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联想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的心理咨询栏目,大家都是习惯于案例加分析,一个个故事在详尽的“指导”中结束。总想说点新的内容,说点更有深度的东西,那就是咨询或治疗关系,关系甚于技术,精髓在于此。
  方曼的两篇来稿,正遂我意。希望更多的心理从业者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将自己的感觉写出来与同道分享。此栏目来稿必复。
  由于喜欢跳舞,在舞池中就常常会有突发的灵感。
  在此,我将心理咨询比喻为舞蹈——当然,这是两个人的舞蹈。
  首先,我对心理咨询这项事业的热爱犹如我喜爱跳舞一样,不是因为它带给了我赞美或是别的什么,而是因为我常常在舞蹈中忘掉自己,陶醉其中。就像咨询给我的感觉,一个好的咨询师面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因为咨询能给自己带来被人肯定的感觉,而是自身境界的不断提升,自己和来访者一起成长。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感受着来访者为我们展开的另外一个世界,发现更多的有关人性的秘密与精彩之处。
  舞蹈与心理咨询的相似还在于其过程都十分强调两个人的配合。交谊舞中,牵手的双方一个人(男方)主导,另一个人(女方)被带领,主导者只是通过手势暗示被带领者,下一步是向前还是往后、或者是转圈,高明的舞者之间可以配合得天衣无缝。双方配合默契,过程流畅,这恰恰是心理咨询所追寻的感觉。高明的咨询师将技巧运用得行云流水一般,而不让来访者感觉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最终使他们在舒心的、安全的环境中一步步地“揭开”面纱,获得心理上的帮助。
  在交际舞中,被带领者在有着高超技艺的舞伴的引领之下,一点也不用关心自己会不会撞到别人,或者是自己的脚会不人被人踩到,哪怕舞池中很拥挤,她只需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中就可以了。领舞者就像是咨访关系中的咨询师,会很好地照顾到对方,被引领者不必有所顾虑。
  还不止这一点,我在舞会上还常常注意到总会有人在舞池旁边不断地强调舞姿怎样站,舞步怎样走,手怎样摆才幽雅漂亮,却因为如此多的顾虑而迟迟不下舞池,直到舞曲终了,才发现自己“浪费”了一首曲子。这样的人很像是那些一味强调运用“技巧”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看重技巧的运用,似乎技巧娴熟了就能包治百病似的。其实不然,犹如舞者,跳舞为了什么?真正爱舞的人都知道,是享受一种忘我的感觉,不是旁人的感觉。而事实上,也要有你全身心投入了。你舞出的感觉就能得到周围人的赞赏。
  有一次,我在舞池中就看到了这样一对舞伴,他们无比陶醉,女伴嘴角带着一丝浅笑,我当时就感觉到技巧在这样的舞者面前是如此的不重要,完全没有追求的心要。真情的流露才是最美的,也是最打动人的。恰在这时,旁边也有一对舞者的表现就印证了我这样的想法。女伴高昂着头,一副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在我眼里那完全已经不是跳舞了,像是在炫耀,或者说像是在完成一场争斗,实在没有意思。我联想到,在咨询关系中好像也存在着这种感觉的人,或者还有其他一些个人的人格特点掺和进来,成为阻碍双方交流的一道屏障。
  当然,咨询技巧需要掌握,就像舞池中舞者至少要会和着节拍舞动,基本的步子要熟悉,舞者的技巧是基础功。在此,我只是特别想强调那种全心身投入的感觉。心理咨询绝对不是利用咨客来让自己获得所谓的“成就感”,咨客也不是一辆破损的车等待你来维修。他是有思想的、有生命的,只有像舞场上那样互动起来,才能敲击到来访者的心扉,而咨询师真诚的付出是打开这扇门唯一的钥匙。真诚是学不来的,一定要由内而发。
  所以,在迈入心理咨询这扇大门时,我认为任何人都要问问自己,你真的适合在这个舞台上自由舞蹈并享受它吗?
