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学论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语文教学互动是新教学理念下对教学过程的定位,它要顾及认知目标,更要顾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互动中要实现自我重塑,因为我们培养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人。
【关键词】教学互动 真实情感 正确态度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046-02
与传统教学论相比,现代教学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学习的共同体,教与学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它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语文教学演绎现代教学论,语文科教学互动绝不能停留于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并重,它们一样要贯穿“互动”过程,否则“教学互动”将是一句空话。
一、真实情感——互动的“钥匙”
“无情未必真豪杰”,早在80多年前,鲁迅把“情”作为评判是否豪杰的标准之一。社会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钢筋水泥传达的只是冷漠?网络传送的仅仅是信息?绝不能!人需要友谊、需要关怀、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渲泄,情感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话题似乎撇开了语文教学,其实不然,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首先必须教给学生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趣等,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对方。教学互动过程中既有师生间的交流,也有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交流的绝非是剥离情感的知识,也绝非是套上情感公式的知识。那是倾注情感的互动。真实情感源自哪里?怎样挖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粗浅探讨。
1.抹去情感的积尘
人一生下来接受的是亲情的温暖,长大后便有了友情、爱情等,但是由于生活的变故,环境的变迁,一些同学痛失了亲人,有些同学与好朋友分开,或因时间冲淡了情感,或为逃避痛苦渐渐封存鲜为人知的情感。努力寻找情感,直到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强迫表达只会适得其反。初一语文教材有一单元专门写亲情,读懂课文不难,该如何评定学生是否领会亲情?师生交流过程即是评定过程。作为老师一人一吐为快,也许带动的是十人、二十人的一吐为快,我选择祖孙情作为话题 :爷爷盼孙女放假归来,见上一面,安详离去……对我而言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忙碌于工作、生活已经淡忘的情感,可一旦寻找到后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牵动心肠,真实的情感呼唤着真实的情感,母子情、父子情、同窗情、手足情一下化作同学们真实的表达,真诚的话语。
2.荡起情感的涟漪
这不是引导学生矫情。情感具有超时空性。杜甫的话语今人不可能学以致用,古今语法不同。但是杜甫身处逆境,其忧国忧民之思仍震撼着今人及后人。杜甫不可能与学生交流,老师应置身于学生与杜甫之间,实现传导式的交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漏雨的茅屋中吟诗发感慨,而同学们却是在空调房中抱怨功课太紧,生活的舒适与平静带来是忧患意识的苍白空洞。要求学生突发奇想,将自己置身于逆境中。于是便有了地震家园被摧毁、火山爆发亲人离散、地球温度骤降冰天雪地衣食无依……逆境中找出路,于是,泛起了层层情感的涟漪,可喜的是,虽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却也有顾及他人温饱的热心,在设置的际遇中实现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二、正确态度——互动质量的保证
态度与习惯总是相生相随,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容易形成各种良好习惯,所有投身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但它又依赖于每一节课的培养,每一教学环节的培养。语文教学互动倘若撇开端正的态度,仅追求形式的华丽,看似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看似课堂活泼热闹,看似师生交流充分,但真正的实效有多大不得而知。
1.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是与“静”分不开的,似乎与“互动”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互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但不能漫无边际,追求课堂活泼生动,但不能毫无秩序。有的放矢,有序运行,都离不开学生的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语文本是“弹性”的艺术,同一句话,对于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影响,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教学互动带来了更大的空间。郑振铎的《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能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思。因为许多同学家里都养猫,亲眼目睹小猫萌态的同学们议论开了,悉听讨论内容的同时,却也有不和谐的论调:我家的猫脾气如何之大;我家的猫是如何的挑食……本是讨论作者的话有何深意,却出现不着边际的话题,讨论过程,只有专心致志讨论才有结果,才能实现互动的目的。作为互动双方之一的教师应注意适时调控课堂局面,使学生始终专注于某一观点的辩论或某一实验的制作。
2.精益求精
语文学习容不得敷衍了事,很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互动过程固然有很多不定性的结论、看法,但它绝不是敷衍的结果,理应是深思熟虑后的最优化结论。深思熟虑未必靠高深的学识,靠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受这种态度的驱遣,会把问题往更广、更深的角度想,让互动有质量,上层次。《藤野先生》中构架全文靠什么,答案不尽相同,若只浮于表面的作答,求得与老师的“呼应”,回答声音虽大,但对拓展思维或分析能力却无帮助。深入、细致地剖析之后,会发现文章靠两条线索结构全文即与藤野交往的明线、强烈的爱国情感暗线。精益求精绝非是对思维的束缚,它是思维的良好品质,互动过程,师生必备,让“互动”既精彩又有深度。
3.持之以恒
