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偏移的影响

来源 :中国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辅助性T细胞(Th)偏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失血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镇痛效果,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及皮质醇(Cor)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及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并计算Th1/Th2比值.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H、PRL及Cor、Th2、Treg细胞比例在麻醉维持期及术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h1细胞比例、Th1/Th2比值在麻醉维持期及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更好地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并可保护其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胎膜早破(PROM)孕妇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引起羊膜腔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并分析引起PROM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PROM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并分娩的120例孕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反应蛋白(CRP)]及下生殖道感染情况,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PROM孕产妇的羊膜腔感染情况,分析血清炎性标志物、生殖道感染
目的 探究前胶原-赖氨酸,2-氧戊二酸5-双加氧酶2(PLOD2)对卵巢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3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作为卵巢癌组,另收集同期的行良性卵巢囊肿切除33例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作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LOD2的表达;将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缺氧处理,采用RT-PCR检测PLOD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细胞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鄂东医疗集团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22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GDM分为GDM组(n=69)与非GDM组(n=153).检测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FBG)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其他各项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分析不同孕周HOMA-IR和HOMA-β的相关性及二者与GDM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非GDM组各孕期HOMA-IR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自主训练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自主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腹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围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耐药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12月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耐药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过氧化氢(H2 O2)阳性率、阴道乳酸菌检出率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