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后一台手术完成,齐珂拖着—身疲惫回到办公室,距离下班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五个小时。
透过窗帘缝看了一眼外面的毒辣太阳,齐珂瞬间缴械,规矩地穿好防晒衣,戴上墨镜朝地下车库走去。
这是齐珂工作的第三年,和前两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回家的路上,父母的来电显示闪烁。齐珂想,无非就是些帮忙网购或者其他什么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不想电话那边通知她说表妹闪婚,下周无论如何也要回即墨—趟。
齐珂不好推辞,只能准备请假回家。
表妹是老家那边的人,齐珂自从高中转学到天津后,全家搬离即墨,和老家的联系也渐渐少了。后来齐珂研究生毕业,找了工作,在天津扎根。父母上了年纪,他们念乡,又搬回老家。齐珂有工作在,不方便随时回去,家里也谅解,常打电话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代替了回家的路。
从天津到即墨,坐高铁不过几个小时的路程。
因着医生的职业,齐珂有严重洁癖,回家前父母早就打扫过她的房间,并且换上了新的床单和被套。
大门后有一堆从齐珂房间清理出来的杂物,妈妈正打算拿去丢掉。齐珂拿着根小棍扒拉了几下,都是些小夹子之类的东西,夹杂着几本笔记本和书。里面有本厚厚的红色笔记本,是齐珂高中三年的日记本,她挑了出来。
对于高中时代的任何物件,齐珂都有着高度警觉。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她还是颇有兴致地把日记本用塑料袋包了几层,放进旅行包里,打算回去看。
表妹的婚礼因为操力碍急,所以办得很简单。很多亲戚齐珂都不怎么熟悉,仅靠着高中以前的生疏记忆,客套起来有些为难,喜宴陕结束的时候齐珂提前离开了。
没带回家的钥匙,齐珂在街上转了转。街口有应季的水果卖,齐珂挑了两个西瓜拎着回家。
刚到家就落得母亲一阵埋怨。齐珂晃了晃手里的西瓜。
母亲想起什么似的: “是村口那家口马?好像那家卖西瓜的是你高中同学啊。”齐珂疑惑是哪个同学。母亲也叫不上名字,只说是和齐珂一个高中的。齐珂想,高中那么多同学,不认识也正常得很,便没再追问。
表妹婚礼结束后,齐珂回了天津,又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
八九月份的天气还是热得很。临床又签了—批医生。和之前比,齐珂算是闲了很多,有时候一天就一台小手术,无聊的时候就去各个科室转转。
外科最近转来一个新病人,衣服暴露的地方都是淤青。十几岁的高中女生,被家人送到医院后,就一直瑟缩在墙角,任谁靠近都拒绝。家里人说,孩子闹腾,和几个同学闹着玩不小心磕的。
齐珂隔着玻璃望过去,不小心和女生对上了眼神,零上三十几度的高温,齐珂却一阵后背发凉。
齐珂几乎是落荒而逃。
绝望?破裂?还是各种悲观的情绪糅杂在一起才能出现的眼神吧。
齊珂回家后,找出了那本被丢在书架上的日记本。
纸张泛黄变脆,那些细节却是深深地印在心上。
十年前,齐珂念高一。
刚到新学校,她是最不起眼的那类人,蓝白相间的校服永远规矩地套在身上,没什么突出的优点也没什么缺点,总之就是小透明,也是最好欺负的那一类人。
齐珂永远不会忘记,有段时间,自己的饭卡被隔壁班几个很横的女生拿走了,她不敢告诉别人更不敢去要,只好每天吃白开水泡馒头。
一个月后,营养不良晕倒,她被同学送到卫生室,医生说没什么大碍,吃好一点补补就行了。
又过了半个月,齐珂再次被送到卫生室。医生气得大骂: “叫你吃好点,耳朵聋啊?小小年纪学人家减肥把身体搞成这样,一点脑子都没有!”
