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水路运输成为了国际贸易活动开展的重要方式,对促进经济合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船舶的安全航行,则是确保贸易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基于此情,下文中,将对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三大因素进行分析,即船舶、船员、环境,旨在加强船舶航行安全,推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贸易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关键词:安全航行;船舶;船员;环境
近几年来,水路运输逐渐成为了主流的贸易活动运输方式,但由于船舶、船员及不可知的环境等因素,导致水路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有效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推动贸易活动开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故而,需予以高度重视。
1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
1.1 船舶因素
船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可靠的水密性,是确保航行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各种技术的应用及日常检测,也是确保其正常服役的关键。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若船体材料的选择不当,则会影响船舶的强度、刚度等,进而导致其在航行中,受风浪冲击,水体腐蚀等影响,最终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1.2 船员因素
船员也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航行过程中,船员的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是其安全航行的关键。船舶航行的水域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无论是船长,还是驾驶员亦或轮机长、轮机员,都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自身判断、操作等问题影响其安全航行。
1.3 环境因素
船舶航行的环境十分天气,复杂多变,包括气温、气压、水质、海流、海浪等等,如在大雾天气下,其能见度非常低,会造成视野盲区,甚至容易导致船舶航行偏离原线路,发生触礁、碰撞等事故发生,而风浪过大,也会对船舶航行产生影响,如船体断裂、船舶倾覆等,因此,环境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
2 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
2.1 人与船的协调
在设计建造船舶时,设计者就已经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例如,船舶的双层底结构增加了船体的横向强度、总纵强度和船底的局部强度,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即使船底外板意外破损,内底板仍能阻止海水进入舱内。舱壁可以提高船舶抗沉能力,控制火灾蔓延,增加船体强度。舱口围板可以增加舱口处的强度,防止海水灌入舱内,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在货物积载时,船员会以保护船舶为原则。具体做法如下:注意货物重量的垂直分布以保证船舶稳性,即将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底层舱而不是集中在上甲板;注意货物重量的纵向分布,使船舶处于平吃水或者艉倾,而不会将重量集中在舯部造成舯垂,或将重量集中在端部造成舯拱;注意重量的横向分布,即将重量平均分布于船舶中心线两侧,不会造成船舶左倾或右倾。
船员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是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每艘船都应始终保持安全航速航行,如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任何避免碰撞的航向和航速的改变都应足够大,大到可使他船船员通过视觉或雷达明显观察到。
2.2 船员与环境的协调
船员可以利用气象警报、大势、预报等信息,提前对海上灾害性天气作出预防,从而降低危险。船员在选择锚地时,应充分考虑锚地的水深。锚地的水深与锚泊船的安全直接相关,若水太浅,锚泊船容易触底或搁浅;而水太深会影响锚的抓力。因此,合理的水深是一项关键因素。锚地是否有很好的避风条件、是否远离交通密集区、是否有海底电缆等障碍物以及是否流速缓慢且流向稳定,都是船员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狭水道内,航道狭窄弯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船员可以根据最新大比例尺海图、航路指南等信息掌握狭水道水域附近的地形地貌、可航水域的水文情況、助航标志系统以及船舶交通状况,确保船舶在计划航线上行驶。在进入冰区航行时,船员应根据冰量选择合适航速,尽量减少航向的改变。在进行冲撞时,应严格掌握冲势,及时停车,并保持船首与冰块正面相撞。在冰中无法前进而需脱离时,可以从原路驶出。
2.3 船与环境的协调
在冰区航行的船舶须按规范加强甲板、外板、舷侧骨架及艏艉等结构。加强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板厚、加大骨架尺寸和缩小骨架间距等。在恶劣气象海况条件下,雷达设备可以克服视觉的局限性,有效避免船舶碰撞,保障航行安全。当船舶在情况不明的海域或浅水航区航行时,可以利用船用回声测深仪测量水深,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安装在被保护处所的火灾探测器可以探测火灾的存在,并将失火时产生的热量、烟气或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气线路触发报警器,以声、光形式显示报警,并指示火灾发生的具体部位,从而保障旅客、船员生命安全和货物安全。
综上所述,船舶是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其安全航行,则是确保以其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贸易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故而,鉴于上文所述的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而言,笔者认为,其一,应加强新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其二,要确保船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水平,其三,利用VR等新技术对航道附近水域的环境进行多次模拟实验,并寻找一条安全性最高的方式,进而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系数。
参考文献:
[1] 赫英全.加强船舶航行安全的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9(22) .
