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大地电磁方法在地热构造勘探中的应用

来源 :工程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多通道大地电磁探测方法对昭通市头屯村低温热水泉进行了连续电导率成像法勘察,同时配合地质调查给出了对该地区地热构造的综合评估,揭示了该构造的深度和分布范围.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头屯村低温热水泉群处于F4-N30°W∠NE88°断裂构造带上,断裂构造深度大于1000m,破碎带宽度约为50m.并且根据上述成果布置钻孔,钻深为600 ~ 1000m,评估水量为50~100m3/h,低温热水水温为26 ~ 30℃.经过钻孔钻探验证,地球物理勘探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表明对于含水地热资源,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勘探手段.高精度大地电磁勘探技术不仅丰富了该地区地热能研究成果,也为昭通地区地热勘探提供了必要的地球物理参数.
其他文献
采用氩气保护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铸态Mg-6Y-3Zn-xLi(x=0,5,8,11,wt%)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和热挤压变形.通过OM、SEM以及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Li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Li含量的增加,铸态Mg-6Y-3Zn-xLi合金基体由α单相结构逐渐转变为(α+β)双相结构,晶粒尺寸和共晶化合物的形貌及分布规律也发生明显变化.均匀化处理后Mg-6Y-3Zn-xLi合金中形成的块状长周期有序(LPSO)结构相,随Li含量的增加其体积分数逐渐降低,(Mg,Z
由于盘铣刀具直径大,切削余量大,造成钛合金盘铣开槽过程中铣削力较大,进而引起刀具振动,缩短刀具寿命.为实现对钛合金盘铣开槽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本文设计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利用三向压电式测力仪测量铣削力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技术建立铣削力模型并以“F”检验法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工艺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工艺参数对铣削力的交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切削深度变化敏感度依次为铣削力Ex>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对于进给速度变化敏感度依次为铣削力Fy>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对于铣
为探究液态金属相变材料的适用范围,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手段,比较分析了以镓为代表的低熔点金属与以正十八烷为代表的石蜡类相变材料之间的传热性能.结果 表明,镓更适用于应对瞬时高热流冲击,即高热流、短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散热;而正十八烷适用于低热流、较长时间工作的电子设备控温.此外,单位体积相变材料,镓模块的热控时间长于正十八烷模块;单位质量相变材料,镓模块在短时间内占优,长时间内正十八烷模块占优.针对潜在应用场景进行分析,表明了液态金属相变材料可用于航天天线TR组件和激光器芯片控温.
为研究2219铝合金在蠕变时效成形过程中,不同应力状态(拉/压)对其蠕变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室温拉伸的方法研究了165~185℃内单轴拉/压2219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最佳蠕变时效时间为11h;在相同的时效制度下,拉/压应力蠕变变形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拉应力的蠕变变形量始终大于压应力的蠕变变形量;无论是拉/压应力蠕变时效还是无应力常规时效,其时效后的性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然而,拉应力时效后性能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最后,在时效温度为165℃时,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表现为最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轮、涡轮静子等厚度变化大的复杂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LM)钢构件在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检测(RT)时,由于胶片的宽容度低造成的检测覆盖率低,存在漏检质量隐患的问题,采用射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R)对该类变截面厚度差在5~20 mm内的钢构件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CR检测图像宽容度是胶片照相检测的3倍,检测覆盖率高;以离心轮线状缺陷CR检测为例,且通过CT和理化检测验证证明,CR检测具有与胶片照相检测基本一致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可靠性.
以复合材料气瓶热防护材料的耐高温及隔热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真空舱模拟上面级飞行段的真空环境,采用石英灯阵模拟热源,对两种热防护方案开展真空热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组合)、多层隔热组件不同单元的隔热性能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 表明两种防热方案都可使气瓶壁面温度满足不超过70℃的温度要求,其中“柔性隔热毡+中温多层”组合防热结构的耐温和隔热性能更优,并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值对比验证了热仿真计算中的不确定性,试验结果可为后续型号防热设计提供参考.
为了得到高形面精度复合材料层合板适用的成型工艺控制方法,本文针对典型的Φ500 mm直径曲面球冠结构复合材料层合板,设计了6组不同工艺参数的成型对比实验,分析出边缘效应、铺放方式、固化温度等参数对层合板固化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加碳纤维模量和降低预浸料单层厚度可提高层合板形面精度;层合板铺放尺寸超过直径的5%可降低边缘效应的影响;自动铺丝技术铺放质量一致性高,手工铺层可以制造出高形面精度的层合板,但相对发生概率低;降低层合板固化温度和降温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层合板的形面精度.实验结论对复合材料高精度
为了探寻一种简便的制备纳米SiC增强碳纤维层合板的方法,本文将纳米SiC颗粒均匀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制备成不同质量分数的SiC试剂,然后均匀喷涂在碳纤维预浸料表面,固化成型.对不同试件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得到不同含量的纳米SiC颗粒对碳纤维层合板摩擦因数、磨损量的影响规律,并且对磨损形貌和复合材料的硬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碳纤维预浸料表面喷涂纳米SiC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碳纤维层合板的摩擦磨损性能;当纳米SiC浓度为1%时,层合板的摩擦因数、磨损量、磨痕的宽度及深度较于不合纳米SiC的层合板分别降低52%,
文章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新建轨道桥梁上跨坪塘大道既有观音港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新建桥梁与既有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并对冲击钻施工过程中冲击荷载进行模拟,通过对既有桥梁墩台变形量、冲击荷载作用深度、冲击钻作用冲程、结构质点振动速度等进行分析,确定钻孔灌注桩施工对既有市政桥梁的影响,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既有结构运营安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搅拌摩擦焊常采用无坡口焊缝,焊缝装配质量对搅拌摩擦焊装配质量影响较大,通过焊缝的特征,可以对搅拌摩擦焊缝的装配质量进行评判.线结构光是提取焊缝特征的常用手段,基于结构光传感器扫描获得的焊缝轮廓信息多通过离散的点进行表示,如何高效地从轮廓点中提取焊缝轮廓信息,是焊缝特征识别的新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装配质量评测方法,将离散的轮廓点转换为位图,通过抗锯齿算法提高轮廓直线特征的识别可靠性,并计算对应焊缝的装配质量信息,进而实现对整条焊缝的装配质量的量化评价.与传统的离散点拟合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