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胆道闭锁是最常见的导致婴儿梗阻性黄疸的严重肝胆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等相关。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可能的病因之一。早期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方法,但胆道闭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术后退黄效果差、自肝生存率低。目前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是胆道闭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Kasai术后治疗的新方向,阐明相关疗效将有助于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
【机 构】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1001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 10014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道闭锁是最常见的导致婴儿梗阻性黄疸的严重肝胆疾病之一,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等相关。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可能的病因之一。早期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方法,但胆道闭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术后退黄效果差、自肝生存率低。目前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是胆道闭锁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Kasai术后治疗的新方向,阐明相关疗效将有助于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究儿童期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外科治疗方案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收治6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为(148.7±29.0)个月,范围在106~203个月;体重为(47.9±15.5)kg,范围在27.5~76kg。6例患儿术前均明确诊断川崎病,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5.7年,范围在3个月至10年。病程中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表现,心脏彩色超声及心脏CT检查显示病变段冠状动脉进行性扩张,部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瘘管黏膜切除技术在肛门闭锁并直肠尿道瘘手术中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的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童;平均手术年龄为3.4个月,范围在3~5个月,直肠前列腺部瘘8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3例。患儿均于新生儿期完成横结肠或乙状结肠造瘘。分析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患儿随访情况。结果21例患儿均由同一手术医师施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尿道瘘切除、肛门成形术。术中处理直肠尿道瘘时均应用瘘管
目的调查我国国内目前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措施的应用现状。方法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1日,采用现场公开纸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14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出院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参与调查的人员为来自全国14家国家级或区域级儿童医学中心的小儿外科专家。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术前干预,92.9%(13/14)的单位在术前会常规应用抗生素;42.9%(6/14)在术前会常规留置鼻胃管,21.4
目的探讨影响肾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究最佳淋巴结密度和淋巴结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从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endresults,SEER)数据库中提取2224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特征、淋巴结特征及预后信息。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X-tile软件分析计算得到确诊年龄的最佳临界值和淋巴结密度(lymphnodedensity,LND)的最佳临界值。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icrenalinsufficiency,CRI)幼鼠胫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表达水平变化对生长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只4周龄雄性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CRI组(腺嘌呤150mg·kg-1·d-1灌胃,n=20)和对照组(同剂量蒸馏水灌胃,n=20),连续灌胃6周后处死全部幼鼠,取双侧胫骨制作组织学切片、番红固绿染色后比较两组幼鼠胫骨近端生长板宽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SK3β表达
甲状腺癌是未成年人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儿童甲状腺癌的病理生理表现、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与成人均存在差异,提示儿童甲状腺癌的病因学与成人病因学之间存在差异。一般认为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个人因素等。现就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儿童甲状腺癌的病因有更充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针对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特点,制定治疗策略。
儿童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发病率逐年提高,其病因与发病过程与成人有较大区别,所以治疗策略应当区别于成人,然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儿童AP治疗规范。本文就近年来儿童AP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指导。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新生儿先天畸形中严重影响健康的一组常见疾病,在全球各地区发病率较高,疾病本身及术后并发症影响了患儿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发生受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其中环境因素占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年龄、母亲生活习惯、慢性疾病史、孕期药物毒物接触和不良妊娠史等。本文现对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能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