周末回家,齐珂去书店在喜欢的杂志前驻足很久,最后还是不舍地离开了。齐珂蹬起脚踏车,飞快地抹掉眼角的一滴泪。
战争爆发于一次偶然。
齐珂的日记本被那群女生传来传去,她们阴阳怪气地念着齐珂心底的秘密。齐珂气得一把夺过,领头的没有为难她,而是换了战略—一冷暴力。
班里所有人都收到了警告,于是再没有人搭理齐珂,她成了彻底的透明人。
终有一天,齐珂去找主任,想要调班。结果那个呆板的女教导主任把齐珂训了一顿,说她没出息,这点儿小事情都处理不好。
齐珂在厕所里把自己关了很久,身体靠着冰凉的墙壁,心也跟着凉了下去。
如果再过十年八年回头看,这或许就是件再小不过的“同学矛盾”,不理会就行了。但是那时候的齐珂,没有现在的八面玲珑,那些很微妙很渺小的情绪,经过一个特定背景的发酵,就变得硕大无比。
正是大人眼中那些小小的事,才组成了我们大大的高中时代啊。齐珂花了一晚上把自己高中的日记本一字不落地读完。
她又想起外科那个身上淤青的女孩,发抖绝望的眼神,她就像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齐珂想为“自己”做点儿什么。
下班后,齐珂换下工作服,准备去看看那个女孩。
病房外闹哄哄的一片,医生和女孩家长火药味儿十足。
原因是这样的:女孩抗拒治疗,并且拒绝回学校,所以只能一天天在医院里待着。而家长方面呢,希望医生强制治疗,把孩子身上的外伤医好了,孩子也好早点儿回学校。
主治医生解释无力,愤懑地扔下两个字:愚昧。走了。现在只有护士和一些实习医生在现场接受家长的质问和责难。
齐珂看那个女孩,此刻她正躺在白色病床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外面的世界和她无关。
等到人群散得差不多了,齐珂才坐到家长身边,询问情况。
家长也讦把她当成别的病人家属,没有那么警惕,答案也没那么官方。
齐珂了解到,女孩叫琳琳,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没什么钱,但总希望能给女儿好的教育,节衣缩食把女儿送进了私立中学。
琳琳从小懂事,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 但是私立中学嘛,大家也都清楚,能交得起高昂学费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是琳琳家这种情况。
高中生喜欢攀比,即便穿着校服,大家还是会比较彼此的鞋子是不是名牌,文具高不高档。
后来大家发现琳琳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家境一般。先是慢慢地疏远她,再然后,她变成了大家集体孤立的对象。比起那些有钱人家,琳琳家基本没给老师送过什么东西,所以老师对这种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琳琳越来越孤僻,有天不小心碰掉了班里一个女生的铅笔盒,女生非要琳琳拿钱给自己买个新的。
说到这里,琳琳爸爸捂住了脸: “什么铅笔盒要一千块钱啊,后来琳琳跟我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都不在意,结果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个有钱女孩子联合其他几个女生把琳琳堵在厕所‘教训了一顿’。我们想报警,但是人家有钱有势,再加上如果真的警方介入,琳琳就不能再回去念书了。”
齐珂不由得想起主治医生扔下的那两个字—一愚昧。嗯,真是恰如其分。
齐珂联系了在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交流关于琳琳的问题。
很明显,这是一出校园暴力事件,说白了就是蛮横者欺凌较弱的同学。科学研究表明,这类事件发生后很多年,都会对被欺凌者造成持续的心理阴影。可真要处理起来却很是棘手,因为参与者绝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所以上升到犯罪高度又不能定罪。再加上学校的处理方式也是模棱两可,所以基本上呈现出—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最后,老同学给出的意见是“转学”。虽然是在逃避,却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齐珂无可奈何,多年前,自己被迫转学。多年后,此剧又重新上演。她不知道会有多少个“齐珂”和多少个“琳琳”在前赴后继的路上。
齐珂不敢想,很无力,也无奈。
齐珂回家后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琳琳这种情况,处理起来的确有些难度。但是不处理吧,又总是悬在心上。
进退维谷,左右两难。
齐珂甚至去拜访了在法院工作的阿姨,得到的答案是,如果打官司,胜诉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当事人不一定乐意齐珂这个建议,毕竟可能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想做。
到最后,可能真的是齐珂不识清庙乱撞钟了。
当然,齐珂心底还是不甘心。她小时候的愿望是当一名除暴安良的警察。此刻,内心的无限正义感一直胀得她难受。
不过最后,她还是妥协了,给女孩写了封短信:
琳琳:
我大致了解你的情况,但我的力量太过弱小,不能为你做更多。在此,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经历。如你一样,我曾经被同学欺负,情节严重的时候,我孤立无援,一个人在厕所待了几个小时。最后,我转学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你“转学”这个逃避的建议,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简单粗暴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希望你早日好起来。
齐珂
又过了几天,齐珂听说琳琳接受了治疗,等完全康复后就转学到普通高中。
齐珂不知道是不是那封信的作用,不管怎样,还是为琳琳一天天变得健康感到開心。
没事的时候,齐珂会转到琳琳的病房,陪她聊聊天,了解她的心理状态。
虽然和人交流起来还是爱答不理,问三句回一句。但一天天过去,琳琳的整体情绪和身体都有了很大的好转。
某天,齐珂瞥见琳琳枕头底下露出的歌手L的专辑一角,问她:“你也喜欢L吗?”
