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提科学素养,营造完美生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培养,通过让学生体验化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把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入到教学中,就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应用;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应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应用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少应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教学。
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应该和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导致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无法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也不能把课堂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1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因此热爱化学,提高科学素养。教学中我们发现,只要提及与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或熟知的物质、事件联系在一起时,学生会变得积极,课堂的氛围立刻活跃起来。
例如,在学习酸碱盐时,用胡萝卜和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配制若干个pH值1~14的标准溶液,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发现pH范围显色不同,再与教科书中的酸碱指示剂知识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中物质酸碱度的认识。
2布置家庭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化学是自然科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小实验的取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更能体现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布置的家庭小实验应注意选择危险性小且简单可行的实验,同时兼顾生动、有趣,对学生有启发,让学生在实验后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化学知识应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让学生用食醋去除暖瓶内的水垢,其原理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食醋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暖瓶中的水垢。在学习乙醇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回家用酒精除衣服上圆珠笔油油渍,因为酒精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圆珠笔油能溶解于酒精。
3布置化学和生活作业,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教给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离我们生活是如此之近,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在习题的选择上,适当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的题目,不仅达到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还能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习题的趣味性增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教学效果也会提升。布置一些生活与化学联系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化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其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中,设计与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题目A选项涉及的是胶粒带电的性质;C选项则是设计丁达尔效应。
问题: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在布置化学课后练习和配套练习的同时,教师适当布置阅读性作业,阅读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新闻,并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解释。由于课后练习和配套练习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内容也较为枯燥,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布置这样阅读性的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化学和生活中的事例教学,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事例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培养,能有效调动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学中引入化学故事,介绍化学学科的进程,揭示故事中隐藏的科学思想,领悟科学精神,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事例能缩短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扩宽学生知识面。很多化学事例,都蕴含着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考策略、方法、途径。结合化学事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消除了对化学知识的神秘感,培养了学生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通过化学事例,了解了化学家对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过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思想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以掌握和积累科学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能认识到它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與价值观,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营造完美生活。
参考文献
[1]胡久华,李阳.高中生化学科学素养测查的初步探索[J].化学教育,2007,(7).
[2]宋万琚,王磊.“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概念及功能化构成模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
[3]潘程,宋万琚,王磊,徐萍.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J].化学教育,2010,(12).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应用;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应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应用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较少应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行教学。
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应该和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基本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导致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无法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也不能把课堂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难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1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注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化学就在身边,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因此热爱化学,提高科学素养。教学中我们发现,只要提及与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或熟知的物质、事件联系在一起时,学生会变得积极,课堂的氛围立刻活跃起来。
例如,在学习酸碱盐时,用胡萝卜和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配制若干个pH值1~14的标准溶液,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发现pH范围显色不同,再与教科书中的酸碱指示剂知识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中物质酸碱度的认识。
2布置家庭实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化学是自然科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家庭小实验的取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更能体现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布置的家庭小实验应注意选择危险性小且简单可行的实验,同时兼顾生动、有趣,对学生有启发,让学生在实验后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化学知识应用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让学生用食醋去除暖瓶内的水垢,其原理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和食醋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暖瓶中的水垢。在学习乙醇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回家用酒精除衣服上圆珠笔油油渍,因为酒精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圆珠笔油能溶解于酒精。
3布置化学和生活作业,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教给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离我们生活是如此之近,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在习题的选择上,适当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的题目,不仅达到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还能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能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习题的趣味性增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教学效果也会提升。布置一些生活与化学联系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化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其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的《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中,设计与实际生活生产相关的题目A选项涉及的是胶粒带电的性质;C选项则是设计丁达尔效应。
问题: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在布置化学课后练习和配套练习的同时,教师适当布置阅读性作业,阅读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新闻,并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解释。由于课后练习和配套练习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内容也较为枯燥,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布置这样阅读性的作业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化学和生活中的事例教学,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事例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培养,能有效调动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学中引入化学故事,介绍化学学科的进程,揭示故事中隐藏的科学思想,领悟科学精神,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事例能缩短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扩宽学生知识面。很多化学事例,都蕴含着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考策略、方法、途径。结合化学事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消除了对化学知识的神秘感,培养了学生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通过化学事例,了解了化学家对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过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科学思想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以掌握和积累科学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能认识到它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和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與价值观,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营造完美生活。
参考文献
[1]胡久华,李阳.高中生化学科学素养测查的初步探索[J].化学教育,2007,(7).
[2]宋万琚,王磊.“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概念及功能化构成模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
[3]潘程,宋万琚,王磊,徐萍.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J].化学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