语文教学互动过程,对任何问题任何同学不见得都能说出“所以然”来,有的是受知识的限制,有的是怠惰,有畏难情绪。若放松了对上述同学的要求,互动过程,他们参与的几率便为零。故让学生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尤为重要,自认为受知识限制的同学,应多给他单独发言的机会,对怠惰有畏难情绪的可设置富挑战性的话题,让其思索并发言,经常性的刺激有助于培养其思考的持久性。互动过程不单是解放学生创造性的过程,更是培养品质的过程,《看云识天气》,要说说明顺序,学生都明确是逻辑顺序;要说学以致用,恐怕淡忘殆尽。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云的形状、位置判断天气情况,课堂活跃,回答准确到位。放眼窗外天空,看云判断天气,也依然活跃,畅所欲言。当要求适当记忆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情况以便运用在生活中时,“动”的却不见得多,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热忱明显暴露弱点——只求得一时的与老师的配合,不顾知识与运用的关系。
三、价值观——互动的精神食粮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渐被遗忘,教与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本来应该帮助每个人克服精神上的狭窄、软弱和缺陷。可一旦功利化,工具化只会强化这种缺陷。课程改革,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是对功利化、工具化的大矫正。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在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有着优越性,但是,学科的优越性并不意味着情意目标的可实现性高。情意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互动过程中师生间心灵的真诚对话。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所有道德,可贵精神,优良品质分析再透彻对学生而言是几套公式而已。互动过程最好的境界是:教师带学生走进历史,回到过去,学生与人物之间实现精神交流,一旦出现这样的境界,便也实现了学生对人类价值的认同,从而良知、同情、正义、诚实,就在心中生成了。《金色花》孩子的纯真心灵如金色花一般美,金色美是直觉形象,借助图片即可感受。然而美好的心灵是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教学中互动的过程是让学生知道美好心灵为何破土而出,生长起来而非只看到绽放的刹那(那是短暂的强制的印象)。“现实的土壤”是什么,营养成分是什么?成长的动力是什么,交流中逐一明确。而今脚下的土壤更厚实,营养更丰富,心灵之花能绽开吗?学生对他人的认同转移到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判断无对误之分,敢于判断才是教学互动的归宿,因为有观念才有判断,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有价值观的学生。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我们绝不能一面高呼教学改革,一面直奔认知目标,那是对新教学理念的歪曲,对学生和谐发展的破坏。互动是新教学理念下对教学过程的定位,它要顾及认知目标,更要顾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而言之,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互动中要实现自我重塑,因为我们培养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吴元坎.鲁迅书简补遗.上海出版公司,1952.
[2]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7.
[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教学互动 真实情感 正确态度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7-0046-02
与传统教学论相比,现代教学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学习的共同体,教与学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它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语文教学演绎现代教学论,语文科教学互动绝不能停留于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并重,它们一样要贯穿“互动”过程,否则“教学互动”将是一句空话。
一、真实情感——互动的“钥匙”
“无情未必真豪杰”,早在80多年前,鲁迅把“情”作为评判是否豪杰的标准之一。社会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钢筋水泥传达的只是冷漠?网络传送的仅仅是信息?绝不能!人需要友谊、需要关怀、需要慰藉、需要交流、需要渲泄,情感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话题似乎撇开了语文教学,其实不然,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语文首先必须教给学生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趣等,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对方。教学互动过程中既有师生间的交流,也有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交流的绝非是剥离情感的知识,也绝非是套上情感公式的知识。那是倾注情感的互动。真实情感源自哪里?怎样挖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粗浅探讨。
1.抹去情感的积尘
人一生下来接受的是亲情的温暖,长大后便有了友情、爱情等,但是由于生活的变故,环境的变迁,一些同学痛失了亲人,有些同学与好朋友分开,或因时间冲淡了情感,或为逃避痛苦渐渐封存鲜为人知的情感。努力寻找情感,直到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强迫表达只会适得其反。初一语文教材有一单元专门写亲情,读懂课文不难,该如何评定学生是否领会亲情?师生交流过程即是评定过程。作为老师一人一吐为快,也许带动的是十人、二十人的一吐为快,我选择祖孙情作为话题 :爷爷盼孙女放假归来,见上一面,安详离去……对我而言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忙碌于工作、生活已经淡忘的情感,可一旦寻找到后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牵动心肠,真实的情感呼唤着真实的情感,母子情、父子情、同窗情、手足情一下化作同学们真实的表达,真诚的话语。
2.荡起情感的涟漪