琳琳的眼神变得柔软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齐珂接着问:“还疼吗?”
琳琳摇摇头。
齐珂主动和她详细地聊起自己的过去。现在摊开自己,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齐珂甚至可以笑着开玩笑: “你不知道哦,那个女生可真能吃,一个月吃掉了我半年的饭卡。”
琳琳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原来大家都有,差不多的高中时代啊。
琳琳很快出院,临走前去找齐珂告别,她抱住齐珂说“谢谢”,眼泪浸透了齐珂的衣衫。
一年后,琳琳给齐珂发来一张照片,她在全市的高中生演讲比赛中拿了一等奖,主题是“当我们遇到校园暴力时”。
照片背后是琳琳隽秀的字:你是我晦暗高中时代里的万丈青阳。
齐珂回老家,走的时候,又去街口买水果。这次,她终于记起老板娘是谁,就是当年欺负过齐珂的女孩子之一。
不过她没有认出齐珂,还往齐珂称好的水果里多塞了几个不值钱的小橘子,然后讨好地冲着齐珂笑: “下次再来啊。”
齐珂也笑:“谢谢。”
车走远了,齐珂回过头去看水果摊,那个女人忙碌的身影里没有半分跋扈。
抬起头,阳光正好,前路光明。
原来,那些纠结的过不去,都会云淡风轻。
透过窗帘缝看了一眼外面的毒辣太阳,齐珂瞬间缴械,规矩地穿好防晒衣,戴上墨镜朝地下车库走去。
这是齐珂工作的第三年,和前两年并没有什么不同。
回家的路上,父母的来电显示闪烁。齐珂想,无非就是些帮忙网购或者其他什么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却不想电话那边通知她说表妹闪婚,下周无论如何也要回即墨—趟。
齐珂不好推辞,只能准备请假回家。
表妹是老家那边的人,齐珂自从高中转学到天津后,全家搬离即墨,和老家的联系也渐渐少了。后来齐珂研究生毕业,找了工作,在天津扎根。父母上了年纪,他们念乡,又搬回老家。齐珂有工作在,不方便随时回去,家里也谅解,常打电话互相了解彼此的生活代替了回家的路。
从天津到即墨,坐高铁不过几个小时的路程。
因着医生的职业,齐珂有严重洁癖,回家前父母早就打扫过她的房间,并且换上了新的床单和被套。
大门后有一堆从齐珂房间清理出来的杂物,妈妈正打算拿去丢掉。齐珂拿着根小棍扒拉了几下,都是些小夹子之类的东西,夹杂着几本笔记本和书。里面有本厚厚的红色笔记本,是齐珂高中三年的日记本,她挑了出来。
对于高中时代的任何物件,齐珂都有着高度警觉。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她还是颇有兴致地把日记本用塑料袋包了几层,放进旅行包里,打算回去看。
表妹的婚礼因为操力碍急,所以办得很简单。很多亲戚齐珂都不怎么熟悉,仅靠着高中以前的生疏记忆,客套起来有些为难,喜宴陕结束的时候齐珂提前离开了。
没带回家的钥匙,齐珂在街上转了转。街口有应季的水果卖,齐珂挑了两个西瓜拎着回家。
刚到家就落得母亲一阵埋怨。齐珂晃了晃手里的西瓜。
母亲想起什么似的: “是村口那家口马?好像那家卖西瓜的是你高中同学啊。”齐珂疑惑是哪个同学。母亲也叫不上名字,只说是和齐珂一个高中的。齐珂想,高中那么多同学,不认识也正常得很,便没再追问。
表妹婚礼结束后,齐珂回了天津,又回到自己正常的生活轨迹。
八九月份的天气还是热得很。临床又签了—批医生。和之前比,齐珂算是闲了很多,有时候一天就一台小手术,无聊的时候就去各个科室转转。
外科最近转来一个新病人,衣服暴露的地方都是淤青。十几岁的高中女生,被家人送到医院后,就一直瑟缩在墙角,任谁靠近都拒绝。家里人说,孩子闹腾,和几个同学闹着玩不小心磕的。
齐珂隔着玻璃望过去,不小心和女生对上了眼神,零上三十几度的高温,齐珂却一阵后背发凉。
齐珂几乎是落荒而逃。
绝望?破裂?还是各种悲观的情绪糅杂在一起才能出现的眼神吧。
齊珂回家后,找出了那本被丢在书架上的日记本。
纸张泛黄变脆,那些细节却是深深地印在心上。
十年前,齐珂念高一。
刚到新学校,她是最不起眼的那类人,蓝白相间的校服永远规矩地套在身上,没什么突出的优点也没什么缺点,总之就是小透明,也是最好欺负的那一类人。
