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顶山是新兴的资源型城市,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片荒山僻壤开发出丰富的“乌金”宝藏,经过半个多世纪,已经成为能源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随着资源储备的日渐减少,平顶山开始进入后资源型时期,即将面临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产业经济停滞问题。通过对平顶山地区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战略,将后资源型城市进行平稳转型,使该地区旅游业产生地方品牌效应、政治集聚效应、经济吸引效应、文化扩散效应和市场开放效应,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下平顶山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产业转型;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平顶山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了,形成了一种黑、大、粗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这是资源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资源的天然禀赋在带来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势必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平顶山进入调整经济结构以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产业结构优化上高瞻远瞩,要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积极促使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快速转型。
二、平顶山地区产业现状及影响
依靠着富饶的地下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平顶山地区建立了强大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产业,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平顶山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给区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矿业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约300km²;因采煤而引起的地表塌陷区面积约200 km²,破坏耕地约12000hm²。目前形成矸石山38座,占地约1000hm²。
三、后资源型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视角
(一)产业经济的低碳化视角
1.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仅要依据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使产业结构由低到高不断发展,而且也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更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能源浪费严重、碳排放量大的产业。
2.产业结构低碳化与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加强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即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产业联系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均衡。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以自然资源还原、恢复、再生成为手段,在加弹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永续使用、环境不断净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提高产业的关联水平基础上,经济社会达到科学合理、长期持久稳态增长的和谐的产业结构状态。
(二)休闲时代与休闲经济视角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休闲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休闲转变。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高水准、高品位的需求,对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的城市旅游,只有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休闲度假旅游体系,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后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的低碳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时面临多种产业选择。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角度看,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四种。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努力挖潜,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大环境的逐步改善,为旅游产业成为转型期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奠定了基础,使旅游产业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逐渐突显。
(一)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极度非均衡性,主要集中在鲁山、舞钢、汝州,呈现出山水旅游资源受到投资商青睐。鲁山、舞钢市在2004年吸纳旅游建设资金1.23亿元,占全市的89%。
(二)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扶持过于集中,旅游产业开发类型单一,主要以山水旅游资源为主。
2.旅游层面过于简单,主要依赖观光旅游项目,对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挖掘深度不足。
3.表象开发,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原始,产品缺少创新,旅游产品内涵不足、缺少时尚性、参与性、吸引力和震撼力。
4.工业旅游意识淡薄,旅游资源开发出现空挡。
五、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进行体系化建设,打造一流旅游区。
建设一流旅游区,从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必须实现可联动、可拉动、可推动、可弘扬、可持续。战略重点是:“保护做好、环境做优、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产品做精、服务做细、产业做强、发展做大”。
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四个层面:转换模式、增长规模、品质提升、结构优化。按照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平顶山旅游发展的形势、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发展环境,实现以下目标:
1.转换模式。逐步改变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旅游环境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高、空间尺度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等体系化建设,逐步形成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修学会议、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2.增长规模。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游客滞留时间和人均消费。平顶山旅游业的发展应首先实现游客数量的快速增加,实现由规模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人均消费。
3.品质提升。突出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发挥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挖掘工业旅游产业潜力,进一步强化强势品牌的市场拉动功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4.优化结构。首先,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拓宽旅游产业链条,扭转单一“门票收入”结构,增加其它“服务性收入”;其次,优化客源结构,重点开发省外市场、拓展国际特种旅游市场和国内会议度假、文化体验、修学旅游、温泉旅游等新型旅游市场。再次,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进温泉、山水、乡村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全年候均有特色旅游活动的产品体系。最后,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各县市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覆盖平顶山全市的旅游空间网络,逐步改变单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由一强变多强,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
(二)生态产业置换,全面优化平顶山环境。
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人居的和谐,实现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目标,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以旅游开发为契机,促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完善旅游资源产业链,实现“双利”低碳经济。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这种旅游方式是指对现代工业场所的参观,包括参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可以实现经济“双利”局面。工业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企业应该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束语
关注生态,关心文化,构建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就是这一理念的推动下产生的,又把这一理念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推进。平顶山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老工業区,一些地方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部分老工业区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急需进行整治。生生态产业置换正是针对这样的老工业区而提出的,是结合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产业结构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生态产业的转换,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大伟.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对策思考——以平顶山市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8,21.
2. 蔡守秋.低碳经济立法研究一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38一43.
3. 陈德敏.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2.
4. 陆钟武.关于低碳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5).
5. 李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山[J].,城市发展研究,2010(2):56一72.
6. 苏明吾.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J].中州学刊,2001(3).
