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可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巧妙导课 实际观察 引导实践 创造发明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学习劳技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搞好劳技教学的基础。那么,在劳技教学中怎样运用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多年来从事劳技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头处理得好,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我初接这个科的时候,发现它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大多都有实际体验。因此,在上课时我采用了大家共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学生上课的兴趣空前高涨,如:如何进行盆景栽培、怎样修理自行车、怎样编织毛衣、各种菜肴的烹饪等,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能讲得头头是道,和我配合得很默契。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以前我们上课之所以死气沉沉是因为我们无视他们的自主性的缘故。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也要当主角。又如:讲到《水产养殖》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有水的玻璃盆,在里面放了几条不同种类的鱼,上课时拿到讲台一放,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都争着说出各种鱼的名称。我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鱼可爱吗?想不想自己养?”他们一致回答:“想!”我趁势说:“并不是想养就能养活噢,一定要懂得技术才行。”由此,我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这样,就通过实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识。
二、从书中走到书外,从课堂走向大自然
劳技课不光在课堂上讲,而且还要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如:讲到《花卉栽培》这一内容,我结合本地特点,带领学生走向室外,到花园里去观察各种花的生长。面对实物,我为学生讲了各种花如何育苗、如何栽培、如何防治病虫害等内容,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通过实际观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又如:讲到《珍珠养殖》一章时,由于我们生活在海边,同学们对珍珠并不陌生,但如何进行养殖,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掌握珍珠养殖技术,我带他们到珍珠养殖基地去参观,同学们一面参观一面听技术人员讲解。具体程序是:深水养珠的主要材料及设备设施——术前处理——排贝和栓口——人工插核——术后休养——深水育珠管理——收珠和珍珠处理。每套程序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地看、仔仔细细地听。通过实地观察,同学们对珍珠养殖技术更感兴趣,有的学生还打算长大后从事珍珠养殖业。
三、引导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来源,也是劳技课的“本源”。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尽力去操作,才会取得成功。劳技课中有很多植物栽培方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我号召学生养花。每年春节,家家都买了很多花,装点居家,可大多好景不长:春节过后,很多美丽的花朵就夭折并被弃之门外了。我让学生把家中不要的花捐献给班级,放在种植园中,并组织他们进行长年不断的管理。在精心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修剪出不同的造型。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有很多花,在同学们的爱护下,一直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生命延续在学生们的手中、爱心中。
四、鼓励发明,培养创造能力
手工劳动发展到较高阶段主要就是创造发明。在劳动教学中渗透发明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创新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小组合作或独立制作中,手脑并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如:擦玻璃是一种日常劳动,一般的方法是“水——布——擦”,但结果是常常把玻璃弄了个大花脸,事倍功半。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通过实践,大家换湿布为干布,一试果然成功,不仅省水节时,而且一尘不染,效果好极了。后来,学生又发明了高处擦玻璃的方法:把擦布绑在长棒上,“手臂”加长了,也不用担忧安全问题了。学生们高兴地给新工具取名为“高级玻璃棒”。如果不是因为有实践活动,又怎么会想出如此方法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劳动在智商中起着作用,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又如:有个别学生发现,教师用粉刷一刷黑板,粉笔尘就飞飞扬扬。于是,他们想发明一种液体粉刷,犹如液体鞋刷一般,一擦,粉笔尘就会吸进去了——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闪光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只要教师能抓住学生心理,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合格的中学生。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巧妙导课 实际观察 引导实践 创造发明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良好而有益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学习劳技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搞好劳技教学的基础。那么,在劳技教学中怎样运用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多年来从事劳技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头处理得好,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我初接这个科的时候,发现它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大多都有实际体验。因此,在上课时我采用了大家共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学生上课的兴趣空前高涨,如:如何进行盆景栽培、怎样修理自行车、怎样编织毛衣、各种菜肴的烹饪等,同学们都积极发言,能讲得头头是道,和我配合得很默契。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以前我们上课之所以死气沉沉是因为我们无视他们的自主性的缘故。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生也要当主角。又如:讲到《水产养殖》这一内容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有水的玻璃盆,在里面放了几条不同种类的鱼,上课时拿到讲台一放,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同学们个个都争着说出各种鱼的名称。我亲切地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鱼可爱吗?想不想自己养?”他们一致回答:“想!”我趁势说:“并不是想养就能养活噢,一定要懂得技术才行。”由此,我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这样,就通过实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识。
二、从书中走到书外,从课堂走向大自然
劳技课不光在课堂上讲,而且还要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如:讲到《花卉栽培》这一内容,我结合本地特点,带领学生走向室外,到花园里去观察各种花的生长。面对实物,我为学生讲了各种花如何育苗、如何栽培、如何防治病虫害等内容,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通过实际观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又如:讲到《珍珠养殖》一章时,由于我们生活在海边,同学们对珍珠并不陌生,但如何进行养殖,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掌握珍珠养殖技术,我带他们到珍珠养殖基地去参观,同学们一面参观一面听技术人员讲解。具体程序是:深水养珠的主要材料及设备设施——术前处理——排贝和栓口——人工插核——术后休养——深水育珠管理——收珠和珍珠处理。每套程序同学们都认认真真地看、仔仔细细地听。通过实地观察,同学们对珍珠养殖技术更感兴趣,有的学生还打算长大后从事珍珠养殖业。
三、引导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来源,也是劳技课的“本源”。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尽力去操作,才会取得成功。劳技课中有很多植物栽培方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我号召学生养花。每年春节,家家都买了很多花,装点居家,可大多好景不长:春节过后,很多美丽的花朵就夭折并被弃之门外了。我让学生把家中不要的花捐献给班级,放在种植园中,并组织他们进行长年不断的管理。在精心管理的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方法,修剪出不同的造型。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有很多花,在同学们的爱护下,一直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生命延续在学生们的手中、爱心中。
四、鼓励发明,培养创造能力
手工劳动发展到较高阶段主要就是创造发明。在劳动教学中渗透发明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创新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小组合作或独立制作中,手脑并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如:擦玻璃是一种日常劳动,一般的方法是“水——布——擦”,但结果是常常把玻璃弄了个大花脸,事倍功半。这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通过实践,大家换湿布为干布,一试果然成功,不仅省水节时,而且一尘不染,效果好极了。后来,学生又发明了高处擦玻璃的方法:把擦布绑在长棒上,“手臂”加长了,也不用担忧安全问题了。学生们高兴地给新工具取名为“高级玻璃棒”。如果不是因为有实践活动,又怎么会想出如此方法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劳动在智商中起着作用,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又如:有个别学生发现,教师用粉刷一刷黑板,粉笔尘就飞飞扬扬。于是,他们想发明一种液体粉刷,犹如液体鞋刷一般,一擦,粉笔尘就会吸进去了——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闪光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只要教师能抓住学生心理,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合格的中学生。
(作者单位:536000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