[2] 赫英全.船舶避碰危险因素及解决对策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1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关键词:安全航行;船舶;船员;环境
近几年来,水路运输逐渐成为了主流的贸易活动运输方式,但由于船舶、船员及不可知的环境等因素,导致水路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有效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推动贸易活动开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故而,需予以高度重视。
1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
1.1 船舶因素
船舶自身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可靠的水密性,是确保航行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各种技术的应用及日常检测,也是确保其正常服役的关键。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若船体材料的选择不当,则会影响船舶的强度、刚度等,进而导致其在航行中,受风浪冲击,水体腐蚀等影响,最终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
1.2 船员因素
船员也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航行过程中,船员的职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是其安全航行的关键。船舶航行的水域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无论是船长,还是驾驶员亦或轮机长、轮机员,都要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自身判断、操作等问题影响其安全航行。
1.3 环境因素
船舶航行的环境十分天气,复杂多变,包括气温、气压、水质、海流、海浪等等,如在大雾天气下,其能见度非常低,会造成视野盲区,甚至容易导致船舶航行偏离原线路,发生触礁、碰撞等事故发生,而风浪过大,也会对船舶航行产生影响,如船体断裂、船舶倾覆等,因此,环境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关键。
2 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
2.1 人与船的协调
在设计建造船舶时,设计者就已经将安全因素考虑在内。例如,船舶的双层底结构增加了船体的横向强度、总纵强度和船底的局部强度,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即使船底外板意外破损,内底板仍能阻止海水进入舱内。舱壁可以提高船舶抗沉能力,控制火灾蔓延,增加船体强度。舱口围板可以增加舱口处的强度,防止海水灌入舱内,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在货物积载时,船员会以保护船舶为原则。具体做法如下:注意货物重量的垂直分布以保证船舶稳性,即将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底层舱而不是集中在上甲板;注意货物重量的纵向分布,使船舶处于平吃水或者艉倾,而不会将重量集中在舯部造成舯垂,或将重量集中在端部造成舯拱;注意重量的横向分布,即将重量平均分布于船舶中心线两侧,不会造成船舶左倾或右倾。
船员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是保障航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每艘船都应始终保持安全航速航行,如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任何避免碰撞的航向和航速的改变都应足够大,大到可使他船船员通过视觉或雷达明显观察到。
2.2 船员与环境的协调
船员可以利用气象警报、大势、预报等信息,提前对海上灾害性天气作出预防,从而降低危险。船员在选择锚地时,应充分考虑锚地的水深。锚地的水深与锚泊船的安全直接相关,若水太浅,锚泊船容易触底或搁浅;而水太深会影响锚的抓力。因此,合理的水深是一项关键因素。锚地是否有很好的避风条件、是否远离交通密集区、是否有海底电缆等障碍物以及是否流速缓慢且流向稳定,都是船员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狭水道内,航道狭窄弯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船员可以根据最新大比例尺海图、航路指南等信息掌握狭水道水域附近的地形地貌、可航水域的水文情況、助航标志系统以及船舶交通状况,确保船舶在计划航线上行驶。在进入冰区航行时,船员应根据冰量选择合适航速,尽量减少航向的改变。在进行冲撞时,应严格掌握冲势,及时停车,并保持船首与冰块正面相撞。在冰中无法前进而需脱离时,可以从原路驶出。
2.3 船与环境的协调
在冰区航行的船舶须按规范加强甲板、外板、舷侧骨架及艏艉等结构。加强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板厚、加大骨架尺寸和缩小骨架间距等。在恶劣气象海况条件下,雷达设备可以克服视觉的局限性,有效避免船舶碰撞,保障航行安全。当船舶在情况不明的海域或浅水航区航行时,可以利用船用回声测深仪测量水深,以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安装在被保护处所的火灾探测器可以探测火灾的存在,并将失火时产生的热量、烟气或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气线路触发报警器,以声、光形式显示报警,并指示火灾发生的具体部位,从而保障旅客、船员生命安全和货物安全。
综上所述,船舶是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工具,而其安全航行,则是确保以其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贸易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故而,鉴于上文所述的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而言,笔者认为,其一,应加强新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其二,要确保船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水平,其三,利用VR等新技术对航道附近水域的环境进行多次模拟实验,并寻找一条安全性最高的方式,进而提高船舶安全航行的系数。
参考文献:
[1] 赫英全.加强船舶航行安全的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9(22) .
[2] 赫英全.船舶避碰危险因素及解决对策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1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