齐珂永远不会忘记,有段时间,自己的饭卡被隔壁班几个很横的女生拿走了,她不敢告诉别人更不敢去要,只好每天吃白开水泡馒头。
一个月后,营养不良晕倒,她被同学送到卫生室,医生说没什么大碍,吃好一点补补就行了。
又过了半个月,齐珂再次被送到卫生室。医生气得大骂: “叫你吃好点,耳朵聋啊?小小年纪学人家减肥把身体搞成这样,一点脑子都没有!”
周末回家,齐珂去书店在喜欢的杂志前驻足很久,最后还是不舍地离开了。齐珂蹬起脚踏车,飞快地抹掉眼角的一滴泪。
战争爆发于一次偶然。
齐珂的日记本被那群女生传来传去,她们阴阳怪气地念着齐珂心底的秘密。齐珂气得一把夺过,领头的没有为难她,而是换了战略—一冷暴力。
班里所有人都收到了警告,于是再没有人搭理齐珂,她成了彻底的透明人。
终有一天,齐珂去找主任,想要调班。结果那个呆板的女教导主任把齐珂训了一顿,说她没出息,这点儿小事情都处理不好。
齐珂在厕所里把自己关了很久,身体靠着冰凉的墙壁,心也跟着凉了下去。
如果再过十年八年回头看,这或许就是件再小不过的“同学矛盾”,不理会就行了。但是那时候的齐珂,没有现在的八面玲珑,那些很微妙很渺小的情绪,经过一个特定背景的发酵,就变得硕大无比。
正是大人眼中那些小小的事,才组成了我们大大的高中时代啊。齐珂花了一晚上把自己高中的日记本一字不落地读完。
她又想起外科那个身上淤青的女孩,发抖绝望的眼神,她就像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齐珂想为“自己”做点儿什么。
下班后,齐珂换下工作服,准备去看看那个女孩。
病房外闹哄哄的一片,医生和女孩家长火药味儿十足。
原因是这样的:女孩抗拒治疗,并且拒绝回学校,所以只能一天天在医院里待着。而家长方面呢,希望医生强制治疗,把孩子身上的外伤医好了,孩子也好早点儿回学校。
主治医生解释无力,愤懑地扔下两个字:愚昧。走了。现在只有护士和一些实习医生在现场接受家长的质问和责难。
齐珂看那个女孩,此刻她正躺在白色病床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天花板,仿佛外面的世界和她无关。
等到人群散得差不多了,齐珂才坐到家长身边,询问情况。
家长也讦把她当成别的病人家属,没有那么警惕,答案也没那么官方。
齐珂了解到,女孩叫琳琳,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没什么钱,但总希望能给女儿好的教育,节衣缩食把女儿送进了私立中学。
琳琳从小懂事,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 但是私立中学嘛,大家也都清楚,能交得起高昂学费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不是琳琳家这种情况。
高中生喜欢攀比,即便穿着校服,大家还是会比较彼此的鞋子是不是名牌,文具高不高档。
后来大家发现琳琳虽然成绩不错,但是家境一般。先是慢慢地疏远她,再然后,她变成了大家集体孤立的对象。比起那些有钱人家,琳琳家基本没给老师送过什么东西,所以老师对这种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琳琳越来越孤僻,有天不小心碰掉了班里一个女生的铅笔盒,女生非要琳琳拿钱给自己买个新的。
说到这里,琳琳爸爸捂住了脸: “什么铅笔盒要一千块钱啊,后来琳琳跟我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们都不在意,结果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个有钱女孩子联合其他几个女生把琳琳堵在厕所‘教训了一顿’。我们想报警,但是人家有钱有势,再加上如果真的警方介入,琳琳就不能再回去念书了。”
齐珂不由得想起主治医生扔下的那两个字—一愚昧。嗯,真是恰如其分。
齐珂联系了在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交流关于琳琳的问题。