其他文献
成功与失败之间,只是一句话的距离,而这句话的距离,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问过自己准备干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正在干什么了吗?  经验和直觉往往是许多人面对问题的第一选择,因为经验和直觉比思考和调查得更快,来得更直接。特别是面对一些所谓的细节问题时,人们往往习惯于听从意识的安排,但实际情况是,命运的转折往往源自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所谓“细节”。  现实生活中
期刊
8号哨所位于高原深处,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荒芜人烟。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世界里,有七名军人还坚守在这里,日子过得清苦又寂寞。一天下午,哨所接到了一个喜讯,哨长的妻子要来哨所,已到了离这60多里的团部。整个哨所沸腾了。  这些天团部没有车上来,哨长只好牵着马带着两个战士步行到团部接嫂子。嫂子是用马给驮上来的。那一天,大家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翘首等待,终于迎来了嫂子。嫂子大方地和每个战士握手,握得
期刊
在森马专卖店了看到一件衬衣,蓝色的细碎格子既可爱又干净,几颗小巧的纽扣点缀其间,平添了一丝生动。腰身适宜地收一下,会显得人瘦很多。纯棉的材质,舒服只有自己知道。我是喜欢衬衫的人,而这件,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时就有了想买下来的欲望。  一切都很满意,却没有合适自己的号码。  临离开的时候,终于还是舍不得,索性把那件并不适合自己号码的衬衫买下来了。  买回来放在那里,同室的女生看了喜欢便来试穿,天意弄人,
期刊
好在后来也就习惯了,而且也不是我一个人犯错,他们出错的几率和我一样,彼此彼此。  转眼就进了初中,小志和我进了不同的班,身后也没有了那个小“尾巴”。  然而我们就此不再说话。我们之间突然就有了条鸿沟,也许是青春期男生女生之间特有的那种矜持,让我们连迎面撞见都不打招呼。  有时候就想,我认识他吗?怎么现在竟这样陌生?  初中毕业后,我们进了不同的学校,走着各自的路。一直没再见到他。  直到上了大学。
期刊
已经忘了他是什么时候转到我们班上的,小学五年级,或者是六年级?那两年对学区重新划分,所有的孩子都得按户口所在地入学,于是几所小学里的孩子们来了个大换血,不管你上到几年级,统统都要就近入学。小志,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班上的。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是年级组长,转到我们班上的孩子都很优秀,个个都不容小视,而小志似乎更要吸引人注意一些,因为他妈妈是新来的英语老师,而他本人则知识面很广,非常健谈。  
期刊
主要原料:5公斤感情、5公斤信任、2.5公斤责任感、0.25公斤漂亮、1公斤勤俭、1公斤聪明、1公斤关心、1公斤理解、1公斤民主、0.5公斤人生道理、0.5公斤甜蜜、0.5公斤温馨、0.5公斤幽默契、0.5公斤玩笑、1公斤宽阔胸怀。  制作方法:首先将感情、信任、责任感倒入自我牺牲的锅内,盖上白头偕老的盖子,用表春之火猛烧;三次沸滚后,揭开盖子,除去浮在上面的流言飞语、疑神疑鬼、斤斤计较、好吃懒做
期刊
我初到美国的时候,住在加州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的房租费相对便宜一些。我的房东莱特先生,他40多岁,身材魁梧,谈吐幽默。当他得知我来自中国,眼睛一亮,对我说:“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有悠久的历史。我研究中国历史已经很多年了,论文都发表了十几篇。”我心里顿时生出自豪感,想不到在大洋彼岸还遇到一个中国通。“我前两年主要研究的是你们伟大的唐朝,现在在专心研究唐朝灭亡后一个姓朱的国王建立的汉朝……”他侃侃而谈
期刊
“排忧解难”是我刊的保留栏目。  在这个传递爱心的栏目中,每期请一位主持人答疑解惑。希望我们的复信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深刻的分析,多一些通俗的解释,多一些轻松的提示……  我们愿与读者朋友们心心相通,努力成为您的心灵之友。    Q:我是一名18岁的男生,自高三以来,每逢模拟考试就感到紧张,害怕,手心出汗,心慌,头脑变得糊里糊涂,解题能力下降。一想到即将来临的高考,更是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紧张感。
期刊
对幸福的感受不一样,年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人老了,把世事、名利看得淡了,对幸福的感觉就没有年轻人那么灵敏了,这并不是说老年人就不要追求幸福了。  我已年过六十,退休回家,但我并没有坐享清闲。若整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不免会生出孤独、无聊、空虚之感,闲愁之苦最苦,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老了,心不能老,还得要保持年轻人的好奇心,对一切都感兴趣,这就是热爱生活。如不能这样,至少要有一两种对健
期刊
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先生已是年过古稀之年,虽然青丝如雪,但依然是神采飞扬。于洋,不仅他的名字与水有关,就连他主演和导演的影片也同水有关:《水上春秋》、《大浪淘沙》、《怒海轻骑》、《大海在呼唤》、《大海风》……就连他的业余爱好——钓鱼,也仍然没有离开水,而且于洋还是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的执行主席呢!  于洋出生在山东黄县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贫困中母亲希望儿子能健康地长大,为此给他起了一个乳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