作者简介:
1、王大勇,(1978.8——),男,汉族,河南叶县人,河南城建学院,硕士、讲师,从事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2、王远涛,(1973.12——),男,汉族,河南宝丰人,河南城建学院,学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低碳经济;产业转型;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平顶山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了,形成了一种黑、大、粗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偏低,这是资源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资源的天然禀赋在带来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势必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目前平顶山进入调整经济结构以确保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产业结构优化上高瞻远瞩,要有长期发展的战略眼光,积极促使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快速转型。
二、平顶山地区产业现状及影响
依靠着富饶的地下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平顶山地区建立了强大的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产业,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平顶山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同时也给区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矿业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约300km²;因采煤而引起的地表塌陷区面积约200 km²,破坏耕地约12000hm²。目前形成矸石山38座,占地约1000hm²。
三、后资源型城市经济低碳转型的视角
(一)产业经济的低碳化视角
1.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产业结构低碳化与高度化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高度化不仅要依据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使产业结构由低到高不断发展,而且也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更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能源浪费严重、碳排放量大的产业。
2.产业结构低碳化与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必须加强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即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产业联系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均衡。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以自然资源还原、恢复、再生成为手段,在加弹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永续使用、环境不断净化、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调能力以及提高产业的关联水平基础上,经济社会达到科学合理、长期持久稳态增长的和谐的产业结构状态。
(二)休闲时代与休闲经济视角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休闲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商业开发、娱乐设施、餐饮服务、体育竞技,还有旅游观光、名胜古迹的开发利用,以及节假日和各类庆典场合的商业倾销,所有这一切无不反映出经济模式在向休闲转变。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高水准、高品位的需求,对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的城市旅游,只有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休闲度假旅游体系,才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后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的低碳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时面临多种产业选择。从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选择的角度看,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四种。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努力挖潜,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大环境的逐步改善,为旅游产业成为转型期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奠定了基础,使旅游产业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逐渐突显。
(一)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开发现状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极度非均衡性,主要集中在鲁山、舞钢、汝州,呈现出山水旅游资源受到投资商青睐。鲁山、舞钢市在2004年吸纳旅游建设资金1.23亿元,占全市的89%。
(二)平顶山地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扶持过于集中,旅游产业开发类型单一,主要以山水旅游资源为主。
2.旅游层面过于简单,主要依赖观光旅游项目,对旅游资源文化价值的挖掘深度不足。
3.表象开发,深度不足,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原始,产品缺少创新,旅游产品内涵不足、缺少时尚性、参与性、吸引力和震撼力。
4.工业旅游意识淡薄,旅游资源开发出现空挡。
五、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一)进行体系化建设,打造一流旅游区。
建设一流旅游区,从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必须实现可联动、可拉动、可推动、可弘扬、可持续。战略重点是:“保护做好、环境做优、文化做深、市场做透、产品做精、服务做细、产业做强、发展做大”。
平顶山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四个层面:转换模式、增长规模、品质提升、结构优化。按照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平顶山旅游发展的形势、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所处的发展环境,实现以下目标:
1.转换模式。逐步改变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旅游环境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高、空间尺度的拓展、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等体系化建设,逐步形成集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商务旅游、修学会议、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2.增长规模。旅游目的地发展成熟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游客滞留时间和人均消费。平顶山旅游业的发展应首先实现游客数量的快速增加,实现由规模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人均消费。
3.品质提升。突出生态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发挥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挖掘工业旅游产业潜力,进一步强化强势品牌的市场拉动功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打造精品旅游产品。
4.优化结构。首先,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拓宽旅游产业链条,扭转单一“门票收入”结构,增加其它“服务性收入”;其次,优化客源结构,重点开发省外市场、拓展国际特种旅游市场和国内会议度假、文化体验、修学旅游、温泉旅游等新型旅游市场。再次,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推进温泉、山水、乡村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全年候均有特色旅游活动的产品体系。最后,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各县市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覆盖平顶山全市的旅游空间网络,逐步改变单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由一强变多强,实现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
(二)生态产业置换,全面优化平顶山环境。
以旅游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人居的和谐,实现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目标,营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以旅游开发为契机,促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工业旅游项目,完善旅游资源产业链,实现“双利”低碳经济。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这种旅游方式是指对现代工业场所的参观,包括参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过程,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可以实现经济“双利”局面。工业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企业应该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束语
关注生态,关心文化,构建和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就是这一理念的推动下产生的,又把这一理念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推进。平顶山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老工業区,一些地方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部分老工业区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急需进行整治。生生态产业置换正是针对这样的老工业区而提出的,是结合老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产业结构由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益的生态产业的转换,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大伟.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对策思考——以平顶山市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8,21.
2. 蔡守秋.低碳经济立法研究一模式选择与范围限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38一43.
3. 陈德敏.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2.
4. 陆钟武.关于低碳经济几个问题的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3(5).
5. 李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山[J].,城市发展研究,2010(2):56一72.
6. 苏明吾.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J].中州学刊,2001(3).
作者简介:
1、王大勇,(1978.8——),男,汉族,河南叶县人,河南城建学院,硕士、讲师,从事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2、王远涛,(1973.12——),男,汉族,河南宝丰人,河南城建学院,学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