很明显,这是一出校园暴力事件,说白了就是蛮横者欺凌较弱的同学。科学研究表明,这类事件发生后很多年,都会对被欺凌者造成持续的心理阴影。可真要处理起来却很是棘手,因为参与者绝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所以上升到犯罪高度又不能定罪。再加上学校的处理方式也是模棱两可,所以基本上呈现出—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最后,老同学给出的意见是“转学”。虽然是在逃避,却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
齐珂无可奈何,多年前,自己被迫转学。多年后,此剧又重新上演。她不知道会有多少个“齐珂”和多少个“琳琳”在前赴后继的路上。
齐珂不敢想,很无力,也无奈。
齐珂回家后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琳琳这种情况,处理起来的确有些难度。但是不处理吧,又总是悬在心上。
进退维谷,左右两难。
齐珂甚至去拜访了在法院工作的阿姨,得到的答案是,如果打官司,胜诉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当事人不一定乐意齐珂这个建议,毕竟可能赔钱的买卖谁都不想做。
到最后,可能真的是齐珂不识清庙乱撞钟了。
当然,齐珂心底还是不甘心。她小时候的愿望是当一名除暴安良的警察。此刻,内心的无限正义感一直胀得她难受。
不过最后,她还是妥协了,给女孩写了封短信:
琳琳:
我大致了解你的情况,但我的力量太过弱小,不能为你做更多。在此,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经历。如你一样,我曾经被同学欺负,情节严重的时候,我孤立无援,一个人在厕所待了几个小时。最后,我转学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你“转学”这个逃避的建议,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简单粗暴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希望你早日好起来。
齐珂
又过了几天,齐珂听说琳琳接受了治疗,等完全康复后就转学到普通高中。
齐珂不知道是不是那封信的作用,不管怎样,还是为琳琳一天天变得健康感到開心。
没事的时候,齐珂会转到琳琳的病房,陪她聊聊天,了解她的心理状态。
虽然和人交流起来还是爱答不理,问三句回一句。但一天天过去,琳琳的整体情绪和身体都有了很大的好转。
某天,齐珂瞥见琳琳枕头底下露出的歌手L的专辑一角,问她:“你也喜欢L吗?”
琳琳的眼神变得柔软起来,轻轻点了点头。
齐珂接着问:“还疼吗?”
琳琳摇摇头。
齐珂主动和她详细地聊起自己的过去。现在摊开自己,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齐珂甚至可以笑着开玩笑: “你不知道哦,那个女生可真能吃,一个月吃掉了我半年的饭卡。”
琳琳也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原来大家都有,差不多的高中时代啊。
琳琳很快出院,临走前去找齐珂告别,她抱住齐珂说“谢谢”,眼泪浸透了齐珂的衣衫。
一年后,琳琳给齐珂发来一张照片,她在全市的高中生演讲比赛中拿了一等奖,主题是“当我们遇到校园暴力时”。
照片背后是琳琳隽秀的字:你是我晦暗高中时代里的万丈青阳。
齐珂回老家,走的时候,又去街口买水果。这次,她终于记起老板娘是谁,就是当年欺负过齐珂的女孩子之一。
不过她没有认出齐珂,还往齐珂称好的水果里多塞了几个不值钱的小橘子,然后讨好地冲着齐珂笑: “下次再来啊。”
齐珂也笑:“谢谢。”
车走远了,齐珂回过头去看水果摊,那个女人忙碌的身影里没有半分跋扈。
抬起头,阳光正好,前路光明。
原来,那些纠结的过不去,都会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