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开放课堂;个性;互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7—01
面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从理论的学习到课堂的实践想要应用自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要如何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和思考,这可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钻研的课题和苦恼的问题。面对课改这一场“革命”,特别是我们年轻教师,个个是武装上战场,都充满期待。
一、 尊重个性,诱导求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我在《陶罐和铁罐》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傲慢的铁罐怎样对谦虚的陶罐,我布置了讲台为国王的御厨,两位学生神采飞扬地来到了御厨大声地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带着傲慢的语气。还不视我们大家的存在。另一个说:“不敢,铁罐兄弟。”课堂里的学生欢声笑语。接着又有两个学生主动要求表演,还在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傲慢陶罐和谦虚的铁罐。表演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老师,那铁罐最后的结局我不同情他,他太傲慢了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老师,铁罐为什么要这样对陶罐呢?老师,铁罐为什么不见了呢?是不是有人挖走了呢?”看到学生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感悟,我和他们一起融入了仿佛是几千年前的古国去了。课堂呈现一片我意想不到的景象,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课文。
二、 多维互动的对话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生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都会被激活,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独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对话的语文,就是基于民主和平等的语文。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明显表态,多的是真诚倾听;少的是激昂陈词,多的是热情鼓励。我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和“个性”。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何乐而不为呢?在每一节课前的三分钟就当天事说说,七嘴巴舌的说,自由无拒无束的说,可以高兴的说,可以伤心的说,可以悄悄的说,可以坐着说,可以站着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思想的交流,知识的碰撞,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浪花,在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
三、创造自主学习情境。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课前的巧运用课题提问题,我大胆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在这样交流、合作、自主中去学会自己学习。现在只要看着一个课题,他们就能够提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问自己所想问的。让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农村虽然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学,可只要我们的教师从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中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这群雏鹰在老师的爱心呵护下,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展翅飞翔的。
四、 激活教学评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成功欲望、我“蹲下来”看学生,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言行举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学生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在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奇妙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创新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喜悦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中,我们是合作的伙伴,只有鼓励和赞赏。有时学生也会是我的“指导者”,我得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在一次的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中,学生给我意外的惊喜,惊喜的不是他们对我的认可,而是他们给我提出的不光是课堂上的教学建议还有我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小缺点。我的学生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伙伴,我是学生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互助。
在这四个环节紧密的结合下课堂明显被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在这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变成快乐的事情。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互助中成长,在表现自我中成长。而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充实。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77—01
面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从理论的学习到课堂的实践想要应用自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要如何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和思考,这可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钻研的课题和苦恼的问题。面对课改这一场“革命”,特别是我们年轻教师,个个是武装上战场,都充满期待。
一、 尊重个性,诱导求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我在《陶罐和铁罐》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傲慢的铁罐怎样对谦虚的陶罐,我布置了讲台为国王的御厨,两位学生神采飞扬地来到了御厨大声地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带着傲慢的语气。还不视我们大家的存在。另一个说:“不敢,铁罐兄弟。”课堂里的学生欢声笑语。接着又有两个学生主动要求表演,还在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傲慢陶罐和谦虚的铁罐。表演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老师,那铁罐最后的结局我不同情他,他太傲慢了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老师,铁罐为什么要这样对陶罐呢?老师,铁罐为什么不见了呢?是不是有人挖走了呢?”看到学生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感悟,我和他们一起融入了仿佛是几千年前的古国去了。课堂呈现一片我意想不到的景象,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课文。
二、 多维互动的对话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生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都会被激活,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独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对话的语文,就是基于民主和平等的语文。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明显表态,多的是真诚倾听;少的是激昂陈词,多的是热情鼓励。我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和“个性”。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虽然通过对话也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何乐而不为呢?在每一节课前的三分钟就当天事说说,七嘴巴舌的说,自由无拒无束的说,可以高兴的说,可以伤心的说,可以悄悄的说,可以坐着说,可以站着说。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思想的交流,知识的碰撞,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浪花,在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
三、创造自主学习情境。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课前的巧运用课题提问题,我大胆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在这样交流、合作、自主中去学会自己学习。现在只要看着一个课题,他们就能够提出自己心中所想的,问自己所想问的。让我深深地觉得,我们农村虽然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学,可只要我们的教师从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中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这群雏鹰在老师的爱心呵护下,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展翅飞翔的。
四、 激活教学评价。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成功欲望、我“蹲下来”看学生,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言行举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学生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在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奇妙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创新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喜悦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中,我们是合作的伙伴,只有鼓励和赞赏。有时学生也会是我的“指导者”,我得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在一次的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中,学生给我意外的惊喜,惊喜的不是他们对我的认可,而是他们给我提出的不光是课堂上的教学建议还有我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小缺点。我的学生已经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伙伴,我是学生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互助。
在这四个环节紧密的结合下课堂明显被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在这过程中,学习和成长变成快乐的事情。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互助中成长,在表现自我中成长。而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充实。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