这不是引导学生矫情。情感具有超时空性。杜甫的话语今人不可能学以致用,古今语法不同。但是杜甫身处逆境,其忧国忧民之思仍震撼着今人及后人。杜甫不可能与学生交流,老师应置身于学生与杜甫之间,实现传导式的交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漏雨的茅屋中吟诗发感慨,而同学们却是在空调房中抱怨功课太紧,生活的舒适与平静带来是忧患意识的苍白空洞。要求学生突发奇想,将自己置身于逆境中。于是便有了地震家园被摧毁、火山爆发亲人离散、地球温度骤降冰天雪地衣食无依……逆境中找出路,于是,泛起了层层情感的涟漪,可喜的是,虽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却也有顾及他人温饱的热心,在设置的际遇中实现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
二、正确态度——互动质量的保证
态度与习惯总是相生相随,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容易形成各种良好习惯,所有投身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涉及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但它又依赖于每一节课的培养,每一教学环节的培养。语文教学互动倘若撇开端正的态度,仅追求形式的华丽,看似给学生充分的心灵自由,看似课堂活泼热闹,看似师生交流充分,但真正的实效有多大不得而知。
1.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是与“静”分不开的,似乎与“互动”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互动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但不能漫无边际,追求课堂活泼生动,但不能毫无秩序。有的放矢,有序运行,都离不开学生的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语文本是“弹性”的艺术,同一句话,对于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身份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影响,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教学互动带来了更大的空间。郑振铎的《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耐人寻味的一句话能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思。因为许多同学家里都养猫,亲眼目睹小猫萌态的同学们议论开了,悉听讨论内容的同时,却也有不和谐的论调:我家的猫脾气如何之大;我家的猫是如何的挑食……本是讨论作者的话有何深意,却出现不着边际的话题,讨论过程,只有专心致志讨论才有结果,才能实现互动的目的。作为互动双方之一的教师应注意适时调控课堂局面,使学生始终专注于某一观点的辩论或某一实验的制作。
2.精益求精
语文学习容不得敷衍了事,很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互动过程固然有很多不定性的结论、看法,但它绝不是敷衍的结果,理应是深思熟虑后的最优化结论。深思熟虑未必靠高深的学识,靠的是精益求精的态度,受这种态度的驱遣,会把问题往更广、更深的角度想,让互动有质量,上层次。《藤野先生》中构架全文靠什么,答案不尽相同,若只浮于表面的作答,求得与老师的“呼应”,回答声音虽大,但对拓展思维或分析能力却无帮助。深入、细致地剖析之后,会发现文章靠两条线索结构全文即与藤野交往的明线、强烈的爱国情感暗线。精益求精绝非是对思维的束缚,它是思维的良好品质,互动过程,师生必备,让“互动”既精彩又有深度。
3.持之以恒
语文教学互动过程,对任何问题任何同学不见得都能说出“所以然”来,有的是受知识的限制,有的是怠惰,有畏难情绪。若放松了对上述同学的要求,互动过程,他们参与的几率便为零。故让学生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尤为重要,自认为受知识限制的同学,应多给他单独发言的机会,对怠惰有畏难情绪的可设置富挑战性的话题,让其思索并发言,经常性的刺激有助于培养其思考的持久性。互动过程不单是解放学生创造性的过程,更是培养品质的过程,《看云识天气》,要说说明顺序,学生都明确是逻辑顺序;要说学以致用,恐怕淡忘殆尽。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云的形状、位置判断天气情况,课堂活跃,回答准确到位。放眼窗外天空,看云判断天气,也依然活跃,畅所欲言。当要求适当记忆云的形状来判断天气情况以便运用在生活中时,“动”的却不见得多,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热忱明显暴露弱点——只求得一时的与老师的配合,不顾知识与运用的关系。
三、价值观——互动的精神食粮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渐被遗忘,教与学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本来应该帮助每个人克服精神上的狭窄、软弱和缺陷。可一旦功利化,工具化只会强化这种缺陷。课程改革,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是对功利化、工具化的大矫正。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在构筑学生精神家园,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有着优越性,但是,学科的优越性并不意味着情意目标的可实现性高。情意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互动过程中师生间心灵的真诚对话。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所有道德,可贵精神,优良品质分析再透彻对学生而言是几套公式而已。互动过程最好的境界是:教师带学生走进历史,回到过去,学生与人物之间实现精神交流,一旦出现这样的境界,便也实现了学生对人类价值的认同,从而良知、同情、正义、诚实,就在心中生成了。《金色花》孩子的纯真心灵如金色花一般美,金色美是直觉形象,借助图片即可感受。然而美好的心灵是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教学中互动的过程是让学生知道美好心灵为何破土而出,生长起来而非只看到绽放的刹那(那是短暂的强制的印象)。“现实的土壤”是什么,营养成分是什么?成长的动力是什么,交流中逐一明确。而今脚下的土壤更厚实,营养更丰富,心灵之花能绽开吗?学生对他人的认同转移到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判断无对误之分,敢于判断才是教学互动的归宿,因为有观念才有判断,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有价值观的学生。
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我们绝不能一面高呼教学改革,一面直奔认知目标,那是对新教学理念的歪曲,对学生和谐发展的破坏。互动是新教学理念下对教学过程的定位,它要顾及认知目标,更要顾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而言之,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互动中要实现自我重塑,因为我们培养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吴元坎.鲁迅书简补遗.上海出版公司,1952.
[2]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7.
[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