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并对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1、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浪潮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等负面效应的凸出,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的功效日益突显,其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受急功近利、形式上的感官享受等“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植物种植设计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在繁华的城市现代园林建设背后出现了不科学、不理性的现象,甚至盲目的“跟风”、“模仿”,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缺失,人为割裂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上继续单纯地延续着追求形式美,不讲科学性的“大树热”、“草坪热”,大兴“形象树”、“功利树”,或选植名贵树种,或求大求洋,只顾形式上的视觉冲击,片面追求植物种植“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植物附属于城市园林建设而成为“裝饰品”,随挖随种或南北随行,“千园一面”。对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认识,还只停留在概念上的重视,而植物景观所固有的科学属性,为追随时尚或理想化的景观形式,盲目放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种类多样性。
2、现代植物种植设计趋势
2.1 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植物种植设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其定义为: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可见,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角度,完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
1)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总量大小。因此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大小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将绿量作为衡量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指标,重视绿化结构,改善现有绿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园林植物种植目的之一。一直以来,我国沿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平面指标对园林绿地建设水平进行定量评估,2008年2月国土资源部提出要进一步增加绿地率的比率,即绿化用地占总规划用地的百分比。然而,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种植结构,其生态效益差异很大:相同绿地面积的群落绿化绿地与纯草坪绿地的生态效益相差几十倍;即使同一树种,由于受不同树龄,不同生长环境等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其生态效益也很不同。仅仅依赖原有的平面绿化水平衡量指标,不能量化其实际生态效益,绿量作为立体评价指标则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种类植物、不同种植结构绿地、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环境的实际生态效益。因此,确立绿量指标,结合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方法,优化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如陈自新等人研究得出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植物群落绿化中乔木、灌木、草坪、绿地面积的最佳配植比例为:为1:6:9:20,即20平方米绿地面积上种植1棵乔木、6棵灌木、9平方米草坪。深圳市也对常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绿量及植物群落种植结构进行了量值评估研究。上海市制定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建设导则》规定绿地面积增大,绿化植物种类就需增多,并对乔木、灌木比例,常绿及落叶树种比例都进行了规范,这些都是切实从植物种植结构上,从绿量角度增强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2)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园林实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且依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基本国情,植物种植设计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发展模式。在当前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园林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生态园林的概念很多,普遍认可的是: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建设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生物链结构,主要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等类型。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进行配植,如各种观赏花灌木的充分利用,主要用于观赏需要;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有香味、能杀灭病菌的植物配植成“森林浴场”,如疗养院、医院等地的景观绿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较多;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深根性、抗风力强的植物配植成防风林、水源涵养林等,尤其海边城市应加强;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加强植物的科学普及,让游人参与认识植物、欣赏植物并保护植物;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在适当地段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形成的林带,实现并推动园林结合生产;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即继承并发展古代文人赋予一些观赏的思想感情,营造良好的陶冶人们性情的植物景观。建设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不仅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的优势,更能满足现代园林发展的生态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标。苏
雪痕教授在《植物造景》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自然群落的组成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国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丁香+白玉棠---剪股颖”(北京地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人工栽培景观群落模式,为提高我国植物景观设计的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优化整合,实现植物景观功能多样性
1)体现整体性
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没有形成整体景观结构,更多的是作为配景,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表现形式与建筑、山石、水体等配合形成局部景观,这于大尺度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是相悖的。
作为构成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分,植物种植设计必须在尊重地域、尊重基址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立足于构建园林景观整体性,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实现多样性,应由形态、功能不同的绿地类型组成,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主张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植物种植设计。如在系统研究园林景观其他组成的特点、优势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植物的形态、功能、物种多样性,通过版块、廊道、基底等形式,将建筑、地形、水体等有机整合,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2)体现地域性
美国学者加纳姆(H. L. Garnharm)在《维护场所精神——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一书中说: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是识别城市的主要成分之一,且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山水风景、城市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特色以及材料的使用上。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植物种类以其特有的形态、质感、色彩,在竖向上所表现出来空间范围和围合感是不同的,不但具有丰富和分割园林环境空间的作用,还能营造场所精神,体现地方文化、民族风格。在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种类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为辅,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地方风貌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成为地域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
3)体现延续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植物种植设计的思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现代建筑拥有宽敞的空间、流动的空气、明亮的光环境以及稳定的温湿度,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温度、水肥等条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植物景观的空间使用范围。从在室内陈设植物到现在的可在建筑底层、中间层、屋顶种植植物,既可增加绿地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美化、软化生硬的、没有生机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创造愉悦身心的空间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园林植物特有的人文底蕴,使其价值不仅表现在改善室内外空间环境质量、产生经济效益等方面,在意境营造、寓意象征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从创造室内外绿色空间延续到人们思想情感的寄托。
参考文献:
[1]张声平,刘纯青.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2] 赵羽西.中西方园林中植物配植的分析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1、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浪潮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等负面效应的凸出,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的功效日益突显,其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受急功近利、形式上的感官享受等“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植物种植设计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在繁华的城市现代园林建设背后出现了不科学、不理性的现象,甚至盲目的“跟风”、“模仿”,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缺失,人为割裂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上继续单纯地延续着追求形式美,不讲科学性的“大树热”、“草坪热”,大兴“形象树”、“功利树”,或选植名贵树种,或求大求洋,只顾形式上的视觉冲击,片面追求植物种植“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植物附属于城市园林建设而成为“裝饰品”,随挖随种或南北随行,“千园一面”。对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认识,还只停留在概念上的重视,而植物景观所固有的科学属性,为追随时尚或理想化的景观形式,盲目放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种类多样性。
2、现代植物种植设计趋势
2.1 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植物种植设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其定义为: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可见,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角度,完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
1)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总量大小。因此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大小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将绿量作为衡量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指标,重视绿化结构,改善现有绿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园林植物种植目的之一。一直以来,我国沿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平面指标对园林绿地建设水平进行定量评估,2008年2月国土资源部提出要进一步增加绿地率的比率,即绿化用地占总规划用地的百分比。然而,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种植结构,其生态效益差异很大:相同绿地面积的群落绿化绿地与纯草坪绿地的生态效益相差几十倍;即使同一树种,由于受不同树龄,不同生长环境等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其生态效益也很不同。仅仅依赖原有的平面绿化水平衡量指标,不能量化其实际生态效益,绿量作为立体评价指标则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种类植物、不同种植结构绿地、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环境的实际生态效益。因此,确立绿量指标,结合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方法,优化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如陈自新等人研究得出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植物群落绿化中乔木、灌木、草坪、绿地面积的最佳配植比例为:为1:6:9:20,即20平方米绿地面积上种植1棵乔木、6棵灌木、9平方米草坪。深圳市也对常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绿量及植物群落种植结构进行了量值评估研究。上海市制定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建设导则》规定绿地面积增大,绿化植物种类就需增多,并对乔木、灌木比例,常绿及落叶树种比例都进行了规范,这些都是切实从植物种植结构上,从绿量角度增强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2)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园林实现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且依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基本国情,植物种植设计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发展模式。在当前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园林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生态园林的概念很多,普遍认可的是: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建设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生物链结构,主要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等类型。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进行配植,如各种观赏花灌木的充分利用,主要用于观赏需要;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有香味、能杀灭病菌的植物配植成“森林浴场”,如疗养院、医院等地的景观绿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较多;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深根性、抗风力强的植物配植成防风林、水源涵养林等,尤其海边城市应加强;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加强植物的科学普及,让游人参与认识植物、欣赏植物并保护植物;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在适当地段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形成的林带,实现并推动园林结合生产;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即继承并发展古代文人赋予一些观赏的思想感情,营造良好的陶冶人们性情的植物景观。建设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不仅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的优势,更能满足现代园林发展的生态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标。苏
雪痕教授在《植物造景》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自然群落的组成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国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丁香+白玉棠---剪股颖”(北京地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人工栽培景观群落模式,为提高我国植物景观设计的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优化整合,实现植物景观功能多样性
1)体现整体性
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没有形成整体景观结构,更多的是作为配景,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表现形式与建筑、山石、水体等配合形成局部景观,这于大尺度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是相悖的。
作为构成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分,植物种植设计必须在尊重地域、尊重基址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立足于构建园林景观整体性,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实现多样性,应由形态、功能不同的绿地类型组成,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主张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植物种植设计。如在系统研究园林景观其他组成的特点、优势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植物的形态、功能、物种多样性,通过版块、廊道、基底等形式,将建筑、地形、水体等有机整合,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2)体现地域性
美国学者加纳姆(H. L. Garnharm)在《维护场所精神——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一书中说: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是识别城市的主要成分之一,且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山水风景、城市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特色以及材料的使用上。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植物种类以其特有的形态、质感、色彩,在竖向上所表现出来空间范围和围合感是不同的,不但具有丰富和分割园林环境空间的作用,还能营造场所精神,体现地方文化、民族风格。在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种类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为辅,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地方风貌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成为地域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
3)体现延续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植物种植设计的思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现代建筑拥有宽敞的空间、流动的空气、明亮的光环境以及稳定的温湿度,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温度、水肥等条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植物景观的空间使用范围。从在室内陈设植物到现在的可在建筑底层、中间层、屋顶种植植物,既可增加绿地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美化、软化生硬的、没有生机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创造愉悦身心的空间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园林植物特有的人文底蕴,使其价值不仅表现在改善室内外空间环境质量、产生经济效益等方面,在意境营造、寓意象征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从创造室内外绿色空间延续到人们思想情感的寄托。
参考文献:
[1]张声平,刘纯青.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2] 赵羽西.中西方园林中植物配植的分析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