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几乎可以利用这些高端科技成果,深入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进行探索,并展开工程活动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地质环境也因此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源于自然因素本身,属于是自然界中所形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人为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那么,做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就成为了人类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文章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各种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地球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面对频繁的地质工程建设,各种的自然资源也逐渐地呈现出匮乏的趋势,而且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简介
岩土工程是一个土木工程中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有岩石和土地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对其进行科学性地整治或者合理地改造。在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开设地质工程学学科,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地质勘探已经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展开研究。这一学科主要是针对地质工程的建设而展开的。从矿山工程的规划、实施,以至工程的竣工,包括工程运行的后期影响等等,整个的过程都会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现状产生各种影响。地质工程学所研究的,就是其中涉及与地质有关的问题,研究范畴涵盖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
目前,地质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岩土工程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每年由于岩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0 亿以上,因此找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通过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减少岩土地质灾害的损失就成了目前岩土工程事业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危害以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地区呈现出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状况。加之全球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中国在近些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处于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经济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的破坏等等,使这样的地区成为了灾情严重的地区,并因此而导致越加贫困。
2.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
岩土工程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由自然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第二,由人为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其中有自然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又被称为不可转移性自然灾害,不会因为社会等人为原因发生任何的更改;而第二类灾害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这类灾害的产生通常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得频发,造成的损失也会逐渐增大。
目前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以及地面变形等,这些灾害的产生通常会有一定的关联性,一种灾害通常会引起其他自然灾害的产生,因此在岩土工程灾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关联性灾害的防治。
2.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频繁,对于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岩土工程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强灾害性,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企业的施工工期得不到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有时还需要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重新规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主要危害因素。
2.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离不开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施工地区原本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到破坏而发生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而频繁的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就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速率。由于开发岩土,原有的地质结构失衡,从而极易发生崩塌、地震灾害。目前,不合理的人为操作已经成为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如何制定合理的灾害预警机制以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的关键。
三、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发生地质灾害,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具有受灾体,也要具有灾害体。那么,灾害多发地进行灾害防治,也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了将灾害的活动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灾害体活动的能量降低,以使灾害活动所发挥的能力减弱。我们都知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灾体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灾体提高防御能力,尽量避免遭到破坏。
3.1通过植树造林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原因是由于施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承受不起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生物性措施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各个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大面积退耕还湖、还林、封山育林等等,只有预防措施到位,由岩土工程所引发的的自然灾害才会明显减少。
3.2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水平
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存在着明显的前兆,如滑坡发生前期,井水会突然干涸、地面会出现大面积的位移与裂缝等,通过对这些前兆的有效观察,及时制定合理的预警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不断引进现代灾害监测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系统的结合,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层进行充分的定位、时刻观察地层的移动情况,通过遥感系统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两者数据的有效结合就能对某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以及其危害程度大小作出精确的统计,从而制定合理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3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
要减少地质灾害对环境以及企业的危害,除了有效地防治与检测以外,还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对护坡工程、拦截工程以及移民工程的建设,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不断的加固地层和施工工程,提高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岩土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3.4适当的避让措施建设
所谓适当的避让措施,就是在不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的情况下,对工程的施工的地点以及时间进行细微的调整,例如,在雨天应尽量停止作业,并在适当时候加强对工程的加固工作。同时制定合理的灾害转移方案,采取就近转移的原则对施工人员与相关的居民进行转移工作,从而减轻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搬迁以及适当的避让措施已经成为我国规避岩土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工程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
[2]刘澜.试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实践探索[J].广东科技.2012(21)
[3]刘立权,张建杰.浅谈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相关技术和措施[J].科技风.2012(02)
[4]王栋.成兰铁路九寨沟车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出台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01)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工程项目的逐年增多,各种资源开发的力度逐渐加大,地球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是面对频繁的地质工程建设,各种的自然资源也逐渐地呈现出匮乏的趋势,而且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简介
岩土工程是一个土木工程中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有岩石和土地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对其进行科学性地整治或者合理地改造。在二十世纪末期,我国开设地质工程学学科,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地质勘探已经进入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展开研究。这一学科主要是针对地质工程的建设而展开的。从矿山工程的规划、实施,以至工程的竣工,包括工程运行的后期影响等等,整个的过程都会对于施工现场的地质现状产生各种影响。地质工程学所研究的,就是其中涉及与地质有关的问题,研究范畴涵盖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
目前,地质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岩土工程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每年由于岩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了10 亿以上,因此找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通过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减少岩土地质灾害的损失就成了目前岩土工程事业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危害以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在很多地区呈现出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状况。加之全球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中国在近些年来虽然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处于自然灾害易发地的经济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各种自然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泥石流的破坏等等,使这样的地区成为了灾情严重的地区,并因此而导致越加贫困。
2.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
岩土工程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由自然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第二,由人为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其中有自然原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又被称为不可转移性自然灾害,不会因为社会等人为原因发生任何的更改;而第二类灾害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这类灾害的产生通常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得频发,造成的损失也会逐渐增大。
目前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以及地面变形等,这些灾害的产生通常会有一定的关联性,一种灾害通常会引起其他自然灾害的产生,因此在岩土工程灾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关联性灾害的防治。
2.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频繁,对于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岩土工程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强灾害性,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企业的施工工期得不到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企业有时还需要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重新规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主要危害因素。
2.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离不开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施工地区原本生态环境脆弱,极易遭到破坏而发生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而频繁的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就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速率。由于开发岩土,原有的地质结构失衡,从而极易发生崩塌、地震灾害。目前,不合理的人为操作已经成为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如何制定合理的灾害预警机制以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的关键。
三、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发生地质灾害,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要具有受灾体,也要具有灾害体。那么,灾害多发地进行灾害防治,也要首先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为了将灾害的活动降到最低的程度,要将可能性的灾害源消除,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灾害体活动的能量降低,以使灾害活动所发挥的能力减弱。我们都知道,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如果有受灾体存在,就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使受灾体提高防御能力,尽量避免遭到破坏。
3.1通过植树造林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原因是由于施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承受不起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生物性措施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各个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大面积退耕还湖、还林、封山育林等等,只有预防措施到位,由岩土工程所引发的的自然灾害才会明显减少。
3.2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水平
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存在着明显的前兆,如滑坡发生前期,井水会突然干涸、地面会出现大面积的位移与裂缝等,通过对这些前兆的有效观察,及时制定合理的预警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要不断引进现代灾害监测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系统的结合,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工程施工区域的地层进行充分的定位、时刻观察地层的移动情况,通过遥感系统对当地的地形、气候等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两者数据的有效结合就能对某区域内发生地质灾害的时间以及其危害程度大小作出精确的统计,从而制定合理措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3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
要减少地质灾害对环境以及企业的危害,除了有效地防治与检测以外,还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对护坡工程、拦截工程以及移民工程的建设,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不断的加固地层和施工工程,提高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岩土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3.4适当的避让措施建设
所谓适当的避让措施,就是在不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的情况下,对工程的施工的地点以及时间进行细微的调整,例如,在雨天应尽量停止作业,并在适当时候加强对工程的加固工作。同时制定合理的灾害转移方案,采取就近转移的原则对施工人员与相关的居民进行转移工作,从而减轻地质灾害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搬迁以及适当的避让措施已经成为我国规避岩土地质灾害的主要手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工程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入了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
[2]刘澜.试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实践探索[J].广东科技.2012(21)
[3]刘立权,张建杰.浅谈防治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相关技术和措施[J].科技风.2012(02)
[4]王栋.成兰铁路九寨沟车站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出台将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