛到任后,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第一要务,带领村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心气足了,村党支部逐渐筋强骨健,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指挥中枢。
  在抓好全村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刘立涛与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他说,作为“第一书记”,必须时刻把村民的大事小情装在心里,才能让群众认可你信服你。否则,有再好的規划和设想,村民也不会跟你干。他挨家挨户串门,盘腿坐在炕上和贫困户唠家常,一方面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另一方面帮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村民田德患病想去阜新市看病,刘立涛帮忙联系好医院和专家;村民吴永梅的儿子因为家里穷没参加新农合,又错过了缴费期限,刘立涛帮他补办手续,并帮助解决参保费用;他还引荐村民李玉霞到沈阳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月工资3500元,年工资性收入4.2万元。
  一桩桩一件件,淳朴的蒙古族群众都记得,也把刘立涛当成了自家人。刘立涛说:“刚到村里时,村民管我叫‘刘科长’,时间不长,村民就热情地叫我‘刘书记’了。”
  做大做强“一棚两果”产业
  刘立涛深知,不发展产业,脱贫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在原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引进注入各类资金4500多万元,把全村冷棚葡萄种植面积增至133公顷。村党支部书记白金山掰着手指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丰产期每公顷产葡萄30吨,纯收入30万元以上,收益是过去种玉米的30多倍。
  刘立涛还同村“两委”共同努力发展80公顷寒富苹果和鸡心果。至此,车新村形成了“一棚两果”脱贫主导产业格局。
  在车新村,只要刘立涛一出现,不一会儿就会有村民聚拢过来,向他请教“致富经”。村民李宝义说:刘书记见多识广、思路活,可帮了我的大忙了。
  村民白金山感慨地说:“刘书记政策水平高、思路活,实心实意地帮我们脱贫。没技术帮我们搞培训,没钱帮我们争取资金,没销路帮我们跑市场,车新村有今天他功不可没。”
  刘立涛说,他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车新村发展,明确了“帮扶一个村、推动一个镇、发展一个县、富裕一个地区”的工作思路。同时,包括副市长在内的市、县、镇、村15名帮扶干部,每人与2至3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合力攻坚。市、县扶贫部门是他的“娘家”,给予全力支持和保障。
  不断探索脱贫新路径
  如今,车新村有劳动能力的人家,要么自己有冷棚,要么在冷棚里打工,日子一天天富裕起来。可是那些老弱病残贫困户只能看着别人在冷棚里忙活,自己只能在家里唉声叹气。刘立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6年年初,他抓住建设阜新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经周密设计,利用100多万元政策性资金,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精准扶贫合作社,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村集体和贫困人口,由合作社统一建设、经营6.7公顷冷棚葡萄示范基地,基地有了收益后再为持股的贫困人口分红。
  阜新市扶贫办主任王城说:“资产收益扶贫把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人口变‘股民’,保证了缺资金、缺劳动力的贫困户能够长期收益稳定脱贫。”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在车新村的亲身经历给了刘立涛丰富的理论滋养,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对车新村自2014年实施“集团帮村”以来发展冷棚葡萄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撰写了《四级书记抓扶贫的“车新模式”》调研报告,对车新模式进行了全面概括和总结。此后,车新模式在全市推广,国务院扶贫办还将其作为辽宁省唯一一个案例,收录到全国精准脱贫案例集中,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
  在车新村整村“摘帽”后,刘立涛开始把电子商务扶贫引入车新村,走“互联网+扶贫”的崭新道路。他还打算发挥关山旗敖包景区坐落在车新村的先发优势,大力开展旅游扶贫和休闲农业扶贫。他说:“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唯有接地气、解民情、抒民意,以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己任,才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其他文献
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区枸杞全面开始进入采摘季。近年来,宁夏坚持“特色、高效、高质、高端”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从政策、资金、项目、科技等方面大力扶持枸杞产业,枸杞规模化标准种植、集约化经营、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90万亩,干果总产量9.3万吨,年综合产值130亿元,饮料、籽油、口服液等枸杞精深加工产品有40多种。
期刊
近日,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种植的蓝莓进入成熟期,当地农民加紧采摘,供应市场。隆化位于冀北地区,当地近年来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从省外引进优质蓝莓、树莓等经济果树种植技术,与当地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相结合,发展浆果等高附加值林果产业,依托临近京津地区的区位优势,带动当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当地蓝莓、树莓等已形成规模化培育模式,产品俏销京、津、冀等地市场。
期刊
7月17日,农业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后,围绕农产品市场热点及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相关负责人,进一步了解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  记者:上半年,国内大豆市场形势如何?请阐述其原因?  负责人:受去年大豆质量偏差、市场优质豆存量少、种用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国产大豆价格稳中有涨,东北产区食用大豆由1月份的每斤1.91元涨至6月份的每斤2.03
期刊
今年以来蔬菜滞销卖难的消息不断传来,为帮扶传统老农摆脱滞销困境,7月15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最美菜公益基金联合共青团美菜网委员会,共同发起滞销菜帮扶计划的公益项目。当天,来自高校、机构、超市、媒体、互联网农业企业等9个单位,成立滞销菜帮扶联盟,合力助销滞销农产品。与此同时,一部反映滞销现状及原因的调查纪录片《苍天厚土》正式发布,呼吁各方共同帮扶困境中的菜农。  滞销菜帮扶计划旨在缓解滞销现状  据
期刊
健康中国,奶业先行。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委的指导支持下,继去年发布首个《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之后,7月19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奶业全面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  据介绍,
期刊
7月17日,农业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雷刘功主持会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平介绍了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形势及呈现出的四个特点,并对后期走势进行了分析展望。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延续近年的下跌走势,但部分产品价格开始企稳回升。上半年,农业部编制并定期发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均值为102.6,同比下降9.8个点。鲜活产品价格大幅下跌
期刊
每当海鲜肥美上市的时节,一大波关于水产品的谣言就会在网上流传。而谣言的内容也不外乎注水、注胶和喂避孕药三类。  谣言一:给皮皮虾注胶?  近日,一则有关皮皮虾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里,1名女子剥开桌上一盘煮熟的皮皮虾,掏出里面或白或黄的胶状体。该女子称,这是早上在市场买来的皮皮虾,虾肉里都被黑心商贩注入胶水增重。对此,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副会长、高级水产工程师杨维龙表示,那根本不是什么“人为注胶”
期刊
金堂县是四川省成都市辖丘陵大县、人口大县,常住人口近百万,农业人口占69.5%。近年来,按照“搭建平台、聚集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和“五个一”工作布局,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等称号。  政策带动支持创业创新  当记者来到金堂县采访时,县长杨晓涛刚刚从广东调研考察回来,而这次去广东,就是为了考察了解金堂籍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返乡的
期刊
在7月6日中国(南宁)火龙果品牌大会上,广西农科院园艺所所长陈东奎做了全国火龙果形势分析报告。我国火龙果种植情况如何?与越南火龙果相比优劣势是什么?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这里将一一为您作答。  2017年,全国的火龙果种植面积约有50-60万亩,其中以广西、广东、贵州为主,海南、云南、福建也有种植。广西生产规模最大,以南宁最多,有很多上千亩的种植基地。广西与广东(主要集中在粤西)的火龙果,以及云
期刊
养殖场内看不到粪污,闻不到异味,畜禽粪尿向外界环境零排放……规模养殖为我们展现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层面。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畜禽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青海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以促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从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正在形成畜禽粪污处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